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946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ocx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大学生骨干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一部分。

总结了大学生骨干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大学生骨干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分析了大学生骨干舆情监测与预测、建言、舆情向导、舆情知识库构建的四种作用。

认为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高校应着力发掘大学生骨干舆情引导的潜力。

这有助于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大学生骨干;网络舆情;舆情引导;作用机制;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0079(2014)12-0145-0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网民规模正逐年扩大,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为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

[1]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其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情引导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一部分。

作为高校教育者、管理者与广大学生的中介桥梁,大学生骨干可以成为舆情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在高校舆情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1.国内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群体特征、涉及内容、成因与现状、管理对策等方面。

[2]周建胜等人在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后,提出了新闻发布、论坛、队伍、预警、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

[3]

  在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有学者提出在队伍建设时吸纳优秀大学生骨干加入。

游佳琳等人在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长效机制时,提出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将学生骨干培养成为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以引导舆情走向。

[4]王海建在讨论高校网络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时也提到了学生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

[5]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全面深入地探索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

  2.国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国外舆情研究始于19世纪,主要是西方的民意研究。

而高校舆情管理作为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始于20世纪60年代。

[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网络舆情引起了政府的重视,高校网络舆情也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主要关注技术与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表现为:

立法规范舆情内容、鼓励网络媒体与用户自律、技术手段控制和过滤、增强网络使用人的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骨干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1.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骨干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7]而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8]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会成为舆情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舆情引导工作中,大学生骨干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大学生骨干根据其来源分为“线上”骨干和“线下”骨干。

“线上”学生骨干来自网络,是学校官方网站、校园论坛或者班级网络平台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号召力的网络“意见领袖”。

他们主要通过论坛帖子、博文、评论等来表达学生观点,成为一大批学生信服并追随的对象。

[5]“线下”学生骨干是传统的学生干部,包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校院级学生组织社团干部、宿舍长、辅导员助理等。

[9]其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以有效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和困难

  

(1)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指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广泛了解大学生舆情现状及成因、动态和趋势,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大学生群体整体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等趋于理性并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10]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性且全面地思考社会或校园问题,做到不盲从,不随波逐流,有助于学生心智健康发展;其次,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有助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维护学生与校园安全,避免消极、非主流的思想侵害学生,破坏校园和谐;最后,及时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消除不和谐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困难。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但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一是高校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导致舆情引导困难。

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泛,并且其突发性强,传播迅速。

高校管理者往往很难预测、监控舆情的发展,即便深入了解掌握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具体内容,也经常是为时已晚,其已经形成溃堤之势。

只有在高校网络舆情形成之前,高校管理者及时感知,才有助于后期舆情的引导。

  二是舆情主体的特点导致舆情引导困难。

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相对于普通人群其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生活空间较为集中,群体的价值观相似,同时具有很强的目标性。

因此大学生群体是积极的舆情传播者,任何言论都极易被发展为舆情。

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经历,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且从众心理严重,极易被别有居心者利用,从而导致舆情往负面、消极的方向发展。

  三是舆情管理技术不成熟导致舆情引导困难。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网络舆情参与的匿名性使得管理者不能准确确定舆情的来源;网络及其应用的复杂性使得对网络舆情的信息挖掘不易实现。

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是从海量、交互、动态的网络信息中及时识别、发现舆情。

它既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密切相关,也与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技术相联系,其受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11]目前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在内容挖掘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

  虽然形成高校网络舆情需要大量的参与者,但根据中国舆情网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校园BBS论坛上的活动中,那些“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学生人数要远远低于“只浏览文章”的学生人数。

换句话说,其实在校园网络论坛中,大部分学生并不参与讨论,高校的网络舆情一般是由少数人引起的,而这些人一般都是“意见领袖”。

[8]因此可以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大学生骨干为主体,以少数带动多数的方式来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往正确方向发展。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根本上属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范畴,其核心是高校师生价值体系建设。

大学生骨干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核心是促进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清理纷繁复杂的网络言论中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论,或者将这部分负面言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防止高校网络舆情激化、歪曲、失控。

  1.大学生骨干参与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建设

  大学生骨干参与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建设示意图如图1所示。

大学生骨干参与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建设主要涉及高校两大机构: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与高校大学生骨干管理机构。

