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5485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docx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案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授课对象:

林学,本科

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门课程总体情况的介绍,使同学对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有大致的了解,以便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主要讲解内容:

1、森林有害生物及其控制的含义

2、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内容、研究方法

3、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4、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掌握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三、时间分配:

共1学时

四、讲授重点:

通过列举森林生物灾害的实例,如松材线虫病、杨树光肩星天牛虫害等,使同学明确森林有害生物对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损失,认识到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要讲述森林病害、虫害、鼠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本门课是一门整合课程,要特别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使同学感到在生产实践中,病虫害防治是紧密结合的,不应也不能将病、虫害防治割裂开来。

要介绍森林有害生物的概念,“有害”是相对的、动态的,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是正常的组成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当数量、种群超出一定程度,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损害,必须通过人来调节其种群密度以便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原理、策略正是基于此种理念。

五、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

2、多举病例,诱导和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

六、教具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七、参考书

1.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2.李传道.1996.森林病害的流行与治理.中国林业出版社

3.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一、目的和要求

二、主要讲解内容:

1、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2、林木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三、时间分配:

1学时

四、讲授重点:

本章着重介绍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如病原、环境因素、诱因、病原菌、感病植物、寄主、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等。

这些概念在林木病害防治实践中经常出现,必须准确把握。

在第二节“林木病害的症状”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大量林木病害症状实例,讲解病害症状的各种类型,同时理解症状、病征、病状的含义。

注意各种症状类型的区别。

五、讲授难点:

“病原”的概念。

从字面上理解,病原就是生病的原因,但有些病害生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们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林木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

把病害体系中直接导致生病的因素称为病原。

其他的各种相关因素则视作环境因素或诱因。

以杨树溃疡病(Botryosphaeriadothidea)为例,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联,树木失水时常发生溃疡病,但若没有葡萄孢腔菌的存在,并不会使树木的皮层产生溃疡斑。

溃疡斑的产生是葡萄孢腔菌分泌水解酶分解树皮皮层细胞组织的结果,因此该菌是病原。

而干旱导致树木皮层失水,降低树皮皮层水分相对膨胀度,使树木的抗病性减弱,从而为潜伏在树皮组织中的病菌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导致病害的产生。

通过此例的介绍,可使同学对病原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也把病原与诱因之间的关系阐释清楚了。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八、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Manion,TreediseaseInc.EnglewoodCliffs

 

第二章林木的非侵染性病原

一、目的和要求

二、主要讲解内容:

1、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各种病原

3、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4、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三、时间分配:

1学时

四、讲授重点:

非侵染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与联系及其诊断。

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是不同性质的两类病害,但两者又是有联系的,非侵染性病害常常是侵染性病害的先驱,如银杏茎腐病,侵染性病害也会为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创造条件,如杨树黑斑病的发生使杨树枝叶易受早霜的危害。

五、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

2.举实际病例,如北京市平谷县柿树果实软化病,说明污染物所引起的植物病害。

并且以其诊断、防治的过程说明此类病害的诊断和防治特点。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三章林木的侵染性病原

第一节林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同学除了掌握真菌的基本形态、分类外,还要了解各类病原真菌与所致病害的对应关系。

最后,了解真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问题。

二、主要讲解内容:

1.真菌的基本形态

2.真菌的生活史

3.林木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4.真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三、时间分配:

第一节需3学时,其中真菌的基本形态1学时、真菌的主要类群2学时。

四、讲授重点:

真菌是侵染性病原中最重要的类群,在林木病害研究中,真菌所致病害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主要讲述林木病原真菌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也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当前正在研究的科技问题。

真菌是典型的多态生物。

在它所处的不同发育阶段,常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特征。

真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类型多样,有的真菌

五、讲授难点:

不产生孢子,同学经常被各种孢子搞得晕头转向。

讲清真菌类群与其产生的孢子类型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为此,要精选图片,重点讲解,使同学概念清楚。

五、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思考题:

如何理解真菌是典型的多态生物

七、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陆家云主编,2001,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二节林木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同学主要掌握病原细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以及细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二、讲解内容

1.病原细菌的形态和分类

2.细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3.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和防治方法

三、时间分配:

