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840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docx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enteryourcompany'snameandcontentv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1课时)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想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网络中的病毒和垃圾一直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如何看待信息安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做一个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的道德公民。

二、教学对象分析

职业学校的高一学生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对上网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上网过程中,他们好奇心重,对网络安全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面对网络的诱惑中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能力,使他们能遵守规范,自尊自爱,文明上网,争做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及有关知识。

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

3、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知道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

2、提高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教育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难点:

信息安全防护办法。

五、教学方法:

实例演示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1、两个常见计算机病毒演示程序:

QQ木马病毒、“落雪”病毒;

2、收集教材案例;

3、制作《计算机安全知识调查表》(见附件),课后将其发放给学生,回收后统计结果。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教师机器上演示机器遭受病毒攻击时的状况:

1、QQ木马病毒;

2、“落雪”病毒;

并提出问题:

计算机为何出现这种状况?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观察计算机发生了什么,引发学生的旧的情感体验;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带着问题继续接下来的学习。

形象直观地表现病毒发作的症状,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让学生解决,使学生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明确下一步新课的目标及任务。

1、计算机病毒:

(1)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特性:

具有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

(3)传播途径:

有很多种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网络和磁盘进行传播。

2、计算机犯罪。

(1)什么是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是指为了个人私利或展示个人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进行的犯罪活动。

(2)信息污染。

利用网络传播违反社会道德或所在国家法律及社会意识形态的信息,即信息垃圾。

一些色情的、种族主义的或有明显意识形态倾向的信息,不仅对青少年的毒害十分严重,也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认真听讲、记笔记;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提问。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强化知识点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懂的识别网络中的资源,自觉拒绝网络中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充分利用有用的信息,遵守网络规则。

任务一:

学生上网查找:

一些计算机犯罪案例;

我国以及全世界目前针对网络安全采取哪些措施;

将搜集结果,通过FTP传送到服务器上所在班级文件夹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整理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整理、判断资料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运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

采取边学边练的方法,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学习效果。

任务二:

1、登陆http:

//192.168.224.13/下载毒霸并安装杀毒;

2、登陆http:

//192.168.224.160/下载瑞星并安装杀毒;

3、搜索并下载安装天网防火墙,观察防火墙行为。

登陆内网下载相关软件并安装;

运行杀毒程序;

观察防火墙运行情况;

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对于以上的学习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谈谈对于自己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行为。

每个小组先自行讨论,然后汇总讨论结果,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在交流的时候,每个小组成员如果觉得代表讲的还不够全面都可以加以补充。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通过最终小组讲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进行归纳:

1、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定期对其升级,对系统全面查杀病毒;

2、对计算机系统打补丁,对重要数据不定期的进行备份;

3、不登陆不健康的网站,不接收来路不明的网址,不要从网上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资料;

4、不制造、使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软件;

5、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的事。

把刚才自己参与讨论的结果和教师所讲结合起来,总结归纳所学内容。

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

提高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完成发放下去的《计算机安全知识调查表》(见附件)。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做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

完成调查表。

拓展学习,巩固上课效果。

课后调查问卷能及时反映上课效果,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第一时间传递给教师,便于教师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附件:

《计算机安全知识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欢迎参加本次调查!

您认真、客观的回答将是本研究科学性、准确性的保证。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同学们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一些情况,您的回答没有正误之分,但求反应真实情况。

答案仅作研究之用,我们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请在符合您情况的括号中填写答案。

再次感谢您的大力合作和支持!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

  

A.传播性、潜伏性和破坏性B.传播性、潜伏性和易读性

C.潜伏性、破坏性和易读性D.传播性、潜伏性和安全性

2.计算机病毒会造成?

A.CPU的烧毁B.磁盘驱动器的损坏

C.程序和数据的破坏D.磁盘的物理损坏

3.以下使用计算机的不好习惯是?

A.将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内

B.对重要的数据常作备份

C.关机前退出所有应用程序

D.使用标准的文件扩展名

4.在上网的过程中,你的邮箱中有一份陌生人发来的生日礼物邮件,你会怎么做?

A.打开看一看 B.删除该邮件

5.设置密码时,安全级别最高的是哪种方法。

A.生日B.字母、符号、数字混用,多用特殊字符

C.英语单词D.电话号码

6.你收到一封来自银行的邮件,声称你的账户在某商场大额消费,请你登录它提供的银行网站,输入账号和密码,查看你的账户。

你会怎么做?

A.登录该网站查询B.不登录该网站查询

7.发现病毒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_____。

A.用查毒软件处理 B.用杀毒软件处理

C.删除磁盘文件D.格式化磁盘

8.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上网后,你会怎样做?

A.上完网后转身就走B.关机后再走

C.关闭所有浏览的窗口再走D.消除系统中保留的个人信息再走

 

 

谢谢阅读!

!

!

随心编辑,值得下载拥有!

专业│专注│精心│卓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