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308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docx

高中化学人教版特色专题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讲义教师版》

第6讲速度与平衡的纵横交错—速率平衡综合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2.掌握速率平衡的知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3.掌握综合试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

入门测

单选题

练习1.

(2021春∙许昌期末)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

A.2NO2(g)⇌N2O4(g),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N2(g)+3H2(g)⇌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C.H2(g)+Br2(g)⇌2HBr(g),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D.CaCO3(s)

CO2(g)+CaO(s),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2NO2(g)⇌N2O4(g)是前后气体系数和变化的反应,当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达到了平衡,故A错误;

B、3H2(g)+N2(g)⇌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

3,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B正确;

C、H2(g)+Br2(g)⇌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说明溴单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故C错误;

D、CaCO3(s)⇌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等于气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质量变化,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化,当气体密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练习2.

(2021春∙湖北期末)可逆反应:

2NO2

2NO+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中

不变;

⑤N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

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A.①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①只要反应发生就有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2,故错误;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等效于生成2nmolNO的同时消耗2nmolNO,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④反应如果从二氧化氮投料,混合气体中

一直不变,故错误;

⑤只要反应发生就有N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故错误;

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练习3.

(2021春∙湖北期末)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H2(g)+N2(g)

2NH3(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B.某一时刻测得3v正(H2)═2v逆(NH3)

C.反应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再变化

D.当生成0.3molH2的同时消耗了0.1molN2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一直不变化,故A错误;

B、达平衡状态时应有2v正(H2)═3v逆(NH3),故B错误;

C、反应在恒容容器中发生,所以容器内气体体积一直不再变化,故C错误;

D、当生成0.3molH2等效于生成0.1molN2的同时消耗了0.1molN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情景导入

知识元

当堂练习

单选题

练习1.

(2021∙西湖区校级模拟)已知:

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恒容密闭容器内,投入2molN2和6molH2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原有的平衡被破坏,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B.一定存在2v(H2)正=3v(N2)逆

C.反应过程中可能放出92.4kJ的热量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A错误;

B、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v(H2)正=3v(N2)逆,故B正确;

C、如果参加反应氮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mol,则放出92.4kJ的热量,故C正确;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练习2.

(2021∙乐山自主招生)298K时,将20mL3xmol∙L-1Na3AsO3、20mL3xmol∙L-1I2和20mL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AsO33-(aq)+I2(aq)+2OH-(aq)⇌AsO43-(aq)+2I-(aq)+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2v正(I-)=v逆(AsO33-)

C.c(AsO43-)/c(AsO33-)不再变化

D.c(I-)=2ymol∙L-1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2v正(I-)=v逆(AsO33-),表示的是正逆反应速率,但不满足化学计量数关系,表明此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c(AsO43-)/c(AsO33-)不再变化,可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c(AsO43-)=ymol∙L-1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达到平衡状态,由方程式可知此时c(I-)=2ymol∙L-1,故D正确;

练习3.

(2021春∙松山区校级月考)某温度下,反应2A(g)⇌B(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

=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

B.若a=b,则B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a>b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B的浓度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B转化的比增加的幅度小,则a>b,故A错误;

B、2A(g)⇌B(g)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改变一个条件平衡不移动,说明使用催化剂,故B正确;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故C错误;

D、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应增大容器体积,则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

练习4.

(2021春∙贵池区期末)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同温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B.在0~25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

C.由于Cu2+存在,Ⅳ中M的分解速率比Ⅰ快

D.0~20min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对比Ⅰ、Ⅱ组数据,0-5min内,Ⅰ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0.12mol/L,Ⅱ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0.09mol/L,则酸性增强,速率增大,故A正确;

B.在0~25min内,Ⅲ中M的浓度变化0.15mol,分解率为

,Ⅱ中变化0.24mol,分解率为

,则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故B正确;

C.可对比5~10min内Ⅰ中分解速率为

、Ⅳ中M的分解速率为

,可知Ⅰ中M的分解速率比Ⅳ快,故C错误;

D.在0~20min内,Ⅰ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0.3mol/L,则,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

=0.015mol∙L-1∙min-1,故D正确;

练习5.

(2021秋∙桥西区校级月考)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图中的图象曲线表示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根据金属钾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方程式可知,2Na~H2,2K~H2,等质量钾、钠,则金属钠的物质的量大,所以金属钠产生的氢气多,金属钾的活泼性强与金属钠,所以金属钾的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

B、对于反应2NH3⇌N2+3H2,温度越高化学发应速率越快,所以甲达到化学平衡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

C、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引起平衡移动,所以甲和乙达到化学平衡时,氨气的浓度相等,故C错误;

D、对于反应2SO2+O2⇌2SO3,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达到平衡时,乙的三氧化硫的量高于甲的,故D错误。

练习6.

(2021春∙惠州期末)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g)+3Y(g)⇌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由反应X(g)+3Y(g)⇌2Z(g);△H<0可知,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转化的不如增加的多,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B错误;

C、充入一定量Y,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加的Y比反应的多,Y的转化率反而较小,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

练习7.

(2021秋∙公主岭市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反应CO(g)+NO2(g)⇌ΧΟ2(g)+NO(g),△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反应H2(g)、I2(g)、HI(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选;

B.反应CO(g)+NO2(g)⇌CO2(g)+NO(g)△H<0,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加深,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存在平衡2NO2(g)⇌N2O4(g),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体系颜色变深,该反应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颜色又变浅,由于移动的密度目的是减弱变化,而不是消除,故颜色仍不原来的颜色深,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存在平衡:

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分解,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故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不选;

练习8.

