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3311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docx

工业园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Ⅱ级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规划四、五道路工程的招标文件及其附件、施工图纸及其说明、工程量清单和招标答疑及相关标准图集、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并结合现场条件、现行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管理办法、制度进行编制。

主要施工标准与规范:

《厦门岛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厦门市同集路地区分区规划》;

2、我公司ISO9001《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以及我公司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组织经验及施工能力。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横四路的北侧,纵二路的东侧。

规划四路道路红线宽度12米,长312.285米;规划五路道路红线宽度9-18米,长600.992米。

包括规划四、五路范围内道路工程、管线综合、雨水工程、污水工程、路灯工程等内容。

本工程由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一)工期目标:

保证日历工期90天完工。

(二)质量目标: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达到标书质量等级要求的合格以上等级。

(三)工程设计:

1.道路工程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Ⅱ级支路

计算行车速度:

30Km/h

规划四路道路红线宽12米,规划五路道路红线宽9-18米。

路面等级:

机动车道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20年,轴截标准BZZ-100KN,人行道面层采用高强度人行道彩砖。

道路纵坡:

0.3%-0.48%

地震设防标准:

7度

1.1.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

规划四路为单幅路面,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

12(米)=2.5-7-2.5(米)

规划五路为单幅路面,0+000-0+249.212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

9(米)=4.5(西侧绿化带)-4.5(东侧人行道)

0+249.212-0+600.992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

18(米)=4.5-9.4.5(米)

1.2.道路竖向设计:

道路竖向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并尽可能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以下原则:

(1)、结合现状地形地势,尽量减少工程土石方数量,并与已建小区场地竖向高程相衔接;

(2)、满足相较已施工道路现状高程要求;

(3)、保证地下各种管线最小埋深要求;

(4)、满足道路最小排水纵坡要求;

1.3.地质条件

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自上而下分布有以下土层:

人工填土层(Q4ml)、残积土层(Qel),即残积亚粘土(残积含砂中液限粘质土)、强风化基岩层(γ52),即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基岩层(γ52),即中风化花岗岩、砂砾层、坡洪积层,即低液限粘土。

1.4.地基处理

1.4.1.规划四路路基处理底宽为道路红线宽,两侧按1:

1的坡度开挖:

0+000-0+312.285段:

存在0.59-5.72米深的素填土,结构松散,需在道路红线范围内挖起后回填0.5米厚碎石,在分层回填挖起的素土,每层厚0.3-0.5米,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其中0+060-0+200段存在强风化花岗岩或中风化花岗岩,应将所有管道底标高以上的岩石爆破炸除。

综合以上,规划四路地基处理的量为挖起表层的填筑土并分层回填共15948立方米,回填碎石1872立方米,爆破石方1260立方米(可回填利用)。

1.4.2.规划五路路基处理宽为道路红线宽,两侧按1:

1的坡度开挖:

0+000-0+240段:

存在结构松散的素填土,需在道路红线范围内挖起路面标高下1.5米深的素填土,再分层回填挖起的素土,每层厚0.3-0.5米,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0+240-0+400段:

存在0.5-5.5米深的素填土,结构松散,需在道路红线范围内挖起后回填0.5米厚碎石,再分层回填挖起的素土,每层厚0.3-0.5米,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0+400-终点段:

直接进行路基碾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综合以上:

规划五路地基处理的量为挖起表层的填筑土并分层回填共14731立方米,回填碎石3150立方米。

1.5.路基工程

(1)、路基边坡:

采用自然放坡。

挖方边坡为1:

1.0,填方边坡1:

1.5。

(2)、机动车道设置向外侧1.5%的横坡,道路全线不设置超高。

(3)、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①、路基基槽下不允许存在有耕植土和其他不良地质土夹层,填方路基处于耕植土时,填筑前要清除地表耕植土和各种植被、草系、树根,进行填前夯实后分层填筑路基;

②、路基填料要求采用砂性土或亚粘土。

工程严禁采用高岭土等不良土体填筑路基,同时填料中不能有草根等植物根系,最大粒径不应大于碾压厚度的1/3.满足填料设计要求时,应优先采用本路段自身挖方填筑路堤;

