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589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docx

在职公共卫生硕士考试流行病学要点

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与用途:

研究疾病或健康人群的分布;探讨病因与流行因素;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的检测;疾病控制对策的制定;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

横断面分析:

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同一时间的发病率、死亡,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发病、死亡率及不同年代各年龄组发病、死亡率的变化。

缺点:

不适合分析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不能显示致病因子和年龄之关系。

因为这些疾病潜伏期较长,

出生队列分析:

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分析。

优点:

其可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有助于查明致病因子、所处时代特征与暴露经历在疾病频率变化中的作用。

短期波动:

由于许多人在短期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由于潜伏期不同,发病有先后之分,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疾病的最长和最短潜伏期内。

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周期性是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规律变动的状况。

原因:

1)易感者的积累;2)传播机制容易实现;3)病后稳固的免疫力;4)病原体变异。

长期趋势是指在对疾病临床表现、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动态进行的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中发现的长期变异趋势。

原因:

1)病因或致病因素的改变;2)抗原型别、病原体致病力、毒力及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3)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4)病登记报告制度、诊断标准、分类改变;5)人口学资料的改变

发病/患病指标包括(发病率)(发病密度)(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累积发病率:

指某一固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时期开始总人数之比,用于反映发病率的累积影响。

发病密度:

某病在一定时期新发病例数占该动态人群的比例。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是指某一时点或某一周期某病新旧病例数占调查总人口的比例。

分为(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

影响升高及降低的因素

↑:

病程延长;发病率升高;病例迁入或易感者迁出;诊断水平或报告率提高。

↓:

病程缩短;病死率高;发病率下降;健康者迁入或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

感染率是指被调查的人群中某病病原体感染者所占的比例。

续发率:

某些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人数的比例。

死亡指标包括(死亡率)(死亡专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超额死亡率)(标准化死亡比)。

死亡率:

一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所有死因)的频率。

粗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死亡专率:

死亡率可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分别加以计算。

病死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1年),人群中因某病死亡者与该病患者数之比。

病死率与死亡率关系:

病死率=死亡专率/发病专率*100%

生存率:

患某病或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中,经若干年的随访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累积死亡率:

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特定人群的比。

=观察时间内死亡人数/观察开始时人数*100%

超额死亡率:

是暴露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表示危险特异的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标准化死亡比: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时,无论观察时间的长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数,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人数之6.伤残指标包括(病残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健康寿命年)(质量调整寿命年)

病残率:

某一人群中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

潜在减寿年数:

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

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质量调整寿命年:

在疾病状态下或干预后剩余(经调整后)健康的寿命年数。

健康寿命年:

将疾病致死效果和致失能效果结合的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

伤残调整寿命年:

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包括:

(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

描述性研究:

主要描述某一或某些生命相关事件(主要包括疾病、健康状况、意外伤害等)在时间、人群间和地区间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现况研究)(筛检)(生态学研究)。

★现况研究:

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疾病或某些特征的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三间分布2)描述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提出病因线索3)评价疾病防治措施效果4)为疾病监测提供基础5)早期发现病人。

★优缺点——)优点1.抽样调查时,样本一般来自一个目标群体,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故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2.收集资料完成之后,按是否患病或是否暴露来分组比较,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

3.一次现况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其在疾病病因探索过程中,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之一。

二)缺点1.调查时疾病与暴露因素一般同时存在,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2.调查得到的是某一时点是否患病的情况,故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普查:

在特定时间对特定人群进行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是一种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的现况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优点:

1.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2.调查范围小;3.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4.适用于调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缺点:

1.调查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均比较复杂;2.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3.不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

误差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1)随机误差(抽样误差):

是因抽样产生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即标准误(SE)。

(2)系统误差(偏倚bias):

由某些不能准确定量但恒定的因素造成的,使调查结果偏离总体真值的误差。

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1.预期患病率或阳性率等,前者高则样本含量小;2.精确度,精确度高即容许误差小,所需样本含量大3.假阳性率:

容许的假阳性率高,则样本含量小;4.把握度大,则所需样本含量大。

选择性偏倚:

由于在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错误的选择了研究对象,导致研究结果与事实不符。

包括(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

信息偏倚:

在资料收集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方法上有缺陷,使各比较组所获得信息产生系统误差。

包括(报告偏倚)(回忆偏倚)(观察者偏倚)(测量偏倚)

筛检:

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它措施,区分可能患某病但表面健康者与可能无病者。

筛检标准的确定:

诊断点左移,灵敏度上升,特异度下降,假阳性率上升,假阴性率下降,误诊增加;诊断点右移,灵敏度下降,特异度上升,假阳性率下降,假阴性率上升,漏诊增加。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

筛检试验诊断试验

对象健康人或无症状的病人病人

目的把病人及可疑病人与无病者区分开来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要求快速、简便、高灵敏度科学性、准确性

费用简单、廉价一般花费较贵

处理阳性者须进一步作诊断试验以便确诊结果阳性者要随之给予治疗

生态学研究:

是以群体为观察、资料收集、分析单位,通过描述、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种疾病的频率或某因素的暴露情况,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包括(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

联合试验:

用多种筛检实验方法检查或重复一种检查方法称联合实验。

串联:

在一系列筛检试验中,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判断为阳性,只要有一次结果为阴性即作为阴性,可以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并联:

同时进行几次筛检试验,只有一次结果阳性者就作为阳性,可以提高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病例对照研究:

以一组患有某病者(病例)和一组或几组未患该病但在某些已知因素方面与病例组相似者(对照)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过去是否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疑致病因素或暴露剂量,比较两组暴露比值,推断研究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以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特点:

1.观察性研究2.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3.时间上是回顾性的4.研究方向是由“果”推“因”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不匹配)(匹配)

样本含量的影响因素:

(1)对照组的暴露率(P0);

(2)估计的RR或OR;(3)希望的显著性水平假阳性错误或称第一类错误;(4)希望的把握度或称功效。

病例对照常见的偏倚:

(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1、选择偏倚包括:

(一)入院率偏倚:

亦称伯克森偏倚,是指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差。

(二)患病率及发病率偏倚:

也称奈曼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研究中,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是研究时的现患病人,而不包括死亡病例和那些病程短、轻型、不典型的病例。

此外某些病人在患病后,有可能会改变其原来的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

这样用于研究的病例类型(现患病例)显然会与队列研究或实验研究不同,它们多用新病例,由此而产生的偏倚即为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三)检出征候偏倚:

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疾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

(四)无应答偏倚:

选好调查样本后,如果有相当比例的人没有点查到,或者调查到,但有相当比例的人拒绝回答所有问题或部分问题,均可造成此偏倚。

(五)错误分类偏倚:

由于诊断标准不明确,划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有错误或缺陷,把一些非本病的患者划入病例组,或把一些轻型、非典型的患者误分入对照组,都会引起这种偏倚。

2、信息偏倚包含(回忆偏倚)(调查偏倚)(因果颠倒偏倚)

3、混杂偏倚:

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扩大了所研究的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影响叫混杂,其所带来的偏倚叫混杂偏倚,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

选择偏倚的控制:

1.对偏倚要有丰富的知识2.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3.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4.采用多种对照

信息偏倚的控制:

1.明确细致的资料收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2.尽量采用盲法收集资料3.尽量采用客观指标4.提高调查技巧5.资料校正。

混杂偏倚的控制

(一)限制

(二)匹配(三)随机化(四)统计处理

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常作为匹配的因素有:

年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血型、血压等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又称成组比较法,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病例与对照匹配:

频数匹配个体匹配

频数匹配:

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

个体匹配: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1:

1匹配又称为配对

匹配的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匹配过度: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匹配的注意事项

比例一般为1:

1,也可以1:

2,甚至1:

3或1:

4,最多不超过1:

4

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

优势比OR,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公式OR:

(a/c)/(b/d)=ad/bc

OR的含义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表示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OR=1,表示暴露和疾病之间不相关。

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素

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减少,暴露与疾病之间为“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素

OR≈RR的条件:

1)良好的代表性2)人群疾病频率较低(<5%)

病例对照研究优缺点

(一)优点:

1、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不需要众多研究对象;2、相对省力、省钱、省时,易于实施;3、既可检验有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的众多因素。

