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5824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8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docx

矿井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矿井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资源勘探

〔内容〕矿井建设必须有可靠的煤炭资源条件,因而资源勘探是煤炭工业基本建设的首要工作。

通过各种勘探手段,搞清矿区的范围、煤的储量、煤质、瓦斯等级、煤层赋存情况、结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对煤田的开采价值做出评价经批准的普查地质报告可作为煤炭工业基本建设长远规划的编制依据;详查地质报告可作为矿区总体设计的依据;精查地质报告可作为煤矿初步设计的依据。

〔备注〕资源勘探可分为找煤、普查、详查、精查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应写出相应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批。

2、提出项目建议书

〔内容〕项目建议书是投资前对项目建设的基本设想,主要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来分析,同时初步提出项目建设的可研性。

项目建议书包括:

(1)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5)项目的进度安排(6)产品的去向及用户(7)经济效果、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初步估计。

建设项目经国家综合平衡审查挑选后,就可列为煤炭规划设计项目,由煤炭主管部门、地区、煤炭企业或委托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

〔备注〕建设煤炭大中型项目,必须由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煤炭工业的行政规划、技术政策、建设任务,结合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煤炭的需求、合理布局等条件,在调查研究、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议书,向国家推荐,供国家挑选。

3、可行性研究

〔内容〕在建设项目立项之后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项目的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式等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提出这个项目的建设是否可行的研究报告。

经建设项目投资部门评价、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矿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有:

矿区概况及建设条件;用户和产品方案;矿区地面设施及总布置;矿区外部协作配套工程;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分析及矿区建设综合评价矿井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有:

井田概况和建设条件;井田开拓和开采;矿井主要设备;地面各类设施;建井工期;技术经济分析与项目经济技术评价等

〔备注〕煤炭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矿区建设和矿并建设可行性研究。

4、编制设计文件

〔内容〕矿区总体设计是确定矿区建设的总规模、建设顺序和达到建设总规模所需要建设的机修、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生产基地等附属、辅助生产设施,以及文教、卫生、行政、生活福利设施等,并估算出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文件矿井初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建设项目的设计能力、场地选择、矿井开拓布置、主要工艺流程等重要的技术经济问题。

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指导思想、设计生产能力、总平面布置、开拓布置、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通风、运输、提升方式、原煤加工处理、设备选型,主要设备清册、材料用量、劳动定员、机构设置、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综合利用、“三废”处理、生活区建设、占地面积、建设工期以及总概算等文字说明和图纸。

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总概算是确定建设项目总投资,征用建设用地,设备材料订货,编制施工图的依据技术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和更详细的调查研究资料编制的。

它进一步具体地确定初步设计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相应的工程建筑。

对初步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及其数量,建设规模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校正,并修正初步设计总概算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将设计的工程形象化。

施工图设计是按单位工程编制的,是指导施工的依据。

施工图设计一般包括:

矿井总平面图(开拓系统、巷道布置、采区布置等)、房屋和构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设备安装图及道路、管道、线路施工图以及施工图预算等。

〔备注〕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组织施工的依据。

设计文件分矿区总体设计和单项工程设计两类。

单项工程设计是安排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组织施工的依据。

单项工程设计按建设工程项目的大小及技术复杂程度,可分为两段或三段设计。

一般项目采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技术上特别复杂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项目,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可采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阶段。

目前在煤矿设计中,一般取消技术设计阶段。

设计文件实行分级管理,设计文件批准后若有重大修改,须征得业主同意,并经原审批机关同意

5、制定基本建设计划

〔内容〕建设项目必须具有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总概算,并经综合平衡后,方可列入基本建设计划。

由于煤矿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往往要跨几个计划年度,因此项目建设要根据批准的总概算、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长远规划的要求,合理地安排分年度的投资计划

〔备注〕经批准的年度基本建设计划,是进行基本建设拨款或贷款的主要依据。

6、建设准备

〔内容〕建设准备工作的内容主要有:

征地拆迁、材料设备订货、四通一平,以及进一步进行工程、水文地质勘探,落实建筑材料的供应,组织工程的施工招标等。

准备工作要按计划和设计文件中的建设进度进行,过早过迟,都会造成损失或浪费。

〔备注〕建设项目有了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建设计划,业主即可组建精干的机构或委托监理单位负责建设准备工作。