40分钟

四、讲授重点:

本节简要介绍病原细菌的动态和分类。

关于细菌分类,近年来进展较大。

植物病原细菌的属由原来的5属,增加到目前的18属,指出细菌分类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重点介绍细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和防治特点。

五、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

2、通过实际病例,阐明细菌病害的症状、诊断,侵染循环和防治特点。

提问:

如何区分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参考近年来出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教科书的相关内容,补充病原细菌分属、致病变种概念的有关内容。

复习思考题

八、参考书

许志刚1997普通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金生主编,2000,植物病原细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三节林木病原病毒及其所致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林木病原病毒有关知识的介绍,使同学认识到病毒可以作为一类病原物危害树木的健康生长,以便根据其侵染循环的规律制定措施防治林木病毒病害。

二、主要讲解内容:

1.病毒的一般性状

2.病毒病的症状和诊断

3.病毒病的侵染循环及防治

三、时间分配:

共40分钟

四、讲授重点:

病毒病的侵染循环及防治。

五、讲授难点:

病毒病的诊断。

由于讲授本课时林学专业的同学尚未学习微生物课程,对病毒的基本知识还缺少了解,因此,对一些用于病毒病害诊断的生化方法,如酶联免疫法,还较陌生。

可通过一些图片介绍,使同学有较直观的印象。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举国槐花叶病诊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植物病毒病害的基本性质和诊断方法。

七、教具1、多媒体课件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病毒病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八、参考书

裘维蕃著,1984,植物病毒学(修订版),农业出版社

梁训生、谢联辉主编,1994,植物病毒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农业出版社

第四节.类菌原体及其所致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类菌原体有关知识的介绍,使同学认识到类菌原体可以作为一类病原物危害树木的健康生长,以便根据其侵染循环的规律制定措施,防治林木类菌原体病害。

二.主要讲解内容:

1.类菌原体的一般性状

2.类菌原体病害的症状与诊断

3.类菌原体病害的侵染循环和防治

三、时间分配:

共1学时

四、讲授重点:

类菌原体病害的侵染循环和防治

五、讲授难点:

类菌原体病害的诊断。

类菌原体病害的诊断一般可根据症状和人工诱发试验进行,其早期诊断也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需要对某些试验手段进行介绍,这就需要教师补充相关知识。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可举桑萎缩病病原诊断的实例,说明类菌原体病害一般特点和诊断过程。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1995年国际植物病理学术界提出将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s)改名为植物菌原体(Phytoplasma)。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八、参考书

刘仲健等著,1999,植原体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黄文晋,崔效江等,类菌原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微生物学通报,1994,21

(1):

37-40

 

第五节林木的其他病原物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原物的介绍,使同学了解这几类病原物的一般性状。

增强病原诊断的能力。

二、主要讲解内容:

1、寄生性种子植物

2、线虫

3、螨类

三、时间分配:

共20分钟

四、讲授重点:

通过列举由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螨类所引起树木病害的实例,使同学了解这几类森林有害生物的侵染循环特点和防治途径。

五、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四章.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抗病性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了解到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抗病性是树木病害体系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树木生病是病原物、寄主、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主要讲解内容:

1.病原物的寄生性

2.病原物的致病性

3.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

4.抗病性的概念

5.林木的抗病机制

三、时间分配:

共1学时

四、讲授重点: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和林木的抗病机制。

五、讲授难点:

林木的抗病机制。

林木抗病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一系列的深刻关系。

许多问题的实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林木抗病性原理》一书中有关林木抗病的遗传与变异的内容。

复习思考题: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有哪些

八、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军,林木抗病性原理,1997,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五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两方面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林木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知道病害流行的条件与规律,为病害防治策略的正确制定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主要讲解内容:

1.侵染的过程

2.病原物的传播和越冬

4.初侵染和再侵染

5.病害的流行

6.病害流行的预测

三、时间分配:

共2学时

四、讲授重点: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五、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举例说明侵染性病害侵染循环的特点。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七、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六章.林木病害防治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知识的介绍,使同学深刻了解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原理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主要讲解内容:

1.林木病害防治的原则

2.病害检疫

3.林业技术防治

4.选育抗病树种

5.生物防治

6.化学防治

7.物理防治

三、时间分配:

共2学时

四、讲授重点:

林木病害防治的相关内容。

五、讲授难点: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课堂讨论题复习思考题

八、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七章.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林木种子和苗木的常见病害,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识别、诊断和防治这些病害。

二.主要讲解内容:

1.种子和苗木病害概说

2.苗木猝倒病及其防治

三、时间分配:

共1学时

四、讲授重点:

苗木猝倒病的成因和预防。

五、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林木叶部和果实的常见病害,在生产实践中能够防治这些病害。

二.主要讲解内容:

1、叶部和果实病害概说

2、重要叶部和果实病害及其防治

三、时间分配:

共4学时

四、讲授重点:

阐述叶部和果实病害发生发展的一般特点,并以针叶树叶部病害松针褐斑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和阔叶树叶部病害杨树黑斑病、油茶炭疽病为例,讲述不同叶果病害发生和防治的特点。

五、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通过实例,了解一类病害的共性。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九章.林木枝干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林木枝干的常见病害,并且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能够防治这些病害。

二.主要讲解内容:

1.枝干病害概说

2.枝干病害及其防治

三、时间分配:

共4学时

四、讲授重点:

按类别分别讲授枝干病害中的溃疡病类、干锈病类、丛枝病类和枯萎病类的共性,并通过具体病例,如落叶松枯梢病、杨溃疡病、松疱锈病、泡桐从枝病、松材线虫枯萎病等。

进一步加以阐述。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例举法教学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八、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十章.林木根部病害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林木根部的常见病害,并且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能够防治这些病害。

二.主要讲解内容:

1.根部病害概说

2.具体讲述林木根朽病、根癌病、针叶树根白腐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和防治方法

三、时间分配:

共4学时

四、讲授重点:

根部病害概述及根部病害防治的一般原理。

五、讲授难点:

土壤环境对寄主和病原物两个方面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善土壤环境防治根部病害的原理。

六、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多举病例,例如林木根朽病。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补充内容:

国际上对林木根朽病和针叶树根白腐病十分重视,积累了大量资料。

在课堂上注意将这些资料加以介绍。

八、参考书

周仲铭,1990,林木病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十一章森林昆虫概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昆虫学的含义

2.了解昆虫学的研究范围

3.了解昆虫学的发展

4.了解昆虫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主要讲解内容及时间安排共1学时

1.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森林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3.中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概况

4.近20年我国森林害虫控制的成就与问题

5.我国在昆虫学方面的成就

三、讲授重点

1.昆虫学的研究范畴

2.我国森林害虫防治的成就与问题

四、讲授难点

1.昆虫的益害观

五、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

2.多举我国昆虫学成就例子,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

六、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增订本)1992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3.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森保专业用)1997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4.R.N.库尔森,T.A.威特著黄竞芳,张执中,陈树椿译森林昆虫学——生态学与经营管理1991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七、复习思考题

如何理解昆虫的益害观

第十二章昆虫的形态与器官系统

一、目的要求

1.明确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2.掌握昆虫三个体段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掌握昆虫体壁的结构和功能

4.了解昆虫的器官系统与功能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3学时

1.昆虫纲的特征

2.昆虫的头部及附肢和附器

3.昆虫的胸部

4.昆虫的腹部

5.昆虫的体壁

6.昆虫的器官系统与功能

三、讲授重点

昆虫的基本特征,触角、胸足、翅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腹足的基本构造

四、讲授难点

体壁结构、昆虫翅的着生部位、昆虫内部器官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2.简单讲授各种器官系统的功能,不讲构造,安排课外自学。

3.启发式、提问式。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昆虫解剖模型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彩万志等普通昆虫学1998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十三章昆虫的生物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2.掌握昆虫的生殖方式

3.了解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

4.掌握相关概念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3学时

1.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2.昆虫的生殖方式

3.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

4.相关概念

昆虫的胚胎发育

昆虫的胚后发育

卵、幼虫、蛹的构造与类型

昆虫的性二型和性多型

昆虫的行为

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滞育和休眠

三、讲授重点

昆虫的基本特征,触角、胸足、翅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腹足的基本构造

四、讲授难点

体壁结构、昆虫翅的着生部位、昆虫内部器官的相对位置、滞育和休眠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2.简单讲授各种器官系统的功能,不讲构造,安排课外自学。

