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5989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docx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通讯

医院感染通讯

2015年第二季度

(总第34期)

祁门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编

一、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抽样监测情况分析

二、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分析报告

三、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各科抗菌素使用情况

四、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病原体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反馈

五、2015年第二季度高危因素管理与监测汇总

全院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监测情况汇总

重症科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重症科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重症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血透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六、2015年1-6月份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总结分析

七、2015年第二季度手卫生监测资料

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考核情况汇总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情况汇总

八、2015年1-6月份速干手消毒剂领用量及床日消耗量统计表

九、院感监测资料分析与建议

十、学习园地: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一、2015年第二季度环境卫生学抽样监测情况及分析:

1、空气监测:

第二季度对全院重点部门及各临床科室重点区域空气监测结果如下:

监测时间

标本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第二季度

93

93

100

2、第二季度各科物品表面监测结果如下:

监测时间

标本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第二季度

8

8

100

3、第二季度各科工作人员手监测结果如下:

监测时间

标本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第二季度

14

13

92.86

4、第二季度各科无菌物品监测结果如下:

监测时间

标本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第二季度

17

17

100

5、第二季度各科使用中的消毒液的监测结果如下:

监测时间

标本数

合格数

合格率(%)

第二季度

13

13

100

6、内镜室:

对胃镜管道、操纵部、活检钳、高频电刀、注水瓶水等进行细菌监测,结果均为合格。

7、血透室:

对反渗水、透析液等进行细菌监测、内毒素检测,结果均合格。

8、供应室、手术室、检验科:

高压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生物监测结果均合格。

9、紫外线灯管:

对全院16个科室共19根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其中14根灯管强度≥70uW/cm2,合格率为:

73.68%。

10、监测结果分析:

第二季度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除1位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菌落数超标外,其余均合格。

手表面细菌培养菌落数超标者及时通报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及时分析并查找手细菌培养菌落数超标原因,整改后予以复查,复查结果合格。

紫外线灯管强度不合格的5根灯管已通知科室予以更换,新灯管检测合格后使用。

二、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分析报告:

2015年4-6月份我院出院人次共2224人次,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监控,监控结果报告如下:

1、2015年4-6月份共监测全部出院病人2224人次,核查病历2224份,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8人,感染率为1.26%。

2、住院病人感染部位:

2015年4-6月份共发生院内感染28人,其中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17例,下呼吸道感染7例,胃肠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牙根感染1例。

死亡人数7例,死亡率0.31%。

3、2015年4-6月份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调查:

出院

人数

感染

人数

感染率

(%)

高发科室(前三位)

好发部位(前三位)

相关

因素

科室

感染率

(%)

部位

感染率

(%)

2224

28

1.26

1.内二科

0.49

1.上呼吸道

0.76

2.内四科

0.45

2.下呼吸道

0.31

3.外科

0.13

3.胃肠道

0.09

4、医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发病率和感染部位:

科室

出院人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主要感染部位(例)

内一科

479

2

0.42

上呼吸道

(2)

内二科

188

11

5.85

上呼吸道(7)、下呼吸道

(2)

胃肠道

(2)

内四科

228

10

4.39

上呼吸道(6)、下呼吸道

(2)

泌尿道

(1)、牙根

(1)

外科

478

3

0.63

下呼吸道(3)

骨科

317

1

0.32

上呼吸道

(1)

妇产科

194

0

0

儿科

267

1

0.37

上呼吸道

(1)

五官科

49

0

0

感染科

24

0

0

5、2015年4-6月份共发生医院感染28例,漏报2例,漏报率为7.14%。

6、各科室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调查统计:

2015年4-6月份我院共开展无菌切口手术22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

其中44例未使用抗菌药物,2015年4-6月份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80.18%。

三、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科室

住院人次

使用抗菌药物人次

使用率%

内一科

479

300

62.63

内二科

188

121

64.36

内四科

228

147

64.47

外科

478

398

83.26

骨科(含五官科)

366

258

70.49

妇科

194

156

80.41

儿科

267

249

93.26

感染科

24

16

66.67

总数

2224

1645

73.97

2015年04-06月前十位抗菌药物:

1、头孢他啶 1.0g

2、头孢西丁     0.5g

3、头孢他啶    0.5g

4、头孢西丁     1.0g

5、左氧氟沙星0.2g

6、头孢硫眯     0.5g

7、头孢哌酮钠     2.0g

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0.6g

9、头孢替安     0.5g

10、头孢硫脒1.0g

四、2015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病原体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反馈:

