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51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静压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高要市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高要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楼

 

静压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高要市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附表:

1、施工进度计划表

2、桩机施工行走图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综合楼桩基础工程

建设地点

高要市南岸镇

建设单位

高要市残疾人服务中心

设计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建筑设计室

勘察单位

肇庆市端州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

广东健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高要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范围

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

工程计划工期

工期15日历天

质量目标

合格

1.2桩基础概况

基础设计采用静力液压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基础,桩径为Φ400㎜(A型桩),桩身强度C80,壁厚95㎜,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950KN,桩长约23~35米,基础设计工程桩约为147条(其中边桩36条),工程量约4263米。

桩尖采用普通十字型钢桩尖静力液压施工,桩段的锚接采用电焊满焊驳接,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花岗岩层面,桩的分布及编号详见桩基础平面图结施图号G03。

静压桩终桩条件为:

当桩压到微风化岩面且以终压力满载值为2100KN,满足条件后反复加压五次桩能稳定无下沉,沉桩完成后,重新对各桩再复压一遍,复压压力取2100KN。

二、施工部署

静压桩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工期、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都会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均给予高度重视,决心在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坚持公司“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针,运用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的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科技推动生产,降低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同业主、总包、监理公司、设计公司和质检部门密切合作,继续推行项目法施工,责任到人,实行目标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优质、高效、高速、安全、文明生产。

为此我公司制定以下各项目标:

1、工期:

工期为15天。

2、质量:

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3、安全:

按广东省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组织施工。

4、文明施工:

按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评定达合格以上。

2.1施工准备

1、施工前,按设计施工图纸做好基线和桩位的复核工作,办理有关签证手续。

此外,沉桩前必须处理架空(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压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80Kpa,而确保桩周边外4.5×6.5米无障碍物。

2、施工用电采用大电网供电,可满足不少于120千瓦/时以上的用电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详见工地用电线路布置图。

3、同时要做好用桩与运桩的协调工作,保证施工用桩不脱节。

如发现不合格的桩要禁止使用,及时运走。

4、协同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等单位搞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和压桩的现场试桩工作,并将试压桩情况记录在验收意见栏内,办理有关签证手续。

5、做好施工班组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及时办理桩机,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等资质认证手续。

6、熟悉并掌握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内容,特别是持力层标高的起伏和布局及局部硬夹层、软夹层。

7、轴线、标高控制点标志宜牢固设置在远离施工场地20米以外不受沉降影响的地方,并在每次设桩位前依据控制点复核桩位引点和桩位的变形情况作修正。

8、现场要配备气割工具、索具、吊锤、经纬仪、水准仪、水平尺、手锤、撬棍、钢丝刷、割桩器等施工工具。

 

 

桩基础项目施工管理机构一览表

 

项目副经理:

张炳强

质安负责人:

曾庆寿

项目负责人:

林孝文

施工员

质安员

资料员

电工

焊工

机修

保安员

寿

桩机作业层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项目经理

1

2

施工员(管理)

1

3

质安员

1

专职安全员

4

材料员

1

5

施工操作

3

6

电焊工班

2

7

机修

1

8

后勤班

1

9

10

2.2施工机械设备组织

对于静压桩机的机械性能要求:

①压桩机应按规定配足重量,满足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②桩机机架应坚固、稳定,并有足够刚度,沉桩时不产生颤动位移;

③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硬度,夹片内的园弧与桩径应严格匹配,夹具在工作时,夹片内侧与桩周应完整贴合,呈面接触状态,且应保证对称向心施力,严防点接触和不均匀受力;

④压桩机行走要灵活,压桩机的底盘要能承受机械自重和配重的基本要求,底盘的面积要有足够大,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工期要求,计划配备QYZ680型静力液压桩机壹台,电焊机贰台,办公及住宿用集装箱贰个。

另视供电情况配备150KW发电机壹台(详见主要施工施工机械设备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规格

数量

功率(KW)

