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1+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0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非常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常1+1.docx

《非常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1+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常1+1.docx

非常1+1

非常1+1练习题修订

P410、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图4

P513、如图4-1-5所示轻质杠杆OB,O为支点,OB长60厘米,AB长10厘米,B端所挂重物重为500牛顿,求:

(1)在A处竖直方向上用多少牛顿的力可使杠杆达到水平平衡。

(2)若把支点0向A移动10厘米,拉力的作用点不变,要用300牛顿的力竖直提起原来的重物,求重物的悬挂点离0点的距离。

 

P614、如图4-1-6所示,物体甲的质量为1千克,一人用竖直向下的力拉住套在杠杆右端的绳索,确保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OA的长度为30厘米,OB的长度为OA的三分之一。

OC与OA长度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此人在B处和C处拉绳的力变化了多少牛?

 

P615、小明同学利用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杠杆支点两侧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仍往右端下倾,则应向调节钩码的

,使杠杆再次在实验前所调节的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3)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序号

动力F1

(N)

动力臂L1

(c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①小明用如图4-1-7甲所示的方法进行了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1=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

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4)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时,

生活中的钢丝钳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次实验原理。

P914、在图4-1-19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P915、如图4-1-20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

中F将()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始终不变(D)始终变大

 

P1120、某小组同学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们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

簧秤、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4-1-25所示(弹簧秤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

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

纳。

 

(1)由____________(选填a、b、c、d)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初步看出:

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越大,;

(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的关系可知: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杠杆可能平衡;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杠杆不能平衡。

P1121、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

活动要求是:

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4-1-36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

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若小兰和爸爸站在了木板上中央,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背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P132、使用滑轮时,若滑轮的轴,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若滑轮的轴,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P149、如图4-1-31所示,滑轮的重力和绳子摩擦不计,重力是8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滑动摩擦力是10牛,则拉力F是()

A.80牛B40牛C20牛D10牛

 

P1411、如图所示,滑轮的重力和绳子摩擦不计,物体的重力是200牛,在10牛的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A.10牛B20牛C100牛D110牛

P1513、在图4-1-34中作出滑轮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并标出支点O。

P1615、如图4-1-36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其中OA长1米,OB长0.25米,重物P重58.8牛,滑轮和杠杆的质量不计,求:

(1)重物G重多少牛?

(2)滑轮悬挂点D、C各受多大的力?

P181、如图4-1-40所示,滑轮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_______牛,

F2的大小为牛。

P182、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时(如图),测得滑轮下挂2个钩码时总重是3牛,下挂1个钩码时总重为2牛,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分别测得F1为1.5牛,F2为1牛,F3为1.4牛,F4为1.6牛,通过比较A、B可以得到:

比较B、C、D可以得到。

P197、如图4-1-45所示,用力F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A。

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关于所用滑轮的种类和力F的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F

A.动滑轮,F=G。

B.动滑轮,F=0.5G。

C.定滑轮,F=G。

D.定滑轮,F=0.5G。

 

P2010、如图4-1-48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

两种方式中一种更轻便、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请从物理学的角I度说明理由。

P2011、如图4-1-49所示AO=5B0,重物G=500,要使装置平衡,需要多大的拉力F?

P22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和,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

公式是:

,功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P239、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重力关系式GA

A.力F对物体A做功少

B.力F对物体B做功少

C力F对物体C做功少.

D.力F对三个物体做功相同

P2517、(2012.上海)如图4-2-5所示,用20牛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A的重力为__________牛。

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__瓦。

P3010、如图所示,弹簧秤的读数10牛,物体A的质量为5千克。

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移动了4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

求:

(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2)拉力F的大小?

(3)拉力在10秒内做了多少功?

P3414、小王同学重450牛,李老师重620牛,它们进行登楼比赛,同时从底层出发,结果小王比李老师先到达8楼,则()

A.小王的功率一定大B.李老师的功率一定打

C.小王所做的功一定多D.李老师所做的功一定多

P3814、质量是5千克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木块重力的0.1倍,现将一水平方向力F施加在物体上,使木块在2秒内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10米的距离。

问:

(1)需要对木块施加多大的水平拉力?

(2)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3)功率是多少?

P415、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P418、下列关于机械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可能具有机械能

B.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比速度大的的物体动能小

C.高处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比低处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D.质量大的物体具有机械能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大

P4511、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跳水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到落入水的过程中()

A.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B.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P4614、某小组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动能与质量、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于是用不同质量的实验小车去撞击同一木块,实验时利用了DIS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

小车撞击木块后和木块一起向前滑动,测量出木块滑动的距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前四列所示。

为了进一步探究动能与所测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表的最后两列中。

表一

实验

序号

小车质量m(千克)

小车速度v(米/秒)

木块滑动距离s(米)

m2

(千克2)

v2

(米2/秒2)

1

0.20

0.7071

0.2

0.0400

0.5000

2

0.40

0.5000

0.2

0.1600

0.2500

3

0.80

0.3536

0.2

0.6400

0.1250

表二

实验

序号

小车质量m(千克)

小车速度v(米/秒)

木块滑动距离s(米)

m2

(千克2)

v2

(米2/秒2)

4

0.20

1.0000

0.4

0.0400

1.0000

5

0.40

0.7071

0.4

0.1600

0.5000

6

0.80

0.5000

0.4

0.6400

0.2500

表三

实验

序号

小车质量m(千克)

小车速度v(米/秒)

木块滑动距离s(米)

m2

(千克2)

v2

(米2/秒2)