(2021春∙宿迁期末)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合成氨工业使用催化剂,可提高氨的日产量

B.合成氨工业通常采用高压,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选;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20MPa~50Mpa)条件,有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过量氧气是增大反应物浓度,两种反应物增大一种物质的量会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所以会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平衡移动原理有关,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选;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利用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使平衡逆向进行,Cl2+H2O⇌H++Cl-+HClO,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练习9.

(2021春∙宜昌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为提高合成NH3反应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的温度

B.对于CO(g)+NO2(g)⇌CO2(g)+NO(g)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2NO2⇌N2O4中加入NO2,新旧平衡体系c(N2O4)/c2(NO2)不变

D.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加入AgNO3溶液后,c(H+)浓度增大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

C.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2NO2⇌N2O4中加入NO2,新旧平衡体系c(N2O4)/c2(NO2)为化学平衡常数K,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浓度无关,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加入硝酸银溶液后,HCl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而促进氯气和水反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练习10.

(2021春∙苏州期中)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H2、I2、HI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对2SO2+O2⇌2SO3△H<0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的速率

C.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N2(g)+3H2(g)⇌2NH3(g)△H<0,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由H2+I2=2HI,因为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所以加压平衡不移动,故A不选;

B、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浓氨水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的,化学平衡NH3+H2O⇌NH3∙H2O⇌NH4++OH-,逆向进行,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选;

D、合成氨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500℃左右比室温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练习11.

(2021∙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增加空气的量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加压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能;

B、H2、I2、HI三者的平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能;

C、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所以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能;

D、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打开汽水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能;

练习12.

(2021秋∙让胡路区校级月考)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Ⅰ:

反应H2+I2⇌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Ⅱ:

反应2SO2+O2⇌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

C.图Ⅲ:

反应N2+3H2⇌2NH3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D.图Ⅳ:

反应CO2(g)+H2(g)⇌CO(g)+H2O(g)△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程度不同,图中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故A错误;

B.缩小容器体积时,浓度均增大,且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三氧化硫的方向移动,则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大,二氧化硫、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故B正确;

C.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误;

D.由图可知T2大,升高温度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水蒸气的含量增大,故D错误;

练习13.

(2021春∙温州期中)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0mol∙L-1∙min-1

B.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

C.40min时,组别②表格中应填的数据为0.18

D.0~10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

【答案】B

【解析】

题干解析:

A.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

×2=0.025mol∙L-1∙min-1,故A错误;

B.开始时物质的量相同,②中反应速率快,则实验控制的温度T1

B.40min时,组别②应达到平衡状态,且比组别①先达到平衡状态,结合最后的数据可知组别②表格中应填的数据为0.15,故C错误;

D.0~10min内,组别②甲烷的减少量多,则CH4的降解速率①<②,故D错误;

练习14.

(2021秋∙佛山期末)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X(g)+Y(g)⇌Z(g)+W(s)A△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

B.平衡后加入X,平衡正向移动,X、Y的转化率均增大

C.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增大

D.平衡后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A.该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减小,容器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在反应前后减小,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平衡后加入X,平衡正向移动,但是消耗X的增加量小于加入X的量,所以X转化率减小,但是Y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

C.焓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差有关,与反应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无关,故C错误;

D.W是固体,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平衡后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练习15.

(2021春∙水富市校级期末)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g)+B(g)⇌qC(g),同一时间段内测得:

A的浓度每分钟减少0.05mol・L-1,B的浓度每分钟减少0.15mol・L-1,C的浓度每分钟增加0.l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的压强逐渐减小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D.若在前10s内A减少了xmol,则在前20s内A减少的量可能不是2xmol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m:

n:

q=0.05:

0.15:

0.1=1:

3:

2,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在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强还渐减小,故A正确;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m:

n:

q=0.05:

0.15:

0.1=1:

3:

2,方程式为A(g)+3B(g)⇌2C(g),故B正确;

C.由给出的A、B、C的反应速率可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不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故C错误;

D.后10s内反应速率比前10s内小,故后10s内减少的A小于xmol,故前20s内减少的A的物质的量小于2xmol,故D正确。

填空题

练习1.

(2021春∙会宁县校级期中)按要求回答问题:

(1)已知氢气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2kJ.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②反应2H2(g)+O2(g)

2H2O(L)的能量变化如图(图中各微粒前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所示。

已知拆开1molH2、1molO2和1molH-O中的化学键分别需要消耗436kJ、496kJ和463kJ的能量。

则反应过程(Ⅱ)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kJ。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N(g)⇌bM(g)+cP(g),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a:

b:

c=_______。

②1min到3min这段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反应中当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B.P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④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的压强之比为_____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题干解析:

(1)①反应放热,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

小于;②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过程(Ⅱ)代表形成了2mol水,即4molH-O放出的能量,因此放出能量为4×463kJ=1852kJ,故答案为:

放出;1852。

(2)①参加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为8mol-2mol=6mol,生成的M的物质的量是5mol-2mol=3mol,生成的P的物质的量是4mol-1mol=3mol,所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2:

1:

1,故答案为:

2:

1:

1;②由图可知,t1到t2时刻M的物质的量变化为4mol-3mol=1mol,故v(M)=

=0.25mol∙(L∙min)-1,故答案为:

0.25mol∙(L∙min)-1;③A.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P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故B正确;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E.反应前后系数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E错误;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达到了平衡,故F正确,故答案为:

BDF;④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8+2+1)mol=11mol,反应后为(5+4+2)mol=11mol,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不变,故答案为:

1:

1。

练习2.

(2021春∙水富市校级期末)含氮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作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①N2(g)+2O2(g)=2NO2(g)△H1=+67.7kJ▪mol-1

②N2H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