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55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人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衔接最为自然恰当的一项是().

多读诗,不单是能提高精神审美,更是能让我们做个情感丰富、丰盈的感性人。

愁的时候,__________;乐的时候,_______________;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大的时候,____________。

①伫倚危楼风细细   ②金风玉露一相逢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   ④卧看牛郎织女星

A.④②③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契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

B.刚刚结束的“两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信的窗口,也是消弭全球市场焦虑的良机。

C.清明前后,无锡鼋头渚樱花盛开,如云似霞,美不胜收,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重荷(hè)    告磬(qìn)   嗥(háo)鸣    本色当行(xíng)

B.须谀(yú)    惊骇(hài)   瓦栎(lì)      仙露琼(qióng)浆

C.谮(zèng)害  提(tí)防    褴(1án)褛     芸芸(yúnyún)众生

D.执拗(niù)   菜畦(qí)    荣膺(yīng)    相形见绌(chù)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林徽因是一名建筑学家、文学家。

其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充满了欢快、轻松、真挚、亲切的情感基调。

B.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他先后谈了“要敬业”“有业之必要”“要乐业”三个问题。

C.古诗常常用典,例如李白《行路难》运用了“姜尚在碧溪垂钓”“伊尹梦乘舟日边”的典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了“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我们学习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他的作品。

5.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泻气(xiè)    绯红(fēi)    轻盈(yíng)   锐不可挡

B.翘首(qiáo)   呓语(yì)     畸形(jī)     屏息敛声

C.镌刻(juàn)   解剖(pōu)   劳碌(lù)     眼花瞭乱

D.崎岖(qí)     粗糙(chāo)  躁热(zào)    为富不仁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     !

(3)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     着血液一样。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气概  懊恼 喷涌 吵闹

B.气概 懊恼 喷发 喧闹

C.气魄  懊悔 喷涌 喧闹

D.气魄 懊悔 喷发 吵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老字号应倚老卖新》,完成下面小题。

老字号应倚老卖新

贾亮

①始建于1956年的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近日被授予“北京老字号”称号。

至此,北京老字号扩容至197家。

头顶着象征历史积淀的北京老字号牌匾,经营的是面向少年儿童的用品,老和新融为一体,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个老字号何以长盛不衰的秘密。

②老字号的价值在“老”。

老字号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

打开同仁堂的历史,就是打开了康熙年间到现在的中医药发展史;打开瑞蚨祥的历史,就是打开了中国古代达官贵人穿着的时尚档案;打开六必居的历史,也就是打开了明朝以来的酱菜百年变迁。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虽然名字带“新”,但凭借63年的积累,在北京乃至全国消费者心目中,也算得上老字号了。

商场如战场,能存活下来都属不易,屹立不倒的秘诀在于这些老字号们要么拥有世代相传的招牌产品、独创技艺,要么秉承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总之,老字号能成为金名片,靠的是自己的看家本事。

③同时,老字号的出路在“新”。

任何一家老字号走到今天,勇于创新是它们共有的特质。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趋势,不断拓展多元化儿童消费,引入知名企业和时尚品牌,使儿童商店成为前沿的体验互动商店。

有165年历史的北京老字号内联升一直致力于老布鞋时尚化。

最近,该品牌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快闪店,来吸引年轻人了解老字号品牌以及产品创新。

有着245岁高龄的北京稻香村首家自助店“稻田日记”在北京开业。

与传统门店相比,这家门店的装修风格、产品制作、服务方式都令人眼前一亮。

正是有了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品牌的创新,这些老字号才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如果墨守成规甚至抱残守缺,产品是一成不变的,理念是上上代人的,这些老字号不会有现在的发展。

④老,是老字号实力的见证;新,是老字号生命力的保障。

尽管老字号底蕴深厚,也要摒弃为创新而创新的极端做法。

老字号一味向别人学习却忘了自己是谁,往往会弄巧成拙。

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店上演了邯郸学步的剧目,昂贵的学费把自己都赔进去了。

⑤再老也要有新特色,再新也不能丢了老味道。

守正创新,才是老字号赓续传承必须坚持的原则。

唯有如此,才能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留住经年不变的老根老魂,才能任凭市场风起云涌,总能气定神闲稳步前行。

