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6187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docx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工作总结

 

“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工作总结报告

 

课题任务书编号:

2001BA201A75

项目名称: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

课题名称: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昆明市)

项目组织单位: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题承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CIMS应用研究中心

课题负责人:

黄亚宇,余开朝

起止年限:

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六年三月

 

一、“十五”昆明市制业信息化工程的总目标

昆明市制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思路

围绕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贯彻“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创环境”的指导方针,深入广泛地开展推广应用和适度的技术攻关,继承、整合和发展“九•五”昆明市CAD/CIMS应用体系,形成合力,构造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的支撑体系和应用环境,促进昆明市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整体发展,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的工作原则,服从国家从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重点示范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大局,引导和支持昆明市各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应用服务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需求,规划和实施信息化工程。

贯彻“战略研究,总体规划,政策激励,市场导向,多元投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充分利用激励政策和竞争机制,协调、调动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国家、地方、企业的多元投入和市场参与,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资金和服务保障。

昆明市制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目标

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需求,制定2002年~2005年的具体工作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1.营造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本地区的需求与基础,构建并形成推进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良好的氛围,实现与全国互动的制造业信息化共同发展的局面。

2.大力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根据昆明市的实际情况,在昆明市“九•五”CAD/CIMS工作的基础上,在2002年~2005年内完成8个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个地方特色行业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试点,10个单项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示范工程,共计22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示范工程。

示范企业中:

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应用率达到50%以上、新产品贡献率达到或超过30%,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并通过辐射与扩散效应,提升本地区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3.建成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示范体系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发展2个以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和4个技术培训中心,人才培训2万人次以上,形成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支持环境。

4.提出适合昆明市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推进模式,总结应用示范的典型案例。

5.针对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要,积极组织昆明市地方特色行业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并组织参加国家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成果。

6.充分发挥昆明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并建立系统、有效的属地化管理机制与运作平台,保证“十•五”及后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昆明市制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昆明地方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

1.做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推进工作,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首要任务就必须深入开展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并考虑“十一•五”工作的延续性,做好统筹规划,为整个信息化工程规划好蓝图。

2.营造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的良好推进环境。

加强本地区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形成区域内合力,共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和科技部颁发的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决定,针对昆明市地方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指导下,配合、协助制定有利于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激励政策和保证措施,健全组织机构,安排企业信息化项目支持资金,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参与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依靠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的投入主体。

1在实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将对“九•五”CAD/CIMS应用工程的全国CAD培训网昆明站、昆明理工大学CIMS中心、云南省CAD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计算机重点实验室,以及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咨询服务中心、服务队和企业信息技术中心进行整合,并与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信产办、机电局、机械行业协会等部门系统,培育并形成一批新型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同时,充分利用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以市场运作机制组织省市内外软件、咨询服务和系统集成公司开展制造业信息化的服务工作。

2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新闻媒体宣传、技术交流会、经验交流会、成功用户现场示范交流会、专题学术研讨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和展示会、企业调研,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宣传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等有关政策、技术、项目、成果等信息。

3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推进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开展。

3.探索并建立系统、有效地属地化管理机制与运作平台。

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综合信息库(包括企业信息化现状、实施内容、进展情况、企业生产经营等),对纳入试点的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同时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综合信息库(包括制造业企业、软件企业、咨询服务业的人员情况、咨询服务情况、产品情况、规模效益情况等)。

基于上述两类动态信息数据,结合项目实施,开展年度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效果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4.根据本地区制造业发展需求,在“九•五”CAD/CIMS工作基础上,“十•五”期间,围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22家企业、特色、重点行业分3个层次实施目标有限、重点突出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建成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

✧第一层次。

以集成技术为支撑,抓龙头企业,深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制造业企业中,遴选8家企业进行示范,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CAD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关系管理(SCM)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企业设计、管理能力。

应用生产工艺数字化和制造基础装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

逐步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生产工艺数字化、制造基础装备数字化和在网络环境基础下的企业数字化。

✧第二层次。

积极开展昆明市重点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索。

针对昆明市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拟从昆明钢铁企业集团、云南石油化工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南铜业集团、磷化工集团、昆明云内动力集团、云变集团、云南烟机集团、云南白药集团、昆明船舶工业集团、昆机集团、CY集团等企业中遴选4家进行试点,抓区域产业链、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异地设计制造、供应链和动态联盟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发挥区域制造业群体优势,盘活存量,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第三层次。

以单项技术为特色,广泛开展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中小企业在昆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工业总产值已占昆明市总量的30%。

实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重点突出和加强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拟在10家中小型企业中,通过社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化的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积极开展CAD、CAPP、CAM、CAE、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装备数字化等单元技术以及实用、适度、满足企业需求的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该层次的推广应用中将引导并绝大部分采用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软硬件平台,国产化率争取达到80%。

5.针对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要,积极组织昆明市地方特色行业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并组织参加国家关键技术攻关。