3.启发式、提问式。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昆虫解剖模型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彩万志等普通昆虫学1998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1.昆虫的生殖方式多样性的适应意义

2.昆虫的习性与其防治和利用的关系

第十四章昆虫的分类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

2.了解昆虫分类系统

3.掌握与林业有关9个昆虫目的特征

4.了解重要昆虫科的特征

5.掌握螨类的基本特征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3学时

1.昆虫分类学的意义

2.分类单位概念及分类阶元

3.昆虫纲的分类系统

4.昆虫的分目

5.与林业有关9个目概述

6.螨类

三、讲授重点

物种的概念、双名法、昆虫分目特征、重要目的特征、螨类与昆虫的区别

四、讲授难点

与林业有关9个目特征、同翅目与半翅目区别、螨类与昆虫的区别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2.科的特征在实验课中重点解决。

3.启发式、提问式。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分类挂图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彩万志等普通昆虫学1998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对昆虫进行分类的实践意义何在

第十五章昆虫的生态学与森林害虫综合管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森林害虫发生与林木及森林生境的相互关系

2.掌握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定义

3.掌握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组成

4.了解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策略的应用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2学时

1.森林昆虫与林木及森林生境的相互关系

2.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定义

3.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与森林经营及森林保护的关系

4.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组成

5.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策略的应用

三、讲授重点

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涵义、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与森林经营及森林保护的关系、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组成与应用

四、讲授难点

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涵义、经济阈值概念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2.启发式、提问式、例举法。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彩万志等普通昆虫学1998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R.N.库尔森,T.A.威特著黄竞芳,张执中,陈树椿译森林昆虫学——生态学与经营管理1991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害虫综合管理与森林经营管理的关系

第十六章森林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森林害虫防治原理

2.掌握各类森林害虫防治方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3.掌握农药的剂型及其应用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3学时

1.森林昆虫防治原理

2.各类森林害虫防治方法的优缺点

3.农药使用的原理与方法

三、讲授重点

防与治的关系;植物检疫的新近展;生物防治的新近展;农药的剂型与种类。

四、讲授难点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调;农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2.启发式、提问式、例举法。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R.N.库尔森,T.A.威特著黄竞芳,张执中,陈树椿译森林昆虫学——生态学与经营管理1991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森林害虫防治方法有何新近展

第十七章苗圃根部害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苗圃根部害虫的类群及其发生特点

2.掌握苗圃根部害虫的防治策略与方法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3学时

1.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与控制策略与方法

2.蛴螬类、蝼蛄类、地老虎类的发生特点

三、讲授重点

地下害虫防治“三结合”原则;化学防治使用药剂;蛴螬类、蝼蛄类、地老虎发生特点。

四、讲授难点

各类地下害虫的综合治理。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2.启发式、提问式、例举法。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R.N.库尔森,T.A.威特著黄竞芳,张执中,陈树椿译森林昆虫学——生态学与经营管理1991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3.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修订版)1992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如何看待地下害虫防治中化学农药的作用

第十八章食叶害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食叶害虫的类群及其发生特点

2.掌握食叶害虫的防治策略与方法

3.掌握松毛虫类的发生与防治

二、主要讲授内容及时间安排共3学时

1.食叶害虫发生的周期性与阶段性

2.食叶害虫的控制策略与方法

3.松毛虫类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案

三、讲授重点

食叶害虫的周期性与阶段性、初期性害虫的概念、松毛虫发生特点。

四、讲授难点

食叶害虫防治的适宜阶段。

五、教学法

1.重点、难点精讲。

除松毛虫外,其它食叶害虫类群自学。

2.启发式、提问式、例举法。

六、教具

1.多媒体课件

七、主要参考书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第2版,林业专业用)199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R.N.库尔森,T.A.威特著黄竞芳,张执中,陈树椿译森林昆虫学——生态学与经营管理1991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3.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修订版)1992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八、复习思考题

如何确定食叶害虫防治的适宜阶段

第十九章蛀干害虫

一、目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