备注

1

静力液压桩机

QYZ680型

1

120

4

切割机

Ф350

1

4

5

电焊机

BX6-120

2

24

6

柴油发电机

150KW

1

150KW

7

平板运输汽车

40T

2

380

8

经纬仪

J2

1

9

水准仪

1

10

全站仪

4332R

1

2.3施工材料组织

(1)本工程基础采用德庆中建建材有限公司、中山市富华管桩有限公司生产的管桩施工,桩的规格是:

桩径为Ф400㎜(A型桩),壁厚为95mm,桩身强度为C80。

管桩进场时,必须具有质保资料及出厂合格证,进场的桩段长度分别为6~13米,以备工地配桩。

(2)该管桩基础工程施工,为保证桩的质量,桩的入土深度及桩尖压到微风化石灰岩层。

(3)电焊条必须选购优质厂家(并付有合格证)的焊条,规格用Ф1.2mm的焊丝ER50-6(详见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等特殊要求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管桩

Φ400-95(A)×L

m

4300

2

普通桩尖

Φ360普通

150

3

电焊(丝)条

ER50-6:

Ф1.2mm

t

0.8

注:

L为桩长,6~13米。

2.4施工进度计划

按照工程总进度要求,工程总工期为15天,桩基础施工进度安排为:

2011年03月12日桩机进场,2011年03月14日组织试桩,按该建筑设计桩基础平面图,设计工程桩位共约147条,壹台桩机计划每工作天完成约8~15条(日夜班作业施工),全部完成该基础桩工程约需15工作日,具体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2.5进度控制的方法

合理安排工作,流水作业、统筹施工,勘察、制作、运输、沉桩、截桩、穿插施工,分批分段验收。

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里程碑为控

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

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

2、施工单位分解,明确分部目标

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明确各个施工队的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分包责任,以分头实现各自的分部目标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3、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时间

实行工种流水交叉,循序跟进的施工程序,抢工期间昼夜分两班作业,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的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得延误。

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部工程进度的实现。

2.6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在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

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其中从技术措施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1、设计变更因素:

是进度执行中最大干扰因素,其中包括改变部分工程的功能引起大量变更施工工作量,以及因设计图纸本身欠缺而变更或补充造成增量、返工,打乱施工流水节奏,致使施工减速、延期甚至停顿。

针对这些现象,项目经理部要通过理解图纸与业主意图,进行自审、会审和与设计院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到最低。

2、保证资源配置:

(1)、劳动力配置:

在保证劳动力的条件下,优化工人的技术等级和思想、

身体素质的配备与管理。

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

工作面根据施工条件及时组织抢工期及实行双班作业。

具体劳动力安排应

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与实际施工安排进行临时必要的调整,确保工期按时

完成。

如果两班倒不休息,上述制作、沉桩人员相应增加一倍。

(2)、材料配置: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进货,做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施工。

公司建立有效的材料市场调查和采购、多个供应部门。

(3)、机械配置:

为保证本工程的按期完成,我们将配备足够的中小型施工机械,不仅满足正常使用,还要保证有效备用。

为确保在市电网停电的情况下也能正常施工,我们计划在工地配备一台150KVA的柴油发电机备用。

另外,要做好施工机械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修,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2.7、季节性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组织,进行一次全员雨季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

现场使用的机械、电器设备必须有防雨、防潮措施,检查各种设备接零、接地是否有效、安全。

施工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

收集每日天气预报,雨前对于暂停使用的设备及时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雨后及时排除电箱、设备、电缆等周围的积水,并检查机械设备,操作等。

如遇小雨天气,施工人员穿着雨衣施工。

三、静力压桩施工主要方法技术措施及验收标准

3.1施工工艺流程

管桩材料进场→验桩→试桩→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复核桩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桩质量检验→切割桩头→转入下一条桩施工。

