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6555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docx

中考大数据中考化学大数据高频考点专题突破分离与除杂

专题突破三 分离与除杂

题型特征

分离:

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提纯:

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被提纯物质必须恢复原状态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具体要求是:

不增、不减、简便、安全、试剂易得、效果最好等。

解题策略

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1)固—固混合分离型:

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

(2)固—液混合分离型

过滤、蒸发。

(3)液—液混合分离型:

蒸馏。

(4)气—气混合分离型:

洗气。

2.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物理方法、适用范围及主要仪器名称

过滤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

蒸发结晶

溶液中溶质析出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

蒸馏

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

升华

固体与固体杂质的分离

烧杯、酒精灯、石棉网

  3.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

(1)气化法: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逸出而除去。

(2)化水法: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水而除去。

(3)沉淀法: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

质与该试剂反应转化为沉淀,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4)加热(高温法:

加热或高温处理混合物使杂质分解或变为气体)而除去。

(5)溶解法: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生成易溶物质,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6)吸收法:

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杂质气体被装置内所盛装试剂吸收而除去。

4.物质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不能引入新杂质,杂质便于分离。

(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只增加不减少。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节约试剂。

对多组分的混合物的分离

提纯,一般要考虑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综合运用。

(5)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6)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去除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时应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7)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题型突破

例1 (2018乌鲁木齐中考)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B

H2(HCl)

浓H2SO4

洗气

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FeSO4)

过量Zn粉

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A.稀盐酸能与过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

B.浓H2SO4不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

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D.过量Zn粉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再过滤即可,无需进行洗涤、干燥。

例2 (2018海南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

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B.HCl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

D.CuO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例3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

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用水区别NaOH、Na2CO3两种固体

B.除去NaCl中的Ca2+和SO

,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再加入过量的BaCl2

C.用稀硫酸除去Ca(OH)2中的CaCO3

D.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2.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3.下列除杂的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 D )

A.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高温煅烧

B.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C.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A.用溶解、过滤的方

法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KNO3

B.用足量的NaOH溶液除去CO气体中少量的CO2

C.用适量稀盐酸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D.用适量的K2CO3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5.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uO(Cu)

HCl溶液

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

适量BaCl2

吸附

C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

D

SO2(HCl)

NaOH

洗气

  【解析】A.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B.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除去了主要物质;C.二氧化碳、氯化氢都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进行除杂;D.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除去了氯化钾,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例4 (2014百色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Fe

Fe2O3

加水、过滤、蒸发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

铜粉、过滤

D

KCl溶液

KOH溶液

加入过量的

CuCl2溶液、过滤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

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例5 (2016百色中考)下列除杂方法中,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

A.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B.用氯化钡除去盐酸中混有的稀硫酸

C.用锌粒除去硫酸亚铁中的硫酸铜

D.用氢氧化钡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硫酸钠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

入新的杂质。

6.(双选)(2018青岛中考)分离与提纯是获得

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D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

量碳酸钠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7.(2017百色中考)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KNO3溶液[Ba(NO3)2]

加入适量的硫酸

钾溶液、过滤

B

Na2CO3溶液(NaCl)

加入适量的盐酸

C

CuO粉末(C)

在空气中灼烧

D

MnO2粉末(KClO3)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课堂作业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D )

A.过滤  B.升华  C.结晶  D.蒸馏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

法降低水

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3.(2018深圳中考)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B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B

Fe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4.(2018南通中考)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法

A

CuO(Cu)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

B

Fe(Al2O3)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结晶

C

HCl(H2)

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KNO3溶液(K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5.(2018赤峰中考)下面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D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6.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7.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C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K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

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8.下列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B )

A.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混合气体

C.除去氧气中的少量水蒸气:

通过足量浓硫酸

D.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

过滤法

9.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

CO2(CO)

点燃

空气

B

NaOH(Na2CO3)

沉淀、过滤

石灰乳[Ca(OH)2]

C

FeCl2(CuCl2)

置换、过滤

铁粉

D

NaCl(MgCl2)

沉淀、过滤

NaOH

专题突破三 分离与除杂

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aO(CaCO3)

高温煅烧

B

NaCl溶

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C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CaCO3,再过滤

D

CO2(HCl)

先通过足量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2.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C )

选项

物质(括号

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uO(Cu)

HCl溶液

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

适量BaCl2

吸附

C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l)

NaOH

洗气

3.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C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铁粉(铜粉)

稀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

硝酸钡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

氯化钙溶液

D

氧化钙(碳酸钙)

4.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打算用过滤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其

中不适宜用此法分离的一组是( D )

A.碳酸钾,碳酸钙

B.氯化钡,氯化银

C.氢氧化钡,硫酸钡

D.硝酸银,硝酸钡

5.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运用的不属于过滤原理的是( D )

A.茶杯中的金属丝网分离茶叶

B.淘菜用的竹筲箕分离菜叶

C.滤豆浆用的棉纱布分离豆渣

D.农业上用食盐水分离出坏的种子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C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氮气

氧气

木条,

点燃

B

稀硫酸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硝

酸银溶液、过滤

C

氢氧化

钠溶液

氢氧化

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碳

酸钠溶液、过滤

D

氯酸钾

氯化钾

加入少量二

化锰,加热

7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D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

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8.在“粗

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B )

序号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Fe粉(Cu)

CuSO4溶液

B

NaCl(沙子)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Na2SO4溶液(Na2CO3)

过量稀盐酸

D

CO2(CO)

点燃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B )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

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1.下表中各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分别写出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NO3

KCl

__硝酸银溶液__

__KCl+AgNO3===AgCl↓+KNO3__

H2

CO2

__氢氧化钠溶液__

__CO2+2NaOH===Na2CO3+H2O__

Cu

CuO

__稀硫酸__

__CuO+H2SO4===CuSO4+H2O__

12.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

粗盐除NaCl外,

还含有MgCl2、CaCl2

以及泥沙等杂质。

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__水__。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过滤__。

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D__(填序号)。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__除尽氯化镁__。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__。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NaOH+HCl===NaCl+H2O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