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47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x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实验目的

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小生物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

你观察到什么?

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现象

 

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

实验结论

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9月7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馒头霉变现象

实验目的

探究霉适宜在什么条件下繁殖

实验材料

四片馒头、塑料袋。

(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9月17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

实验目的

识别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差异

实验材料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体表皮细胞装片、显微镜

步骤:

1、各小组先调整好显微镜对焦。

2、然后将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正确装到显微镜载物台,观察,并画下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

3、取下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再用同样方法正确装上人体表皮细胞装片,观察,画图。

实验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的格子扁长,格子内有一颗很小的黑点,人体表皮细胞的格子短粗,格子里的核比较大。

 

实验结论

不同的生物,它们的细胞形状、结构也不相同。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9月21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比较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的不同现象

实验目的

知道船在球体上和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实验材料

地球仪、自制小帆船

1.用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小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出。

4.将船放在平面上模拟航行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

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验结论

 

地球是圆的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9月28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目的

用化学反应的原理模拟火山的喷发

实验材料

报纸 托盘 锥形瓶 饭勺 纸漏斗 干苏打 洗涤灵 醋 烧杯

1在桌面上铺上一层厚报纸,把托盘放在报纸的上面,将锥形瓶放在托盘中间。

 

2 把纸漏斗插进锥形瓶中,将50克的干苏打导入锥形瓶中,正再加入1-2滴洗涤灵。

 3 将50ml的醋倒入烧杯中。

 

4 慢慢的向锥形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锥形瓶中的液体经过化学反应,迅猛的顺着锥形瓶的外壁溢出,像从一座山的山口溢出一样。

实验结论

火山真正的喷发是从内向外喷发的。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0月12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模拟地震的发生、判断地震中心和强弱

实验目的

用实验模拟地震,以正确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关系,强化学生防灾减灾自我救护的意识。

 

实验材料

纸箱、小木块或积木、记号笔

在纸盒上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然后在纸盒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现象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

实验结论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0月19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岩石在冷暖变化下会发生什么

实验目的

发现冷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材料

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实验现象

会发现石头开裂变碎了

实验结论

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0月26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实验目的

认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

实验材料

蜡烛、烧杯、火柴、适量的水、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的上方。

3.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取下白瓷碗,观察它的底部。

实验现象

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实验结论

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1月2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做铁钉生锈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铁锈与铁的不同,知道铁变化后变成的物质

实验材料

三只透明的小玻璃瓶(代替试管) 三只经过打磨除锈的铁钉(同一厂家,同一型号)蒸馏水(购得)食用油      干燥剂(硅胶)电吹风 

1、将三个玻璃瓶洗净,用电吹风烘干。

2、 2、向经烘干的,干燥的A瓶内放入一枚铁钉、少量硅胶,并用瓶塞将瓶塞住,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 3、在B瓶内装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使蒸馏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再向水上滴 加食用油,使其与空气隔绝。

   

4、4、在C瓶内装入少量蒸馏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 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实验现象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破坏其中任意一个即可防止锈蚀

实验结论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破坏其中任意一个即可防止锈蚀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1月9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试一试那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知道去污原理

实验材料

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

1、选取相同大小的干净布,涂画相同且适量的污迹。

 

2、将带着污迹的布同时分别放入烧杯中。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3、同时进行搅拌,并努力保证搅拌次数一致。

 

4、取出布片,放置于利于观察的白纸(或其他物体)上,观察污迹发生的变化,用排序的方法记录结果。

实验现象

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

实验结论

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1月16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目的

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认识其成因

实验材料

托盘

 

1、在托盘内铺上约3厘米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4、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

环形山是石块撞击形成的

实验结论

 

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1月23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实验目的

认识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实验材料

1.5米长的细绳、水笔的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秒表、砝码、合适的场地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

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每次转动10圈,然后

用转动时间除以 10,至少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为公转周期。

实验现象

绳子短,圆周的半径就短,橡皮塞运动的长度短,完成圆周运动所需时间就短;绳子长,圆周的半径就长,橡皮塞运动的长度长,完成圆周运动所需时间就长。

实验结论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1月30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做星座放映器

实验目的

了解星座,学会找星座

实验材料

纸板、细线、橡皮泥

 

1、纸版上打孔;

2、 2、1-7号孔上挂线; 

3、3、按15、12、15、17、27、27、14CM的长度在线下端挂上橡皮泥小球; 

4、侧面照射。

5、

实验现象

橡皮泥小球的影子构成了勺子形。

实验结论

像勺子形状的就是北斗七星。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2月7日

小学实验报告

2017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从高处丢纸和小球实验

实验目的

假设结果,用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材料

纸、小球 

 

1.假设结果; 

2.让纸与小球同时从高处丢下;

3.让一张纸揉成团,再把它与另一张纸同时从高处丢下。

实验现象

小球先着地。

实验结论

空气对小球比揉成团的纸的阻力小。

填表人

日期

2017年12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