静压桩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线

静压沉桩

终止压桩

截/送桩

预制管桩

成品桩进场

成品桩检测

焊接接桩

吊桩夹桩

静压沉桩

对中调直

吊桩夹桩

桩机就位

3.2施工方法

3.2施工方法

1.施工用管桩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分批次进场,管桩在进场时应出

具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报监理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正式进行压桩施工前,由设计、勘察、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进行试压桩,实测分析有关数据,确定终压条件,并校验压装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形成试桩记录表,作为正式压桩时的控制依据。

3.施工场地各桩位应在施工全部或分批测定,应根据基桩轴线和桩位进行放线定位,在单桩正式施工前用经纬仪进行复核,并作出明显标志。

桩位测设允许偏差:

单桩位10mm,群桩20mm。

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在压入前应在桩身设置长度标记(以1米为单位),并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填写好压桩记录表。

5.桩机施工时,首先定好桩位,待桩机就位后进行吊桩喂桩,并对中调直,然后用液压驱动操作,先用液压夹桩机将桩夹住,再利用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之力,以及桩机自身的配置将桩压入地基土层中,每行程1.5~2米,连续多次施压使桩机压至设计要求及单桩承力的2.2倍和设计深度。

再复压五次,确认到达持力层后收桩,并做好施工记录,用割桩器进行截桩。

送桩留下的桩孔即回填好,按此方法循环施工直至完成全部工程桩。

沉桩完成后,应重新对各桩再复压一遍,复压压力取2100KN。

此外桩作业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压桩机应按规定配足重量,满足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压桩机机上吊在进行吊桩、喂桩过程中,严禁行走和调整;

√当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M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下压;

√压桩过程中应经常双向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裂纹,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送桩应用专用钢制送桩器,不得用管桩作送桩器。

送桩器和桩身的中心线应吻合一致;

√压桩时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包括时间、桩长、入土深度、和稳压贯入度。

并经当班施工员、质安员、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收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焊接桩质量:

施工电焊接时宜由两个电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焊完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继续施压,自然冷却时间按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说明规定要求大于8min。

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施压。

6.当一根桩压完后,有露出地面的桩段必须在移机前截去,管桩宜用电动截割器,严禁利用压桩机行走推力强行将桩板断的作业法。

7.为避免对场地周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压桩施工时,首先从邻近建筑物端向外进行施压,同时按桩机行走方向,合理的流水顺序和设计要求进行压桩施工。

根据桩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先长后短。

8.施工桩机,桩的入土速度应控制均匀,不宜过快。

压完第一个工程桩至第二个桩位时先进行桩位复核并纠正偏差。

桩施压过程中,因地质情况复杂,遇到孤石、溶洞或超出设计深度无法收桩等问题时,要及时向建设监理、设计反映,及时处理。

9.工程桩全部施压完成后,再对每根桩逐一进行复压一次,复压时每次稳压时间不宜超过10秒。

并做好工程的资料整理工作,办理阶段性工程质量验收。

3.3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3.1管桩质量验收

管桩进场时,通知质监站对管桩的外观质量和桩身尺寸进行检测,同时每批桩进场后,会同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桩不得使用。

 

表3.3.1-1管桩的外观质量

项目

产品质量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粘皮和麻面

不允许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2%。

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应修补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5%。

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10mm,且应修补

桩身合缝漏浆

不允许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5%,且应修补

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

局部磕损

不允许

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cm2,且应修补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补

内外表面露筋

不允许

表面裂缝

不得出现环向及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

桩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断筋、脱头

不允许

桩套箍凹陷

不允许

凹陷深度不大于5mm

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

内表面混凝土塌落

不允许

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

漏浆

不允许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补

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

空洞和蜂窝

不允许

表3.3.1-2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桩长(L)

±0.3%L

+0.5%L

-0.4%L

+0.7%L

-0.5%L

管桩外径

≤600

±2

+4

-2

-5

-4

>600

+3

-2

+5

-2

+7

-4

壁厚

+10

0

+15

0

正偏差不限

-5

保护层厚度

+5

0

+7

-3

+10

-5

桩身弯曲度

≤L/1500

≤L/1200

≤L/1000

桩端板

外侧平面度

0.2

外径

0

-1

内径

+2

-2

厚度

正偏差不限

负偏差为0

注:

表内尺寸以设计图纸为基准

表3.3.1-3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的工具与检查方法

检查项目

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

测量工具分度值

长度

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

1

外径

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平均值,精确至1mm

1

壁厚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平均值,精确至1mm

0.5

桩端部倾斜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精确至1mm

0.5

桩身弯曲度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精确至0.1mm

0.5

保护层厚度

用深度游标卡尺在管桩的中部同一圆周的两处不同部位,精确至0.1mm

0.02

漏浆长度

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

1

漏浆深度

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0.1mm

0.02

裂缝宽度

用20倍读数放大镜测量,精确至0.01mm

0.01

3.3.2压桩质量检查

1、桩的终压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预先试压桩结果;

2、桩的接头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50202-2002的规定;

3、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50202-2002的规定;

4、压桩质量检查评定及允许偏差:

√压桩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压桩完成后桩位允许偏差:

详见表3.3.2-1;

5、桩基施工完毕后抽取桩总数的1%根作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

表3.3.2-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桩位偏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表3.3.2-2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见本规范表5.1.3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

外观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直观

桩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顶面平整度

桩体弯曲

mm

mm

mm

mm

±5

±5

<2

10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2

接桩:

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见本规范表5.5.4-2

见本规范表5.5.4-2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min

min

>1.0

<10

<1/1000L

3

停锤标准

设计要求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4

桩顶标高

mm

±50

水准仪

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4.1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验收合格率100%,无重大质量事故。

4.2重点抓好的项目

(1)桩身质量检查验桩。

(2)压桩施工质量及成桩过程的垂直度控制。

(3)施工电焊驳接桩质量。

4.3质量保证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因此,必须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是:

(1)坚持以经理为核心有质量保证系统,落实各岗位、工种人员的责任,实施层级目标考核管理。

(2)施工前,按设计图纸制订桩机行走施压方案,检查桩机夹桩器和液压系统是否失灵,保证压桩的正常运行。

(3)抓好溶洞区施压桩,施压桩时注意溶洞顶板薄壳、岩砾等地质问题,保证桩支承在可靠持力层上,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研究处理。

✓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时明显不符;

✓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

✓桩入土深度不足10m;

✓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隙或破碎;

✓土中桩身出现硼裂声等异常现象;

✓桩头混凝土剥落、破裂;

✓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夹持机构打滑;

✓地面时显隆起、附近房屋及市政设施开裂受损;

✓邻桩上浮或桩头位移;

✓压桩机下陷。

(4)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与检查,落实工序检查和跟班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工序产品质量。

(5)严格执行建设单位(业主)和质监部门有关规定,履行合同条款。

(6)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即每根桩上下节平面偏差小于10mm,成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桩位允许偏差:

桩数1-3根承台中的桩为100mm,4-6桩承台中的桩为1/2桩径或边长,大于16根桩承台的中间为1/2桩径或边长,最外面桩为1/3桩径或边长。

(7)复压值必须满足设计、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

(8)对于一级建筑桩基础和地质条件复杂或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桩基础工程,应进行桩质量检测。

检测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

(9)测量复核措施

由于静压桩施工时。

每栋工程的龙门架及部分基线导点已被拆除和压坏,因此,桩基测量复核时必须恢复原基轴线和钉好龙门架。

具体措施是:

①找出基准点,用经纬仪测量出基线,然后按基线测定各栋的轴线。

②将各轴线标定在龙门板上。

然后用钢尺复核各轴线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时填写工程基线复核签证表。

③桩基础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单排桩轴线为10mm;

除单排桩外的桩基轴线为20mm。

④在压桩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桩位被砂土复盖,容易造成桩位错误,

因此,桩位复核工作宜在土方开挖后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