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797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docx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

《伤寒论》对胃肠道病症的辨证论治

作者: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马文辉里部病证,包括阳明病和太阴病,它们是胃肠道中两种性质不同的症候群。

阳明机能亢奋,太阴机能衰减,故阳明为实为热,太阴为虚为寒。

第一节阳明病类证一、阳明病[主证]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

第180条: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系指肠胃而言。

“实”指病体为实,实有其物,并有一系列之实热症状,故“胃家实”是本病的核心症状。

“发潮热”是实有其物(包括食、水、痰、血)积而不去,其中会有热源物质,经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后,引起刺激性发热。

“自汗出”,是内部郁热,热蒸皮肤,腠理开泄,津液外泄的表现。

汗出伤津,致使大便干结不下,而出现“大便难”。

这些症状,均导源于“胃家实”,是胃家实的必然结果。

故将“胃家实”列为核心症。

[治疗原则]急下存阴。

[主方及主药]主方:

大承气汤阳明病是内热致实,实则气机不畅,故有热,有食,有气相互掺杂,治疗则必须针锋相对:

一要凉药清热;二是排除蓄积之物;三要照顾机体健康。

此作用只有大承气汤担之得当,故以大承气汤做主方。

大黄性寒味苦,苦寒可以泄热,它具有较强的攻下作用,可以“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泻实,泻热。

所以它可以担当起阳明病必须排的作用,这是其一。

其二,大黄是苦寒药,它又能担负起阳明病必须泻热的作用。

其三,本品经抗菌试验证明,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肠道病则多由致病菌引起,故用之更妥。

大黄泻下之力虽大,然对于阳明病来说,泻下不仅需要肠管收缩之力,而且又需要大量的液体稀释蓄积物,此则大黄就嫌不足,必须有芒硝来帮助。

芒硝含有硫酸钠、钙、钾等成分,它们是不易肠壁吸收的物质,在肠内可形成高渗盐溶液,使肠道保持大量水分,以软坚排便,助大黄泻热。

枳实,厚朴为佐药,肠内容物蓄积,易发酵产气,故用其消胀除满。

枳实主要成分是橙叶香油等,能增强肠胃节律蠕动,平痉挛健胃,厚朴含厚朴酚,挥发油等,可以排气消胀。

[鉴别证治]阳明病为里热实证。

它是由于消化道内有四种异源同性的有形物质障碍,而发热致实的,那么里热实证是其共性,而异源同性的水、血、痰、食则是个性。

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必须在注意共性治疗的基础上,注重研究每个有形物质致病的个性,只有掌握了共性,又细察了个性,治疗才能单刀直入,针锋相对,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大承气汤证1、大承气汤主证原文: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208)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2、大承气汤重证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潮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2)诠释:

“潮热”是阳明病的热型,“手足澉然汗出”是大便硬的外证。

“汗出不恶寒”是太阳病表解入里的指征。

“脉迟”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之脉。

吴人驹说:

“一腹之中,上中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单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

(《医宗金鉴》)3、大承气汤适应证

(1)潮热,谵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

原文: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0)诠释:

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四证是大承气汤四大适应证,标志着燥屎已经形成。

只要胃家有燥屎则可使用大承气汤。

原文: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

(215)诠释:

“胃中”只是体表定位,燥屎不在胃而在横结肠。

阳明病只要燥屎不升至模结肠,不影响饮食,同时也不会出现腹胀痛。

(2)汗出,潮热,谵语,大便难原文:

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17)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

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

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40)诠释:

大承气汤证的“汗出,日晡所发热”与54条“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之桂枝汤证有相似之处,故仲景特以“脉实”“脉浮虚”以资鉴别。

同时汗出特点也不相同,参182条,阳明病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3)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不大便原文: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8)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也。

(241)正误补缺:

阳明病,下之后,六七日不大便,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而成宿食故也,可攻,宜大承气汤,损谷则愈。

若下后,腹微满,初头碍,后必溏,不可攻之,宜栀子厚朴汤。

诠释: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

(203)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解,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398)上述阳明病大承气汤证的形成为伤寒下后胃气尚弱,食谷不化,形成燥屎。

故民俗有“饿死的伤寒,撑死的痢疾”之说。

(4)小便不利,大便难,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原文: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2)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251)诠释:

参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

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本条讲述了小便与大便的关系。

《内经·经脉别论》说:

“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精并行。

”再看179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由此可知,阳明病的形成与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小便不利,水走胃肠燥屎不能形成。

小便自利,水走膀胱,不能回流胃肠,大便则硬。

(5)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原文: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承气汤。

(252)诠释: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为里实影响神经系统后引起的病证,为越部证,只要攻除里实,病变即可自解,故曰:

“无表里证”即非半表半里证。

(6)发热,汗多,不大便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者,宜大承气汤。

(253)诠释:

本证为大汗伤阴,燥屎内结之证,须急下之,否则很快形成212条大承气汤重证。

(7)腹满痛,不大便原文: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诠解:

“腹满痛”是燥屎升至模结肠的标志,为阳明病急证,故须急下之,否则形成肠梗阻。

(8)口燥咽干,脉沉迟原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0)正误补缺:

阳明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

“脉沉迟”为阳明病的大承气汤证常脉,为燥屎内结,邪伏于里之象,如不识此,误以为少阴病,则大错特错。

(9)自利清水,色纯青,口干燥,脉沉迟原文: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正误补缺:

阳明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脉沉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

本证为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多为伤寒四五十天,不吃饭,只饮水,水伴胆汁沿燥屎间隙而下,故而形成自利清水,色纯青。

内结之势更盛,故须急下之。

(10)腹胀,不大便,脉沉迟原文: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2)正误补缺:

阳明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

燥屎内结,腑气不通,病情危急,故宜急下之。

4、大承气汤禁忌证

(1)表未解,不可攻下,先解表,后攻里。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

(44)……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208)……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

(106)诠释:

表证未解,攻下则引邪入里。

(2)太阴虚寒,胃中冷者,不可攻下原文: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194)正误补缺:

太阴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原文: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4)……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8)诠释:

呕,腹大满皆为太阴虚证,治疗必须兼顾虚实两个面,方不至误。

“满”与“胀”的区别在于满为患者自觉症状,腹部柔软,喜按。

胀为他觉症状,腹部硬而拒按。

二、调胃承气汤证1、调胃承气汤主证原文: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以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之,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5)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8)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213)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29)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正误补缺:

阳明病,谵语,汗出,蒸蒸发热,大便硬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诠释:

213条“小承气汤主之”为错简,参29条“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0)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7)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改为调胃承气汤)和之。

(250)诠释:

阳性病,汗清不解,燥屎还未完全形成,表现为胃气不和时,使用调胃承气汤。

三、桃核承气汤证原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

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诠释:

“热结膀胱”与“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表述方法相同。

膀胱,胃中都不是指脏腑本身,只是在体表投射区,代表病位,膀胱即下焦小腹部位。

关于“热结膀胱”的问题,历代争论很大。

认为是太阳病不解,遂经瘀热,结于膀胱,形成膀胱蓄血。

这是六经立论的依据,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的血不是蓄于膀胱,而是蓄于大肠,与桃核承气汤作用部位是一致的。

出血为热迫血行,同时也是泄热自救。

参46条在上可衄,本条在下可便。

血出热泄后,在里形成蓄血证,出现少腹急结,病机仍然是阳明里实证。

四、抵当汤与抵当丸证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24)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不下,更服。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126)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正误补缺:

伤寒有热,表解已,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发狂,脉微而沉者,为有血也,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诠释:

124、126两条,是完全相同的两个证,故把126条抵当丸改为抵当汤,合为一条。

“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说明了经络参与了病邪传变,但必须指出的是经络并非是太阳膀胱经,血也不是蓄在膀胱腑,而是蓄于大肠。

原文: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37)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25)正误补缺:

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本有久瘀血也,若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丸主之。

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诠释:

两条皆改为抵当丸主之,是因为喜忘,身黄非短期所能形成,皆久瘀血。

“丸者缓也,汤者荡也“,新病速取,久病缓攻。

小便不利者,为无血。

五、大陷胸汤证1、大陷胸汤主证原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5)……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149)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煮,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诠释:

本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胁,参136条:

“伤寒十余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证属阳明病。

“结胸热实”既说出了病位,也指明了病机,同时也含有“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三大主证。

2、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原文: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诠释:

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与小承气汤证的合证,病位涉及半表半里与里部,主证为发热或往来寒热,呕不止,下利,心下急,心中痞硬,郁郁微烦,但头汗出。

与大陷胸汤证在病位与病证上都有相象之处,所不同的为大柴胡汤证为热结在里,心下急,心中痞硬,但不痛。

大陷胸汤证为水结在胸胁,为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

参条文103、165条大柴胡汤证。

3、大陷胸汤适应证原文: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诠释:

本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合证,即水食互结。

由于大陷胸汤本身是具备泻水,泻食的双重作用,故水食互结仍然使用大陷胸汤。

如果二证单一出现是不可混淆的,如尤在泾所言:

“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正大小肠之谓也。

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夹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

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

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大承气先煮枳朴后纳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纳诸药。

夫治上者制以缓,治下者治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不同如此。

”(《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4、大陷胸汤禁忌证原文: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诠释:

阳明病脉常沉伏而迟,出现浮大数疾之脉皆胃气衰败之象,慎用攻下之法。

如吴人驹说:

“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

”(《医宗金鉴》)六、大陷胸丸证原文: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131)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捣筛两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另捣甘遂沫一钱匕,白密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

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正误补缺:

阳明病,结胸热实,脉沉而紧,项亦强,如柔痉状,喘鸣迫塞,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大陷胸丸。

诠释:

大陷胸丸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证。

参《金匮要略》补入喘鸣迫塞。

本证较大陷胸汤证病重而久,故以丸剂缓图。

七、十枣汤证原文: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152)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

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大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

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

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正误补缺:

大青龙汤证,表解后,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诠释:

本条“太阳中风”非12条之桂枝汤证而是38条之大青龙汤证。

“下利呕逆”与本证不符,去掉。

本证为皮水证与里水证合证,表解里未和的阳明病,“汗出不恶寒”是表解的标志。

“头痛”为越部证,由水气上犯所致。

张隐庵说:

“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

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诠释:

本方服后,副作用很大,上吐下泻,丢钾严重,容易导致心衰,故凡见数、涩脉者,皆不能使用。

八、蜜煎导方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

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233)食蜜七合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者。

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

当热时急作,冷则硬。

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方去之。

疑非仲景意,己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诠释:

本证为麻子仁丸重证,津液内竭,不可用攻下法,当因势利导,故曰导法。

九、瓜蒂散证原文: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166)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

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

取汁和散,温顿服之。

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诸亡血家,不可与瓜蒂散。

诠释:

“胸中有寒”汉朝时没有痰字,借用寒字。

痰饮停于胃中,因势利导,吐而越之。

第二节太阴病类证[主证]腹满,或吐或利,时腹冷痛。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一条是太阴病原有的提纲。

太阴本质属寒。

其主要病理是肠胃功能降低,致水液滞留于肠胃,故出现腹满,这是一个代表性的症状,是核心证。

胃肠道水液潴留,就是中医称之的湿,湿重,则脾为湿困,粘液水分化之不以,留之不去,泛溢于上,就要产生呕吐;若濡滑于下,就要出现下利。

且由于太阴虚寒,故常有“时腹冷痛”。

[治疗原则]温里健中。

[主方及主药]主方:

苍术汤(即《金匮》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伤寒论》叙述太阴病者共有八条,除第277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之外,没有提出方子来。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云: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

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苍术建中燥湿:

太阴病以虚寒为中心,由于吸收功能降低而水湿积留,治当首先建中燥湿,建中燥湿以白术、苍术为好,尤以苍术之力最大,故将原方之白术改为苍术(古代苍白二术不分)做为主药。

苍术芳香燥湿,长于建中燥湿,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肠道对水液的吸收功能,并借着茯苓的作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苍术虽温,但由于太阴病属寒,而且常有吐利,使阳更虚,故仅用苍术之温是不够的,必须配干姜以加强温热之力量。

干姜温中之力最强,故用之为副主药。

茯苓渗湿利水:

茯苓含茯苓酸,β-茯苓糖等。

它能抑制曲细尿管再吸收作用,并可阻止蛋白之排出,是最理想的渗湿药。

[鉴别证治]太阴病虽本质属寒,而且呈现出一系列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现象,这一点是肯定的。

但是同一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以及发病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形式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在临床上,不但要掌握总的原则,而且要分清病位、病证,分而治之。

一、理中汤证1、理中汤主证原文: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6)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

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

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正误补缺:

霍乱,头痛,身疼痛,自利不渴者,理中丸主之。

诠释:

本证为里部虚寒证,属太阴病。

以下利为主证。

参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2、理中汤适应证原文: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396)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

诠释:

本证病久证轻,以丸药缓图之。

“胸上有寒”为一症状,即食道发凉,为胃中虚寒所致。

参159条“理中者,理中焦”病情加重则发展为吴茱芋汤证,“干呕,吐涎沫”。

参378条。

二、桂枝加芍药汤证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279)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

桂枝汤今加芍药。

正误补缺:

本桂枝证,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诠释:

表虚误下,卫阳受伤,胃气被伐,而致太阴虚寒证。

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等量时,方剂作用在表,调和营卫。

芍药倍桂枝时,引药入里,主治太阴。

三、小建中汤证1、小建中汤主证原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100)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诠释:

本方为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而成。

饴糖能延缓药物作用时间,增强止痛效果。

2、小建中汤适应证原文: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02)诠释:

“心中悸而烦”为少阴证。

三阴之寒不分家,以小建中汤治少阴病轻重,虽针对性不强,但大法不谬。

四、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66)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误补缺:

太阴病,吐利,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诠释:

本证为太阴病偏重于虚,主证为腹胀满。

五、五苓散证1、五苓散主证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156)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

如法将息。

诠释:

本证为太阴病,水液代谢失常,水饮内停,不能转输而致。

主证有:

心下痞,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五苓散证的形成与饮水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