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5111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古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颜色憔悴

C.形容枯槁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D.仆以口语遭遇此祸腹犹果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    的海面上。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

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

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碧万顷风大浪急前所未有名副其实

B.一望无际风大浪急前所未有名不虚传

C.一碧万顷惊涛骇浪空前绝后名副其实

D.一望无际惊涛骇浪空前绝后名不虚传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摩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

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

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

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

《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

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

《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有删节)

7.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C.在《西游记》中,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皮根快跑

傅昌尧

村边有条河,弯弯曲曲通长江;今年,河里来了好多水。

浊浊的、浑身长满了尖牙利嘴的洪水把大堤啃得皮开肉绽,老堤不行了就筑新堤,可浑身是脚的洪水又一口气爬上了新堤,借着风浪,洪水看到了河堤下那一缕缕无精打采的炊烟。

洪水冷笑着要进村。

村子里的人是从早晨开始撤离的。

上级要在这里分洪,村子将被没顶。

傍晚时分,始终心存不安的支书皮根第二次偷偷摸回村子。

不知为什么,皮根总觉得村子里还有人,特别是老人,他们舍不得离开。

皮根从早晨到中午一直在做老人的工作。

最后撤离的是一个刚死了老伴的老人,他死活不肯离屋,一手抱着老伴的骨灰盒,一手拿着菜刀……皮根的火爆脾气被点燃了,他扑上去夺下菜刀,将老人绑在门板上抬出了村。

厚重的云层里竟筛下来几缕斜斜的夕阳。

平日,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

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睛的声音。

他抬眼看了看西天那一抹病蔫蔫的残阳,布满了血丝的双眼里流露出困兽般的悲壮。

其实,大堤能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太不容易了,可作为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

满头白发的皮根飘飘忽忽地在村巷里孑然而行,走着走着就又转到了这条纵贯南北的村道上来。

这条道是去年刚修成的,这是最让他得意的一件业绩,可没承想却遭到住在村东和村西的人的议论,他们说老支书有私心,因为他的女儿女婿就住在这条道旁。

皮根闻听心里“咯噔”一下子,他真的没想到要照顾家人,可事情偏偏巧在这儿了,怎么办?

皮根心说,再解释也不顶用,今年拼了这身老骨头也要把东西村道修起来……可这大水把他的一切想法都泡得没踪没影儿了,就连脚下这条曾让他沾沾自喜的水泥道也会被冲垮。

皮根在村子里边走边痛苦地呻吟,可村子里却没有人回应他的呻吟,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凄惶。

黑压压的乌云把最后一线残阳也吞噬了,皮根拖着铅砣般沉重的双腿来到了自家门前,门开着。

撤离的时候一再叮嘱大家把门用铁丝铰紧,却忘了自家。

家里空荡荡的,孤独和疲惫在这时一下子攫住了皮根,他不愿挪动一步,就这样坐在自家的门槛上。

直到这时他才突然觉得,其实最不想离村的就是他自己,跟洪水一样浊浊的泪顺着他的脸颊汩汩而下。

流了一会儿泪,皮根就觉得少有的轻松,是的,几十天来,唯有此时最轻松了,什么也不用做了,等着吧,等着水来,我就和我的村子一起舒服了……皮根竟迷迷糊糊地靠着门框睡着了,他是真的累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皮根忽然被一丝声音惊醒。

这声音细小、柔弱得犹如早春刚出土的一线嫩芽,可就是这微弱的声音让他愕然而醒:

难道村里还有人没撤?

他顺着声音飘来的方向疾步寻去。

那哀哀的声音似乎充满了村道,回荡着,敲击着皮根的心。

皮根急红了眼,按照要求,大堤上应该马上要放炮了,洪水就会铺天盖地地下来了,可村子里怎么还有这样的声音?

这声音分明是生命在呼救,是绝望的呼唤啊!

皮根跌跌撞撞,疯了一样寻找着,他突然大叫着:

“莫慌炸堤!

莫慌……”可他的叫喊声却被他早已嘶哑的喉咙给吞噬了,远处响起了最后一遍锣声,那炸药的引信已经点燃……

终于,皮根在村边的一个粪窖里,找到了那个柔弱的声音。

粪窖里有积水,羊羔扑腾着,湿滑的窖壁已经把它累得几乎要沉下去。

当看到站在高高粪窖上的皮根时,它突然安静了下来,像一个孩子般,羞怯地舔了舔嘴唇。

皮根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一把搂住羊羔。

这时,那令人心悸的爆破声轰然响起。

皮根搂着怀里的羊羔,拼命地爬啊爬,可粪窖太深了,窖壁太滑了,他太累了……能够听见洪水的咆哮声了,皮根突然奋力将羊羔抛上地面,像对他的村民一样吼着:

“快跑!

往东边的高岗上跑!

可那羊羔趔趄着,无法站起,哀哀地看着下面的皮根,呜呜地叫着。

“你个窝囊废!

”皮根像往常一样,又暴怒起来,一股力量陡然升起,他猛地爬上粪窖,搂起地上的羊羔便跑。

身后,洪水在追……

(选自2016年1月《百花园》,有删减)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洪水的肆虐情态,表现了洪水的凶残与无情,也渲染了洪水即将淹没村庄的紧张氛围。

B.第⑦段通过插叙回顾了皮根在村里修筑村道的往事,表现了他虽遭受误解、非议,仍初心不改、一心为民的胸襟情怀。

C.细小、微弱的羊叫声,使本已疲累至极的皮根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舍命救出羊羔,揭示了拯救他人即是拯救自己的深刻主题。

D.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支书皮根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可信,也更易于打动读者。

11.第⑥段画线部分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12.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

“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做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7.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

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

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E.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18.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瀑布飞泻、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刻画了蜀道之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武帝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华年不再,青春已去,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梦醒时分跌回现实中来.无限伤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这和《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表达早年时光虽已逝去,珍惜未来岁月为时不晚,有异曲同工之妙。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21.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

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校团委会通知)

(2)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教师节短信)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是我校百年校庆的日子,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

(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老师认领。

(招领启事)

(5)我来拜访您,您不在。

我把拙作《读词小札》放在府上,请您工作之暇拜读并给予修改,望不吝赐教。

(留言便条)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当下,有些90后过上了“佛系生活”:

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与其说是无欲无求,不如说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说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淡然心态。

面对佛系生活,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保有一种生活的旷达与平和,也有人说,云淡风轻固然好,但别忘了世上还有长河落日的雄浑壮丽,年轻人还是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对于上述看法,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A告诉:

报告申诉。

众人:

一般人。

C.不过:

不超过。

D.口语:

说话(不慎)。

果然:

吃饱的样子。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

例句为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A.以…为乐,意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D.使动用法,使…听到。

C和例句一样是名词作动词,“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

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

(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南指”“向南指”。

题目中的A项“日”、“西”属于这一类。

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三、一般名词作状语,译为“用+一般名词,例如:

(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活板》)“火令药熔”,“用火让药熔化”。

(4)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促织》)“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促织》)“笼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四、人或动物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名词+一样”例如题中B项,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

考生平时要注意总结积累。

3.B

4.C

5.A

【解析】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答题时应先原句,查看有无明显错误标志,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

本题画线句子中“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搭配不当,“揭示了……新结构方案”谓语和宾语不搭配,可改为“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B项修改正确。

A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

C项,“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提出了……方案”。

D项,“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改为“揭示了……机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

故此题答案为B项。

4.试题分析:

本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

本题从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