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668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8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详解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课题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3.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形成。

教学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㈠﹑自主学习

﹙10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14—16图与内容,思考︰⑴怎样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⑵日本的领土由哪些部分构成?

⑶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⑷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㈡.自主检测

﹙15分钟﹚

探究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于半球和半球,领土狭长,大部分地区位于带。

2.海陆位置:

日本位于东部,东临洋,西隔海、海、

海、海峡同、、、

国相望。

南隔海与相望。

3、组成:

日本由、、、四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因此也北称为“”。

面积最大和纬度最高的岛是分别、。

4、地形:

日本、广布,沿海平原;最高的山是,最大的平原是。

5、板块位置:

日本处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在

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因此多。

有“”之称。

6、日本的的北部与南部分别是什么气候、。

7.海岸线:

日本是个岛国,海岸线________,多优良__这对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有利。

 

8.阅读日本地形图,完成下题

㈢、精讲释疑

﹙10分钟﹚

㈣.当堂检测

﹙10分钟﹚

 

一、选择题

1、日本国土轮廓像一只桑蚕,上海世博会日本馆也形似紫色的蚕茧。

该国领土的四大岛中樱花开放时间最迟的是()

A本州岛B九州岛C北海道D四国岛

2、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气候D树种

3.下列关于日本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最大的平原位于九州岛C富士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D地震、火山活动少

4、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组成B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C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日本沿岸D日本最高峰是阿苏山

5、四大岛屿中濒临濑户内海沿岸的是()

①本州②北海道③九州④四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玲玲2012年春天和父母去国外旅游,下面是其拍摄的一幅照片。

请你根据图片回答6、7题。

6、玲玲外出旅游所在的国家是()

A俄罗斯B日本C美国D英国

7、玲玲在该国旅游时,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A沙漠探险B登富士山C关赏樱花D吃生鱼片

8、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小明给日本的小朋友提供了一些防震避震的建议,其中不正确的是()

A躲到课桌下面B乘电梯逃生C躲到空间狭小的洗手间D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

9.日本的传统居民,多用质地较轻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A日本多地震B传统文化影响C建筑成本低D该建筑冬暖夏凉

10.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

A台风B梅雨C寒潮D伏旱

11、日本北海道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鱼场,其形成原因是()

A有暖流经过B有寒流经过C有寒暖流交汇D既无暖流,也无寒流

二.填空题

1、日本河流突出特征是。

2、解释日本“地震博物馆”称号的由来是因为

,原因是

3、日本北部有世界著名的大鱼场,其名称是。

 

 

答案

自主检测

1.125°E-154°E25°N-46°N,东,北,南北,北温带

2、亚洲,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中国,朝鲜,韩国,

俄罗斯,菲律宾海,菲律宾

3、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千岛之国”,本州,北海道

4、山地,丘陵,狭小,富士山,关东平原

5、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地震国”,

6、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7、曲折,港湾,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

8、⑴A东京B横滨C名古屋D长崎E大阪F神户G北九州

⑵津轻海峡,濑户内海,朝鲜海峡

当堂检测

一、1.C2.C3.C4.B5.D6.B7.A8.B9.A10.A11.C

二、1.流程短、流速急、水能资源丰富。

2、日本是世界上火山地震频繁的国家,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4次;因为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3、北海道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

课题

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2、知道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学习重点

1、日本的经济特点2、日本的工业布局

学习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㈠﹑自主学习

﹙10分钟﹚

1、日本经济有什么特点?

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3、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

有哪些主要工业城市?

它们是怎样分布的?

4、日本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㈡.自主检测

﹙15分钟﹚

探究点1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日本的经济特点︰“——”型经济模式;进口;出口;经济特点形成的原因。

2、日本的经济发展条件︰⑴有利条件

;⑵不利条件。

3、工业分布及原因︰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和沿岸地区,其原因是;

主要工业区有。

4、工业发展︰日本利用其等优势,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主要在、、东亚和等地投资建厂。

5、民族构成︰日本民族单一,以为主。

6、文化特征︰日本文化具有的特征,日本著名的古都是

㈢、精讲释疑

﹙10分钟﹚

㈣.当堂检测

﹙10分钟﹚

 

一、选择题

1、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资源缺乏,对外依赖严重B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C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D经济发展缓慢

