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7403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docx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

慈善个人事迹1000字

  慈善是充满爱的,人类需要慈善,需要爱。

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慈善个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慈善个人事迹1

  拥有一颗慈善之心,惠及他人,人人都是慈善家。

但我却不得不说一位古代的慈善家:

李五。

“慈善家”这个说法是近代才有的,但李五作为一名益泽万民的富人,朝廷钦赐他“乐善好施”的金匾,他无疑是一个大慈善家。

  李五原名李英,晋江池店富甲一方的豪商。

我们闽南语有句俗语叫:

“富得像李五一样”由此可见,李五的财富是何等的巨大,更有人说他是富可敌国。

相传,李五家用的脸盆都是金的,水池里捞起来的田螺,壳也是金的,池塘里还藏着金水牛。

可他平时却很节俭,住小屋,吃粗粮,一文钱都不乱花。

这样节俭的一个人,却为当地做了许多贡献。

李五慷慨解囊,铺筑途经家乡的泉安古大道中的石板、修吟啸桥、桥亭桥,保证道路畅行,益泽万民。

他重视教育,创办桂岩书院,让村中学子就学,其子孙十二世文武科第蝉联。

而他对当时泉州也做了很大的贡献。

他不仅重修洛阳桥还重修六里陂。

  同时,李五还为建泉州东狱庙捐米150石,他屡次在东狱赈饥布施,百姓欢声盈野动这样一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家,拥有庞大的财富,却是忧国忧民。

在百姓需要时,慷慨解囊。

他没有贪图奢侈的生活,确省吃俭用。

将自己的财富施予人们。

  他关心人们,用“心”去做慈善,感化了许多人。

做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李五用他慈善的心,帮助人们,是我们晋江的骄傲。

  李五自小随兄经商,后承兄业,往来于江、浙、漳、广一带。

家乡土地肥沃,水陆交通方便,李五利用其优势,发动里人和邻村的村民种蔗榨糖,大构仓舍,榨季时大量收购外运。

在一次暴风雨中,李五一座糖仓倒塌,数天后清理仓库,发现被泥土覆盖没有溶失的黑糖,色变为灰白,其味更清甜。

因之,他把制糖最后一道工序采用泥土覆盖,生产出赤砂糖,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蔗糖,销路越来越好。

从而他累积了更多的财富,但在往后的日子里,却也将这些财富都之于民。

  从这位慈善家身上,我明白到,好人总会有好报的。

他的这些事迹流传至今,李五的乐善好施精神成为弘扬晋江慈善文化的样板,也见证了晋江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后人也为这位伟大的慈善家见了一座李五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创设于晋江池店村凤池李氏家庙,以文献及实物介绍明代富商李五乐善事迹。

展厅面积280平方米。

这座凤池李氏家庙始建于明初,历代多有重修,但始终保持明崇祯年间重建旧规。

内存有明代《赠陇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阳桥序》碑刻、《乐善好施》匾额及多副颂扬李五的柱联。

走进李五,我感受到了慈善。

我们当代有无数的慈善家,像李五一样,虽然很富有,但不是用钱做慈善,而是用“心”做慈善。

  慈善个人事迹2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

几十多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不管什么时候世界都需要温暖。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雷锋这个名字,还有他代表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什么时代都一样,他一直在记我的心中。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说到做好事呢?

需要金钱吗?

我觉得不单纯是,而需要的是一颗向善的心,那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20XX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

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保安拦住了这一老一小。

小女孩露西说: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

”巴菲特带着露西进去,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

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在家里,我也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说起慈善的事,比如说为汶川玉树地震捐款捐物;为灾区儿童献上自己的爱心;单位里谁生病了,要去探望;帮助有困难的人,还有在街上,看到行乞的,总会给点钱。

在学校里,我们也曾为家境贫寒的同学捐款;在同学生病的时候给予关怀;在同学碰到困难时给予安慰……在别人需要时哪怕给予微不足道的帮助,这就是一种慈善。

雪中送炭的温暖远比锦上添花的灿烂来得实在。

慈善不在乎钱财多少,公益也不在乎大小。

只要心中有善念、有助人的担当和责任,善小亦为之。

每个善举都有温度,千万个善举的力量会燃起温暖和爱心的火焰。

  所以,我觉得慈善就是帮助人,关心人,是对他人的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慈善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富有,只要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

对我们学生来讲其实也并不难,只要尽自己的力量多做好事,帮助人,关心人。

慈善,就在我们身边。

扶起摔倒的老人,扶盲人过马路,让座给残疾人,拾金不昧等等,善良的心态丝毫不亚于捐出千百万金钱。

我们要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好好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每个人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大小之分,慈善的心态与能力无关,心存善念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与人为善,努力营造“人人慈善、慈善可敬”的良好氛围,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一起来做好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人间!

