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5317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docx

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全部教案

2018年秋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大青树下小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教材上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

在我们东南方大部分是汉族人民,而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很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大家愿不愿意跟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大青树下小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走,转一转。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写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

从教材中寻找,鼓励找对了的学生。

(1)课题:

《大青树下小学》

(2)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

各自练习读,赛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

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课后小资料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

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

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生字。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

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

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

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

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

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

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

那就来读一读吧!

(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利用教材(出示句子):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

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

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大青树下小学》》课后练习与讲解

1、看拼音写词语。

蝴蝶平坝孔雀舞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铜钟()的枝干()的老师()的服装()的猴子()的同学

3、找一找,下列句子中的哪个字写错了,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1.大家穿带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2.同学们向高高漂扬的国旗敬礼。

()

4、抄写课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写一写。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朗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______________的民族小学。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______________的民族小学。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一所______________的民族小学。

6、想一想,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替换吗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

八、你知道吗?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数千年来,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

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9、动动脑

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在赞美民族小学的语言文字中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板书设计:

美丽

《大青树下小学》友爱(自豪赞美)

和谐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来练习朗读诗歌《花的学校》。

  

二、读准字音。

   

1、教师配乐朗诵全诗。

   

2、每一个孩子都听得那么专注,你们一定是被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给吸引了。

自己想去看看吗?

那就赶紧拿起诗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出示词语:

轰响润湿 口笛 狂欢 站壁角 碰触 飒飒 急急忙忙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1、词语读好了,这样的句子你会读吗?

试着读读看,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长句: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2、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范读,生练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3、注意这两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4、自己再把这几个长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节。

师:

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的书声,谁来给我们读一读第一小节。

  

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如语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2、朗读第二小节  

花儿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出示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

  

师范读。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3、朗读第三小节  

雨来了,花孩子们放假了。

外面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合作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读出外面世界的热闹和花孩子的急切和快乐。

  

在雨中花孩子是怎样出来的?

“冲”应重读。

生试读,指名读。

  

4、朗读第四小节  

这么美丽的风光他们都无心欣赏,这是要急着到哪儿去呀?

原来是想家了。

谁能读出想家的感觉?

(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

谁读得更好一些?

好在哪里?

让学生自己来比较评析。

练读。

      

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

让我们深情地来读最后一句。

指名读,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读。

四、配乐朗诵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学完了这首小诗。

诗人写了花孩子的开心和幸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孩子也能永远开心幸福。

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着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五、练习朗读《纸船》  

我们今天朗读的这首《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

下面请同学们练习朗读《纸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

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3、扫除字词障碍   

匿(nì)隐藏:

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4、检测同学们朗读准确性,注意纠正字音。

  

二、整体感悟   

(录音范读)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录音,然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你听诗文后的感受。

   

(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   

听过之后,我们都醉了。

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该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

   

(1)、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抓关键词:

“笑嘻嘻”、“ 摇摆、跳舞”。

 朗读指导:

关键词重读、读出轻松、欢快的语气,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教师提示,学生读)    

(2)、你要是叫到:

“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读,语速稍快。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哪里、坏”重读。

 语速稍。

语气: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告诉”重读,这句应读出 “我”的顽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揣摩其他语句,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然后老师请同学来演读、评点。

  

最后一起来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四、配乐齐读:

(钢琴曲《至高无上的爱》)  

五、拓展朗读选文: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我明白了为什么云中水上会幻弄出这许多颜色,  

为什么花朵都用颜色染起——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  

我彻底地知道为什么树叶上响出音乐,  

为什么波浪把它们的合唱送进静听的大地的心头——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

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

重难点

1.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2.理解什么叫私塾。

教学

课时两课时

课文分析

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

句导读:

这句话向我们介绍过去私塾的教学情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段导读:

这段话描写了过去私塾里的教学方法,即先生只是要求会读会背,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是让学生背诵却不讲解。

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③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

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④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

[句导读:

这两句话不仅再一次告诉了我们私塾简单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把孙中山的聪明伶俐表现了出来。

]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⑤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您能讲讲吗?

段导读:

孙中山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敢于不懂就问。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⑥。

段导读:

孙中山向先生提问这一举动,把同学们都吓呆了。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这部分写孙中山在课堂上不懂就问的故事。

先生拿着戒尺⑦,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⑧问道:

“你会背了?

