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928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x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启用前机密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汉语基础考试时间:

2012年1月8日上午

招生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

---------------------------------------------------------------------------

说明:

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写在此页上无效。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汉民族的共同语,在春秋时被称为。

2.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大方言区。

3.新疆汉族使用的汉语属于方言。

4.语音系统中最小的语音单位叫。

5.发音时口腔通畅,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这样的音叫。

6.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广泛运用法构造新词。

7.从发音部位来说,舌头可以分为舌尖、舌面和。

8.如果一个人把p读成了b,是因为他的错了。

9.如果一个人把b读成了d,是因为他的错了。

10.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个边音,是。

11.[ts’]是一个、送气、清、塞擦音。

12.合口呼韵母是指。

13.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可以做韵尾的辅音有(请用国际音标表示):

14.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是(请用国际音标表示)。

15.zhuang这个音节中包含了个音素。

16.现代汉语中,除了舌面元音外,还有元音。

17.“旅”字的形旁是。

18.“小雨伞”的实际读音是(请写出调类)。

19.在音节yan中,/a/的实际读音是(请用国际音标表示)。

20.现在,汉语字典或词典中,汉字的排列顺序主要音序法、形序法和。

21.从词根与词根之间的关系看,“蜡染”属于。

22.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她的基础方言是。

23.“即使……,也……”一般表示关系的复句。

24.在词义的构成中,除了理性义之外,还有。

2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6.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叫做。

27.在汉语中,语音四要素当中的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起重要作用。

28.从构词的角度看,词中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叫做。

29.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两种方法产生的。

30.从语言类型上来看,现代汉语属于。

二、判断(每题1分,共20分)

1.五四运动以后,国语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

2.现代汉语中,词都是单音节和双音节的。

3.《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都是用白话写作的。

4.标注声调时,声调要标注在韵腹上。

5.早在数百年前,北方方言就在中国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政府的大力推广。

6.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和安徽省属于江淮方言区。

7.从构词能力的角度看,“者”是一个不自由语素。

8.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指的就是文艺作品的语言。

9.“慢性、彩色、初级、民用”等词,表示事物的属性,但它们不是形容词。

10.辅音与元音的主要区别是:

发辅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元音不受阻碍。

11.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只有一个浊辅音r。

12.借喻,是指不说出本体,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13.在诗歌等韵文中所讲究的押韵,就是指韵腹要相同,但是韵尾可以不同。

14.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中押韵时广泛运用十三辙。

15.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上,汉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使汉字基本摆脱了象形的特点。

16.偏旁和部首的区别在于,所有的汉字都有部首,而偏旁只有形声字才有。

17.“这样的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这个句子是一个被动句。

18.单纯词可以是单音词,也可以是多音词;合成词也一样。

19.能在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就是连词。

20.uang是前响复元音韵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福州话属于哪个次方言区?

A闽南B闽北C闽东D闽中

2.下面哪个方言里有浊声母[b][g]?

A北方方言B赣方言C闽方言D粤方言。

3.声调的区别主要是哪方面的区别?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

3.下面哪个元音属于后元音?

A[i]B[a]C[e]D[ɑ]

4.从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哪个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A闽方言B粤方言C吴方言D湘方言

5.下列哪个意义属于引申义?

A跑步B跑关系C科学堡垒D骨肉亲情

6.以下哪些特点不是现代汉语的特点?

A没有复辅音B双音节词占优势C语法与句法基本不同D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7.哪个句子属于复句?

A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有时间再讨论。

B你想起他就会感动。

C他来到教室,坐下来看书。

D日本爆发海啸,致使很多人失去了家园。

8.下面哪个字属于指事字?

A政B戍C卡D泪

9.在国际音标中,[m]属于什么音?

A口音B鼻音C清音D送气音

10.下面哪个词兼有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

A拘泥B拘谨C幸福D希望

11.从词汇属性上看,下面哪个词与其他三个不同?

A姥姥B爸爸C饽饽D皑皑

12.下面哪个句子中,代词是虚指用法?

A我刚来,谁也不认识。

B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他。

C我哪儿也不想去。

D谁都不能不吃饭。

13.下面哪个句子是连谓句?

A领导表扬他有进步。

B他没有资格要求奖励。

C微笑使你看起来更年轻。

D老师鼓励我好好学习。

14.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影响而发生音变。

它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其规范写法为“啊”?

前字韵腹或韵尾是:

AoBngCeDn

15.下面哪个补语是程度补语?