7

0.20

1.4142

0.8

0.0400

2.0000

8

0.40

1.0000

0.8

0.1600

1.0000

9

0.80

0.7071

0.8

0.6400

0.5000

(1)小组同学是通过比较表格中的来比较小车的动能大小的。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小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小车的动能就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与5与9,(或2与6或4与8)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通过分析三张表格,你认为(选填“质量”或“速度”)的改变对动能的改变影响更大些。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明归纳得出结论:

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比值相同时,小车动能相同;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比值不同时,小车动能不同,且比值越大,小车的动能也越大。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小李归纳得出结论:

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相同时,小车动能相同;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不同时,小车动能不同。

你认为小李的结论

(选填“错误”、“合理且完整”、“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P4911、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从掷出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P5310、如图4-3-22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左右摆动,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P625、如图所示,在使用①理发剪刀②老虎钳③铡刀④镊子⑤开汽水瓶盖的起子等简单机械中,属省力杠杆的是,属费力杠杆的是(只填序号)

  

P628、木块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4米,拉力做功为__焦;功率为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木块重15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焦。

P6421

(2)、在图4-8中,杠杆重力不计,测力计示数为3牛,现把重为1牛的钩码挂上使杠杆平衡,请把码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上。

P6626、如图所示,是某举重运动员在0.5秒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拍摄的两张照片,由照片和表格所提供的信息,求:

(1)杠铃的重力;

(2)运动员由支撑到起立过程中对杠铃所做的功;

(3)运动员在此过程中对杠铃做功的功率。

杠铃质量

100千克

运动员质量

75千克

举起高度

1米

 

P7012、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实验中,图5-1-4甲、乙中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水的温度及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记下水的温度的实

验过程。

问这两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否错误?

为什么?

 

P724、用两支体温计分别测得两个病人的体温是37.7℃和38.5℃.如果另用两支没有甩过读数均为38℃的体温计再分别给这两病人测量,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P739、图5-1-7是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B是体温计。

请仔细观察这两种温度计,并回答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

P8218、为了探究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如图

所示的器材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

他对加热时间予以控制,每一组加热时间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加热时间最大,

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表二

表三

实验

序号

液体

种类

液体

质量

升高的

温度

实验

序号

液体

种类

液体

质量

升高的

温度

实验

序号

液体

种类

液体

质量

升高的

温度

1

100

30

4

煤油

100

30

7

40

30

2

150

20

5

煤油

150

20

8

60

20

3

200

15

6

煤油

200

15

9

80

1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81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他们在三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为100克的煤油、100克的温水、5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在环境温度28℃的地方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的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设甲、乙、丙三只烧杯中的液体每分钟放出热量相等)

表一:

100克煤油

时间

1:

30

1:

32

1:

34

1:

36

1:

38

1:

40

1:

42

1:

44

1:

46

1:

48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表二:

100克温水

时间

1:

30

1:

34

1:

38

1:

42

1:

46

1:

50

1:

54

1:

58

2:

02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表三:

50克温水

时间

1:

30

1:

32

1:

34

1:

36

1:

38

1:

40

1:

42

1:

44

1:

46

1:

48

温度(℃)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1)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表一和表三填写完整。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比较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P1037、热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大规模利用动力时代的到来。

下图是热机工作的

冲程,在活塞上升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将;热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过水循环将热量带走,用水循环降温主要是水的比热容较。

 

P10414、在图中,甲、乙两图所示的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两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甲图是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乙图是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乙图是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P10517、为了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设加热时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7中(a)与(b)与(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分析比较图7中(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P1064、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杯质量为200克、温度为20℃的水,加热后使其温度升高到40℃,这杯水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P1065、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耳/(千克·℃),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C,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焦。

实际生活中,汽车的发动机及发电站发电机线圈都用水作为冷却剂,热水袋等取暖设备采用热水作为热源,它们都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物理特性。

P10715、在宇宙飞船上,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即用弹簧秤称一壶水的重力为零,若用电炉对一壶水加热所用的时间要比地面上加热时间长一些,这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A、不易发生传导;B.不易发生对流;

C.不易发生辐射;D.三种方式均受影响。

P10716、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

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P10717、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比热容也不会改变。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无关,但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比热容也会改变。

P10822、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

他们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实验时,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烧杯中的液体加热。

并利用仪器测量液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加热时间。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表二、表三所示。

同一表格内液体的加热时间相等,表一内液体加热时间最短,表二次之,表三内液体加热时间最长。

实验序号

质量

(g)

升高的温度

(℃)

7

200

10

8

100

20

9

50

40

表—甲液体表二甲液体表三乙液体

实验序号

质量

(g)

升高的温度

(℃)

4

100

20

5

50

40

6

40

50

验序号

质量

(g)

升高的温度

(℃)

1

50

20

2

40

25

3

20

50

(1)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是为了。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液体,质量一定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请进—步综合分析比较三个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同种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的乘积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

(b)分析比较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c)分析比较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P11318、对于C=Q/(m·△t),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它吸收的热量Q成正比;B、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组成物体的质量成反比;D、物质的比热容与m、Q、△t都无关

P11921、某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秤(测力计)直接提三个钩码。

然后在杠杆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且保持位置不变,他三次用弹簧秤(测力计)提着杠杆使其水平静止,研究过程如图10所示,请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6中(a)、(b)〔或(a)、(c)或(a)、(d)〕,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6中(b)、(c)、(d)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1922、小丽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所用的钩码每个重0.5牛。

她利用动滑轮将钩码缓慢提升,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9(a)、(b)、(c)可知:

(2)分析比较图9(a)、(d)、(e)可知:

 

P12024、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如图11,已知OA长10厘米,秤砣质量为0.5千克,在B处时刚好水平平衡,OB=0.4米。

求:

1)鱼的质量2)若不法商贩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