7、组织施工

〔内容〕施工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落实计划和设计的实践过程。

施工前,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明确质量要求,如有修改原设计的建议,要经设计单位和业主的同意。

要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对隐蔽工程要做好原始记录,要进行隐蔽前的质量检查。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交工,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工程施工还要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处理好矿建、地面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三类工程的衔接,狠抓关键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地完成

〔备注〕当施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由建设单位(业主)申请开工报告,经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开工。

工程开工后,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取得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保证资金、设计、施工三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做到投资、施工图、物资、施工力量全面落实,加快建设速度。

8、生产准备

〔内容〕生产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生产组织机构的建立,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领导人员的配备,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生产资料的收集和各种档案的建立

(2)人员配备。

即招收和培训投产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并组织他们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联合试运转、试生产和竣工验收(3)生产原材料及工器具等的供应。

落实原材料、半成品、燃料、水、电、气的来源和供应协作关系(4)搞好对外协作。

与上级主管部门、相邻单位、煤矿所在地的政府、村镇等相关部门和团体保持经常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备注〕生产准备工作是在工程建设即将建成前一段时间,为确保工程建成后尽快投入生产而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

9、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内容〕竣工验收分为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和单项工程交接验收两个阶段。

它们是评价工程质量优劣、总结建设经验教训、保证建成的项目按设计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办理工程决算和固定资产转账的依据。

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竣工交接验收,必须由国家验收委员会组织进行。

〔备注〕建设项目通过施工过程,在环保、消防、安全、工业卫生等方面达到设计标准,经验收合格,试运转正常,且井下、地面生产系统形成,即可投入试生产。

按移交标准确定的工程全部建成,井经质量认证后,方可办理竣工验收。

10、后评估

〔内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若干年后,为全面总结该项目从决策、实施到生产经营各时期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找出失误的原因,明确责任,提出解决办法,弥补建设与生产的缺陷,进行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

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投资效益评价。

〔备注〕后评估工作应由具有一定权威的,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或咨询机构进行。

评估报告由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批。

二、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组织工作

1、地质详查阶段的工作

〔内容〕在制订详查勘探设计时,应有设计部门参加共同研究确定,使勘探设计符合设计部门设计要求,然后由建设单位与勘探部门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详查阶段勘探资料的分析研究,根据掌握的实际资料,及时对原有勘探设计作必要补充和修改在详查过程中,除地质部门应及时分析资料外,设计部门亦应指定项目负责人,主动、及时地深入现场,了解勘探进度,掌握第一性资料,主动提出对勘探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共同研究存在问题。

〔备注〕当勘探工作基本完成,地质部门整理编制详查报告期间,设计部门可以开始考虑矿区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初步意见。

这样,地质与设计互相配合,加强联系,把有关问题解决在勘探施工过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提前熟悉地质资料提前考虑开发可行性研究的有关问题,并能提高勘探质量。

2、地质精查阶段的工作

〔内容〕地质和设计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井田精查勘探顺序和勘探设计。

由建设单位与地质部门签订承发包合同,并由建设单位定期组织地质资料研究分析和中间预审,既能使设计部门及时了解地质资料,又能尽早提出需要补充的工作,使有关问题能够在勘探过程中得到解决。

建设单位在组织单项工程可行性文件预审时,应邀请施工、生产和地质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听取各方面意见,为编制初步设计创造条件。

〔备注〕在精查地质报告编制中,设计部门可考虑单项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有关问题精查勘探还可以由设计部门根据矿区总体设计的部署和矿并初步设计的需要,提出精查勘探设计,地质部门负责施工,向设计部门提交资料,由设计部门负责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整理工作。

这样做可以密切勘探与设计的配合缩短编制和审查精查地质报告的时间。

3、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

〔内容〕在计划(设计)任务书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应与设计部门签订委托设计合同,设计部门一方面编制初步设计文件,一方面尽早提出井筒检查孔的位置,并由建设单位负责委托施工。

在编制初步设计时,同时优先考虑创造提前进行施工准备需要的施工图设计,如矿井工业场地、居住区、场外公路等有关购地图;可供施工单位提前施工、利用的永久建筑和永久设施施工图如供水、供电、排水、压风、场外(内)道路、场地平整,工业场地、居住区、风井场地总平面布置图(一次提出有困难时,可以分期分次提出,最后汇总成正式总平面布置图);单身宿舍、辅助厂房、食堂等永久工程施工图;编制供招标使用的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

