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134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docx

最新中小学生礼仪常规

第一章中小学生礼仪常规

一、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

二、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三、使用好礼貌用语:

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四、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五、进校第—次见到老师,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发言先举手;课余,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六、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与家长打招呼。

七、对待客人或外宾,要热情、大方,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八、对待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

九、递送或接受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

十、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第二章如何使用好礼貌用语及体态语言

一、使用好礼貌用语:

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尊称(敬称):

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回答“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1、微笑:

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

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人对群众的礼节。

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

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

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

老友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

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

双手掌有节奏的相击,鼓掌要适时度。

6、右行礼让:

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老、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第三章学生礼仪规范细则

一、学生学校礼仪规范细则

1、在校内遇到上级领导和外单位来校办事人员,要热情问候:

“客人好!

”并主动让路、引路、回答询问。

2、对老师要恭敬有礼貌;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专心听讲,听从老师的教导。

3、进老师办公室要先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能人内。

在办公室内不得大声说笑,不影响老师工作和休息,不许翻动老师的东西。

4、诚恳虚心地听取老师的意见和批评,不得顶撞老师。

5、对教育、教学有意见要以善意,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提出,不得背后议论老师。

6、积极支持老师教学,协助老师发放作业,接送教具,上好每节课。

7、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说话不带脏字,不欺负同学,不给同学起外号。

8、学生穿着打扮要朴素大方,整洁,美观,不穿奇装异服,仪容朴实健美。

男同学不留长发,非特殊情况不在校内穿无领无袖背心,打赤脚,禁止敞胸露怀:

女同学不烫发,不留披肩发,不许化妆和佩戴不相宜的饰物。

二、学生家庭礼仪规范细则

1、尊老爱幼:

(1)尊敬长辈、体贴关心父母,和父母说话要和气、有礼貌,长辈呼唤时要及时答应,礼貌地回答家长问话。

(2)不向家长提出家里办不到的生活要求,当自己意见没有被父母采纳时,要耐心解释,不发脾气。

(3)上学前、放学后要向家长打招呼,课余时间外出要向家长说明去向,不经家长允许不能在外过夜。

(4)父母生病要多问候,尽力做到悉心照料。

(5)吃东西时要先让长辈后让弟妹。

(6)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对兄长姐姐不要直呼其名,要称“哥哥”、“姐姐”。

2、礼貌待人:

(1)客人来访要起立相迎,热情称呼,让座端茶。

(2)客人与家长说话不要随便说话,客人告辞时要送出家门,礼貌道别。

(3)欲进他人房间应先敲门,得到允许之后再进入。

(4)邻里相见主动招呼、问候,不要妨碍邻居的日常生活,邻居有困难要热情帮助。

(5)家里弟妹侄辈等与邻里小孩闹纠纷或打架时,要了解情况,多方解劝,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6)与邻居共用的楼梯、门厅、过道要保持卫生并主动打扫。

3、生活自理:

(1)生活要有秩序,有条理、按时起床、按时睡觉。

(2)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衣物、书籍、用具等自己要管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生活俭朴,不乱花钱,节水、节电。

三、学生社会礼仪规范细则

1、在大街小巷:

(1)遵守交通规则,不骑飞车,任何场合都要给老、弱、病、残让路。

(2)如不慎骑车撞了人,应先道歉说“对不起”,如伤人或撞坏车子,要主动帮助送医院就医或修理车子。

(3)如不慎被别人撞了,不要发火,当别人道歉时应说“没关系”,如被撞伤或车子撞坏时,应有礼貌、理智地进行交涉处理,不要谩骂或动手打人。

(4)遇到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不围观、不尾随,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5)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路灯、公共电话亭、垃圾箱、卫生箱。

2、在车上、船上:

(1)上车、船要排队,不拥挤。

(2)不抢座,主动给老、弱、病、残以及抱小孩的让座。

(3)不到旅客禁区乱动、乱串。

3、在商店:

(1)买东西按次序,对营业员要客气,不乱动商品和陈设品。

(2)对商品价格有意见或在找款时发生差错要用文明礼貌语言提出,不可讽刺挖苦。

4、在公园名胜地:

(1)爱护文物古迹、建筑和花草树木,不涂写刻画、不攀折采摘。

(2)在革命烈士墓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要肃静,不说笑、打闹。

(3)讲究卫生,不随地扔纸屑、果皮、罐头盒子等物。

5、在影剧院公共场所:

(1)到公共场所,自行车要停指定地点。

(2)准时入场,安静观看,不随便走动,不怪叫、起哄,不提前退场。

(3)保持场内卫生,不乱扔纸屑、果皮。

(4)演出结束时鼓掌致谢,散场时不拥挤,不抢行。

6、野游:

(1)要有组织,听从指挥,遵纪守法,保持环境卫生,注意安全,不酗酒闹事。

(2)注意安全,不攀登危险处,游泳时要结伙互相照顾,不到禁区游泳。

(3)爱护有益的鸟类,不乱捕捉。

第四章校园礼仪

第—节进校礼仪

一、穿着整齐统一的校服

校园不同于一般的机关、企业,更不是娱乐场所,它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铸造学生心灵的神圣使命,所以是一个特别需要讲求庄重、严肃、文明和整洁的场所,只有穿着统—、干净的校服,才能使学校显示出整齐和谐的校风、校貌,使我们焕发出勃勃的生气。

同时借助端正的衣冠、标准的仪表,还能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遵守纪律的作风,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坚持天天佩戴校微(胸卡)

校徽是一个学校的标志。

坚持佩戴校徽(胸卡),对于提高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是极度有益的,我们要坚持天天佩戴校徽进出校门。

当我们胸前戴着校徽(胸卡)的时候,我们的荣耻与学校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进出校门佩戴校徽(胸卡),也便于学校搞好保卫工作,使门卫对进出人员的身份一目了然,防止外人随便进入学校影响教学,这样更有利于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三、接受门卫(值勤同学)的指点

为了加强学校的保卫工作,防止外人或坏人进入学校,干扰和破坏学校内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为了方便检查学生的仪容,维护学校良好的校风、校纪、通常,学校都设有门卫,或者由各班同学轮流值勤。

进校时请记住:

1、进入校门要衣冠端正,夏天不能穿背心、拖鞋进校;骑自行车的同学要自动下车,推车入校。

2、进入校门前,应主动自我检查是否已佩戴好校徽或胸卡。

3、因特殊原因未能佩戴校徽(胸卡)时,应主动向门卫或值勤同学说明情况,要求谅解,经批准后再进校。

4、如果自己的举止不符合校规,受到门卫或值勤同学的批评指正时,应诚恳接受,切不可有粗暴的言行和其他不良表现。

第二节上课礼仪

一、作好上课准备

作为学生应该在预备铃响之前就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充分做好卜课准备,既为自己上好每一节课打下基础,也是尊敬学业的表现,同时还是尊重师长、尊重别人、尊重整个集体的表现。

二、遵守课堂纪律

遵守课堂纪律、既是:

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珍惜学业与集体的行为。

上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发言,不私下说话,不随便走动,不能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等。

三、认真回答老师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每个同学都会有被老师提问的经历。

该怎样正确、礼貌地对待老师的提问呢?

请记住:

1、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老师未点到自己的名时,不要抢先答话。

2、起立回答时,姿势、表情要大方,不要故意做出滑稽的引人发笑的举止。

说话声音要清脆,不要太小声,以免老师、同学听不清楚。

发言后,要经老师允许,方可坐下。

3、当老师提问的问题恰好是自己回答不出而又被点到名时,切不可有抵触情绪和行为。

这时应该勇敢地站起来。

以抱歉的语调向老师解释说:

“老师,这个问题我不会答,请原谅。

4、在其他同学回答老师提问时,不要随便插话。

如别人回答错了,或者回答不出而老师继续面对大家提问时才可以举手,并在得到老师允许后,站起来回答问题。

四、正确对待老师提醒与批评

假如你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扰乱了课堂秩序,这时,老师及时提醒与批评你,是完全应当的,不可缺少的。

若老师对这些不良现象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那就一定是一个不负责任,不称职的老师。

因此,当老师在课堂上向不守纪律的同学进行点名批评时,被批评的同学不应忿忿不平地认为是老师故意让自己出丑,甚至顶撞老师,态度蛮横,而应该猛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扰乱了课堂秩序,并感谢老师与同学的提醒,尽力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爱护班集体的优秀学生。

五、婉转指出老师的错误

古人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老师是普通的人,平时出现一点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犯不着大惊小怪。

我们对老师的错处,也应该勇于指出,但应该选择适当时间、地点和场合,从善意出发,以诚恳的语气、谦和的态度来表达,如采取让老师处于难堪、尴尬甚至出“洋相”的行为和态度是绝对错误的。

六、迟到了怎么办

假如确实遇到特殊情况,不得已迟到了怎么办?

