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8039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赏树木试题库.docx

观赏树木试题库

观赏树木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依树木在能充分发挥效益的成年时的体量大小,将主要观赏树木大致划分为两类:

乔木类型和灌木类型。

2.观赏树木按其质地分类可分为稀疏型、疏松型、紧密型。

3.观赏树木的感应是指反光、发声、生姿。

4.园林的造园四大要素是:

山、水、建筑、植物。

5.绿篱按修剪高矮可分为:

高篱、中篱、矮篱。

6.绿篱按特点可分为彩叶篱、花篱、果篱、枝篱、刺篱等。

7.绿篱按树种习性可分为常绿绿篱和落叶绿篱。

8.我国被各国园林界和植物界视为园林植物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9.植物分类的等级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为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每空0.5分)

10.园林树木依其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类、灌木类、铺地类、藤蔓类四种。

11.藤蔓类园林树木根据其攀附方式,可分为缠绕类、钩刺(钩攀)类、卷须及叶攀类、吸附类四种。

12.依据树木最适应的气温带分类,可分为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和寒带树种。

13.依据园林树木对水分的要求分类,可分为湿生树种、旱生树种、中生树种。

14.依据园林树木对光照的要求分类,可分为阴性(或喜光)树种、阴性(或耐荫)树种、中生树种。

15.依据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可分为观形树木、观花树木、观叶树木、观果树木、观枝干树木、观根树木等。

16.行道树在配植上一般采用规则式,通常都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同一株行距、行列式栽植。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分类系统,又叫植物系统学。

2.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中不断扩大空间的生长。

3.自然休眠——亦称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特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

未通过时,即使给予适合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4.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顺序性。

5.顶端优势——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生最强的新梢,而侧芽所抽生的枝,其生长势多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不萌发。

这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

6.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

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称综合作用。

7.冻拔——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将草木植物抬起。

到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

这种现象称冻拔。

8.长日照植物——植物在开花以前需要有一段时间,每日光照时数大于14小时数的临界时数称长日照植物。

9.抗盐植物——指根细胞膜对盐类的透性很小,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植物体的高渗透压是由于体内有较多的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所形成的。

如田菁、盐地风毛菊。

10.植被型组——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11.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

12.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

13.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

14.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

15.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

16.叶幕——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17.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

18.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19.中性植物——在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的植物称中性植物。

20.色相——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色相。

21.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

这种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中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2.离心秃裸——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由基部向根端出现衰亡称“自疏”。

地上部分逐年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称“自然打枝”,这种“自疏”和“自然打枝”统称离心秃裸。

23.被迫休眠——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

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这类休眠称被迫休眠。

24.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芽的异质性”。

25.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称干性。

26.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态因子称主导因子。

在植物生命周期中,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

27.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

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这一现象称为冻裂。

28.短日照植物——植物在开花前需要一段时期,每日光照时数少于12小时的临界时数的称短日照植物。

29.植物群体——是生长在一起的植物集体。

30.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1级或2级)相同或相近而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31.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变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32.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长寿潜伏芽的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

33.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

34.芽的早熟性——有些树木生长季早期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芽(如桃等)有的多达2~4次梢。

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早熟性。

35.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之为“层性”。

36.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一不可用另一来代替。

37.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该植物的生长期积温。

38.中间性植物——对光照和黑暗的长短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花芽成熟,无论日照长短均能开花的植物。

39.自然群体——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应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

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外貌,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40.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3级或4级)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群系组,但划入同一群系组的各群系,其生态特点一定是相近的。

41.人为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的分类系统,如本草学是为了医药目的。

42.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到死亡的全过程称生命周期。

43.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这一时期。

44.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冬开始落叶至树上叶子全部落尽时止。

45.假二叉分枝式——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自枯或形成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枝生长所代替,形成叉状侧枝,以后如此继续。

这种分枝方式称假二叉分枝式。

46.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植物必不可少的因素称生存条件,绿色植物指氧、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

47.冻害——气温降至0℃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而死亡的现象称冻害。

48.耐淹植物——在一段时间内淹没后还能正常生长的旱生植物类型。

49耐盐植物——指能从土壤中吸收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将多余的盐分经茎叶上的盐腺排出体外的一类植物。

如柽柳、红树。

50.层间植物——热带雨林中,那些不能自己直立而依附于各层中直立植物而正常生存的植物称层间植物。

51.园林建设分类法——属人为分类系统,它是以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

52.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

53.生长期——指树木萌芽到落叶为止这一时期。

54.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

55.合轴分枝式——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以后又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这样形成了曲折的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合轴分枝方式如桃、李、杏、核桃。

56.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57.霜害——当气温降至0℃,空气中过饱和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霜害”。

