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4993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docx

届二轮专题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

2018届二轮:

专题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专题卷

1.练高考

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

【答案】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和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根据材料“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吴国在江南长江流域,中原诸国在黄河流域一带,可见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吴国公子季札•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以及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以吴国公子季札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文化融合的认识和理解,契合了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时政热点。

本题第一问要求学生能够解读材料信息并与儒家文化观念相结合。

第二问要求学生从文化认同、文化传播以及国家关系等角度认识。

02.(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综试题46)【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克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克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年春,陈云指出:

“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7分)【答案】

(1)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

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贡献:

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2)贡献的问题需要结合前一问答案的内容及我国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

材料中的“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是陈云面对动荡局面在建国初期的贡献;“1979年春,陈云指出:

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这些内容表明陈云主张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也正是今天我们所实行的经济体制,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陈云·陈云的经济贡献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人物评说的方式考查了经济史的重点内容,涉及到了苏联与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要求的能力水平比较高,同时也要求学生有非常高的阅读能力与归纳材料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看清材料内容时间的阶段性,运用时间性来正确对应史实,整合教材观点来回答。

03.(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6)[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颜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官侍御史等职,因为人刚直,不附权臣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一郡独撑河北危局良久。

后任刑部尚书,“军国大事,知无不言”,“累进封鲁郡公”。

藩镇李希烈反,颜真卿前往安抚,面对叛军“不能屈节,当自烧”的威胁,愤然赴火。

后被叛军杀害,终年77岁。

朝廷赠司徒,谥“文忠”。

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

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

史书称赞他“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是文之杰也”。

唐人重书法,“工书”者甚众,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遒婉”,尤为后人所推崇。

欧阳修得其所书残碑,赞曰: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虽其残缺不忍弃之。

——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颜真卿的个人品德。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真卿书法为后世推崇的原因。

(8分)

【答案】

(1)勤奋好学,有学识;不附权势;坦诚直言;不畏强暴;忠义守节(7分)

(2)“颜体”气势雄浑;注重书法规范,便于后人学习;书法与个人修养的统一;个人品德提升其作品的价值。

(8分)

(2)问,由材料信息“欧阳修得其所书残碑,赞曰: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可以得知书法与个人修养统一、个人品德提升作品价值等;由所学知识可知“颜体”气势雄浑、注重法度规范等。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颜真卿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原因类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其考查的是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要尽量的多角度考虑问题。

“原因”一般考虑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入手,或者分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乃至主观和客观。

本题“书法受到推崇的原因”要从书法本身、书写者本身以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

4.(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

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

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

“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

”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

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

可是这已足够了。

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

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

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

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

(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

(3分)

【答案】

(1)目的: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

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

(2)品质:

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

贡献:

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

【解析】

(1)问中第一小问“目的”依据材料中“1787年5月25日”“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稳定”等角度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作用”依据材料中“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的信息归纳回答。

【考点定位】历史人物评价•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华盛顿

【名师点睛】人物评价题主要是把握人物的主要活动,同时对人物进行简单评价,评价一把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1.分阶段评价:

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

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

①维新变法时期:

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

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

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5.(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

“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

【答案】

(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2)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儒学在历史上的影响来回答。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颜回

【名师点睛】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是牢牢把握其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依据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

具体来说,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要结合历史处境,具体分析;要坚持唯物主义,客观分析。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本题对于“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的解答,主要是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来说明。

2.练模拟

1.(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3月)历史试题)【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准,清末任广东水师提督。

光绪末,李准巡视南海,发现日本侵占东沙岛,李准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将该岛交还中国。

有鉴于“中国向不以领海为重,故于海面之岛屿,数千年来并无海图、任外人之侵占而不知也”,宣统元年,李准率舰再度查勘南海,探明岛屿15座,“勒石命名,挂黄龙之国旗焉。

此地从此即为中国之领土矣”。

他还对西沙、东沙、南沙群岛进行测量考察,且“绘之成图,呈于海陆军部及军机处存案”。

在这份海图基础上,19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中已绘出了较准确的南海疆界线。

回粤后,李准编著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并奏请朝廷开发西沙、南沙。

宣统三年,清廷把西沙、南沙群岛划归崖县管辖。

身为清廷要员,李准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党起义,故深为革命党人所恨,屡遭刺杀。

辛亥革命后,李准宣布反正,使广东得以兵不血刃而宣告独立。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法国侵占南海多座岛屿,已赋闲在家的李准在报上发表当年视察南海岛屿的相关文献,力证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也曾引用其著作,重中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至今西沙群岛仍有一个小岛以李准的名字命名。

——摘编自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准一生主要活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准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

(1)背景:

晚清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领海主权不断受到威胁;国家海权意识淡薄:

处于新旧政权更迭的动荡时期(革命党频繁起义)。

(2)评价:

李准有较强的主权意识,井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宣示、捍卫主权:

为维护中国主权提供了有利依据;受时代和自身所处地位的局限,也曾反对民主革命,但能及时认清时代潮流,加入革命行列,有功于广东光复,值得肯定。

2.【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一)文综历史试题】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埃德温·查德威克(1800—1890),英国公共卫生之父。

起初在律师事务所学习并兼职做记者。

1832年,加入英国皇家济贫法委员会,撰写的济贫法的调查报告直接促成1834年新济贫法的诞生。

在济贫法委员会工作期间,建议进行死亡原因登记,后被采纳并于1838年成为法律。

据此,人们清楚了不同疾病暴发的季节、区域分布情况。

1842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关于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用大量事实说明疾病是由肮脏、捆挤、供水不足、排水不畅、垃圾堆积等因素造成的,并提出通过管道供应清洁水用于生活、修建下水道排除污水和厕所排泄物等改革措施。