段导读:

这一段写对于孙中山的提问,先生表示非常怀疑。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句导读:

这句话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改变。

]说:

“书中的道理,你们长⑨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段导读:

这个段落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转变,并对孙中山主动提问的精神表示了肯定。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句导读:

这句话描写了课堂上的变化。

]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段导读:

这个段落写先生仔细讲解,大家认真学习,孙中山也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我们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字词导读

①私塾:

我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

塾,易与“熟”搞混。

②背诵:

靠记忆把看过的东西念出来。

背是多音字,这里读bèi,也可读bēi,如背包。

③流利:

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畅通。

④圈:

画环形,如圈阅、圈点、圈定。

圈是多音字,这里读quān,也可读juàn,如猪圈。

⑤糊里糊涂:

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⑥鸦雀无声:

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⑦戒尺:

旧时老师用来责罚学生的工具。

戒,易与“戎”搞混。

⑧厉声:

表示说话声音大而严厉。

⑨长:

多音字,本课读zhǎng;另一种发音为cháng,如长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孙中山的画像挂图。

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孙中山的简要介绍。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他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今中山)。

1894年提出政治革新主张,被拒绝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1912年1月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4年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3.老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学习的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

不懂就问。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孙中山小时候读书时不懂书中的意思,向老师提问的事。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思”的读音为“sī”,在“意思”中读轻声。

“涂”的读音为“tú”,在“糊涂”中读轻声。

4.自己练读课文,特别是读得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5.提问: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请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用“  ?

”标上记号。

老师对爱问、敢问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大家评议:

哪些问题是重要的,需要先弄明白;哪些问题可以在学习课文中再弄明白。

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

老师不要有问必答,只在紧要处“点拨”。

学生甲:

“私塾”就是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学生乙:

“戒尺”就是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用来打手心。

学生丙:

“照例”就是按照惯例,按照常理。

学生丁:

“厉声”就是声音严厉。

三 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私塾里的先生怎样教书?

学生甲:

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

学生乙: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2)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明白书中的意思吗?

2.学习第2~7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先生问题?

找出书中的句子读一读。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通过孙中山的想法,你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他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

(2)小组讨论:

既然勤学好问是好事,可是孙中山为什么还“壮着胆子站起来”呢?

学生甲:

因为那时候先生很严厉,先生怎么教,学生就要怎么学。

学生乙:

因为那时候对于不听话的学生,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所以孙中山心中也有些害怕,但是为了弄懂书中的道理,他还是壮着胆子站起来提问。

请你用这种担心的语气读读孙中山的话,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3)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提问是什么表现呢?

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甲:

同学们都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学生乙:

从这里可以看出平时是没有人这样提问的,学生们都很担心孙中山会因此而挨打。

请你读出这种担心的语气来。

(4)先生听了孙中山的提问后是什么表现呢?

默读第4~7自然段。

(先生先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后来收起戒尺,给学生们讲了书中的道理。

(5)小组讨论:

先生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学生甲:

先生开始以为孙中山不好好学习,故意捣乱。

后来发现孙中山已经把要背的课文背得很熟练了,所以态度发生了变化。

学生乙:

先生发现孙中山已经把要背的课文背得很熟练后,心里明白了原来孙中山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学生,先生怎么还会生气呢?

所以他给学生们讲了书中的道理。

(6)分角色练习朗读。

读出先生态度上的变化及孙中山有些担心的语气。

分组练习,朗读评议。

四 总结全文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甲:

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乙:

我要学习孙中山这种不懂就问的精神。

学生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养成”练习说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生字卡片。

一 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懂就问》这一课,谁来说一说孙中山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这节课,我们要和本课的生字交朋友。

二 教学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建立音和形的联系。

学生可以练习集体读、指名读、小组读。

2.分小组自学生字。

(1)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说一说你帮助了谁或者谁帮助了你。

学生甲:

我们组学习了“教”字,这个字右边是“攵”,是左右等宽的字。

学生乙:

我们组选择“理”来记,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宽。

学生丙:

我们组重点学习了“良”和“尺”,这两个字是独体结构。

“很”字去掉左边的“彳”,右边加“丶”,就是“良”。

“尸”加一捺就是“尺”。

学生丁:

我们组学习了“意、思、室、养”,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

3.老师对学生说的重点可总结、强调。

4.重点指导“良”的书写。

良:

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起笔在第四、第五笔交叉处,要捺出去。

课时练习:

1.抄写新词。

(每词两遍)

意思        教室      

戒尺        良好      

养成        道理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背诵(bēi bèi) 圈了一段(juàn quān)

糊涂(tu dú)摇头晃脑(huàng huǎng)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用普通话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态度自然大方。

3.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