特别要注意举止文明和礼仪的周到:

l、迟到者应站在门口喊“报告”。

如果门关着,应先轻轻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2、要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说话态度要诚实。

假如课堂上不便说,也可下课后主动跟老师说清楚。

应在老师的谅解和批准后,方可回到座位。

3、回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尽量把对课堂秩序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4、坐下后,赶快集中精神,静听老师讲课。

第三节同学相处的礼仪

一、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

与人相处,除了首先要注意自己人格品德之外,要十分重视尊重别人。

—个不懂尊重别人的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校园生活甲,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友好白勺气氛、互爱的精神和和睦的关系,不但对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每个人的人格成长和心灵健康也十分重要。

同学的交际相处,也是学生社会交际的开始。

同学之间一定要学会互相尊重。

以礼相待。

同学之间彼此互相尊重,还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2、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随意伤害别人自尊心的行为,是极不礼貌、极不道德的。

3、尊重同学,还表现在说话态度上。

对同学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不可装腔作势;更不可使用指挥或命令的口气。

与同学交谈时,态度要认真,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表现出倦怠,连连打呵欠或焦急地看钟表;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要插话或提问时,一定要事先有所示意(打招呼);发现同学说话欠妥或说错了,应在不伤害他的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将错处指出采,而不要得礼不让人。

二、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在生活、学习中,有哪个同学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呢?

一个能够帮助、爱护和关心别人的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爱护和关心。

请把一句名言记在心上:

“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永远记在心头:

将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从记忆中抹去,只有这样才能乐于奉献,乐于生活。

三、有礼貌地请教问题

1、选择适当时间。

不可一有问题就随随便便打扰或影响同学的学习。

2、使用礼貌语言,并以对方同意允可后,再把问题说出。

3、懂得为同学解围。

假如被请教者一时回答不上,应尽快为同学解除尴尬的情景。

4、不忘道谢。

当同学把你请教的问题答案告诉了你后,应当向他道谢后才可离去。

四、借东西的礼仪

当你向别人借东西时,别忘了以下礼节:

1、礼貌语言不可少。

无论向谁借东西,即使是与自己极要好的同学借东西时,也千万不要忘了讲“请”、“麻烦”等词儿。

归还东西时,不要忘了说“谢射”。

2、要先征得别人同意。

向别人借东西,要经对方允许后再把东西拿走,并说明什么时候归还,不能自作主张,用了再讲;更不能未经主人同意就去乱翻别人的书包或文具盒。

3、借别人东西—定要按时归还。

否则,下次没有人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

4、对别人的东西要特别爱惜,做到完璧归赵。

东西用完后归还主人时,应请主人检查一下。

假如不小心把借来的东西搞坏了,一定要主动照价赔偿,并说明情况,表示歉意。

五、不能欺负弱小同学

有的同学凭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或者班干部,或父母有点儿本事,就在同学中称王称霸,仗强欺弱。

对班上守纪律的同学瞧不起,对不听他指挥的同学轻则骂,重则动手,甚至还错误地把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看作是“出风头”,显示自己有“本领”,这些都是荣辱不辨、缺少教养的行为,必须彻底纠正。

六、怎样才能团结同学

往往有些人学习成绩平平、看起来很平凡,但人缘极好,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愿意和他来往;而有些同学虽然学习很优秀,却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个知心朋友也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学不会与其他同学相处,不会团结同学。

怎样才能团结同学呢?