这一卫生报告直接驱使1848年英国政府领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并依法成立了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卫生改革的管理。

在查德威克之前,英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公共卫生机制,而现在国家的公共卫生组织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出现在大众面前。

——摘编自冯娅《英国公共卫生之父——查德威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埃德温•查德威克成为英国公共卫生之父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埃德温•查德威克的贡献。

【答案】

(1)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公共卫生问题严重(疾病流行);英国地方自治传统和政府自由放任政策不利于有效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英国民主体制的保障。

(2)查德威克提出系统的公共卫生思想,推动了英国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对英国疾病防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其主张和实践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相应问题提供了借鉴。

【解析】

(1)据材料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据材料“用大量事实说明疾病是由肮脏、捆挤、供水不足、排水不畅、垃圾堆积等因素造成的”可以得出公共卫生问题严重;1848年英国政府领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的颁布得益于英国民主政治。

(2)据材料可以得出其公共卫生的思想推动了英国关于公共卫生的立法和改革,政府政策的产生有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其国际影响等。

3.(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3月)历史试题)材料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公孙弘在这次对策中强调应当以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为“治之本,道之用”。

同时,他又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揉和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

当时参加对策的儒士共有一百余人,主持征辟的太常在评议对策等第时,“弘第居下”,后来上奏皇帝,武帝把他的等第颠倒过来,,“摧弘对为第一”。

公元前126年,公孙弘迁御史大夫,后为丞相。

汉初常以功臣列侯或其后嗣充任丞相,公孙弘以布衣摧居相位。

自他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文人学士无不靡然效仿。

——摘编自白寿鼻《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孙弘得到汉武帝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孙弘得到汉武帝重用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公孙弘将儒学与法家思想相融合,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

(2)影响:

丰富了儒学的内涵,提升了儒学的地位,推动了儒学与政治的结合,有利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形成了崇尚儒学的社会风气。

【解析】

(1)关于公孙弘得到汉武帝重用的原因,根据材料“他又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揉和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公孙弘将儒学与法家思想相融合、适应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点睛:

点睛:

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原因”“影响”等相关设问要求。

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如“他又把法家标榜的法、术、功利揉和到儒家标榜的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自他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文人学士无不靡然效仿。

”等,紧扣设问要求。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

抓住教材中关于汉代思想大一统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

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后得出的。

4.(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材料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

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

北宋初学者、思想家,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

世称徂徕先生,是“泰山学派”的创始人。

他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的影响甚大。

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

”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

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

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据《宋史•石介传》编

(1)根据材料,概括石介生平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答案】

(1)主要活动:

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泰山学派”创始人;宋代理学先驱;反对佛教、道教;抨击宋初浮华文风。

(2)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唐宋时“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中,儒学在融合的趋势中向理学发展。

(2)本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即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唐宋时“三教合一”等方面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3.练原创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唐寅,字伯虎,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

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黑暗。

为了排遣胸中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

唐寅的绘画,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

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

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

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

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寅诗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寅诗画风格形成的背景。

【答案】

(1)风格多样,兼具写实与写意;创作随性,张扬个性;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吸收前人多方成果,自成一派。

(2)明中叶政治腐败黑暗;八股取士的推行,统治者对士人思想控制加强;江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生活世俗化趋势加强。

点睛:

这种题型是通过用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形式,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实质)或者概述历史事件的特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跨度大,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解读史料以及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

2.【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努尔哈赤在起兵统一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恩养”政策。

对于进入东北地区的汉人,要求“军事不许扰害居民,劫夺财物”……对于劫掠汉人财务者,“悉行擒拿,贯其耳鼻”……在女真人与汉人的接触过程中,侵害妇女之事屡屡发生,如“掠汉人有夫之妇,杀汉人三人”事件,以杀两人,罚四人,革职一人结案。

“自申年八月至酉年闰三月,发给新附人口者三千三百零六仓石。

天命六年,释辽阳狱中官民,查削职闲住者复其原职”。

在东北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成功在于采取了“恩养”归降汉人的政策,并通过认同中原文化来争取汉人之心、创建“中原”帝业。

虽然,努尔哈赤在征战的过程中对拒不投降的汉人实行野蛮的屠戮……。

但是,我们应该对努尔哈赤整合女真人与汉人之间民族关系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

——何博《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

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1)据材料概括努尔哈赤的“恩养”政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努尔哈赤“恩养”政策的意义。

【答案】

(1)政策:

严惩女真人对汉人的侵犯、保护归降汉人;保护汉人妇女;优待新附汉人;利用汉官参与地方管理。

(2)意义:

有利于东北秩序重建,有利于后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有利于争取汉人之心、入主中原;一定程度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

(2)由材料中的措施,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归纳。

可以归纳为:

有利于东北秩序重建,有利于后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有利于争取汉人之心、入主中原;一定程度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

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时的日本地狭人稀,内战频仍。

起初充当海寇的武士以为和中国海盗(十多个有力量的中国船主以武力作为后盾充当了东南沿海走私贸易的仲裁者,逐渐成了海盗的头目。

他们和当地的士绅互相勾结)的联合军事行动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开放对外贸易,但总督胡宗宪为邀功,谤(招安)杀这些海盗头目,这种措置激起了更大规模的来犯。

到16世纪中叶,倭寇的势力大张,屡次攻破了被视为固若金汤的东南海防,并且长驱直入,视守军为无物……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源是在浙江省内地招募的志愿兵,且只收农民。

……在训练时,要求士兵一丝不苟,强调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并以一体赏罚(连坐)来作纪律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