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696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5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docx

华师心理学讲义第四章学习

第四章学习

本章提要:

什么是学习?

学习包括哪些类别?

学习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有哪些主要的学习形式?

各种学习理论是怎样看待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的?

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学习观对学习的理解有什么差异?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个基本含义:

首先,是基于经验而导致的

经验既指个体通过直接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本身,也指这一过程所得到的结果。

本能行为不是学习,自然成熟也不是学习

经验既包括有准备的系统的学习经验,也包括偶然的,如看见交通事故。

其次,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行为的变化

行为潜能的变化,如学习50个单词,掌握了28个,还有22个,再次学习22个时候,会更快,说明潜能的变化。

再次,是相对持久的

疲劳和疾病,药物,酒精等引起的暂时变化不是学习。

(二)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1、接受学习VS发现学习

分类标准:

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receptionlearning)是指传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传授给学习者。

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需要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学习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意义学习VS机械学习

分类标准:

学习材料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

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要让符号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机械学习

是指学习者在没有理解新知识的真正含义,或者学习材料本身不具有可理解的意义(如26个字母)的情况下,单凭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二、学习的意义

人和动物都有两类行为:

本能行为VS习得行为

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经常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求得与环境的平衡。

第二节经典条件作用

1、基本概念

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UCS):

任何能够自然引起有机体反射性行为的刺激

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response,UCR):

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

中性刺激(neutralstimulus,NS):

原本不能引发无条件反应的刺激,如铃声和灯光等

条件刺激(conditionedstimulus,CS):

通过学习,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的中性刺激也

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sponse,CR):

由条件刺激单独引发的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就是将中性刺激最终变为条件刺激的程序

3、消退与自发恢复

形成条件反射后,如果无条件刺激不再伴随条件刺激出现,会发生什么情况?

消退:

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

如果一种条件反射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建立的,是否同样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消退?

自发恢复:

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能够再次被条件刺激激发而出现。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消退和自发恢复都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意义。

4、刺激泛化与辨别

刺激泛化:

当条件作用建立之后,一些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虽然它们从来没有和无条件刺激匹配过,也能引起有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

刺激辨别:

和刺激泛化相反,是指有机体通过学习,能够在一些维度上将条件刺激和其他刺激区别开来,选择性地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

每次铃声响起之前又向狗呈现一个灯光,那么几次重复后,灯光也能激起狗的唾液分泌?

经典条件作用建立之后,让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相伴呈现,结果该中性刺激也变成条件刺激,也能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应。

以这种程序建立起的新的条件作用,称为高级条件作用

三、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1、条件性情绪反应

人对于一些事物的情绪反应,不管是负面的如恐惧、厌恶还是正面的如喜爱、偏好等,都是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的方式学习到的

2、在行为疗法中的应用

对抗性条件作用用愉悦性刺激物带来的愉悦性感受代替恐惧。

实验:

皮特不再惧怕兔子

要保证任何时候由吃东西带来的愉快反应应该强于看见兔子产生的恐惧反应

用满灌疗法和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怖症

 

第三节操作条件作用

一、桑代克的效果律

通过系统地观察,桑代克发现,猫逃离迷笼的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trial-and-error)的学习过程。

能带来满意结果的反应(正确反应)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被保留下来。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研究

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就是操作性条件作用。

学习是一种行为概率上的改变。

强化:

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惩罚:

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一)强化与强化物的类别

1、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positivereinforcement)是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negativereinforcement)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撤销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和正强化经常结合在一起(吃饭)

(一)强化与强化物的类别

2.初级强化物与次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

是指任何直接指向于有机体生物学因素的强化物。

次级强化物:

是需要与已经存在的强化物建立联结才能起到强化效果的强化物。

包括:

社会强化物,如表扬、微笑、拥抱或关注(学生塑造老师)

代币强化物,用来换其他强化物的钱、分数、彩星或积分等

(二)强化的程序

1.连续强化与部分强化

连续强化:

是对每次正确反应都加以强化的强化程序。

部分强化(或间隔强化):

是只对部分正确反应加以强化的强化程序。

为什么部分强化使一种行为更持久?