(有删改)

8.请结合文章内容,对题目中的“倚老卖新”作出解释。

倚老卖新:

________

9.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举了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的例子,从而引出论题:

品牌被授予“北京老字号”的秘密。

B.文章第②段先分析老字号的价值,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证明,最后得出结论:

老字号世代相传靠的是招牌产品。

C.全篇文章紧紧围绕“老字号应倚老卖新”来展开论述,阐释了“老”和“新”在老字号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0.下面的材料可以作为文中哪一段的事实论据?

请说明理由。

(材料)

拥有115年历史的东来顺推出了全新子品牌“涮局”。

传统东来顺偏正餐和商务宴请,消费者年龄多在35岁以上,“涮局”则偏向年轻化。

为了提升人气,前段时间“涮局”还与盒马鲜生合作,未来还将把一些火锅半成品借助盒马线上渠道配送上门。

阅读下面的文章。

亲亲土豆

迟子建

礼镇家家户户种土豆,秦山夫妇是种土豆的大户。

秦山又黑又瘦,他媳妇比他高出半头,叫李爱杰,温柔又贤惠。

他们去土豆地时总是并肩走,九岁的女儿粉萍跟在身后,一会儿去捉蚂蚱,一会儿又用柳条去戏弄老实的牛。

秦山一家子爱吃土豆。

初秋时令,秦山有一天吃着吃着土豆就咳嗽得受不住了,双肩抖得像被狂风拍打的衣架,只觉得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秦山咳嗽累了迷迷糊糊睡着了。

李爱杰担心秦山,第二天早早就醒了。

她发现秦山枕头上有一摊血,一种不祥的想法使她哆嗦了一下。

早饭后她左劝右劝,秦山这才答应进城看病。

李爱杰将家里的积蓄全部带上,又关照邻居照顾粉萍。

邻居问秋收时能回来么?

秦山咧嘴一笑:

“我就是有一口气,也要活着回来收最后一季土豆。

李爱杰拍了一下秦山的肩膀,骂他:

“胡说!

听着妻子恍若回到少女时代的声音,秦山心里有种比晚霞还要浓烈的伤感。

秦山住院后脸色便开始发灰,他觉得人生埋伏着的巨大陷阱被他踩中了。

一次,趁没人在旁边,秦山忽然拉住妻子说:

“爱杰,要是确诊是癌,咱可不在这遭这份洋罪,我宁愿死在咱家的土豆地里。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

当李爱杰被医生叫到办公室后她知道一切都完了。

医生说:

“晚期肺癌,已经扩散了。

李爱杰只觉得一下子感觉不出阳光的存在了。

为掩饰内心慌乱,她回去时特意从住院处门前的花坛上摘了一朵花掖在袖筒里。

秦山正在喝水,李爱杰趁他不备将花掏出来:

“闻闻,香不香?

秦山深深闻了一下,说:

“还没有土豆花香呢。

“土豆花才没有香味呢。

“谁说土豆花没香味?

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般时候闻不到,一经闻到就让人忘不掉。

李爱杰凄楚地笑了,就着这股笑劲,她装作兴高采烈地说:

“咱得高兴一下了,你的病确诊了,就是普通的肺病,打几个月的点滴就能好。

“没有大病当然好。

”秦山说,“咱都来了一个多礼拜了,该是收土豆的时候了。

“你放心,咱礼镇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不会让咱家的土豆烂到地里。

”李爱杰说。

“自己种的地自己收才有意思。

一天,秦山忽然说:

“钱都让你把着,你就不能给我几百让我花花?

“我才没那么抠门呢。

”李爱杰抿嘴一乐,从腰包数出三百块钱给了秦山。

第二天下午,李爱杰一进病房就傻了眼。

秦山不见了,病服堆在床上,床头柜上的饭盒不见了,床下的拖鞋也不见了。

秦山会不会去死呢?