〔内容〕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业主)可按批准的总概算、建设工期和投产标准,着手建设项目的招标,落实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并与他们签订正式的承发包、委托监理合同当井筒检查孔确认设计井筒位置后,施工单位即可根据批准的单项工程(矿井)初步设计、招标文件、正式委托施工合同,开始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井筒施工设计在审批初步设计时,要审定矿井征地范围,初步设计一经批准,建设单位即可办理征用土地手续,施工单位即可根据初步设计中的工业场地和居住区总平面布置图界,全面开展“五通一平”的施工准备。

根据井筒施工图编制井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可开始井筒施工准备,如采用特殊施工方案(地面预注浆、冻结法)的井筒,即可开始井口平整,打注浆(冻结)孔等。

〔备注〕施工准备与初步设计的编制、审批平行交叉进行一段,既可缩短施工准备工期,施工单位又可以在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批准后的较短时间内,编报施工组织设计,使井筒提前开工。

5、施工阶段的工作

〔内容〕设计单位应满足施工需要,尽快完成施工图设计。

一般单位工程应提前三个月发图,重点单位工程应争取提前半年以上发出施工图,便于施工单位有充分的施工准备时间,有利于单位工程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有利于工程衔接和三类工程紧密配合,有利于缩短建井工期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随着工程进展,一方面按合同规定和设计要求,加强对建设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检查,同时组织综合平衡,解决外部协作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掌握矿井建设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生产筹备需要,逐步做好接收生产的准备工作,组织生产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参加工程的试运转和试生产,有条件的还要组织生产人员参加工程的施工,如采区开拓、装备,大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施工合同,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进行经常性的工程排队,综合平衡施工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使矿井施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备注〕施工阶段只有做好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互相支持,才能有效地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施工,才能使矿并建设取得快速、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经济效益。

6、新井投产和达产阶段的工作

〔内容〕矿井按设计标准建成,经过正式验收交付生产后,必须努力实现早日达到设计能力,充分发挥投资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矿井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始终做到集中统一管理。

建设单位(业主)是向国家负责的主要责任者,应努力全面完成生产建设任务。

除须组织领导好设计、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和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检查监督外,必须切实抓好生产筹备工作

(1)及时组建强有力的生产筹备单位。

早日配备精干得力的筹建领导班子,要推行成建制从老矿区配班子接收生产的经验,及时组织培训,使矿井投产后能迅速建立起正常生产秩序

(2)新井投产时必须有熟悉生产建设全过程的生产技术领导班子,能全面熟悉了解采掘工艺和生产系统全过程,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和科学管理(3)要有尽快达到设计能力的措施(4)要加强矿井投产后的后期工程建设和矿并生产的组织领导。

§12.2施工准备工作

一、普通条件下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1、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内容〕

(1)熟悉设计文件、掌握设计情况,了解拟建矿井的地质、水文、煤层特征及赋存条件、开拓方式、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生产规模、建筑安装工程的特点和数量、各配套单位工程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建设单位对施工和生产的要求等

(2)调查拟建矿区(矿井)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气象、地震烈度,邻近煤矿的地质、水文、瓦斯、煤层等情况(3)调查矿区(矿井)施工区域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包括城镇村庄、生产企业、交通线路、铁路车站、河港码头等(4)了解当地的地方建筑材料的生产供应情况(5)调查施工区域内的水、电、交通运输条件,水源的供水能力、下水的排放、通讯等(6)调查施工区域内有无古墓、古迹、建筑物、树木、禾苗及其他障碍物;有无可利用的建筑物和工业企业,当地劳动力市场条件(7)调查施工区域内的生活福利、商业设施、教育、医疗机构等对施工单位提供服务的可能性(8)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设备供应渠道。

并对设计、设备供应及有关施工问题提出意见。

〔备注〕当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批准,设计方案基本落实,各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即可进行。

包括:

提供设计文件、补充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打井筒检查孔,征购土地、拆迁障碍物、“四通一平”(水、电、路、通讯、场地平整)工程,落实开工必须的材料、设备,编制基建计划,选择施工单位,申请开工执照等,以上工作,均由建设单位(业主)或委托监理公司进行。

一旦施工单位确定后,施工单位亦要主动协助建设单位(业主)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要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协作单位的理解、支持、配合尤为重要。

