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730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松鼠说明文作文.docx

松鼠说明文作文

1、文体:

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2、题材:

主要介绍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

3、主题:

通过对松鼠的外形、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说明了松鼠是一种漂亮、乖巧、驯良的小动物,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

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说明对象——松鼠的细致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这小生灵的挚爱。

生动的说明语言激发起读者内心珍爱生灵的美好情愫,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阅读说明文、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4、结构或思路:

全文分三部分(总论、分说、旁及)。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总写松鼠的特点:

外形漂亮;性格驯良,行动乖巧。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从三个不同角度介绍松鼠特点。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

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性喜洁净以及它的用途。

是全文旁及的次要部分。

全文是总分结构。

先总后分,先主后次。

5、课文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领悟介绍小动物的一般写法。

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介绍动物的顺序;

6、写作特点:

一、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二、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说明的条理性、描绘的生动性、用词的准确性

7、训练重点:

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基础上,

初步学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说明事物的写法。

体会本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初步学会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8、编者意图:

本单元是关于动物的说明文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动物世界”单元。

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是精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

9、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抓住关键句子,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提高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

(2)理清作者的思路,能够顺利地复述课文;初步学会用拟人手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

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保护动物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10、导入方式:

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的片头,激发兴趣。

动物世界很精彩,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先不告诉大家,先考考你们:

像老鼠,眼睛圆,尾巴大,腿矫健,能攀爬,性温顺,特乖巧,山上松鼠是它家(学生猜谜语)大家为什么能猜出是松鼠呢?

因为,这个谜面抓住了松鼠的特点。

同学们对松鼠有什么了解呢?

按竖排顺序

介绍。

如果布丰来向我们介绍松鼠,他会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松鼠》。

11、结课方式: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松鼠的很多知识,那你愿意成为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吗?

…..当你左边是闪亮的屠刀、右边是漆黑的枪口、眼前蔓延着树桩,你还愿意吗?

.当“谁知盘中餐,最爱是松鼠”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你是否还愿意呢?

那你愿意为保护这些像小松鼠一样可爱的人类的朋友作点什么呢?

为了唤起人们保护动物的良知和责任,放飞你想象的翅膀,用你喜欢的方式,为保护这些处境日益艰难的人类的朋友献出自己的爱心吧。

现在,让我们就一展身手,用生动的笔触记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篇二:

松鼠

《松鼠》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引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的任务。

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1.屏幕出示生字词。

①指读。

②齐读。

2.字词都认识了,那么在课文中是否还能认识它。

三、学习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①松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可爱、漂亮)

②课文里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大家找一找,用波浪线划出来。

【《松鼠》教学设计】《松鼠》教学设计。

③句子中写出了松鼠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

(相机板书:

漂亮、可爱)

④文中一开头就用了这么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谁能说说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叫什么句?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文章思路。

并认识总起句在全文的作用。

四、体会松鼠的漂亮、活动、撘窝三个特点及松鼠的其他习性。

松鼠具有漂亮、活动、撘窝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的哪些地方分别写出了它的这些特点的?

课文的最后自然段还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哪些其他习性?

(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中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说明文特点的目的。

五、学习说明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撘窝等特征向我们介绍松鼠的。

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这一切的呢?

同桌交流讨论找出。

①生划出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

②教师归纳板出主要的说明方法:

比喻、拟人。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

六、与《鲸》一课作比较。

①说明角度的比较;

说明方法的比较;

语言风格的比较。

②归纳小结出本课的语言风格:

《鲸》这篇运用了大量数字进行说明,文字表达上基本没有用上华丽的词语,语言风格上显得平实精练。

今天,我们学习的《松鼠》这篇课文则运用了较多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说明,语言风格更显得生动传神,更具有文学色彩。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喜欢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只漂亮、活波、可爱的小松鼠,你们喜欢这只小松鼠吗?

(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作者呢?

②作者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章,除了喜爱小松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仔细观察小动物)

③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和小松鼠一样可爱的小动物。

如果我们想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必须和作者一样:

仔细观察小动物和喜爱小动物。

(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谈话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八、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

观察身边的一种小动物,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学写一篇动物的说明文。

(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这片广阔的语文天地。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学习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丰富语言,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松鼠

外形特点(美丽可爱)

生活习性(活动、撘窝、吃食)

《松鼠》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2、能用“先?

?

再?

?

然后”说一段话。

3、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

”(谁来说一下?

对啦,是松鼠。

(电脑出示图片。

)你们看到它的图片,你认为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用你的话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松鼠这一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过渡语: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

下面开始读,看哪位同学学得认真,收获最大。

2、通过读课文,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你认为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谁来说一下?

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

老师也觉得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动物。

现在教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段,找出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一句话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2、学生汇报:

主要包括:

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几个方面。

篇三:

松鼠

10*松鼠

主备人:

刘延芳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说明文《松鼠》。

2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问题,检查自学。

1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的任务。

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屏幕出示生字词。

①指读。

②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

①松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可爱、漂亮)②课文里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大家找一找,用波浪线划出来。

(第一句)

三、设疑引导,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你喜欢松鼠吗?