这些天她哭了几场,尽管回病房前洗了好几遍脸,又站在院子中平静了一番,可她红肿的眼睛也许让他抓到蛛丝马迹了。

他没有告别就走了,看来是不想活了。

她去江边、铁路交叉口以及公园幽深的树林,一切可以自杀的场所几乎都跑遍了。

天黑的时候,仍不见秦山的影子。

极度焦虑的李爱杰突然意识到秦山一定是回礼镇了。

一个要自杀的人怎么会带走饭盒、拖鞋等东西呢?

她又想起秦山那天要钱的事,就更加坚定地认为秦山回家了。

李爱杰赶回礼镇时,远远就看见秦山猫腰在自家的地里起土豆,粉萍跟在他身后用一只土篮捡土豆。

正是秋天的午后时光,没有一丝云,凉爽的风在东游西逛。

秦山穿着蓝布衣,阳光沉甸甸地照耀着他,他在明亮的阳光中闪闪发光。

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

“秦山——”双颊便被自己的泪水烫着了。

收完土豆后,秦山消瘦得越来越快,他常常痴迷地望着李爱杰一言不发。

秦山在下雪的日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停止了呼吸。

礼镇的人都来帮助料理后事。

出殡那天,天寒地冻,墓穴挖不深,要去拉一马车煤渣来盖坟,待到春暖花开再培新土。

李爱杰突然阻拦道:

“秦山不喜欢煤渣。

”她拎着几条麻袋走向菜窖,吩咐几个年轻力壮的人:

“往麻袋里装土豆吧。

礼镇人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葬礼。

秦山的棺材落入坑穴,李爱杰上前将土豆一袋袋倒在坟上。

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

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

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远在天上的秦山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

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

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

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响动。

原来坟顶上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至爱的亲昵。

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

“还跟我的脚呀?

”(选自《迟子建文集》,有删改)

11.这篇小说并不着意表现生活的辛酸和命运的残酷,而在字里行间涌动着温情的力量。

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温情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12.除了带走饭盒、拖鞋等物件以及要钱的事可以看出秦山肯定回家了,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为写秦山回家了必要的铺垫?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3处。

1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14.根据括号里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说。

(1)“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

‘秦山——’双颊便被自己的泪水烫着了。

”(李爱杰终于看到丈夫,理应放心和高兴才对,可她为什么流泪呢?

(2)“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

‘还跟我的脚呀?

’”(李爱杰对土豆的怜爱和嗔怪应如何理解?

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

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

15.秦山觉察到自己身患癌症后放弃治疗回到家乡,这样做是不是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任?

请结合小说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

记。

②扶风,歧山:

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

③占:

占卜。

④有年:

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⑤乙卯:

古代用干支纪日。

乙卯:

农历四月初二。

甲子:

农历四月十一日。

丁卯:

农历四月十四日。

⑥忭:

高兴,快乐。

1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C.民方以为忧(刚才)

D.甲子又雨(下雨)

17.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雨麦于岐山之阳

B.云归而岩穴暝/而凿池其南

C.醉能同其乐/其真无马耶

D.以为休息之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

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19.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官吏相与庆于庭

四、句子默写

20.默写。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五、诗歌鉴赏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1.22.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3.24.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六、名著阅读

25.走进名著——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

(甲)酒力发作,焦躁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乙)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①(甲)(乙)描写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两个人物,请写出这两个人物的名字:

、              。

②请仿照示例,从上面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人,概述故事情节。

示例:

花和尚鲁智深状元桥下拳打镇关西。

七、综合性学习

26.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修建过长城。

根据你的积累,回答问题。

(1)明长城东起______,西至______   。

(2)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成语或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7.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

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篑;再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8.阅读下面这首短诗,按要求作文。

上面的短诗,引发了你哪些感受、联想、思考或评析?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写作建议)

关于短诗,你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进行文学创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