  高校舆情管理机构主要为学生建立利益诉求渠道,并为大学生骨干提供与普通学生的交互机制和工作平台基础。

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之一是大学生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途径不畅通,因此,高校舆情管理机构通过设置学生利益诉求渠道,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管理。

同时,这也为大学生骨干收集学生意愿、发现和预测校园网络舆情提供途径;交互机制的构建便于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高校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为大学生骨干第一时间处理突发舆情提供保证;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发生于校园内的论坛、社交网络等网络平台,这是大学生骨干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

高校舆情管理机构为大学生骨干提供了相关工作网站、网络舆情检测软件、即时通讯系统等硬件及软件保障。

  高校大学生骨干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大学生骨干。

高校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骨干必须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分类及成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思维上跳出狭隘的认知,并适时把网络舆情与自身的政治敏感度、法律意识、主人翁意识紧密联系起来。

除负责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之外,学生骨干管理机构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和考核机制,激励和约束大学生骨干,以保证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引导作用。

  2.大学生骨干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

  

(1)舆情监测与预测作用。

大学生骨干来自于大学生群体,其独特的身份有助于高校学生舆情的捕捉与预测,使舆情监测更具真实性,舆情预测更具准确性。

大学生骨干通过线上活动,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网络调查、Web信息采集等技术,从人人网、朋友网、校园论坛、校园官方网页、博客、即时通讯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搜集网络舆情信息,并协助校园网络系统的维护、网络安全及保密管理等工作;通过线下与学生群体互动交流,充分掌握学生动态,真切了解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分析、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向学校舆情管理部门汇报。

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密切配合,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方面铺设了一张信息捕捉网,一旦发现可能形成网络舆情的网络信息,便可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2)建言作用。

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的一份子,较之高校管理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和领悟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骨干通过学生访谈、学生舆情问卷调查、以舆情为主题的辩论赛、学生意见听证会等方式搜集学生意见,同时让学生群体及时了解到舆情动态及学校的相关政策。

在对校园网络舆情总结、归纳、修正之后向学校舆情主管部门汇报,同时以学生利益需求表达者和学校舆情管理参与者的视角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这样不仅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同时也对舆情进行了深刻剖析,调动学生群体全面、理性地认识网络舆情。

  (3)舆情导向作用。

大学生骨干在感知舆情动态后,及时修正舆情中不正确的价值观,摒除阻碍主流思想发展的因素。

从校园论坛、学校官网、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三种不同的网络平台来看大学生骨干的舆情导向作用:

在校园论坛上,大学生骨干通过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主动提出正面的网络议题,积极发表客观的评论,转载分享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跟随;在学校官网上,学校给予大学生骨干一定的管理权限,作为学生新闻发言人发布学校相关政策信息,减少学生对学校的“自觉对立”;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不同于非官方的论坛和官方的学校网站,大学生骨干通过转发学校政策信息、社会或校园的讨论热点,并对此发表评议,引起学生群体关注、讨论,甚至发起线下活动,扩大主流思想的影响。

  (4)舆情引导知识库的构建作用。

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演化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作用。

在校园网络舆情的产生时期,大学生骨干主要起到舆情监测与预测作用;在舆情的成长期,主要起到建言与导向作用;而在舆情的消退期,主要起到舆情引导知识库构建的作用。

部分舆情在消退期可能衍生出新的舆情,大学生骨干在新的舆情生命周期中起到同样的作用。

  四、总结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生骨干独特的身份,还是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或是从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发展的特点来说,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

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中,高校应重视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充分挖掘大学生骨干在网络舆情处理工作中的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2]钟涨宝,聂建亮.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管理,2011(5):

68-71.

  [3]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71-74.

  [4]游佳琳,唐华,顾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

(2):

11-13,21.

  [5]王海建.高校网络学生干部培养研究[J].教育探究,2011,(3):

68-71.

  [6]边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开封:

河南大学,2011.

  [7]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

79-82.

  [8]章忠平,陈焱,曾萍,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策略性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6):

21-23.

  [9]肖辉.高校学生骨干作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

135-136.

  [10]周礼春.高校校园网宣传中的舆情引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1):

49-50.

  [11]陈忆金,曹树金,陈少驰,等.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1,(6):

41-49.

  (责任编辑:

孙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