2、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内容〕

(1)根据建设单位(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及承包合同规定的施工任务、工期、包价、质量要求,编制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根据井筒施工图及井筒检查孔地质资料,编制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或特殊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预算。

现场进行施工测量,设置永久性的经纬坐标桩,水准基桩、标定井筒中心基桩及十字中心线基桩(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区平整施工图、供水、供电、公路、通讯以及建设期间拟利用的永久建筑、设施施工图,编制这些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并在施工现场清理障碍物,进行场地平整和实施施工(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编制施工计划和劳动和器材供应计(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绘制大型临时工程、设施的施工图,并编制相应的施工预算,修建必要的为施工服务的大临工程(6)调集施工队伍,调整和健全施工组织机构,进行技术安全培训(7)调整、采购施工设备,机具及材料进场,并进行安装检验、试运转,半成品加工成品订货及施工机具的检修(8)进行材料、构件的技术检验、试验和新产品的试制工作(9)研究和会审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等(10)对引进项目则应参加与外商进行技术洽谈、引进设备的检验及技术资料的翻译,并组织学习等。

〔备注〕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只有在工程技术资料齐全,施工图能保证连续施工,施工现场完成“四通一平”,以及落实施工队伍(劳动力)的前提下,才具备开工条件。

为此必须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3、施工期间的施工准备工作

〔内容〕

(1)按照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搞好各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材料、预制构件、施工机具及设备陆续进场,并认真做好检验、试验和储存保管工作。

并详细核对材料、设备、机具的品种、规格和数量(3)会审及熟悉施工图纸。

做好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的交底。

分配落实施工任务(4)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经常性检查和维修工作(5)做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前的检验及技术培训(6)在进行队组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时,要办理各队组或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复测复量和工程交接记录。

〔备注〕施工期间的准备工作是直接为单位工程连续施工创造条件和物质保证而进行的经常性的准备工作。

二、特殊条件下的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冻结法凿井

1.开工前准备好打冻结孔及制冷系统所需要的设备材料。

2.打冻结孔前要做好定位测量,修筑井口钻场灰土盘,铺设环形轨道,安装钻机、修建泥浆站及泥浆循环系统设施(包括泥浆泵、供浆池、供浆管路、回浆沟槽、沉淀池、储浆池、清水池、搅拌池、泡土池、泥浆搅拌机等),配制泥浆,修建配电室,测斜房、维修及焊接间、配管站、材料库及必要的生活福利、办公临时设施。

3.在打冻结孔期间、修建制冷站、安装制冷设备、敷设冷却水管路和盐水管路、修好冷冻沟槽。

4.在井筒积极冻结期间,做好凿井井架及提绞设备安装、施工队伍培训等各项井筒开凿准备工作。

(二)淹水沉井法凿井

1.做好掘进破土、排碴、压气、给水、提吊、筑壁、注浆、防偏及纠偏等系统的设备、机具、材料的准备。

2.修建临时水源井及循环水池,安装水泵、敷设补给水管路,形成补给水系统。

3.修建泥浆池、搅拌池、安装泥浆泵、搅拌机,敷设触变泥浆管路,形成泥浆系统。

4.修建混凝土搅拌站,安装搅拌机及材料堆放、上料设施。

5.安装好提吊设施(如简易扒矸、木井架、桅杆动臂起重机或凿井井架),形成提吊系统。

6.修建压气站,安装空气压缩机,敷设压气管路,形成压气系统。

7.安装排碴管路,修建沉淀池及循环水沟,形成排碴系统。

8.安装掘进破土设备(如水枪、钻机、抓斗),形成掘进系统

9.施工套井,包括挖掘套井坑、组装套井刃脚、浇筑套井井壁

10.下沉套井,稳固套井,铺垫套井井底

11.组装沉井刃脚,浇筑沉井刃脚和套井内一段井壁

12.沉井调正扶直、安装导向装置,壁后灌注泥浆,井内灌水,为沉井下沉做好准备。

(三)帷幕法凿井

1.准备好帷幕造孔、浇注等工艺所需的设备材料

2.接通电源及水源,修好能保证载重机通行的公路及必要的生活福利、材料储存等临时设施。

3.修建泥浆站、泥浆地、安装好泥浆搅拌机、泥浆输送泵、形成泥浆供应、净化、回收系统。

4.安装混凝土搅拌机及上料、输送系统

5.平整场地,构筑护井,制配泥浆

6.铺设环形轨道,安装好造孔钻机

(四)钻井法凿井

1.根据钻井工艺要求平整场地,适当提高井口标高,挖好排水沟,以满足井场排洪的需要。

2.修建供水设施,要保证钻井期间全部生产及生活用水正常供应,满足下沉井壁时向井内灌注清水的最大用量。

如需在现场打水源井时,其位置最好远离井口,并在影响半径以外

3.接通电源,要求以6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引入现场,并设临时变电所,其容量应大于钻井设备同时工作的最大负荷