A闹得慌  B闹得我头疼 C折腾累了 D折腾得病了

16.下面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

A越B颖C闻D炙

17.下面哪个词属于状态形容词?

A水灵灵B伟大C微型D美丽

18.下面哪部字典最先确立了用部首编排汉字的方法?

A《说文解字》B《康熙字典》C《字汇》D《玉篇》

19.下面哪个词由两个自由语素合成?

A民族B地区C演员D地球

20.从构词的角度看,下面哪个词与其他三个不同?

A蝴蝶B芙蓉C蟑螂D蝙蝠

21.下面哪个词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

A休克B浪漫C可口可乐D啤酒

22.从词义演变的角度看,哪个词属于词义的扩大?

A勾当B行李C臭D河

23.下面哪个成语来源于口头俗语?

A困兽犹斗B一视同仁C千夫所指D天花乱坠

24.下面四组反义词中,与其他不同的一组是哪个?

A生-死B男-女C冷-热D反-正

25.下面哪个词组是状中结构?

A学术交流B进行切磋C相互研讨D受到重视

26.从功能来看,下面哪个状语与其他三个不同?

A高兴地对我说B圆圆地画一个圈C热烈欢迎D为他骄傲 

27.下面哪个句子中有插入语?

A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B我们今天下午进行了研究,对这个问题。

C在那个时间,也就是他刚生病的那段时间,她天天来看他。

B我买了件大衣,呢子的。

28.下面的紧缩复句属于什么关系的复句?

做了一个再做一个。

A条件B顺承C并列D递进

29.下面的词组如果进行层次切分,第一次切分后两个直接成分间是什么关系?

别忘了带雨伞。

A联合B连谓C状中D动宾

30.汉民族的共同语,从什么时代开始被成为“官话”?

A春秋B汉C明D辛亥革命时期

贰汉语应用能力(共40分)

4、举例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和用途。

(10分)

 

5、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但应用中一般不会造成混淆,这是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

(5分)

 

六、判断改错题(共15分)

1.判断下列词语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5分)

如:

空空如也(√)旁

博引(征)

(1)既往不纠()

(2)怙恶不悛()

(3)望风披糜()(4)按步就班()

(5)龙蟠虎踞()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问题,若有问题,请改正。

(10分)

(1)可惜他说的都是零星片段,不能给我一个明晰的观念。

()

(2)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通俗,深文周纳,令人费解。

()

(3)当时他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对于读者并不熟悉。

()

(4)采用这种方法,人数不宜过多,以五六人即可。

()

(5)这种现象值得各地从事中学教育的老师所重视。

()

七、文言文阅读题。

(共10分)

1.请给下列古文标点(6分)

白公問於孔子曰人可與微言乎孔子不應白公曰若以石投水奚若孔子曰沒人能取之白公曰若以水投水奚若孔子曰淄澠之合者易牙嘗而知之白公曰然則人不可與微言乎孔子曰胡為不可唯知言之謂者為可耳白公弗得也知謂則不以言矣言者謂之屬也

2.根据上段古文填空(4分)

(1)“奚若”的意思是

(2)“嘗”的意思是

(3)“胡為”的意思是

(4)“谓”的意思是

叁汉语语言分析(共30分)

8、请用国际音标描写普通话中“安、烟、弯、冤、央”的实际读音。

(共5分)

 

九、辨析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10分)

1.“一连”与“连续” 

2.“以致”与“以至”

十 、语法分析(共15分)

1.分析下面三个短语在结构和语法意义上的异同(6分) 

(1)晾干了 

(2)买大了 (3)剪短了 

2.分析下列歧义结构。

(4分)

(1)不知道怎么办好

(2)小红一早上就写了三封信

3.简要回答,为什么

(1)可以说,

(2)不可以说?

(5分)

(1)孩子把眼睛哭肿了。

(2)孩子把说教听烦了。

 

启用前机密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时间:

2012年1月8日下午

招生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

说明:

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写在此页上无效。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孔子认为《诗经》可以教会人们四种能力。

2.京剧表演分“生、旦、净、丑”;其中的“净”也称。

3.古代皇帝用的印章叫“”,一般私人用的叫“印”。

4.中国史书从运用体裁上可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三大类。

5.阿佛洛狄忒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爱情、婚姻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她的名字为。

6.《说文解字》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称为“六书”;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7.从汉到明,中国著名的医学著作有《》、《脉经》、《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出自明朝人的词作《临江仙》。