2、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日本工业分布较为均匀C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D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产品主要有汽车与电子产品

3、李明在旅行日记中写道︰“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

”这说明日本的文化具有()

A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B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C东西方文化兼容特点D文化没有自身特点

4、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A、大和民族B、蒙古族C、美利坚民族D、朝鲜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不断的把工厂迁移到国外。

据此回答5、6题。

5、对迁入国来说,其好处有()

①获得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得到丰富的自然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②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③高新技术企业

④污染较重企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本把目光瞄准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B日本多火山地震,需要外国的帮助C日本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特点D日本科学技术水平低

8日本经济的脆弱性表现在()

A经济增长的速度太快B原料靠进口,工业产品靠出口C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低D工业发达,农业落后

9、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三湾一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水源充足B气候条件优越C接近原料,燃料产地D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

10、日本的主要民族和传统服装分别是()

A汉族和旗袍B高山族和西装C大和民族和和服D蒙古族和牛仔服

11、在我国公路上跑的丰田、尼桑轿车,商店里摆的索尼、松下电器,产自下列国家中的()

A美国B英国C俄罗斯D日本

 

 

 

备课日期: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能力的培养: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思想教育: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

“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难点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教学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㈠﹑自主学习

﹙10分钟﹚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读图7.19,初步了解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

2.读图7.20及P22,清楚东南亚的范围;

3.通过P23的描述和图7.21,了解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分析:

为什么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通过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对比分析该地的气候及其特点;(P23)

2.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东南亚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P23-24)

1)为什么水稻成为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2)为什么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热带雨林保护)?

(P25)

 

㈡.自主检测

﹙15分钟﹚

.“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位于亚洲的______

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海峡位于半岛和苏门答腊半岛之间,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东南亚和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和其中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

4、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和。

都具有,特征。

5.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为这种作物生长需要的气候,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

6.东南亚是、、和的最大产地,使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7.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农作物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㈢、精讲释疑

﹙10分钟﹚

㈣.当堂检测

﹙10分钟﹚

 

一.选择题

1.东南亚位于()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A.油棕和天然橡胶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印度尼西亚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B.缅甸C.越南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二.看图填空

读(18—7)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

(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_______气候。

(2)新加坡西北部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峡,它既是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之间,又是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

答案

自主检测

1进口---加工----出口;原料、燃料;工业制成品;经济高速发展,对原料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本国地域狭小,资源缺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严重。

2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岛国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工业原料和燃料非常缺乏。

3太平洋,濑户内海;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內工业区。

4资金、技术;欧洲,中国,美国。

5.大和6.东西兼容京都

7.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海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

当堂检测

1.D2.D3.C4.A5.A6B7.A8.B9.D10C11D

12BA

DC

 

第一课时

自学检测:

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东南部。

2.亚,大洋,太平,马六甲,马来,太平,印度

3.越南,老挝,缅甸,老挝

4.热带雨林,热带季风,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5.水稻,高温多雨,劳动力

6.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热带经济作物

7.泰国,越南,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达标检测BDADCDDC

(1)热带雨林  

(2)马六甲 东 南 印度 太平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分析说明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特点;

2.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了解东南亚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发达的旅游业以及东南亚的华人文化

学习重点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学习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㈠﹑自主学习

﹙10分钟﹚

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读图7.28,分析中南半岛上地形和河流有什么特征,以及主要河流分别注入什么海洋。

2.分析了解河流对中南半岛的影响。

3.分析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4.完成P27活动。

二.热带旅游胜地

1.举例说明东南亚典型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P28)

2.东南亚的华人文化。

(P29)

完成P29活动。

㈡.自主检测

﹙15分钟﹚

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

而马来群岛地形则比较,山岭众多,平原面积,地壳(稳定或不稳定)而且多、。

2、城市分布特点:

分布在及。

二.热带旅游胜地

3.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带气息,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文化景观多姿多彩,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4.主要旅游景点如下表:

旅游景点

国家(或城市)

缅甸(仰光)

水上市场

柬埔寨

下龙湾

花园城市

巴厘岛

3.东南亚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他们为当地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来重要贡献

㈢、精讲释疑

﹙10分钟﹚

㈣.当堂检测

﹙1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地形和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是湄公河