二、昆明市制业信息化工程主要开展的工作

组织落实

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领导协调小组、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由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发起并牵头,联合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信产办等部门,组成5~6人领导协调小组,全面负责总体管理和调控,审定、批准有关政策、总体发展规划、项目计划、政府资金落实等工作。

✧以挂靠和委托、协同方式,依托昆明理工大学CIMS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设常务工作人员2~3人,常务专家2人,与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办公室对接,开展相关工作。

✧成立5人左右的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常务专家组,研究并提交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研究并推荐和组织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应用,组织企业调研,培育、推荐、论证、协助遴选实施企业和项目、负责技术和项目实施的协调工作、配合进行项目推进、检察和督导,以及与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对接等工作。

经费落实

按照近年来云南和昆明政府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在2002年~2005年期间,地方财政支持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不少于960万元。

能力建设

建成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示范体系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发展2个以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和4个技术培训中心,人才培训2万人次以上,形成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支持环境。

人才培训

继承和发展“九•五”CAD/CIMS应用工程的人才培训体系,将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形成全国专业化优势互补的网络培训体系。

具体地将从项目伴随、高技术职业教育和国民教育三个层面开展工作。

✧在项目伴随层面上紧扣项目工作进行系统应用层次、系统管理层次、系统开发层次、系统实施层次开展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以满足项目开发、实施和应用工作的人才需求。

✧高技术职业教育层面主要根据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整个昆明市社会层面上组织“短平快”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培训,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及时提供人才和技术储备。

✧国民教育层面主要立足未来,面向“十一•五”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层次的高技术人才,并支持项目伴随层面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项目所需的工程硕士高级技术人才,为“十一•五”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和技术基础。

三个层面的人才培训工程在2002~2005内累计完成2万人次以上的人才培训工作。

应用示范试点工程

根据各昆明市的实际情况,在昆明市“九•五”CAD/CIMS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以CAD为代表的单元技术和以CIMS为代表的集成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的推广应用,在2002年~2005年内完成8个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个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试点,10个单项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示范工程,共计22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示范工程。

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针对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要,积极组织昆明市地方特色行业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并组织参加国家关键技术攻关,拟研究或攻关的课题或方向主要有:

⑴.面向中小企业ERP解决方案与开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⑵.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的研发与应用

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研发与应用

国产软件使用情况

示范企业中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应用率达到50%以上。

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在试点/示范企业中,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对新产品贡献率达30%以上,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并通过辐射与扩散效应,提升本地区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技术指标

在试点/示范企业中,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高于40%,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30%。

管理指标

在试点/示范企业中,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对企业资金、物资周转运行效率提高8%,生产率提高20%,人员精简30%。

效益指标

在试点/示范企业中,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对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15%,销售额提高25%,利润提高15%,出口提高10%。

三、“十五”昆明市制业信息化工程执行情况及成效

“十五”期间,昆明市人民政府在科技部和云南省科技厅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科技部“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创环境”的指导方针,遵循“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的原则,按照《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工程(昆明市)课题任务书》所明确的任务,结合本市的实际,在“九五”CAD应用工程和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以营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企业为主要内容,密切结合昆明市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技术推广应用及企业试点示范、中介体系服务建设、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主要就这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技术推广应用及企业试点示范

采取“公开申报、公开评审、择优选优、重点扶持、典型引路”的方式,以昆明市制造业为主,兼顾全省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安排了专项资金,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工程。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工程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信息化中的导向作用,通过以点促面,着力抓好一批典型示范试点亮点工程,促进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变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乃至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

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及现场考察等环节,我们从机电、冶金、制药、烟草、花卉等重点行业中遴选了22家企业进行了制造业信息化的试点示范工作。

(详见表1)。

表1“十五”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试点项目及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

(万元)

序号

示范试点企业名称

示范试点项目

项目总投资

企业自筹

政府补助

1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云内动力CIMS应用示范工程,

云内动力CRM开发与应用,等

2960

2710

250

2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CAPP的研发与应用,物流系统开发平台,ERP应用等

7000

6700

300

3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白药集团ERP系统应用开发

666

606

60

4

云南优耐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企业ERP平台CMM过程化开发

1500

1350

150

5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

骨干行业网络应用示范建设

430

350

80

6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南药在线开发有限公司

面向中小企业ERP解决方案与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150

70

80

7

昆明方元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面向中小企业ERP解决方案与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900

820

80

8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研发与应用

250

170

80

9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骨干行业信息化应用示范

366

292

74

10

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

骨干行业信息化应用示范

525

451

74

11

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与示范

692

627

65

12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与示范

319

254

65

13

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大昆机协同供应链与集团财务集成管理系统

260

220

40

14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企业(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720

620

100

15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CIMS应用示范工程(一期)等

10080

9800

280

16

云南开关厂

云南开关厂CIMS应用示范工程

589

519

70

17

云南信息电讯网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期)