2015年4~6月份细菌培养数

项目

培养数

阳性标本数

阳性率(%)

52

6

11.54

大便

3

0

0

脓液

6

2

33.33

胆汁

1

0

0

尿液

41

14

34.15

血液

24

1

4.17

分泌物

13

2

15.38

胸腹水

2

0

0

关节液

1

0

0

组织物

3

0

0

透析液

1

0

0

渗液

3

0

0

其它

1

1

100

合计

151

26

17.22

病原体检查

送检率

(%)

阳性率

(%)

常见的病原体

(前三位)

对50%以上细菌

不敏感的抗生素

(前五位)

MRSA培养

9.18

17.22

1.大肠埃希菌

2.产碱假单胞菌

3.臭鼻克雷伯菌

1.氨苄西林

2.头孢曲松

3.阿洛西林

4.哌拉西林

5.头孢哌酮

送检率

阳性率

(前三位)

1.尿液

2.脓液

3.分泌物

敏感药物

2015年4~6月份各临床科室标本送检情况

科室

标本送检例数

抗菌药物使用例数

标本送检率(%)

内一科

34

300

11.33

内二科

20

121

16.53

内三科

3

16

18.75

内四科

40

147

27.21

儿科

11

249

4.42

外科

12

398

3.02

骨科(含五官科)

19

258

7.36

妇产科

12

156

7.69

总计

151

1645

9.18

五、2015年第二季度高危因素管理与监测汇总

(一)全院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监测情况汇总

2015年4-6月份:

手术例数:

447例,感染例数为:

0

1、0级手术例数:

356例

(1)浅层组织手术:

71例;

(2)深层组织手术:

216例;

(3)器官手术:

59例;

(4)腔隙内手术:

10例。

2、Ι级手术例数:

84例

(1)浅层组织手术:

11例;

(2)深层组织手术:

48例;

(3)器官手术:

24例;

(4)腔隙内手术:

1例。

3、Ⅱ级手术例数:

7例

(1)浅层组织手术:

3例;

(2)深层组织手术:

3例;

(3)器官手术:

1例。

4、Ⅲ级手术例数:

0例。

(二)重症科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2015年4-6月份:

内二科和外科留置导尿管总日数为:

567(天),无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为:

0。

(三)重症科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2015年4-6月份:

内二科和外科深静脉留置导管总日数为:

66(天),未出现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

0。

(四)重症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2015年第二季度:

内二科和外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总日数为:

33(天),未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0。

(五)血透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监测情况汇总

2015年4-6月份血透室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共计248日,感染数为:

0

感染率=

CRBSI感染数

中心静脉导管天数

2015年4-6月份血透室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医院感染率为:

0

六、2015年1-6月份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总结分析

(一)监测目的

目前,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的耐药细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散布,耐药细菌散布速度极快,WHO已向全世界发出警告,耐药性的威胁正在逆转医学的进步。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以及降低细菌耐药性是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和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每季度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每半年将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全院及重点科室临床标本送检情况及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监测开展情况

1、2015年1-6月份我院出院患者4621人,抗菌药物使用3528例,送检标本总数278例,病原微生物共检出48株,标本送检率为7.88%,标本检出阳性率为17.27﹪,其中多重耐药菌共检出6株,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16%,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3株、产碱假单胞菌2株、臭鼻克雷伯菌1株。

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分布见下表:

2015年1-6月份多重耐药菌统计表

细菌名称

菌株数

百分比(%)

大肠埃希菌

3

50

产碱假单胞菌

2

33.33

臭鼻克雷伯菌

1

16.67

2、多重耐药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

尿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3株,其中多重耐药菌3株;痰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3株。

具体情况见下表:

尿液标本

分离出菌株数量

23

多重耐药菌

大肠埃希菌

3

耐药菌所占百分比

13.04%

痰液标本

分离出菌株数量

8

多重耐药菌

产碱假单胞菌

2

臭鼻克雷伯菌

1

耐药菌所占百分比

37.5%

多重耐药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图:

3、全院多重耐药菌(泛耐药)共监测到6株,病原体标本来源为:

痰液3株,尿液3株。

多重耐药菌分布的科室为:

内二科3株、内四科1株、外科1株、妇产科1株。

具体见下表:

