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932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docx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1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题(含答案)

(1)

一、选择题

1.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

“宋时蕃商巨富,服饰皆珍珠罗绮,器用皆金银器皿。

”这里的蕃商指的是在唐宋时期,有不少波斯、大食来的商人。

宋代的大食指的是

A.阿拉伯帝国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日本

2.644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

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

3.据下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A.处在世界中心B.沟通东西方文明C.科技水平先进D.文学成就巨大

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5.下图为日本电影《大化改新》的剧照,某历史兴趣小组几个同学观看后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时日本的服装效仿我国唐朝

B.剧照上的建筑依稀可以看出长安的风格

C.大化改新使日本开始步入文明社会

D.日本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6.SIS组织(译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是一个活跃在中东的极端恐怖主义组织,该恐怖组织宣称自身对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权威地位。

该组织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

7.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

“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8.某历史兴起小组在研学旅行时,到达目的地麦地那,参观了清真寺,了解了穆斯林的生活习俗。

该研学旅行的主题与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9.2019年5月1日,日本新任天皇德仁继位,其年号为“令和”,打破了从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化”以来天皇年号均取自中国典籍的传统。

日本大化时代,通过学习中国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政局稳定

B.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

C.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

D.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10.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

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

11.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后,其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A.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而非其主公B.武士阶层控制中央政权,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

C.孝德天皇掌握中央大权D.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1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材料中的措施出自

A.梭伦改革B.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

13.下面的摘录笔记评述的是

古代日本历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它是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大化改新B.伯里克利改革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

14.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

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15.“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

”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

16.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释迦牟尼创立佛教B.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C.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D.《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东方

17.下图是西亚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18.“先知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下列符合这一看法的历史依据是

①创立了伊斯兰教②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

③建立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阿拉伯帝国④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

A.《天方夜谭》B.《医学集成》C.《医典》D.《古兰经》

20.如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赁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21.一条“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岁月悠悠。

昔日阿拉伯商人留下的足迹,至今依旧令世人向往探寻。

下列关于这个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C.穆罕默德开创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D.《天方夜谭》是欧洲文学塊宝

22.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屋大维创立元首制

使罗马共和国进入黄金时期

B

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使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东欧

C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典

使拜占庭帝国进入全盛

D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A.AB.BC.CD.D

23.下表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北魏孝文帝改革D.法兰克王国改革

24.古代世界出现了一些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下面哪幅图展示了阿拉伯帝国的疆域

A.

B.

C.

D.

25.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

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发动宫廷政变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庄园D.大化改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大食是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

起源于波斯语称阿拉伯人为TaZi的音译。

有白衣大食,以叙利亚大马士革为首都,称倭马亚王朝,有黑衣大食,以巴格达为首都,称阿拔斯王朝,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废除一切私地,故材料体现大化改新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ACD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所以据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为沟通东西方文明,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图片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阿拉伯人的贡献,结合图片的中国四大发明的内容以及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解答问题。

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645年……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选项符合题意;ACD与大化改新不符,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奴隶制社会也是人类进步的文明社会,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东”“对整个穆斯林世界拥有权威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安拉”。

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所以题干中的ISIS组织信仰的应该是伊斯兰教,D项符合题意;A项诞生在巴勒斯坦地区,B项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C项诞生在古印度。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10年,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

8世纪中期,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

“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麦地那、清真寺”可知,此内容与伊斯兰教有关。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630年,兵临麦加城,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故C符合题意;佛教、基督教、道教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股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麦地那、清真寺”是解题的关键,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630年,兵临麦加城,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9.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逐渐发展成集权封建国家,故D符合题意;根本性变化是指日本的社会性质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是在12世纪末,故B不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将唐朝制度和日本实际相结合,并非全盘唐化,故C不符合题意。

故D符合题意。

10.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可知,当时的大学享有司法特权,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信仰自由权,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当时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故B符合题意。

A是武士道的特点,但不是中央政权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CD是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时期,此时幕府统治尚未建立,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内容“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C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A排除;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分给公民”无关,B排除;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1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据“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A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发生在雅典,B排除;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与日本无关,C排除;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与日本无关,D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与识记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

1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效仿中国唐朝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改革,使得日本由奴隶社会成功的过渡到封建社会,促进了日本的发展进步,B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改革,不是日本的革新,A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是俄国1861年的改革,不属于日本的革新,C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是日本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不是学习中国的革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内容,总结出关键信息“学习中国”“日本革新”,结合日本的历史以及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属于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属于历史观点,C正确;ABD都属于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

故选C。

1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为主神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就要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专题复习世界三大宗教创立地点、时间、创始人、教义及影响。

抓住创立关键词作为解题的切入点。

1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六七世纪时,阿拉伯半岛上社会矛盾尖锐,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

622年,他率领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谴使麦地那,承认默罕默德的统治地位,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所以符合这一看法的历史依据是①②④,B项符合题意;而③建立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阿拉伯帝国是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扩张的结果,与穆罕默德无关,排除。

所以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因此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天方夜谭》。

选项A符合题意;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BC排除;《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D排除。

故选A。

20.B

解析: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包括: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管理。

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专题复习日本历史上的两次主要改革。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影响,对比改革带给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阿拉伯人把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传到欧洲,所以习惯上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创造者是古印度人,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穆罕默德的后继者开创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文学塊宝,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D正确;屋大维创立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A;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西欧,排除B;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典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排除C。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框表为依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

2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可知与大化改新相关,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选项B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达到顶峰,A排除;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排除;法兰克王国改革,形成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D排除。

故选B。

2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图A展示了阿拉伯帝国的疆域,阿拉伯帝国定都巴格达,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

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他们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A正确;B是罗马帝国的疆域,C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D是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排除。

故选A。

2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646年开始,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D符合题意;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确立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故A不符合题意;幕府统治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天皇大权旁落的表现,故B不符合题意;建立庄园,并形成武士集团,为随后幕府统治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