81

61

20

18

云南变压器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变CAD技术应用

电器生产、销售管理系统

160

121

39

19

昆明铣床厂

CAD技术推广应用

240

210

30

20

昆明力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CAD技术推广应用

380

350

30

21

昆明克林轻工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AD/CAPP/ERP推广应用

280

260

20

22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花卉拍卖系统综合业务数据处理平台

774

714

60

合计

这些试点示范企业的示范面,既基本覆盖了地方特色行业和支柱产业,也兼顾到了传统产业。

试点示范内容,既包括了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的应用工程,也包括了制造业信息化单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有基础性网络平台搭建的示范,也有探索式前沿应用开发的试点;既有国产商品化软件的应用,也注意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积累;既有技术层面的革新,也有管理方式的变革。

使广大制造业对制造业信息化的内容、策略、方式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企业的后续工作以及后续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应用试点示范的效果。

通过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及企业试点示范,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的方略得以体现。

在国家50万元引导资金,地方政府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2,047万元,引导企业自主投入了27,275万元,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比例为1:

41:

545的结构,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结构。

企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在试点示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企业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投入主体意识的增强,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过程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很多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了企业领导层议事日程,真正成为了“一把手”工程,产生了应用效果,当然最终受益的一定是企业本身,这是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及试点示范工作得以顺利广泛开展的基础,相信这也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条成功经验。

通过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及企业试点示范,使企业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组织地位明显提高。

企业信息化人才从无到有,信息化队伍由小到大,组织设置从原来依附在企管办、总工室或公司办的微机室、计算中心上升为决策层左膀右背的信息中心、信息处,出现了主管企业信息化的老总或副总(CIO),是“十五”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及试点示范工作中的一个很大变化。

企业信息化组织地位的提高,人员队伍的扩大,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使遇事“扯皮拉筋”,问题出了“没人管、管不了”的现象成为历史,形成了“雷厉风行”、“有人管、管得了”的格局。

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人才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不仅可以自给,还可外援的程度。

例如,昆明云内动力、昆船集团、云锡公司、云南冶金集团公司等,都在自己实施信息化工程之后,通过各种形式建立了自己的IT公司,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化队伍。

这些IT公司,在为自己母体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为相关行业或产业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成为当地信息化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助推器。

例如,以云内动力和昆明理工大学为主共同投资新建的昆明百世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不断为云内动力和昆明理工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的同时,也围绕云内动力的供应商、子公司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云内动力应用示范中所产生的成果在其供应商和子公司立即得到辐射和推广,使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得到推进,同时昆明百世也从中获利,仅2004年就产生了利税约300万元。

时间证明,以本地重点行业、支柱产业为背景成立的IT公司,起步好、发展快,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人员分流,甚至大学生的就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及企业试点示范,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直接反映在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开发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制品和产品库存减少、计划准确率提高、市场的应变能力提高、废品率降低等方面。

例如:

1.昆明云内动力,其前身是云南内燃机厂,具有四十余年从事柴油机生产的历史,主要从事多缸小缸径柴油机开发生产。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每年的柴油机产量只有两、三千台,与本地当时的“五朵金花”相比,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九十年代初在现任董事长的带领下,瞄准市场,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抓不懈。

尤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先后与北京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共建对公司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公司的装备水平、生产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已形成了年产20万台柴油机的生产能力,“100、102”系列柴油机已成为中国内燃机行业的知名品牌。

为实现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云内动力早在1995年就与昆明理工大学CIMS应用研究中心合作,开始了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

云内CIMS工程自1997年以来一度被云南省、昆明市列为重大示范工程,获得了“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的称号。

2002年,“云内CIMS工程(一期)”项目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五”期间,通过YN-CIMS应用示范工程(二期)的实施,企业累计实现了新增产量63789台,新增产值65737.3万元,新增利税8052.1万元,直接经济效益为1522.56万元。

2.昆船集团,主要从事军品和烟草制丝成套设备、打叶复烤成套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信息集成、塑料机械、中药提取成套设备等民品的研发和生产。

十年来,尤其在“十五”期间,昆船审时度势,乘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强势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科技部、云南省和昆明市的支持下,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异军突起,“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相生相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九五”期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比“八五”翻了一番。

2004年主营业务产值达到11.04亿元,营业收入14.3亿元,实现利税1.55亿元,利润6400万元,预计2005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5亿元,可顺利实现“十五”期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比“九五”再翻一番的目标。

这个成绩的取得,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功不可没。

例如,

“昆船CAPP系统的开发实施和应用”项目,成功应用在多个系列烟机产品中及物流设备等4000多项产品上,工艺文件编制数量13万份以上,覆盖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等综合工艺和机加、焊接、热表处理、涂装、装配、包装、检验工艺等所有专业工艺的编制和管理。

通过系统的应用,公司工艺文件的编制效率提高了70%,工艺技术准备周期缩短了70%,工艺质量也大幅度提高。

该项目的实施,还建立了典型工艺21项,技术术语11类100余种,企业标准规范9个。

初步估计,就节约工艺人员费用及CAPP带来的库存成本降低两方面的间接效益就已近1500万元。

通过CA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