为什么?

四、展示交流,点拨指导

1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重点2---5自然段)

2你喜欢松鼠吗?

为什么?

(自由发挥)

五、拓展训练,达标测评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a.准确、生动的语言;

b.合理清晰的结构;

c.鲜明的事物特征;

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试着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写一写。

六、概括总结,提升感悟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七板书

反思:

【《松鼠》教学设计】《松鼠》教学设计。

③句子中写出了松鼠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

(相机板书:

漂亮、可爱)

④文中一开头就用了这么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谁能说说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叫什么句?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文章思路。

并认识总起句在全文的作用。

四、体会松鼠的漂亮、活动、撘窝三个特点及松鼠的其他习性。

松鼠具有漂亮、活动、撘窝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的哪些地方分别写出了它的这些特点的?

课文的最后自然段还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哪些其他习性?

(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中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说明文特点的目的。

)篇四:

说明文

一、说明文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1、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明确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准确地概括中心意思。

2、了解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三种说明顺序,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3、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七种说明方法,能从文章中找出这些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主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二、熟悉说明文特点和知识。

说明文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类型。

事物说明文以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为主,例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以阐述事理为主,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人类的语言》等。

1、为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要有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等。

说明要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以及程序顺序等。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一般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使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的结构,多使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以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文语言最主要特点是准确。

表示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在准确的前提下或平实,或生动活泼,不拘一格。

2、理解说明的内容

(1)明确说明的对象

初中所学的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有的是实体事物,有的是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有的是事情的内在道理。

一般说来,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基本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确定说明对象,切忌以局部代整体,在一篇说明文里,某一部分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对象不一定就是全文的说明对象。

有些说明文的标题可能正是文章的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和《松鼠》等。

但根据标题判断说明对象并不是科学的方法,因为作者并非一定要根据说明对象来拟定文章题目。

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个标题表述的是一个观点,但整体感知全文后不难看出其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实体事物,而标题则是全文中心意思的体现,是作者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深层目的。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文章中有表述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

例如《苏州园林》,用文中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就足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了。

第二种是文章中没有集中表述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的语句,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全文没有总括性的语句来说明书籍演变的特点,可以将文章内容综合起来,把书籍演变的特征大致概括为:

书籍随着科技的发展,

由甲骨文的雏形、笨重的简牍,逐渐演变得越来越轻巧适用、容易保存,质量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越奇妙,体积越来越小。

3、分析说明的方法

分析说明的方法要做到两点:

一要明确概念,正确判断。

明确常见的7种说明方法的概念时不要死记硬背,而要能具体准确地判断文章里使用的说明方法。

二要结合文章,分析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谈,必须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人类的语言》,作者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人类与动物作比较,把人类的语言与鹦鹉能言的错误认识进行比较,使读者懂得了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所以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这个道理。

如果不这样作比较,只孤立地去说明人类语言的特点,我们对这个道理很可能就理解得抽象而不具体,模糊而不透彻。

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的本质。

如《统筹方法》一文,为了说明统筹方法的最基本的应用原理,用日常生活中烧水泡茶作例子,而在举例说明中,又套用了画图表的方法,把复杂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4、理清说明的顺序

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应是:

以说明的内容为本,从分析结构入手。

一般说,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等,往往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有鲜明的语言标志显示其空间顺序。

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往往按建造、生产、演变的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来说明。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功用和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特点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往往要符合客观事物或事理的内在联系及人们思维规律,所以常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

有些说明文,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条理化。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无论是整体介绍纪念碑,还是局部介绍10幅浮雕,都是兼用了时间与空间两种说明顺序。

其中介绍10幅浮雕,其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是服从于浮雕内容的时间顺序的,理解时间顺序更为重要。

可见说明顺序的兼用,有时也有主次之分。

5、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要重视具有修饰限制性功能的语句的作用。

所谓具有修饰限制性功能的语句一般指句子中的定语、状语。

如: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这句中加点的词语大多具有修饰限制功能。

作者说大多引用活水而不说全引用活水,是因为作者仅在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范围里,来介绍苏州园林的,不排除有的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

如果说全引用活水,便会因没有一处一处考察,而使说明不准确了。

揣摩具有修饰限制功能的词语,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如去掉修饰限制成分与原文比较;用另外词语替换这些修饰限制成分比较等。

三、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1、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

直接让学生回答:

“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

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

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

对策: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

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篇五:

关于说明文的写作

关于说明文的写作

[关于说明文]

要想写好说明文,首先要掌握说明文的特征及相关的知识。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四、说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

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将苏州园林同其他园林作比较。

5.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中就给“食物”“自养”“异养”“光合作用”等概念下了定义。

6.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一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作诠释: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

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

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

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

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五、说明的顺序:

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

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