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8594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docx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⒈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

⒉及时评估:

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⒊急救护理措施: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⒋卧位与安全

⑴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⑶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⑷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⑸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⒌严密观察病情:

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⒍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⒎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⒏保持大小便通畅:

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⒐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⒑基础护理

⑴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

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

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

医、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

⑵晨、晚间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注意眼的保护。

⑶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⑷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h协助病员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

⑸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⒒心理护理:

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⒉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⒊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⒋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㈡护理要点

⒈核对患者:

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向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⒉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⒊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⒋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⒌促进脑功能恢复:

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⒍维持正常排泄功能:

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

⒎维持清洁与舒适:

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⒏注意安全:

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⒐预防肺部感染:

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⒑预防压疮:

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

每1~2h翻身一次。

⒒眼部护理:

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

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㈢健康教育

⒈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⒉心理护理:

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休克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SBP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⒉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⒊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⒋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

⒌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⒍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⒎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

㈡护理要点

⒈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

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

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作好配血、输血准备。

⒊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

⒋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监测CVP。

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

⒌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

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⒍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⒎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⒏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各种感染。

⒐病因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

⒑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⒒严格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治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

㈢指导要点

⒈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

⒉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

⒊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

 

 

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观察置管的长度、时间,。

⒉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分泌物等感染征象。

⒊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征象。

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穿刺点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换药一次,疑有污染随时更换。

⒉妥善固定导管,导管各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脱落。

⒊深静脉测压通道连接专用延长管和三通,禁止连接头皮针、肝素帽。

输液通路连接处尽量少用头皮针和肝素帽,一个肝素帽最多插头皮针2~3根,肝素帽3~5天更换一次;每次输液完毕,不需维持通道者,用肝素液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⒋及时更换液体,测压后及时打开输液通道,以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

⒌血管活性药物应单通道泵入,连接专用微泵延长管在深静脉管近端;防止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药物疗效;如需快速输液、输血应直接连接三通,TPN、血液制品、普通液体不能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

⒍拔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消毒液消毒局部,并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以上。

㈢指导要点

若深静脉导管被血凝块堵塞不通或呈半通状态,立即用空针向外抽吸,切勿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否则易导致血栓栓塞;若回抽不通,应拔除导管。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心力衰竭(heartfalure)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因心肌收缩力下降而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生理的需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

其临床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咳嗽、咳痰、水肿、腹胀、尿少等。

病因为原发性的心肌损坏如心肌炎、心肌梗死等,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负荷过重。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二)适当限制钠和水的摄入:

宜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高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

(三)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诱发因素,做好卫生宣教。

(四)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伴有水肿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止感染及发生压疮。

(五)衣服应宽松,盖被不要太厚重,以减少憋闷感。

呼吸困难者宜取半卧位。

【专科护理】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如低氧血症时短暂给高浓度养吸入,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予30~50%酒精湿化氧吸入,烦躁不安时,遵医嘱给镇静剂。

(二)急性心衰发作时患者有濒死感恐惧感,要关心安慰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使其有安全感。

(三)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纠正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2.密切观察用药过程及用药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出现:

如低钾、血钠发生变化及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作用。

3.注意液体平衡,根据生命体征调节和控制滴速,一般以20~30滴/分钟为宜。

4.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必要时每天磅体重。

【健康教育】

(一)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忌烟酒、预防感冒。

(二)饮食护理:

限制盐及水分的摄入,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限钠盐和养成清淡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高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

(三)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气促为宜。

(四)定时服药,定期复诊。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排泄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数周)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常伴有少尿(<400ml/24h)或无尿(100/24/h)。

急性肾功能衰竭按照病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一般护理】

(一)按内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护理。

(二)给予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三)发病时以床上活动为主,避免劳累。

(四)心理护理。

因ARF发病时间短,病情急,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解除其思想顾虑。

【专科护理】

(一)少尿期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有利于改善肾脏血流。

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病情观察:

定时测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及意识状态。

及时发现心力衰竭、尿毒性脑病的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3.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尤其使用利尿剂示注意尿液的总量、颜色、比重

和尿量变化。

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按医嘱准确输入液体。

4.每日监测体重的变化,以晨起空腹为准。

5.定时监测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相关检查。

6.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优质蛋白(适量补充必须氨基酸),易消化的饮食,给予充足的热量1500~2000kal/d.

