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979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长沙)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 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 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 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A. 冬冷夏热                     

B. 冬雨夏干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温和多雨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故选:

A。

(2)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甲地人口稠密。

故选:

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此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理解回答即可。

2.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

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   )

A. 海门                                     B. 如东                                     C. 如皋                                     D. 海安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

A. 11人/平方千米              

B. 91人/平方千米              

C. 110人/平方千米              

D. 910人/平方千米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

(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

(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

3.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

(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

故选:

D。

【点评】

(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4.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

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                                    

B. ②气候湿热,多蛇虫

C. ③终年多雨,黄土广布                                       

D. ④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

(2)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①台湾兰屿多受台风影响,地下屋防风吹,A正确;②云南气候湿热,多蛇虫,吊脚楼凉爽,防蛇虫,B正确;③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广布,气候较干旱,C错误;④新疆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D正确,故选C。

(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依据省区的位置,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

【点评】

(1)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我国的传统房屋建筑常用“南尖北平”来描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大,利于雨季排水,而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较小(平顶屋)。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

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  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18时左右,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失火,遭受重大损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著名建筑与巴黎圣母院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是(  )

A. 白金汉宫                      B. 罗马古斗兽场                      C. 卢浮宫                      D. 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2)下列有关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文化遗产是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B. 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

C. 云南丽江古城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

D. 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保持河多桥多的特色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白金汉宫,意大利的罗马古斗兽场,法国的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希腊的奥林匹克遗址公园;C符合题意。

(2)云南丽江古城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其它选项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故C符合题意。

【点评】

(1)法国的旅游资源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有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和园林、沙特尔大教堂等。

(2)文化遗产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6.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A. 一直很快                 

B. 一直缓慢                 

C. 1900年后逐渐变缓                 

D. 1950年后迅速加快

(2)我国人口现状是(   )

A. 人口基数已变小           

B.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市人口比重过低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特别是1930年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结合题意。

(2)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同时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1)D;

(2)B。

【点评】

(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7.下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印度教

(2)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川                                         

B. 甘                                         

C. 宁                                         

D. 青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结合题意。

(2)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银川市,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

(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如下。

行政区

简称

行政中心

行政区

简称

行政中心

行政区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北京

上海市

上海

天津市

天津

重庆市

重庆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吉林省

长春

辽宁省

沈阳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河北省

石家庄

新疆

乌鲁木齐

甘肃省

兰州

青海省

西宁

陕西省

西安

宁夏

银川

河南省

郑州

山东省

济南

山西省

太原

安徽省

合肥

湖北省

武汉

湖南省

长沙

江苏省

南京

四川省

成都

贵州省

贵阳

云南省

昆明

广西省

南宁

西藏

拉萨

浙江省

杭州

江西省

南昌

广东省

广州

福建省

福州

海南省

海口

台湾省

台北

香港

香港

澳门

澳门

 

 

 

 

 

 

 

8.(昆明)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寺院,C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D图所示的是佛教的另一代表建筑佛塔。

故选:

C

【点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9.读“世界人口增长表”和“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每增加10亿人口,所经历时间最短的是(   )

A. 10亿→20亿                     

B. 20亿→30亿                     

C. 30亿→40亿                     

D. 40亿→50亿

(2)下列大洲,人口数(2010年)最多的是(   )

A. 非洲                                    B. 欧洲                                    C. 大洋洲                                    D. 亚洲

【答案】

(1)D

(2)D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各大洲差异很大,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大部分是人口增长缓慢,人口问题困扰着许多国家的发展。

(1)由表格数据可知,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每增加10亿人口,所经历时间最短的是40亿→50亿,只经历了12年,故选D。

(2)由2010年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数可知,各大洲中亚洲的人口数量最多,约41.56亿人,超过了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故选D。

故答案为:

(1)D;

(2)D;

【点评】

(1)考查学生读表分析能力,答案完全在表里可以得出来,这种题目学生要细心和耐心一般都能答对。

(2)同样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读图能力也是地理教学一块重要的内容,要注意在平时多练习。

10.(宜宾)图中属于热带沙漠地区的景观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图中民居B是西亚地区的碉堡屋。

西亚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11.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

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2)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

D.全年少雨

(3)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苏绣(   )

A.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答案】

(1)A

(2)A

(3)D

【解析】【分析】

(1)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且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故答案为:

A。

(2)据图可知,该地区商业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该地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小,水流平稳;该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

A。

(3)江苏属于南方地区,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内容众多,例如:

人物、植物、动物等,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故答案为:

D。

【点评】

(1)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规模较大,占地广,以二三产业为主;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占地少,以第一产业为主。

(2)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3)中国主要蚕丝产地是江苏苏州、浙江吴兴以及湖州。

日本和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也有蚕丝产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简称苏蚕)自古以来蚕桑业常盛不衰,为江南5大桑镇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

 

12.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 ②地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C. ③地盛产苹果、甜菜                                           

D. ④地所在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我国某企业拟将一批通信设备通过海运从上海运送至④地,最短航线须经过(   )

A. 土耳其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

(3)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气候类型只分布在欧洲                                

B. ②地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均匀

C. ③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D. ④地气候类型在非洲南北两端都有分布

【答案】

(1)B

(2)C

(3)D

【解析】【分析】世界上各地区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很大,由气候导致各地的风俗也有很大差异。

(1)①地在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

②地位于东亚的中国,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B正确;

③地在中南半岛,盛产热带作物,不会有苹果、甜菜等温带作物,C错误;

④地所在国是南非,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国家是澳大利亚,D正确。

(2)我国某企业拟将一批通信设备通过海运从上海运送至④表示的南非,最短航线须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3)①地表示的温带海洋气候类型除分布在欧洲外,还分布在南北美洲,A错误;

②地属于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不均匀,B错误;

③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夏季多雨,C错误;

④地表示的地中海气候类型在非洲南北两端都有分布,D正确。

故答案为:

(1)B;

(2)C;(3)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综合性强,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3.图示意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   )

A. 中部和南部                       B. 中部和北部                       C. 南部和北部                       D. 东部和西部

(2)影响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水源和土壤         B. 气候、矿产和土壤         C. 地形、水源和矿产         D. 地形、水源和气候

(3)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反映山西省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

A. 冰屋                                  

B. 高架屋                                  

C. 窑洞                                  

D. 蒙古包

【答案】

(1)A

(2)D

(3)C

【解析】【分析】

(1)农耕型古村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可知,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2)从图中可知,农耕型古村落都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的地区,故影响山两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水源和气候。

(3)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山西当地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依山而建。

故答案为:

(1)A;

(2)D;(3)C。

【点评】

(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

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

(3)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典型民居为冬暖夏凉的窑洞。

14.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A. 汉语                                  

B. 阿拉伯语                                  

C. 日语                                  

D. 英语

【答案】C

【解析】【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