  慈善个人事迹3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题记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是善良。

我想,这是每个人不可遗弃的东西。

  说起感恩,就会想起慈善,而随之浮现在我的眼前的,是一件件橙红色的志愿服,一个个贴有爱心卡的爱心箱,一双双扶着老人过马路的手,以及一个坐着轮椅的身影……

  记得那是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与朋友外出购物,路过一个公园门口的时候,见到一个约莫九岁女孩身着橙红色志愿服,坐着轮椅拿着爱心箱朝我们的方向过来。

她一开始对我们甜甜一笑,于是女孩先指了指了一下身上的志愿标志,再指一下爱心箱,然后用手一直比划,正当我迷茫之时,朋友轻声对我低语:

“她除了不能走路,似乎也不会说话,这是手语。

”我恍然大悟。

“她说他们在做慈善,希望我们能够献出一份爱心。

”朋友又说。

于是,我们也对她笑笑,伸手就放了50元下去。

  朋友问那女孩,这钱是往哪捐的?

那女孩拿出纸和笔,写了一行歪斜的字:

这是捐往孤儿院的弟弟妹妹们的,我是残疾学校的的学生。

“就你一个人吗?

”我很好奇。

她摇摇了摇头又在纸上写道:

“还有我的同学们。

”随后还向我们做了个爱心的手势,朝我挥手再见。

  阳光照在她坐着轮椅离去的身上,爱心徽章在胸前闪烁。

猛然地,我仿佛看到了天使般的光辉。

我很感动。

  以往总以为慈善离我们遥不可及,毕竟我们不是慈善家,偶尔也只是在学校捐款,但是如今,我才明白,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为别人捐献出的一分钱一角钱的普通人和捐赠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值得尊敬,因为,在慈善的天平上,他们是等重的。

只要我们对他人心怀善意,在别人需要时哪怕只能给予微不足道的帮助,我们也一样慈善。

慈善,就在我们身边。

  当财富在人间的土地生根发芽供一些人享乐的时候,那是会令人厌恶唾弃的,但当它找对了自身的位置,长成了慈善的大树,荫庇烈日下的行人,那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总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春日的天空下,蒲公英的种子,借着微风的力,就飘向田间的角角落落,落地就生根,生根就发芽,然后开出一片灿烂金黄的花。

我是坚信的,那一颗颗善良感恩的心,也会像这种朴素的种子,借助这一股东风,让最真最美的花,开遍这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心若在,梦就在。

流年如逝水,不老的,便是这人间的温暖与感恩,让我们播洒一缕阳光,照亮一片明净的心灵!

  慈善个人事迹4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慈善是什么,只是天真的认为捐钱就是慈善,

  所以那时的我只要看到什么地方在募捐,就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要钱,用自己的小手郑重的放进募捐箱里。

每当我听到赞扬的话语时,总会特别的高兴和自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回来后总要和大人和小朋友说起,让他们为我竖起大拇指。

  到了上学后,每当我看到路边的乞讨者时,总会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就会主动投几个硬币。

当学校举行义卖和捐款活动时,我会积极的参加,并且希望捐的钱比同学多,否则就会觉得被同学轻视,显得没有爱心。

那时的我会用捐钱的数量来衡量慈善,不过我已经不向爸爸妈妈要钱了,而是从压岁钱里拿出来。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变。

因为我看到了一篇*。

有一个小姑娘,她在一场慈善活动中捐出了储蓄罐中所有的积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尔·盖茨捐了600万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万美元,可是他们一致认为小姑娘最有爱心。

因为小姑娘说:

“慈善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一颗心。

”说的多好啊!

是的,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再去做我们有能力做的事,不管这善事是大还是小。

渐渐的,我仿佛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义了。

  在我的心里,做善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当我看到媒体报道的那些爱心善举时,心里总是充满敬佩。

就像我们特别熟悉的化名“顺其自然”的宁波爱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组织捐款,15年不间断,数额累计已超过1000万元!

“顺其自然”每次捐款所写的地址都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不让人们找到他(她),更难得的是坚持了15年,而且还在继续,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啊!

每次我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有关“顺其自然”的报道时,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激动,迫不及待要告诉身边的人,“顺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还有“造桥女孩”严意娜。

她志愿到甘肃省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当她看到学生们上学时要经过峡谷,孩子们要沿着山壁走到谷底,淌过谷底的河流,再从谷底沿着另一边山壁爬到山上来时,便萌发了帮助当地孩子造座桥的愿望。

最后,在许许多多宁波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募集善款117万余元,造了一座桥,并把它命名为“宁波市民爱心桥”。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了慈善在现实意义中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做善事,而你可以去做的不仅仅是捐钱,也可以是其它方面。

在去年“菲特”台风带来的水灾中,宁波地区损失惨重。

但是宁波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壮歌。

画面中,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去灾区做志愿者;有的人大力宣传…我想这才是慈善真正的意义吧。

  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为慈善事业献出我的一份力!

  慈善个人事迹5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

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

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这也启示了我们:

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

“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

孔子曾说:

“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

我可以进来吗?

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

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

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

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

对此校方解释道:

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目标了吧!

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

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

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

他们是被帮助了吗?

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

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

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