7.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8.如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按腹透、血透护理常规。

(二)多尿期的护理1.进入多尿期后,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嘱患者多饮水或按医嘱及时补液和补充钾、钠等,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入量=前一天出量+500ml,防止低钾和低钠的发生。

2.休息。

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3.病情观察。

定时测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

4.饮食护理。

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无刺激的食物。

保证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后,可在逐渐增加蛋白质和含钾丰富的食物。

5.加强皮肤和粘膜的护理,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减少探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预防感染发生。

(三)恢复期的护理1.肾功能逐渐恢复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2.给予高热量,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

3.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

4.病情完全恢复约需半年,长者可达一年,嘱患者要克服急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复诊。

【健康教育】

(一)平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增强抵抗力,以防感冒,注意预防感染。

(二)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三)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血)气胸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观察缺氧、呼吸困难的程度;胸部X阳性体征,推测(血)气胸严重程度。

⒉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判断进行性血胸出现

⒊观察患者T、BP、P、R、CVP、尿量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⒋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伤口有无疼痛,了解病情变化。

⒌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副作用。

㈡护理要点

⒈体位:

合并昏迷或休克时取平卧位,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坐)卧位。

⒉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

⒊及时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用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闭伤口。

⒋迅速纠正呼吸及循环系统障碍:

⑴立即协助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术,引出积气、积血,减轻对肺及纵隔的压迫;如有多发性肋骨骨折胸壁软化及出现反常呼吸者,应当立即协助行加垫胸带固定或行胸壁悬牵术。

⑵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量,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和抢救休克,根据病情掌握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⒌氧疗:

根据病情需要,应用呼吸机或鼻塞、面罩吸氧;给予有效的高浓度吸氧,必须在通气功能及呼吸困难得到充分改善,完全纠正缺氧时方可停止。

⒍应用呼吸机的患者,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调整呼吸机参数,纠正酸碱失衡。

⒎镇静镇痛:

应用镇静镇痛剂预防患者躁动和减轻疼痛;合并肋骨骨折患者可遵医嘱予胸带或宽胶布固定胸壁,患者咳嗽、咳痰时指导或协助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

⒏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如引流液异常增多,及时报告医生。

⒐预防控制感染:

遵医嘱合理足量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和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及时清理分泌物,加强肺部理疗,防止肺部并发症

⒒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避免压疮;加强营养,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

⒓病房定时通风,预防感冒,保证患者有充足睡眠。

㈢指导要点

⒈嘱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讲解相关急救知识

⒉指导患者治疗基础疾病,有吸烟史者要劝其戒烟。

⒊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劳逸结合,预防感冒。

⒋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⒌定期复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⒉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⒊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⒋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

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⒉迅速补充血容量: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⒊体位:

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⒋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⒌术后护理:

⑴体位:

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⑵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⑶严格记录24h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⑷切口护理:

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⑸疼痛护理:

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

⑹引流管的护理:

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⑺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⒍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⑴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理。

⑵口腔护理2次/d,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⒎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

⒏心理护理:

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

⒉适当休息,注意锻炼,促进康复。

⒊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⒋告知患者若有不明原因的发热(>38℃)或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护理常规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前护理】

(一)按腹式全宫切除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二)术前2—3天口服抗生素。

(三)术前一天中午半流、晚餐流质,晚10时后禁食水。

(四)术前一日遵医嘱给予导泻剂。

(五)术晨进行清洁灌肠,并用0.1%碘伏溶液清洁阴道后,用2%龙胆紫溶液涂宫颈及阴道穹隆部。

【术后护理】

(一)按腹式全宫切除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二)注意腹腔引流管的通畅及引流液的量及颜色,腹腔留有化疗管者,注意保护防脱落。

(三)留置尿管7~14天,5~7天更换尿袋一次,留置尿管期间鼓励病人多饮水。

拔尿管后注意排尿情况,遵医嘱测残佘尿。

(四)注意术后有否尿漏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五)每日清洁外阴两次,直至拔除尿管。

(六)做好口腔、皮肤清洁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卵巢癌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列居第三位,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环境等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初期偶有下腹部不适或一侧下腹有坠疼感,晚期因癌肿转移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一般护理】

