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8538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docx

届高考历史专题考点复习练习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

考点9: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列宁认为:

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表1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

表1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A.在淡忘十月革命                                    B.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C.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4.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

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依然没有战斗,没有遇到抵抗。

”这说明被推翻的临时政府(  )

A.与沙皇政府性质一样                            B.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

C.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已转成帝国主义代表

5.列宁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

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B.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6.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

“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

”列宁旨在(  )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7.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

“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

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

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8.“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这一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其突出特点是(  )

A.由落后的帝国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B.借助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恢复和发展经济

C.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D.借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挽救经济大危机

9.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

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10.苏联领导人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这一思想(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C.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11.列宁在1922年3月党的“十一大”上说:

“我们已经退却了一年。

我们现在应该代党宣告:

够了!

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

”材料表明列宁(  )

A.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                    B.认为苏俄经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C.将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                    D.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已经完全暴露

12.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大萧条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独特实验是指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

C.斯大林体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D.苏联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大萧条

13.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

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

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

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14.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

这一决定(  )

A.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            D.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

15.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这一惊人的激增,究其原因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爆发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16.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

这种现象的出现(  )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                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侯条件和自然环境

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                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

17.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

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弊端已经暴露出来

18.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2

1

1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生铁

5

6

5

4

3

2

5

6

5

4

3

2

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19.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交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以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人差距。

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20.阅读并分析下表,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1.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六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D.勃涅日列夫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

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

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22.从1973年开始到1982年,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

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

由此可见(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关键

C.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                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23.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反映出苏联积极吸取西方国家经验

24.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

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

材料表明(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25.(12分)随着历史研究视野的拓展,当今史学界对很多历史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如下所示:

论题

观点一

观点二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900年

1917年

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1840年

1860年

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请任选一个论题,分别分析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理由。

(要求:

围绕观点,史论结合)

 

1.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作了铺垫,但与十月革命是截然不同性质的革命,这与两者的背景关联度不大,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都在两次革命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项正确;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革命结果并不能证明二者性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

【答案】C

2.列宁认为:

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即一战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从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列宁提出四月提纲,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故①错误;从“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可知②正确;从“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可知③正确;从“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可知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表1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

表1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A.在淡忘十月革命                                    B.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C.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对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的比例一直占据50%左右,故A项错误;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各个时期有差异,故B项错误;从四项调查内容的变化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予以十月革命肯定,而否定的观点或难以回答的比重在下降,说明俄罗斯人依然有大国情结,故C项正确;调查涉及十月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但“主要关注”说法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

【答案】C

4.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

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依然没有战斗,没有遇到抵抗。

”这说明被推翻的临时政府(  )

A.与沙皇政府性质一样                            B.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

C.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已转成帝国主义代表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临时政府是资本主义性质,与沙皇政府的封建性质不一样,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故B项错误;据材料“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依然没有战斗,没有遇到抵抗”可知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临时政府已转成帝国主义代表,故D项错误。

【答案】C

5.列宁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

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B.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在列宁时代没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故A项错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和分配,而最终又以失败告终的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并不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故C项错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B

6.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

“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

”列宁旨在(  )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属于其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没有批判利用其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政权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济支持,故D项错误。

【答案】A

7.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

“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

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

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农业措施,但与材料发展资本主义无关,故A项错误;农业集团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苏俄经济,不是为加快工业化建设,故D项错误。

【答案】C

8.“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这一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其突出特点是(  )

A.由落后的帝国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B.借助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恢复和发展经济

C.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D.借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挽救经济大危机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等信息可以判断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应该是指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计划经济模式是斯大林时期,且主要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是强调挽救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B

9.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

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时间和私营经济以及苏联等信息,这样可以判断这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故A项错误;这些信息描述的正是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1936年,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故D项错误。

【答案】B

10.苏联领导人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这一思想(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C.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材料强调发挥商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属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探索,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建立,故A项错误;大工业的基础地位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但材料中思想突破体现在,通过商业建立农业与大工业的经济联系,故B项错误;此时的苏俄(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部分发展商品经济,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故D项正确。

【答案】D

11.列宁在1922年3月党的“十一大”上说:

“我们已经退却了一年。

我们现在应该代党宣告:

够了!

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

”材料表明列宁(  )

A.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                    B.认为苏俄经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C.将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                    D.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已经完全暴露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列宁主要在强调要“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没有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