C.东南亚城市全部分布在河流下游地区

D.东南亚河流都注入印度洋

2.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

C.中南半岛的河流均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

D.中南半岛地处低纬度地区

3.下列关于东南亚旅游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南亚拥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B.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

C.老挝,印度尼西亚的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来源

D.东南亚拥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元宗教文化

4.下列名胜古迹,位于缅甸的是()

A.吴哥窟B.泰姬陵C.仰光大金塔D.婆罗浮屠

5.陆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方的地形,河流的分布特点()

A.印度半岛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中南半岛

6.新加坡所在的地区是()

A.东亚B.东南亚C.北美D.西欧

7.东南亚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来自我国的()

A.广东、广西B.广东、海南C.广东、福建D.海南、福建

8.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这说明中南半岛()

A.面积狭小B.南高东低C.北高南低D.山河相间

第二课时

自学检测:

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崎岖,狭小,不稳定,火山,地震

2.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

3.热,名胜古迹

4.大金塔,泰国,吴哥窟,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3.海外华人,华侨。

达标检测:

BDCCDBCC

 

课题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点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难点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㈠﹑自主学习

﹙10分钟﹚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读图7.32和图7.34,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主要的地形区。

2、读图7.35和图7.36,思考回答:

(1)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2)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3)从1950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4)谈谈你对印度人口未来增长趋势的看法?

 (5)谈谈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造成的压力。

3、印度政府对人口增长过快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P32)

4、试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P32)

㈡.自主检测

﹙15分钟﹚

 

1.阅读课本30页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印度是我国西南的邻国,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过12.1亿,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2.阅读课本31页图7.34印度的地形完成下列填空:

印度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N到N之间。

②海陆位置:

东临,南临,西临,北部与亚欧大陆内部相接。

③相对位置:

西北邻;北邻地区;东北邻、、

、;东南与隔海相望。

3.印度的地形:

从图7.34中可以发现,印度的地形以为主。

主要从北到南分为三部分,北部是,中部是,南部是。

印度半岛东西两侧分别有山脉、山脉。

4.找出印度的主要河流:

河,河,河。

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印度的地势是。

㈢、精讲释疑

﹙10分钟﹚

㈣.当堂检测

﹙10分钟﹚

 

(一)填空题

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________亿,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读印度简图填空:

(1)填写国家:

①国是;②国是;

③国是;④国是;

⑤国是;⑥国是;

(2)填写海、河名称:

A;B;

C印度河;E布拉马普特拉河;

(3)图中沙漠名称是印度沙漠。

(4)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河”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南亚文明古国的南亚国家是(B)

  A斯里兰卡B印度C中国D埃及

2.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南亚地形自北向南为“山地—平原—高原”

B.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C.这里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

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

3.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居民绝大部分是黄种人

B.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D.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4.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B)

A.印度河  B.恒河C.布拉马普特拉河 D.湄公河

5.下列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B.全国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

D.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6.下列国家不与印度陆上相邻的是(C)

A.孟加拉国B.巴基斯坦C.阿富汗D.缅甸

7.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其人口的特点是(A)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C.人口在缓慢的增长,目前不存在人口问题。

D.人口基数大,政府并没有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8.下列人口问题在印度比较突出的是(C)

A.老年人增加,社会负担加重

B.国防兵源不足

C.交通拥挤,就业困难

D.人口从城市迁移往农村

 

课题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降水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频的原因。

2.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3.通过对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分析,说明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使学生形成工业布局的最基本知识。

学习重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学习难点

1、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2、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原因。

教学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㈠﹑自主学习

﹙10分钟﹚

一、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读图印度1月和7月风向图,分析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

2、读课本34页,分析印度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读图“印度水稻与小麦分布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的对应关系。

4、读课本34页文字,说说“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二、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3、阅读课本35、36页,分析:

(1)印度服装外包产业的特点。

(2)服装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㈡.自主检测

﹙15分钟﹚

 

1、印度处于(温度)带,印度属于气候区,该气候的特点是。

  雨季:

月,盛行风向,易发生灾。

旱季:

月,盛行风向。

易发生灾。

为了抵御水旱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北部

的恒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蓄水池等。

2.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是和,产量不稳定。

 

3.印度农作物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