58.耐旱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

59.喜盐植物——能在土壤含盐量为1-6%环境中生长正常,且能吸收大量可溶性盐类并积聚在体内,细胞渗透压高达40-100个大气压的植物称喜盐植物。

60.分层现象——各地区各种不同植物群体,常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层次”,这种现象称分层现象。

61.变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62.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

全树有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上而下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

63.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侵状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

64.芽的晚熟性——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春才能萌发,芽的这一种特性称芽的晚熟性。

65.生长势——在一定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称“生长势”。

66.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指某一生存条件量上不足而在其它生存条件量的增加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

67.有效积温——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

计算公式为;S=(T-T。

)n。

68.光补偿点——树木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恰好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相等,此时的光强称光补偿点。

69.栽培群体——是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它的发生、发展总规律虽然与自然群体相同,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方向和结果都受人的栽培管理活动所支配。

70.群系——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凡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71.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

例如花色不同:

花的单、重瓣:

毛的有无:

叶面上有无色斑等。

72.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期称幼年阶段。

73.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

74.萌芽力——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力。

75.年生长量——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粗度与长度称“年生长量”。

76.生态幅——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超过植物则死亡,这一范围叫“生态幅”。

77.旱生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78.光周期现象——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称光周期现象。

79.优势种——群体中那种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多但占面积却最大的主要成分,称“优势种”或“建群种”。

80.群丛——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

81.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

82.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

83.成年阶段——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这一时期称为成年阶段,亦称“性成熟”。

84.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

85.成枝力——母枝上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

86.叶簇期——年初新梢生长慢,节间较短,所展之叶为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发芽而成。

故称“叶簇期”,也称开始生长期。

87.日较差——一日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

88.中生植物——不能忍受过干或过湿的植物类型。

89.酸性植物——在PH值小于6.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酸性植物。

90.疏密度——植物群体中,一般用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来表示。

91.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基础科学,是研究园林植物学科应具备的基础.

92.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发育”。

93.休眠转入生长期——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至芽膨大待萌时为止。

94.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种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

95.总状分枝式——枝的顶端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发生侧枝.侧枝上又发生次侧枝,这种有明显的主轴分枝方式称总状分枝式。

96.植物的环境——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生物、人类活动等方面。

97.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现象。

98.水生植物——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99.碱性植物——在PH值大于7.5以上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碱性植物。

100.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

101.纯式花相:

指先叶开放的花。

102.衬式花相:

指后叶开放的花。

103.干生花相:

花生于茎干之上,即“老茎生花”,主产于热带湿润地区,如槟榔、木菠萝、可可、紫荆等。

104.线条花相:

花排列于小枝上,形成长形的花枝,如连翘、金钟花、迎春等。

105.星散花相:

花朵或花序数量较少,且散布于全树冠各布,如鹅掌楸、白兰花等。

106.团簇花相:

花朵或花序大而多,花感较强,如玉兰、木绣球等。

107.覆被花相:

花或花序着生于树冠表层,如泡桐、广玉兰、合欢。

108.密满花相:

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大花团,花感最为强烈,如樱花、榆叶梅、毛樱桃等。

109.骨干树种:

指在对城市影响最大的道路、广场、公园的中心点、边界等地应用的孤赏树、绿荫树及观花树木。

骨干树种能形成全城的绿化特色,一般以20~30种为宜。

110.外生花相:

花或花序着生在枝条的顶端,集中分布于树冠的表层。

111.内生花相:

花或花序主要分布在树冠内部,着生于大枝或主干上,花常被叶片遮盖,外观花感较弱。

112.均生花相:

花以散生或簇生的方式着生于枝的节部或顶部,且在全树冠分布均匀,花感较强。

113.行道树:

是指以美化、遮荫和防护为目的,在人行道、分车道、公园或广场游径、滨河路、城乡公路两侧成行栽植的树木。

114.庭荫树:

是指栽植于庭院、绿地或公园以遮荫和观赏为目的的树木,所以庭荫树又称遮荫树、绿荫树。

115.花灌类:

一般指观花、观果、观叶及具其他观赏价值的灌木类的总称,这类树木在园林中应用最广。

116.群植树:

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乔、灌木成群配植称为群植,适宜群植的树木称为群植树。

117.观花树:

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观赏价值的树木均称为观花树或花木。

118.垂直绿化:

是指利用攀缘或悬垂植物装饰建筑物墙面、栏杆、棚架及陡直的山坡等立体空间的一种绿化形式。

119.绿篱:

将树木密植成行,按照一定的规格修剪或不修剪,形成绿色的墙垣,称为绿篱。

20.基调树种:

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般以1~4种为宜。

121.古树:

凡树龄达100年以上者称为古树。

122.大树:

指树体远远超过同种树的平均体型者。

123.名木:

指具有纪念性、历史意义或国家、地方的珍贵名贵的树种。

124.花相:

是指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表现出的整体状貌。

125.园林树木:

凡适合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统称为园林树木。

126.园林树木学:

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127.独赏树:

可独立成景供观赏用的树木,主要展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一般要求树体雄伟高大,树形美观,或具有独特的风姿,或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且寿命较长。

128.防护树类:

主要指能从空气中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类树木。

二、园林树木中名与学名互译:

序号

中名

学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黑松

池杉

水杉

盘槐

刺槐

枸骨

圆柏

龙柏

塔柏

含笑

樟树

月季花

喜树

对栉白蜡

金钟花

垂柳

核桃

枫扬

苏铁

银杏

湿地松

女贞

迎春花

茉莉花

橡皮树

南天竹

白玉兰

梅花

碧桃

PinusthunbergiiParl

TaxodiumascendedsBrongn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ectcheng

SophotajaponicaL.varpendula

RobiniapseudoacaciaL

IlexcornutaLindl

Sabinachinensis(L)Ant

Sabinachinensiscv.Kaizuka

Sabinachinensiscv.Pyramidalis

Micheliafigo(Lour)Spreng

Cinnamomumcamphora(L)Presl

RosachinensisJacq

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

Fraxinushupehensisshangctsu

ForsythiaviridissimaLindl

SalixbabylonicaL.

JuglansregiaL

PterocaryastenopteraC.DC

CycasrevolutaThunb

GinkgobilobaL

PinuscllottiiEngelm

LigustrumlucidumAit

JsaminumnudiflorumLindl

Jasminumsambac(L)Aiton

FicusClasticaBoxb

NandinadomesticaThunb

MagnoliadenudataDesr

PrunusmumeSiebezucc

Prunuspersica(L.)Batsch

Prunuspersicf.duplexReh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木兰

广玉兰

侧柏

柏木

紫薇

石榴

旱柳

龙爪柳

野蔷薇

石楠

榆树

无花果

白丁香

桂花

南洋杉

雪松

枸杞

夜香树

寿星桃

郁李

MagnolialilifloraDesr

MagonliagrandifloraL

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

CupressusfunebrisEndl

LagerstroemiaindicaL

PunicagranatumL

SalixmatsudanaKoidz

SalixmatsudanaKoidzf.tortuosa

RosamultifloraThunb

photiniaserrulataLindl

UlmuspumilaL

FicuscaricaL

SyringaoblataLinadlvaralbaRehd

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

AraucariacunninghamiiSweet

Cedrusdeodara(Roxb)Loud

LyciumChinenseMill

CestrumnocturnumL

Prundspersica(L)Batschf.densaMak

PrundsjaponicaThunb

三、正误题:

1.叶背与叶表颜色显著不同的树种称双色叶种.(√)

2.由2、3株至10、20株不同种类的树种组合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丛植.(×)

3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的措施称截干.(√)

4.对树干或粗大的主枝用刀横砍数处,深达木质部的措施称环剥.(×)

5.胚珠包被于由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的木本植物称被子植物.(√)

6.仅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

7.以单株姿态优美的树木植于游人宜注视的透视点(或视轴线)上的一种配植方式称独植.(√)

8.对植物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分进行剪截或删除的措施称整形.(×)

9.在枝干上用刀纵伤深达木质部的措施称纵伤.(√)

10.凡能覆盖地面的植被均称地被植物.(√)

11.凡叶常年呈现异色的树木称常色叶树.(√)

12.由2、3株到10--20株同类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外轮廓线的配植方式称聚植.(×)

13.对植株进行一定的整形措施而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这类技术措施称修剪.(×)

14.在干枝或新梢上,用刀或环剥器切剥掉一圈皮层组织的措施称横伤.(×)

15.胚珠裸露,不为子房包被的木本植物称裸子植物.(√)

16、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统称春色叶树。

(√)

17、栽植点呈三角形的配植方式称三角形种植,一般只有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种形式。

(×)

18、若在种植成活后还需要移动者,那么这次作业称“移植”。

(√)

19、在芽或枝的附近施行刻伤的措施称纵伤。

(×)

20、在园林中具有特殊情趣的景观效果的植株体称绿雕塑。

(×)

21、由地面分出数条枝条的树木称灌木。

(×)

22、枝条具有美丽色彩的树木称观枝树种。

(√)

23、将植株从土中连根起出称起苗。

(√)

24、将新稍扭转但不使断离母枝的措施称屈枝。

(×)

25、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称庭荫树。

(×)

26、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称花相。

(√)

27、由20-30株以上至数百株左右的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丛植。

(×)

28、将整个枝条自基部完全剪除,不保留基部的芽,这一措施称疏剪。

(√)

29将植株的根系在一定范围内全行切断或部分切断的措施称缩坨。

(×)

30、在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