(一)按妇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两天全流饮食,术前当天禁食并予静脉补液。

(三)每天监测体重及腹围,观察尿量。

(四)需放腹水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水的性质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一次放腹水少于3000ml左右,以免腹压骤降,发生虚脱,放腹水后用腹带包扎腹部,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放出的腹水记录总量并留取适量送检。

【专科护理】

(一)按妇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三)行阑尾切除的患者要肝门排气后才可进食。

(四)需行化疗者,按化疗患者护理。

【健康教育】

(一)按妇科疾病健康教育。

(二)出院后按时返院继续治疗。

(三)加强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高危妇女宜预防性口服避孕药。

(四)30岁以上妇女,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最好每半年接受一次检查,以排除卵巢肿瘤。

(五)卵巢非赘生物性肿瘤直径<5cm者,应定期(3~6个月)接受复查,并详细记录。

术后患者根据病理报告结果确定治疗方案,良性者术后一个月常规复查。

(六)卵巢癌易于复发,需长期进行随访和检测,嘱患者按时回院随访。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第2位)。

如发生心力衰竭,可因缺氧而引起早产、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

是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不同生理变化引起心脏负荷加重所致。

【护理问题】

1、有心衰的危险:

与心脏负荷过重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心排出量不足有关。

3、自理能力缺陷:

与心脏病活动受陷及卧床休息有关。

4、焦虑;与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分娩压力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自我护理保健知识。

6、母乳喂养中断:

与产妇心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母乳喂养有关。

【护理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妊娠期由高危门诊管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2、保持病室安静和空气清新,保证产妇有足够的休息与睡眠,避免劳累、紧张和情绪波动,加强心理护理。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进食不宜过饱,多吃水果和蔬菜,以防止便秘。

4、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律,使用强心苷类药物应注意用药反应,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吸氧治疗。

5、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诱发心衰,产后使用抗生素1周预防感染。

6、提前入院观察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分娩方式,临产后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产程进展情况。

7、配合手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屏气用力,胎儿娩出后腹部压沙袋6~8小时,减少回心血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皮下注射吗啡10mg,产后不常规使用缩宫剂,若出血较多按摩子宫收缩无效,遵医嘱使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8、心功能工、Ⅱ级的产妇可行母乳喂养,但应避免劳累,心功能Ⅲ、Ⅳ级者不能哺乳。

9、加强基础护理,产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注意下肢被动活动防止栓塞发生。

应保持排便通畅。

10、做好产褥期的健康指导,协助产妇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并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

心肺复苏术后的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

(二)评估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

(三)准确评估尿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

(四)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有无恐惧、害怕等。

【护理措施】

(一)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二)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

行气管插管术和使用呼吸机者,严密监测呼吸频率、深度、皮肤色泽、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插管者定时湿化气道和气管,及时抽吸气道及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

吸引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四)高热者按高热常规护理。

(五)保护脑组织,及早使用冰帽。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激素、促进脑细胞代谢等药物,从而减轻脑缺氧,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六)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

(七)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做好各项记录。

(八)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做好心脏骤停复发的抢救。

【健康指导】

(一)安抚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

心跳骤停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

(一)意识障碍与脑血管供血不足有关。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不能自行排痰、咳嗽反射消失有关

(三)心输出量减少与病人心功能衰竭有关

【护理目标】

(一)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减轻,无继发性损伤

(二)病人呼吸道通畅

(三)病人心输出量改善,如血压、心率正常。

【现场急救措施】

评估意识现场目击者发现有人倒地,首先确认现场是否安全(应设法将其转移到安全环境中),接着检杳患者有无反应,拍其双侧肩膀并大声问:

“你怎么样?

你醒醒”,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120,可以叫附近的人帮助,然后尽快返回继续查看患者的病情.

【呼叫并启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摆好体位:

去枕、摆放仰卧体位,保持患者身体平直、四肢无扭曲,解开患者上衣、松开腰带,便于呼吸顺畅和按压定位

检查患者的循环征象:

触摸同侧的颈动脉搏动,判断有无心跳。

胸外按压:

无心跳立即心外按压30下

开通气道,人工呼吸2次:

用仰头举颏法开通气道,不推荐抬颈或推举的方法,因可能引起脊柱移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继续胸外压与人工呼吸:

每当给予30次胸部按压后给2次呼吸,每次吸吹气持续ls,使胸廓起伏,行胸部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骨下限至少5cm。

终断按压时间不超过5s。

再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