1、平时遇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对同学要热情而有礼貌,保持微笑。

不管知己处在什么位置,都不要居高临下,用命令的口气和同学说话。

2、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发生不幸时,不要幸灾乐祸,挖苦讽刺,应带有善良的同情心,尽力帮助他们。

3、和对方谈话时,对同学的优点不妨坦白说出,但不应阿谀奉承、更不能面前套,背后一套。

不要当众挖苦别人的短处,应多肯定别人的优点和进步。

4、不在同学面前论长道短:

搬弄是非。

尤其是女孩子,不要当长舌婆,也不要整天只顾打扮,嗲声嗲气,摹仿成年女子的姿态。

5、课余时常主动和同学交谈,同游戏、同欢笑,增进了解,促进感情的融洽。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要自傲。

班干部应特别注意平易近人。

6、遇事要提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碰到不愉快的事时多为别人着想。

不要大事小事都找老师打“小报告”。

7、在行动上多帮助别人,不要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尽量为同学多提供方便。

8、要讲究信用,一诺千金。

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做不到时要表示谦意,求得同学谅解。

9、不要自吹自擂,夸耀自己家里有钱穿得漂亮之类。

第四节师生之间的礼仪

一、与老师相遇时要主动表示敬意

尊敬师长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礼貌,而这种礼貌不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同样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于不同的时间与场合。

即使毕业后,当与过去的老师相遇时,当学生的也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二、与老师交谈的礼仪

在平时与老师交谈时,你是否懂得怎样做才符合礼节呢?

1、学生与老师交谈时,学生要主动给老师让座。

若老师不坐,学生就应该和老师—起站立交谈。

不能老师站着,而学生却坐着和老师说话。

2、学生与老师交谈时,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应该姿态端正,不可东张西望,抓耳挠腮,抖腿搁脚。

学生应面对老师,双日凝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

3、与老师交谈时,不能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话。

如果对老师说的话感到不明白,或有不同看法时,不必隐瞒,而应谦逊、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三、不能给老师取外号或直呼其名

古语说得好:

“—日为师,终生为父。

”也就是说,老师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是必须无条件地尊敬的。

请大家想一想: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有哪一点不渗透着师长的点点心血呢?

因此,一个懂得礼仪修养的好学生,是从不该给老师取外号或直接喊老师的姓名的。

四、正确理解老师的严格要求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伟大人物,都离不开“严师”,正是有“严师”从小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让他们长大后有所作为。

“教不严,师之惰。

”老师的严格,往往都是充满爱与关怀的深沉表现。

因此,请充分理解你的严师吧。

世上有哪位老师不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呢?

老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都是为了我们茁壮成长。

老师的严格要求,有时甚至会过于严厉与苛刻,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其实正是对我们充满爱心的表现。

负责任的老师,谁不期望学生们长大后个个都能学到真本领,都能成才呢?

第五节集会礼仪

一、升降国旗的基本仪式

升旗仪式的整个程序是:

1、出旗(旗手持旗。

护旗在旗手两侧,齐步走向旗杆,在场的全体师生端正站立)。

2、升旗(奏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

3、国旗下讲话(由校长或老师、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作简短而有教育意义的讲话)。

降旗:

一般在每日傍晚离校前进行。

由旗手和护旗按《国旗法》第十六条的规定降旗。

仪式不限,学校可自行安排。

但在降旗时,所有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降旗完毕时,方可自由行动。

二、开集体大会的礼仪

1、会前准时到场。

2、进入会场后,要自觉服从会场工作人员的安排,鱼贯而人,按指定地点入座。

3、集会开始后,不随例走动和发出声响。

第六节办公室礼仪

一、征得老师允可后再进入办公室

老师的办公室是老师静心工作的地方,如果我们贸然随便出入这种场所,实在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我们若确实有事需进入老师办公室,必须先敲门或喊报告,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去。

二、进入办公室后的礼仪

1、别乱翻老师的东西。

2、别停留太久。

3、在老师办公室时,说话要尽量小声,要注意不要发出太大声响。

总之,要尽量不影响其他老师的正常工作。

第五章家庭礼仪

第—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

一、对家人讲礼貌是假客气吗

我们在外面要做懂礼貌的好孩子,回到家也—样,要讲礼仪。

如果一个人只要置身于熟悉的环境,就变得无规无矩、肆无忌惮;只要对着自己的亲人便会粗暴无礼、自私自利地支配、使唤人家为自己做事?

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出息呢?

会真正讨人喜欢吗?

会获得大家的尊重吗?

事实上,这种人不讨人厌那才怪呢!

我们不能永远呆在家里,永远与家人相处。

我们一定会到家庭以外的学校和社会中去。

如果我们不从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练习正确的待人礼仪,那么,又怎样正确地与家人以外的人打交道呢?