9.《四库全书》是按四部分类法编写的,具体“四部”是。

10.中国有四处规模较大的石窟,它们分别是云冈、敦煌、、龙门石窟。

11.“和歌”是日本诗歌体之一,盛行于奈良时代,以《》最为著名。

12.中国古代的乐器,共分为吹、拉、弹、四大类。

13.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4.“自叙体”抒情小说成为一股潮流,是从郁达夫的《》开始的。

15.《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山水诗的评价。

17.在解放区文艺创作中,注意刻画、赞美女性人物的作家是。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出自杜甫的《》。

19.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有《》、《艰难时世》、《大卫·科波菲尔》等。

20.《》是两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21.冯梦龙的“三言”和的“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

22.很多学者把在EdwardHall在1959年出版的《》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23.随遣唐使入唐的日本留学生晁衡,原名,在长安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

24.清代,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是。

25.在殷墟王陵出土的“”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26.秦王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称始皇帝。

27.《史记》所记载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28.“胸有成竹”是的表兄弟苏文同的画竹理论之一。

29.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了三大水利工程:

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广西的。

30.1755年,伏尔泰根据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用法文改写了一出名为《》五幕悲剧。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语言可以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这一观点被人类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质,它有一套不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因此而被大家一致接受。

3.班超继张骞之后再度出使西域,从此开通了“丝绸之路”;其副将甘英最远还到达了波斯湾。

4.荀子的《劝学篇》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他本人也是中国最早的私学创立者。

5.“刻板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之一,它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得到缓解。

6.一般来说,在语言、习俗等方面适应另一种文化并不是最困难的,真正的困难可能在于价值观念的分歧。

7.公元1601年,皇太极等人开始创立八旗制度,此后逐步实现了军政合一的统治制度。

8.宋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9.“文化休克”一词概况了种种跨文化不适应的症状。

10.以司马迁的《史记》为开端的纪传体体裁,是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

11.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和嘉陵江从中流过,古代一直被称为渝州,后才改称重庆。

12.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的起点是,燕、赵、魏三家分晋。

13.现代文学中的“自叙传”小说是自传小说。

14.明代根据汉族习俗规定了服饰制度,文官用鸟武官用兽。

15.古都北京在历史上几次易名,依次为幽州、燕京、蓟、大都、北平、北京等。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一部典籍?

A.《大学》B.《中庸》C.《孟子》D.《论语》

2.“道、州、县、府”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行政区划?

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3.“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元亮酒”、“步兵厨”指的是哪两位古人?

A.杜康、韦巨源B.韦巨源、阮籍C.陶渊明、阮籍D.蔡襄、阮籍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荀子B.孟子C.孔子D.左丘明

5.“画龙点睛”的故事,说的是哪位画家?

A.张僧繇B.顾恺之C.曹不兴D.陆探微

6.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是:

A.《伊势物语》B.《竹取物语》C.《源氏物语》D.《平家物语》

7.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

A.同心清真寺B.化觉寺C.艾提尕清真寺D.松江清真寺

8.汉代以后的酿酒技术不断进步,哪部典籍记录了九种具体的造曲法?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风俗通义》D.《农政全书》

9.《鲁滨孙漂流记》,是哪位作家的长篇小说:

A.毛姆B.斯威夫特C.笛福D.王尔德

10.明长城的防御体系设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

A.从山海关到平型关B.从山海关到居庸关C.从山海关到嘉峪关D.从山海关到雁门关

11.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是:

A.《永乐大典》B.《艺文类聚》C.《太平御览》D.《北堂书钞》

12.古代名人雅士除了名、字外,还常常有“号”;“少陵野老”是哪位古人:

A.朱彝尊B.黄庭坚C.杜甫D.贾岛

13.《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在创作中使用大量内心独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潜意识”。

乔伊斯是哪一个国家的作家:

A.爱尔兰B.丹麦C.苏格拉D.法国

14.下列哪一部书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专著:

A.《幼学琼林》B.《治家格言》C.《颜氏家训》D.《帝王世家》

15.下列哪一部书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字典,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

A.《尔雅》B.《说文解字》C.《广韵》D.《北堂书钞》

16.哪座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

A.洛阳桥B.赵州桥C.宝带桥D.卢沟桥

17.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最早记录了下列哪项的使用方法: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

18.后世采用了哪部典籍中关于“六书”的名称:

A.《周礼》B.《汉书·艺文志》C.《说文解字》D.《仓颉篇》

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

A.《琵琶行》B.《暮江吟》C.《长恨歌》D《孔雀东南飞》

20.明永乐年间,郑和从当时的哪个地方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航?