4.场内修建砂石路面的道路,并与公路接通,路面载重能力要满足运输钻井机的拖车通行

5.设置通讯设施,确保钻井期间与外界通讯畅通

6.打井筒检查孔,全面取得井筒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为钻井的井壁结构设计、锁口施工方法、各种基础设计、选择破岩刀具、确定钻井参数、泥浆参数和处理方法以及制定技术措施等提供可靠依据。

7.修筑钻井临时锁口、井架基础、设备基础、提升机房、变电所、压风机房、机修间、泥浆系统、井壁预制设施、龙门吊轨道、材料仓库、宿舍、食堂、浴室、办公室等临时设施.

8.安装钻井设备,包括:

井架、提升机及其拖动控制设备、复滑轮组、钻台车转盘及拖动控制设备、挂扣平车、凿井绞车、龙门吊车、压风机、泥浆搅拌机、旋流器等主机与辅助设备。

全部组装完毕后应进行联合试运转。

9.制备一定数量的洗井泥浆,充满锁口、沉淀池及泥浆沟槽,形成泥浆洗井、净化、循环系统。

储浆池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泥浆。

10.进行综合试钻,将钻头下放至锁口内进行破土试验,并检查各系统设备的运转状态。

(五)地面预注浆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准备好打钻、泥浆所需要的机具、设备和材料

2.接通水源和电源,修好通往场地的公路,建好必要的行政、生活、福利等临时设施

3.修筑井口钻场平台、铺设环形轨道,安装好钻机,形成打钻系统

4.修建泥浆站及各种浆液池、安装泥浆泵、搅拌机、配电、除尘设备、敷设好供水及输浆管路等,形成泥浆系统

(六)冬雨季凿井

1.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给水、排水、供电、供热、提升、运输、材料储存及加工、脚手架等辅助设施,对其不能保暖、防雨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部位,进行必要的检修、加固或更换

2.根据需要冬季施工的工程特点,编制冬季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井增设供热设备能力,布置供热管网,修建砂石加热设施及防寒保温设施

3.组织冬、雨季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机具提前进场

4.调集和培训冬、雨季施工必要的专职人员,建立冬、雨季施工的必要工作制度

5.做好防洪

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统筹规划、明确分工,加强协作

矿井建设由两个以上的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其全面施工准备工作,一般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进行。

在矿井和露天矿建设中,一般应由矿建工程施工单位主持规划、组织土建、设备安装单位共同进行。

矿井建设的矿建、地面建筑、设备安装三类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分别由承担该类工程的施工单位分别组织进行,并用网络技术,合理安排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序、进度、负责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组织、规划者为各单位的总工程师。

(二)采取“五结合”的方法,保证准备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1.设计与施工相结合。

设计部门要及时提供施工准备工作需要的施工图,资料、数据,保证各项准备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因设计造成延误时间和不必要的返工。

所以设计与施工单位要互通情况,通力协作

2.室内准备与室外准备相结合。

室内准备工作主要抓熟悉施工图、审核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预算。

室外准备工作主要抓建设项目施工区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为室内准备工作提供资料和数据。

在室内准备工作的同时,凡有条件的室外准备工作应尽快开工,确定一项、施工一项

3.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相结合,当负责主体工程部门明确施工任务的同时,及时进行配套工程以及材料运输、水电等配套尽早落实,为主体工程尽早开工创造条件

4.现场准备与半成品加工相结合。

大量的施工准备工作需要大量的预制构件加工,非标准构件金属品加工,因此,在抓现场准备的同时,及早落实预制构件和非标件加工的落实

5.整体工程准备与施工队伍落实相结合。

整体工程施工准备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工种多,因此,整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与施工队伍落实、工种落实密切相关,积极做好施工准备期劳动力调配尤为重要

(三)建立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使各项准备工作层层落实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