再说,对亲人表现:

恭敬的礼貌,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敬重和感激之情。

尊重长辈父母,这可不是什么假客气,而是我们最起码的礼貌,是正常的感恩,是健康的人性。

二、尊老爱幼是一种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是一种高尚美德,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尊老爱幼。

三、殷勤问候长辈

常记得向长辈问候,哪怕是短短的一两句话,长辈也会如沐春风,特别是父母更会愉快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和睦,生活的明丽和孩子的懂事,他们会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而舒心、惬意和自豪的!

第二节亲友间的礼仪

一、拜访亲友的礼仪

1、选择适当时间,一般不要在别人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去拜访。

最好事前同对方约定时间。

如果是晚上拜访亲友,逗留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主人及其家人的休息。

2、做客时穿戴要整齐,仪容要整洁,以表示对亲友的尊重和礼貌。

3、进门前要按电铃或轻轻叩门,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方可进入。

即使主人家门是敞开的,也不能乱闯一通,应站在门外招呼,等有人应答后再入内。

4、如果拜访的人是长辈,或自己第一次前往做客,要特别注意:

主人未坐下时,自己不能先坐。

如拜访的亲友很熟,则可以随便一些。

进屋后,对亲友家的其他成员要主动打招呼。

如遇到许多人在座,应经主人介绍后,对其一一问好。

5、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不可猛地一下子坐下,发出响声。

入座后,手可平放在沙发上或沙发的扶手上,上身稍为向前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6、做客时,见到主人斟茶,应弯曲食指在桌面上稍稍叩响,以表示感谢。

7、交谈时,如有长辈在座,应该用心倾听长者的谈话,而不可随便插话。

8、不可随便动主人家贵重的东西。

9、离开亲友家时,要郑重其事地告别,不辞而别当然是不礼貌的,随便说一声“走了”便拍着屁股夺门而出,也会使主人觉得很不舒服。

二、探望病人须知

亲友患病时,有时我们去慰问病人。

这时候,什么样的做法才是得体的呢?

1、通常,探访病人的最好做法是直接到病榻旁边,直接把安慰和祝福带给他。

有时候,还会捎上一些礼物。

那么,该选择什么样的礼物较为合适呢?

按习惯,人们常常挑选些水果、饮料和滋补品送给病人。

但实际上,一束鲜花、一张精心的贺卡,同样能起到慰藉病人的好作用;一段真心关怀的语言,也同样会有使病人早日康复的神奇力量。

看望病人时,不要老是跟病人谈论他的病情,而应该说些愉快的话。

不管病人病情有多么严重,也不能在他画前流露哀伤的神情,更不能对着病人流泪。

凡是会使病人悲观、忧郁的话题,都应避免。

患病的人一般都不宜过多说话,所以谈话的时间也要节制。

2、如果病人患的是传染病或其他不宜直接探望的疾病,则可改用短信方式表达问候。

三、参加丧事的礼貌宜忌

1、保持悲伤的情绪,不能毫无表情,无动于衷,更不能流露出厌烦的神情或笑容。

2、着深色的服装(或白色上衣深色裙裤),在衣袖上戴上黑纱,也可在胸前佩上白花。

3、不可昂首阔步,而应微微低头,迈着慢步。

讲话发音要低调,不能发出怪声。

4、不可与参加丧礼的人交头接耳,议论其他事情,甚至谈笑风生;更不能结群吵闹、追逐嬉戏。

5、坚持参加到底,不能中途退出。

第三节待客礼仪

一、迎客的礼仪

迎接上门拜访的客人要分几种不同情况:

1、父母在家时

当客人来访时,应该和父母一起主动把客人迎进屋,并热情与客人打招呼。

进屋后,一般请客人坐在最重要的座位上,然后,拿茶水招待。

假如客人有要事与父母交谈,那么孩子便要主动回避,这时,可以礼貌地对客人说:

“您慢慢聊,我去做作业了。

”然后离去。

2、父母不在家时

当家中长辈不在时,我们应该负起小主人的责任,把熟悉的客人迎进门、倒茶招待:

对陌生的来客;可隔着门缝告知家长外出,请其改日再来访。

假如父母一时回不来而客人有急事要走时,则可以问客人有什么事需转告,或让他们留下字条。

如方便也可电话问父母。

二、送客的礼仪

当客人表示要走时,通常要婉言相留,表示希望其再多坐一会儿;或恳请其下次再来。

但不能大喊大叫,硬拉着不让人家走,那样就过分了,反而显得粗暴无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