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20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docx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

八年级(下)期末文化素质检测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只要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大小就等于拉力大小

B.乙实验中加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变大

C.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丙实验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D.利用这些器材还能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接触面积有关

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工人师傅用500N的力,在100s内把14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0m.在此过程中()

A.他做的有用功是14000W

B.他做的总功是14000J

C.他做功的功率是15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

3.在一只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把它分别置于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铅笔分别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和三种液体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

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4.在足球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过程中,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头顶足球时头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下落过程中,足球的惯性变大

D.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5.一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N 103Pa

B.50N 105Pa

C.500N 104Pa

D.500N 106Pa

6.一辆娱乐电瓶车,工作电压为

,工作电流为

,效率为

.电瓶车及人总重为

,行驶时阻力是总重的

倍,则此电瓶车水平匀速行驶

所用的时间约为()

A.83s

B.833s

C.104s

D.以上都不对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

5,若空气给气球的浮力始终保持为50N,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吊篮受到的浮力和阻力不计.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下运动;若吊篮中的物体的重力减少20N,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上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球和吊篮的质量是1kg

B.吊篮下降时,气球受到的阻力为10N

C.吊篮上升时,吊篮中物体的质量是3kg

D.如果把吊篮中的物体全部抛掉,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3m/s

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

A.一只大公鸡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袋方便面

D.一枚大头针

10.“五·一”长假,小乐和同学外出旅游,当他静止地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旅游大巴车厢内时,试分析他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

A.不受力

B.受到重力和车厢对他的支持力

C.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D.受到汽车对他的牵引力

1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

B.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完成相同的功,用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

1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核桃夹

船浆

手推车

碗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13.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受龙卷风的影响而倾覆,这是因为龙卷风的中心空气流速大,压强   .事故地点水深15米,此处江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14.一座限重为5×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kg(g=10N/kg).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

①书包背带做得较宽;②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③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④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⑤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⑥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摩擦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15.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1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________F2(>/</=);F1所做的功________F2所做的功(>/</=).若该砖质量为0.8kg、体积为1dm3,将其投入足量的水中,静止后该砖所受浮力为________N.(g取10N/kg)

16.在元旦联欢会上,为渲染气氛,教室里悬挂着各种彩色气球,小敏用手轻轻压气球,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比较乙、丙和丁图,可以得到: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小宇分别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的关系;其中木块在毛巾表面匀速滑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2)小宇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依次切开(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在同一木板上匀速拉动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他分析表中数据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老师却指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滑动摩擦力f/N

1

整块

160

2.0

2

3/4块

120

1.5

3

1/2块

80

1.1

4

1/4块

40

0.5

19.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

(1)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明在如图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

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在某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起吊重为600N的物体,他站在地面上用200N的力往下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3m,滑轮组工作时的效率为75%.

(1)求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2)该工人的拉力所做的总功;

(3)求该滑轮组中吊起物体的绳子股数n,并画出这个滑轮组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甲底面积为5

10﹣2米2,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80牛、底面积为6

10﹣2米2,容器甲中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1) 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 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3) 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

求物块A的密度ρA。

22.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时,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使水缓慢流出,当物块A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此时关闭阀门

A.弹簧受到的拉力F跟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g取10N/kg,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A不吸水).求:

(1)打开阀门前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五、作图题

2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法表示出物体所受到的力.

24.如图,请画出撬石块时动力F的力臂l。

(_______)

25.如图所示,SA为水面上方的点光源S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该光线射到水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刚好指向水面上方凹透镜右侧的焦点。

请画出:

(1)光线SA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26.

(1)雨后,小明发现雨滴附着在草尖上(如图所示),同时也观察到雨滴越来越大,小草越来越弯曲,雨滴大到一定程度就掉落下去了。

请写出以上情景中的物理力学现象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物理力学知识(说明:

掉落前的雨滴受到小草的附着力)

物理力学现象

相关物理力学知识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自行车是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请把它们对应起来(把字母填在相应的序号后面):

①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②前、中、后轴都安有钢珠

③宽大的座垫更舒适

④骑车时如果速度太快,危险性增大

⑤骑车上坡时,往往要加紧蹬几下

⑥正在骑车的人停止蹬车后,车仍然向前走

A.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C.用滚动代替滑动以减小摩擦

D.速度快,动能大

E.增大动能转换更多的重力势能

F.由于惯性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