(二)缺点:

1、不适合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2、难以避免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3、混杂因素的影响较难控制;4、结论说服力较弱。

队列研究:

选择暴露于及非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随访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人群某种疾病的结局(发病率、死亡率)从而判断该因素与发病或死亡有无关联及关联的大小。

包括(前瞻性、历史性究、双向性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属于观察法2.设立对照3.由“因”及“果”4.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目的和用途一)检验病因假设

(二)描述疾病自然史(三)评价预防效果(四)预后研究

队列研究的常用危险度指标:

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归因危险度比(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队列研究优缺点

(一)优点:

1、可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死亡率、发病率,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2、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强,结论有说服力;3、可了解疾病自然史;可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结局的关系;4、样本量大结果稳定;5、了解基线率,为制定预防规划提供资料;6、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

(二)缺点:

1、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2、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大;3、随研究时间推移,未知因素进入研究人群可影响结局;4、设计要求高,实施难度大。

队列研究中存在的偏倚(无应答或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测量偏倚)(分析偏倚)(健康工人效应)。

健康工人效应:

是以外对照进行研究产生的一种偏倚,指研究人群比一般人健康,发病危险低。

流行病学实验是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被研究者所控制的干预措施,随访观察此干预措施对发病或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而评价该措施的效果。

包括(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

特点:

(1)前瞻性;

(2)干预措施;(3)随机分组;(4)对照。

基本原则:

对照的原则随机的原则盲法的原则

分类:

按研究场所划分(现场试验)(临床试验),按所具备设计的基本特征划分:

(真实验)(类实验)

真实验:

具备这四个基本特征的实验称为真实验.:

1.前瞻性研究2.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3.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4.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类实验即半实验不设对照组或者设对照组,分组不随机。

完全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有四个基本特征:

1.对照,2.随机抽样分组3.干预措施4.随访观察结局

实验设计的步骤1.确定实验的目的和方法2.确定实验人数3.确定实验现场4.估计样本含量;5.随机化分组,包含(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6.设立对照组

霍桑效应:

因成为研究中特别感兴趣或受注意而改变行为

安慰剂效应:

因依赖药物而产生的正向心理效应

对照组设立的方式:

(标准疗法对照)(安慰剂对照)(交叉对照)

安慰剂:

在外型、颜色、大小、味道等各方面与所试制剂相同或极为接近,但对人体没有任何药理或毒副作用的制剂或措施。

盲法:

为避免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因知道被研究者分在何组而产生偏倚采用的一种方法。

包含(单盲)(双盲)(三盲)。

流行病学实验优点:

1、标准化;2、随机分组,可比性强;3、能得出肯定结论,可靠性强

缺点:

1、设计实施难度大、要求高,难以实施;2、研究对象代表性不足,影响结论推论到总体;3、依从性难以保证,影响评价;4、医德问题。

病因: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病因。

病因模型:

(流行病学三角模式)(轮状模式)(疾病因素模式)(网状模式)

假设演绎法:

对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研究起衔接作用的逻辑方法即假设演绎法

统计学关联可以是(虚假关联)、(间接关联)或(因果关联)。

虚假关联:

是由流行病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选择、测量偏倚引起的,这些偏倚可发生在研究的设计和实施阶段,使原本不存在的关联表现为虚假关联。

间接关联:

通常是由混杂因素作用所致的关联,即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使因素与疾病间的关联从无关联变成了有关联,歪曲了其真实的关联强度。

病因推断标准:

1.关联的强度2.关联的时间顺序3.关联的一致性:

一是因素与疾病二者的分布相符合;4.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5.逆向效应6.关联的特异性:

7.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8.关联的类似性

病原体:

能够引起宿主发病的各类微生物。

特性:

传染力、致病力、毒力

病原体的变异性:

(耐药性变异)、(抗原性变异)、(毒力变异)

宿主:

指能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统称。

免疫力:

宿主机体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

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传染过程: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

宿主对病原体传染过程反应的轻重程度的频率。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从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此过程又被称为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从体内排出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患者作为传染源:

传染病的病程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

患者在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额度。

2、病原携带者:

是指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3、人畜共患疾病:

有些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并有共同的病原体引起。

自然疫源性疾病:

指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别人,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宿主体内排出后,到进入新的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传播因素:

外界病原体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水、空气、食物等)才能进入易感宿主体内。

传播病原体的这些物质称为传播因素。

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容易感受的程度。

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①新生儿增加。

②易感人口的迁入。

③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④免疫人口的迁出或死亡,使人群易感性升高。

*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流行的关系

有了传染源及适宜的传播途径,没有易感者的存在,仍然不可能发生新的病例,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因此易感者的存在是发生新病例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群对于传染病病原体的入侵和传播的抵抗力称为群体免疫,与群体免疫相反的是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是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引起传染病流行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易感率高,则传染病易于发生和传播,某病流行可能性大。

反之,流行的可能性小,降低人群易感性是制止流行的强有力的因素。

因此,通过人工自动免疫的途径,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易感性是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

疫源地:

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疫源地形成的条件:

(传染源存在)和(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

不同传染病或同一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不同,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传染源被移走或消失(住院、死亡或治愈);②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③周围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或感染。

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三环节的措施:

1)对传染源的措施: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3)对易感者的措施:

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计划免疫: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称为计划免疫,目的在于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并最终消灭传染病

预防接种:

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减少易感者,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同源爆发:

发病者同时暴露于某种共同的病原体或污染源引起的爆发。

暴露怀疑偏倚:

如果研究者事先了解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或某种结局,主观上认为某病与某种因素有关联时,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使用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调查方法探索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多次认真详细地询问和调查病例组某种因素的暴露史,而漫不经心地调查和询问对照组的暴露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

(一)计数资料:

拟调查儿童蛔虫感染率,据以往资料,该地约30%,定d=0.1P求:

N=?

解:

据题意,P=0.3Q=0.7,则:

N=Q/P*400=400*(0.7/0.3)=933(人)

计量资料:

s总体标准差估计值;n为样本量;d为容许误差,一般为0.1s。

例:

拟了解某地人群白细胞水平。

文献记载,正常成人白细胞标准差约1000个/mm3,现规定d=100个/mm3。

求:

n=?

解:

n=4*s2/d2=4*1000

/100

=400(人)

2、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答:

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相同点:

①都是前瞻性研究;②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前者检验效力要高于后者;③研究过程中都要设立对照。

不同点:

①前者是实验性研究,后者是观察性研究;②前者研究中有干预措施,后者无;③前者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随机抽样的,不能随机分组。

3、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实验的起始点有何不同?

答:

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

通常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其干预措施不是一级预防,它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但能防止疾病的后遗症,故起始点多为疾病的临床期;现场试验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社区试验是现场试验的一种扩展,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两者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故研究多起始于疾病尚未发生时。

4、列出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答:

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如下:

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人群,即研究对象;③选择实验现场;④估计样本含量;⑤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⑥设立可比对照;⑦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盲法干预。

评价某项试验的资料整理表

试验(测血糖) 金标准确诊

(mg/100ml)糖尿病人(病例)非糖尿病人(非病例)合计

阳性(≥110)65(真阳性;A)263(假阳性;B)328(A+B)

阴性(<100=5(;假阴性C)247(;真阴性D)252(C+D)

合计 70(A+C)510(B+C)580(N)

真实性(准确性;效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的程度

1、灵敏度:

试验将实际有病者判断为有病的能力。

2、特异度(specificity):

试验将实际无病者判断为无病的能力。

3、假阴性率:

试验将实际有病者判为无病者占全部患者的比例。

灵敏度=1-假阴性率

4、假阳性率:

试验将实际无病者判为有病者占全部无病者的比例。

特异度=1-假阳性率

5、约登指数:

试验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

为灵敏度、特异度之和减1。

6、粗一致性:

试验所检出的真阳性和真阴性的例数占总受试人数的百分比。

可靠性(信度):

某试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试同一测试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性。

可靠性影响因素:

1、受试者个体差异2、试验条件3、观察变异

阳性预测值:

指筛检试验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真阳性)的比例,表示筛检阳性者真正患所筛检疾病的可能性

.阳性预测值=A/A+cb阴性预测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