科室

标本类型

病原菌

内二科

痰液

产碱假单胞菌

臭鼻克雷伯菌

尿液

大肠埃希菌

内四科

尿液

大肠埃希菌

外科

痰液

产碱假单胞菌

妇产科

尿液

大肠埃希菌

4、检出的48株病原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菌43株,占89.58%;革兰氏阳性菌4株,占8.33%;酵母样真菌1株,占2.08%。

构成比见下图:

5、全院阳性标本共计48份,种类包括尿液标本23份、痰液标本8份、脓液标本8份、分泌物标本6份、血液标本1份、渗液标本1份、其它标本1份。

构成比见下图:

(三)细菌耐药分析情况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注:

以上所有数据来自检验科微生物室。

七、2015年第二季度手卫生监测资料

(一)2015年4-6月份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考核情况汇总:

考核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52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操作考核,其中50名成绩在90分以上,考核合格。

两名成绩不合格者,一名为供应室工友,洗手步骤未掌握,洗手不熟练;另一名为内一科新进医生,洗手六步法未掌握,需重新培训。

存在问题:

1、“洗手六步法”基本掌握,但规范洗手不全面,忽略个别步骤;

2、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存在手的二次污染现象;

3、洗手揉搓时间短;

4、洗手指征及注意事项回答不全;

5、有工友、新进医生洗手过程未按洗手六步法执行,揉搓不到位,方法不正确。

整改措施:

1、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感控护士参与考核,带动并促进全科全员,包括医生、护士、保洁人员等,形成自觉的学习态度,重视手卫生;

2、规范手卫生知识,不定期抽考,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

3、配备完善的洗手、干手设施,全面掌握洗手指征和洗手注意事项;

4、对手卫生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单独培训,直至掌握规范的手卫生方法考核合格为止。

效果评价:

通过考核,提高了对手卫生观念的认识,促进确立医务人员对洗手行为的信念、即洗手是双向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身、避免感染,更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下一步加强对各科工友、新进医务人员和实习生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性。

(二)2015年4-6月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情况汇总:

1、监测结果:

监测总人数192人,其中包括医生58人,护士109人,实习生4

人,其他人员17人,检验人员4人,应执行手卫生209次,85次未执行,手卫生依从性为59.33%。

2、结果分析:

(1)监测护士人数109人,应执行手卫生121次,已执行78次,依从性为64.46%;监测医生人数58人,应执行手卫生62次,已执行33次,依从性为53.23%;监测实习生人数4人,应执行手卫生4次,已执行2次,依从性为50%;监测其他人员17人,应执行手卫生17次,已执行8次,依从性为47.06%;监测检验人员4人,应执行手卫生5次,已执行3次,依从性为60%。

(2)护士有在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之前、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摘手套后未执行手卫生;医生有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接触患者皮肤粘膜和伤口之后未执行手卫生;实习生在接触患者后未执行手卫生;其他人员包括医技人员、保洁人员,有在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清洁环境或接触污染物体之后未执行手卫生;检验人员在摘手套后未执行手卫生。

(3)各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护办室、医办室均配有洗手池,洗手龙头基本符合要求,配有洗手液、烘手机或干手纸盒,但多数科室干手纸盒内未配有干手纸(用完后未及时添加)。

各科治疗车均配有速干手消毒剂,大多数科室病区及走廊配有速干手消毒剂,有少数医师随身携带小瓶速干手消毒剂,但仍有部分病房及走廊未配置手消毒剂,或者是手消毒剂已过期。

治疗车速干手消毒剂虽然已配置到位,但仍有部分人员不选择使用。

医师查房时手消毒剂的配置不到位,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差。

(4)整体上对手卫生仍不够重视,认为工作繁忙、病人需要优先、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费。

部分人员对速干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

(5)多数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上午工作繁忙、治疗护理工作集中时,手卫生依从性普遍较低;下午工作量相对较小,一些诊疗操作相对比较从容,手卫生依从性也相对比较高;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后手卫手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诊疗操作前;发现有感控人员在场时手卫生执行较好。

3、改进措施:

(1)本季度开展了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通过知识培训、理论考核来更新理念,并在全院各科室开展持续性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上一季度相比提高了6.44%;

(2)发挥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创造手卫生氛围,提高手卫生意识,利用周例会和院感管理质量督查会议观看手卫生宣传片,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从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3)每季度不间断地对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性进行督查和反馈,并将结果在院感通讯中通报,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4、效果评价:

此季度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结果较上季度提高6.44%,各类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差不大。

需继续加强对手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调动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八、2015年1-6月份速干手消毒剂领用量及床日消耗量统计表

科室

速干手消毒剂领用量(ml)

总床日数

(天)

平均床日消耗量(ml)

内一科

9204

9460

0.97

外科

16992

9120

1.86

妇产科

2360

2805

0.84

儿科

6844

2649

2.58

内二科

4190

4760

0.88

骨科

2360

10201

0.23

内四科

2360

4982

0.47

感染科

0

613

0

总计

44310

44590

0.99

备注:

普通病房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应≥5ml/床日,ICU病房≥20ml/床日。

九、院感监测资料分析与建议

1、2015年4-6月份资料分析

1)2015年4-6月份院感科对全院住院病人、出院病人共监测人数为2224人次,核查病历2224份,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为1.26%;漏报2例,漏报率为7.14%。

2)4-6月份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97%。

手术科室4-6月份共开展无菌手术22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

4-6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有44例未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18%。

3)4-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病例1645例,标本送检151例,标本送检率为9.18%。

送检标本阳性率为17.22%。

4)2015年4-6月份的病原体:

微生物室共分离出病原体2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株,占50%;产碱假单胞菌4株,占15.38%;臭鼻克雷伯菌2株,占7.69%;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3.85%;中间葡萄球菌1株,占3.85%;鲍曼不动杆菌1株,占3.85%;肺炎克雷伯菌1株,占3.85%;解鸟氨酸克雷伯菌1株,占3.85%;泰洛肠杆菌1株,占3.85%;粘质沙雷菌1株,占3.85%。

2、总结与建议

1)本季度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6%,符合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规定中“二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8%”的标准;医院感染漏报率为7.14%,漏报率较前有所下降。

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应负责本科室感染病例的监测和诊断,督促经管医生上报院感病例,自查并分析本科漏报情况。

掌握本科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的一般情况,发生疑似感染病例时督促经管医生及时送检细菌培养及药敏等其他检查,并于感染发生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报告卡交至医院感染管理科。

2)本季度全院共开展无菌手术222例,有44例未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18%,较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3.21%。

本季度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97%,较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4.59%。

虽然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上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使用强度大、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高、剂量偏大、疗程过长等等问题。

本季度微生物标本送检151例,标本送检率仅为9.18%,远低于卫生部所要求的“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的标准,使得治疗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缺少依据。

3)本季度院感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知识培训,并对实习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概念,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方法、流程和基本要求,速干手消毒剂的应用,以及目前手卫生的状况等等,规范培训旨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实习生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概念、手卫生与感染控制、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等,通过对实习生的感控知识培训,使其在上岗前掌握相关知识,以在临床上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4)本季度继续对全院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重症科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血透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和Ⅰ类切口手术进行了目标性监测:

本季度手术例数共439例,未发生切口感染;其余监测项目均未发生感染。

院感科将继续相关的目标性监测,预防与控制监测目标的感染,杜绝感染暴发现象。

5)本季度继续手卫生考核与监测:

对全院52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操作考核,其中50名成绩在90分以上,考核合格率为:

96.15%;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总人

数192人,应执行手卫生209次,85次未执行,手卫生依从性为59.33%;全院1-6月份速干手消毒剂平均床日消耗量为0.99ml,远远低于“普通病房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应≥5ml/床日”的标准,各病区均存在速干手消毒剂未注明开启日期、开启过期、重点区域未放置速干手消毒剂现象。

通过考核与监测,配合手卫生规范培训,以进一步强化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

6)本季度继续进行每月的院感质量督查,督查内容包括手卫生、科室环境卫生、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记录和院感制度落实情况、消毒与灭菌物品管理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液监测记录本、紫外线与消毒机消毒登记本、耐药菌记录与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记录等等,每月将督查结果上报至院感管理委员会主任及分管副院长,于全院周例会上给予通报督查结果,并将各科室存在问题通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表》及时反馈,提出改进的建议,各科室整改措施落实后,院感科再行检查。

7)院感科对2015年1-6月份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汇总:

全院病原微生物共检出4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6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株、产碱假单胞菌2株、臭鼻克雷伯菌1株;对主要检出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

院感科及时追踪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每周两次到科室跟踪监督多重耐药菌(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根据科室的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