A.厦门金门岛B.苏州刘家港C.江苏连云港D.福建泉州

21.佛教四大名山是:

A.五台山、峨眉山、武当山、普陀山

B.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C.五台山、华山、九华山、普陀山

D.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22.与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明代官员是?

A.杨廷筠B.徐光启C.毕方济D.李文藻

23.建于隋代的赵州桥是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建造者是:

A.蔡襄B.李冰父子C.展子虔D.李春

24.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的类书,是成书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的:

A.《佩文韵府》B.《四部丛刊》C.《四库全书》D.《古今图书集成》

25.最早把“教育”二字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

26.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的是:

A.腓尼基人B.迈锡尼人C.克里特人D.古巴比伦人

27.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但丁,创作了名著《神曲》。

他是那个国家的人?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希腊

28.下列科学家中哪位是数学家:

A.哈维B.笛卡尔C.培根D.伽利略

29.宋代刻印字体的版本有肥瘦两种,其中“肥版”字体学习的是:

A.虞世南B.欧阳询C.颜真卿D.褚遂良

30.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说明非常详细的“珠算”算法著作是:

A.《九章算术》B.《周髀算经》C.《数学九章》D.《直指算法通宗》

31.1593年,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外国人是:

A.柏应理B.利玛窦C.马若瑟D.卫匡国

32.篆书分为大篆、小篆,唯一代表大篆的是:

A.籀文B.甲骨文C.钟鼎文D.石鼓文

3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有:

A.白居易、元稹、李绅、钱起B.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

C.白居易、张籍、李绅、卢纶D.白居易、李绅、钱起、卢纶

34.书法艺术中“瘦金书”的创造者是:

A.赵佶B.欧阳询C.米南阳D.褚遂良

35.宋元年间,黄道婆向哪个少数民族学习了先进的纺织技术?

A.苗族B.彝族C.黎族D.瑶族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为中心”,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_______”。

2.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存在第一语言习惯的迁移问题。

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迁移,叫_______,起阻碍作用的叫_______。

3.教师知识有两种存在形式,显性知识和________。

4.二语习得过程分为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系统发展和________四个阶段。

5.教师的课堂交际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________。

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_________是研究教学规律的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7.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长时记忆和________。

8.教学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信度、__________和公平性。

9.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__和教育中介。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

2.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与学习者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3.“以语言知识为导向”可以看做是《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4.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ACTFL)提出的21世纪第二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学习标准的5个“C”中,交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

5.微格教学是国外培训教师的一种有效途径。

6.对外汉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

7.对外汉语教学必须综合运用三个方面的规律,即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

8.任务教学法是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结构型较学术性的一种发展形态。

9.教师专业发挥理论最为关注的是教师的职前培养。

10.习得与学习假说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输入理论的基础。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A.课堂组织管理B.备课C.教师语言D.教师提问

2.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_________。

A.运用阶段B.输入阶段C.监控阶段D.过滤阶段

3.教师的体态语包括表情语、________和手势语。

A.随身用品B.服饰C.身姿语D.人际空间距离

4.教师组织课程内容的依据是知识逻辑和________。

A.教学目标B.学生经验C.教学方法D.评估内容

5.第二语言教学中通常所谓的“听说读写”指的是四种_______。

A.语言知识B.语言技能C.语言变体D.语言表现

6.通常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称为________。

A.中介语B.过渡语C.双语D.洋泾浜语

7.记忆心理学把人脑对事物的记忆按事物性质分成语义记忆和_________两类。

A.结构记忆B.功能记忆C.情节记忆D.过渡记忆

8.以下哪个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A.反思日志B.行动研究C.学习共同体的建立D.奖励机制

9.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模式包括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和_______。

A.指导式B.发展式C.探索式D.研究式

10.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态度、焦虑、自信心和________。

A.信念B.亲情C.压力D.动机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自己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解与体会,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自由命题作文。

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阿尔玛阿塔师范学院的女大学生塔玛拉很关心教学方法的问题。

她写道:

“我看到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教学方法就感到害怕。

几乎每天在报刊上都能看到:

这是一种新方法,那是一种新教学方式……怎么才能搞清楚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呢?

其中的哪一些才是真正有效地呢?

塔玛拉和别的大学生都关心“有些教学方法产生了,而其生命又不长久”。

你们应该懂得: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

譬如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

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

可是,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它们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

是一堆金属----如此而已。

这其中的每一块金属,只有到了匠师的手里,才能变成工具。

教学方法也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