(赌博)

连续强化虽然可以使有机体迅速地学会一种行为,但是从长远来说,它对阻止行为的消退效果不佳。

而部分强化对一种行为得以长期保持,则有着更佳的效果。

2.定比强化与不定比强化

定比强化:

是指在有机体做出一定数目的正确反应之后即获得一次强化的强化程序。

不定比强化:

是指在有机体做出不定数目的正确反应之后即获得一次强化的强化程序。

通常,这两种强化程序都能够使有机体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

3.定时强化与不定时强化

定时强化:

是指在前次强化后,经过一段固定时间间隔,有机体的反应才能再次获得强化的强化程序。

不定时强化:

是指在前次强化后,经过一段不固定的时间间隔,有机体的反应才可以再次获得强化的强化程序。

惩罚:

减少某个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正惩罚:

在一个行为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恶性刺激,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

负惩罚:

在一个行为之后移除或减弱某种良性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

惩罚的效果究竟如何?

闲着棒子,宠坏了孩子?

许多人认为不“罚”不“止”,但“罚”了就一定能“止”吗?

惩罚的效果依赖于

时间

一致性

强度

惩罚的副作用?

对惩罚人的厌恶

逃避行为

攻击行为

如何控制行为?

强化正确反应

通过不予强化使某种反应消退

惩罚错误反应

(四)操作条件作用现象

1、泛化与刺激辨别

斯金纳在用鸽子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鸽子在斯金纳箱中通过训练学会看到红色灯光时就啄圆盘后,同样也会在看到橙色灯光时去啄圆盘。

如果它在橙色灯光下啄圆盘的行为总是不能得到强化——不像在红色灯光下啄圆盘一样有食物掉下来,几次实验之后,它就会学到只在红色灯光下啄圆盘,而在橙色灯光下不做出反应。

刺激辨别就是为一种行为设定一个特定的发生背景,通过选择性地强化或惩罚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就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2、消退与自发恢复

大鼠学会按压杠杆后,如果不再给与食物强化,结果如何?

如果习得的操作性行为在产生后总是得不到强化,那么它的出现频率会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

出于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虑,教师应该在学生付出努力后就给予奖励,而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

和经典条件作用一样,已经消退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自发的恢复。

如屡戒不掉的烟酒赌。

3、行为塑造

人是如何训练马戏团里的动物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的?

行为塑造(shaping)是通过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使有机体最终习得该行为的过程。

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这种方法被称为连续性逼近,它是行为塑造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学习的认知观点

一、顿悟学习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率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反对意见。

怎样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

,桑代克曾断言:

一切动物和人类在解决问题时都必须经过尝试错误的过程。

但苛勒的发现与他不同

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功,而是由于对情境或事物间的关系的领悟、理解、直觉,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构造一种完形,构造心理完形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过程。

二、潜在学习

行为主义者认为,经典条件作用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匹配,以及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对行为的强化或惩罚,是学习发生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家托尔曼(EdwardC.Tolman,1886~1959)对老鼠学习走迷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这种已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称为潜在学习(Latentlearning)。

强化并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老鼠同样能够产生学习,只是这种学习可能是潜在的,不在特定情况下不会表现出来;

老鼠在学习走迷津的过程中学到的并不是对环境做出机械的反应,而是对环境地图的内部表征和认识,即建构了有关环境的认知地图(cognitivemap)。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非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

儿童是不是盲目地模仿成人?

因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的情况叫替代强化

他们学到了什么

学习是理解了情境及事物间的关系(柯勒)

学习是形成了对环境的内部表征和认识(托尔曼)

通过示范过程,学习者认识到了行为与所期待的结果的联系(班杜拉)

第四章小结

学习的定义与分类

经典条件作用

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

操作条件作用

桑代克的著名实验-效果律

斯金纳的实验-操作条件作用论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的区别

潜在学习--认知地图

观察学习--替代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