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7389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9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docx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配餐作业9古代文化知识专练

配餐作业(九) 古代文化知识专练

A组·基础训练

时间:

25分钟。

分值:

36分。

学生用书P359

1.(2018·河南省洛阳市第一次统一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B.“表”有“外来”的意思,相对于中原,古人称长江以南地区为“江表”。

C.“旦”的意思是旭日东升,所以“日旦”指每天早上。

“月旦”就指农历每月初一。

D.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叫“夺服”,与“夺情”意义基本相近。

解析 总角,泛指未成年的孩子,不仅仅指男孩子。

答案 A

2.(2018·广东省实验中学第一阶段测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后世沿袭设置。

B.卫霍,指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二人皆以军功著称,后世并称他们为“卫霍”。

C.下车,本义是古代做殉葬用的粗陋木制车,后来指官吏初到任。

D.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它地处长江之外,也称“江左”“江东”。

解析 “也称‘江左’‘江东’”说法错误。

答案 D

3.(2018·吉林省长春八中考前调研)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拜,古代官职任用语,指授予官职,“授”“除”“摄”“封”也表此意。

B.行人,对使者的称呼,奉命前往四方出使他国,也掌管接待诸侯使者之礼。

C.部伍,既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军队。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级官吏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解析 “摄”不表授予官职,指暂代官职。

答案 A

4.(2018·河北重点中学第三次调研)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同姓字”指文中杜钦、杜业都是字子夏。

古代男子成人,取别名为字,以表其德。

B.“衣冠”在古代指士以上的服装。

代指缙绅、名门世族,又借指绅士、礼教、斯文。

C.“莫府”即幕府,本指将帅营帐,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又指高官的幕僚、幕宾。

D.“二千石”指郡守,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有此称,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

解析 “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不对,郡守是地方高级官员。

答案 D

5.(2018·甘肃省天水市一中第一学段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

D.谥,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解析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答案 C

6.(2018·广东省揭阳市第一次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

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

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

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

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解析 “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

答案 C

7.(2018·河南省南阳市第四次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B.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D.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

解析 古代王后死也可用“崩”。

答案 D

8.(2018·河南省许昌平顶山联考)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B.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明朝的员外郎已是闲职。

C.太保与太师、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少保与少师、少傅则是其副职,后来这些只是荣誉称号。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解析 明朝的员外郎是从五品,是不大不小的官员,当时的员外郎是有实权的官职,并非“闲职”。

答案 B

9.(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中期中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

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解析 “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答案 D

10.(2018·宁夏育才中学第四次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枢密使,中国古代官名,负责统帅全国军政,辽时为最高朝官。

B.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时的省。

C.行台,指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在其所驻扎的地方设立临时性机构,又称行尚书台。

D.手诏,指古代帝王身边的宠臣或远在边疆的钦差大臣代替帝王临时手写的诏书。

解析 D项,手诏,帝王亲手写的诏书。

答案 D

11.(2018·山东省师大附中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冠,指刚成年,也指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通判是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C.阙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这里借指宫廷。

D.中书舍人是中国古代官职,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

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

解析 通判不负责统兵作战。

答案 B

12.(2018·山东省济南一中阶段测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八行是《周礼》中提倡的八种行为:

孝、悌、睦、姻、任、恤、忠、和。

如果想进学校读书,首先个人品德必须符合“八行”的基本要求。

B.庐墓是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这与“褒之庐冢也”中的“庐冢”相同。

C.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季”指的是兄弟排行中的第三个兄弟,《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则泛指弟弟。

D.春官为古官名,颛顼氏时的五官之一。

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

后世以春官为礼部的通称。

解析 季是排行最小的。

答案 C

B组·能力提升

时间:

25分钟。

分值:

36分。

学生用书P361

1.(2018·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第一次调研测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

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B.阴,山南水北为阴;阳,与“阴”相反。

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清高宗皇帝的年号。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

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解析 阴阳判断相反。

答案 B

2.(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阁,即出阁读书,皇太子出阁是明朝培养太子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出阁有隆重的讲学仪式。

B.服除,守丧期满。

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期满后就官复原职。

C.青词,又称绿章,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

嘉靖帝因笃信道教,常让臣下写青词同进献。

D.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图案的袍服。

被赐予飞鱼服是极大的荣宠,后多为东厂和锦衣卫头领所穿。

解析 期满后不一定官复原职,可以提拔。

答案 B

3.(2018·吉林省四盟校期中联考)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史”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

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C.“出”与“除”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D.“潜龙”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或贤才失时未遇。

解析 “出”是驱逐、放逐的意思,指京官外放。

“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答案 C

4.(2018·湖南省邵阳市第二次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正德”为年号。

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

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

明代中叶后期,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从弟”即“堂弟”。

唐以前,往往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唐宋以后,则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解析 乡试是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之为“解元”。

答案 A

5.(2018·云南省师大附中适应性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B.刺史,古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解析 雅乐以外。

答案 A

6.(2018·四川省绵阳市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左迁等均指升职。

B.受禅,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禅让的帝位,尧舜禅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传说。

C.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贴。

D.东宫,因方位得名,一般指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借指太子本人。

解析 左迁为贬官。

答案 A

7.(2018·宁夏长庆高级中学第二次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解析 邑三千户,指三千户居住人口的封地。

答案 D

8.(2018·山西省太原五中模拟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居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齐衰、斩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B.阙下,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阙下则一般指帝王所居之处,后来又常常借指朝廷。

C.西夏,又称大夏,是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

与宋、辽、金并立,因其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D.谥号,古代帝后、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贬善恶。

“忠武”和“章穆”都是表示褒扬的谥号。

解析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齐衰次之,是第二等。

答案 A

9.(2018·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期中考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

B.“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员外郎,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

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

D.古代人历来尊崇右,右尊左卑。

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解析 D项,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

答案 D

10.(2018·云南省昆明第一次摸底测试)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策试是古代考试取士时以写策论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科举考试,有司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B.天监是梁武帝策衍的第一个年号,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方法纪年。

C.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是国家设置的最高学位,后成为学术上精通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秩可指官员的任期,又可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或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考评后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俸禄减少乃至取消。

解析 博士“是国家设置的最高学位”错。

答案 C

11.(2018·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第二次模拟)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又如陆游“起家来牧民,窃语笑丞掾”中的“起家”

B.土,是五行之一,“土德”是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C.擢,是提拔、提升的意思。

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说法还有“迁”“超迁”“进”等。

D.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解析 “迁”指官职变动。

答案 C

12.(2018·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联考)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之称,进士分为三等:

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C.“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

典籍中习见的“致事”“致政”“视事”“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解析 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办公。

答案 D

【方法技巧】

(1)通读。

对全文尤其是前后文语境的把握十分重要,这类词语并不全部都考查识记,也考查对动态语境的理解。

(2)联想。

对这些词语的考查,绝大部分来自于课内和选修的文本。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联想是必须的。

联系课内出现的文化常识,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

对古代史书中常出现的官职、制度、礼仪、科举等知识,要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如“除”一词在学过的课文中出现不止一次。

如在《荆轲刺秦王》中,出现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在《苏武传》中,出现过“扶辇下除”,在《陈情表》中,出现过“除臣洗马”等。

(3)推断。

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4)检验。

带入检验,这是确保万无一失的重要一步。

无论什么题目,只要是依据文本作答的,都必须带入原文检验。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