③、挖方路基应及时开挖引水沟,排除渗水积水,防止开挖地段积水浸泡路基。

1.4.路面结构设计:

机动车道:

20cm厚水泥混凝土;

24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人行道:

3.5cm厚高强度人行道彩砖;

3cm厚M7.5水泥砂浆结合层;

10cm厚C15水泥混凝土基层。

2.管线综合

2.1.给水工程:

规划四路给水管道布置于南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为5.2米;规划五路桩号0+000-0+255.5段不布设给水管道,桩号0+255.5-0+600.992段给水管道布设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管位距道路中心线8.3米。

管径DN200球墨铸铁管,柔性橡胶圈接口。

路外场地内用水设DN150管道接口,间隔约100~150米。

其余各相交道路按规划要求进行连通。

2.2.电力工程:

规划四路电力电缆沟位于北侧人行道下,距道路中线5.2米;规划五路桩号0+000-0+244段不布设电力电缆,桩号0+244-0+600.992段布设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距道路中线8.3米。

沟净尺寸1.0×1.0米,沟内设数排分隔横撑,敷设10Kv电缆。

路外场地内预留DN150管道接口,间隔约100~150米。

2.3.电信工程和有线电视:

规划四路电力电缆管道位于南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线2米;规划五路桩号0+000-0+252段不布设电信管道,桩号0+252-0+600.992段布设于道路西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线6.8米。

均采用高强度塑料套管敷设,管径D110,采用12孔。

各相交道路口按规划或现状位置设置连通井引出支线。

电信管道穿越交叉口时应采用D110套管并敷设,路外场地内预设D110横穿支线供用地使用需要,间隔约100~150米。

规划四路有线电视管道位于南侧绿化带下,距快车道路缘石0.3米;规划五路桩号0+000-0+253段不布设有线电视管道,桩号0+253-0+600.992段布设于道路西侧绿化带下,距快车道路缘石0.3米。

采用DN100管道埋设,管材为UPVC管或钢套管,交汇路口根据相应现状或规划管位预埋横穿。

路外场地内间隔约100~150米左右设横穿预留。

2.4.道路照明工程:

规划四路路灯电缆位于北侧绿化带下,距快车道路缘石0.3米;规划五路布设于道路东侧绿化带下,距快车道路缘石0.3米。

采用UPVCΦ75或Ф90套管埋设,埋设为路面下70cm。

路灯电缆在间距一公里左右两侧连通。

2.5.平面布置:

规划四路道路下共设有7种7根地下管线。

2.6.竖向设计:

各管线间交叉分层布置,一般地,具体顺序为:

最底层为雨水管道,次底层为污水管道,其上为电信管沟、给水管道,最上层为雨水口连接管、电力套管、有线电视电缆、路灯电缆。

3.雨水工程

3.1.规划四路雨水管道沿道路中线布置,管径为D400-d800;规划五路桩号0+000-0+045段为已经施工管道,管径为d1350,桩号0+045-0+249.212段雨水管道布设在绿化带下,距道路中心2米,管径为d1200,桩号0+249.212-0+600.992段雨水管道沿道路中线布置,管径为D400-d1000。

规划四路雨水由西向东排放,排入规划五路雨水管道。

规划五路雨水有南向北排放,排入横二路雨水箱涵中。

道路两侧共布置两排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交叉口范围内采用单箅或双箅雨水口。

3.2.雨水管材及接口形式

雨水管道管径≤d500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接口采用“T”型橡胶圈柔性接口。

管底为原状基底的管段换填砂厚10厘米,管底位于新近回填土层的管段管基采用20厘米中粗砂垫层。

管径≥d600采用钢筋砼承插排水管道,应承重需要,均采用II级管材,M10水泥砂浆接口。

采用120°砼管基。

管底为原状基底的管段换填砂厚30厘米,管底位于新近回填土层的管段管基采用50厘米中粗砂垫层。

接入支管及检查井基础处理同相应干管。

3.3.检查井:

3.3.1.检查井选用:

下游管径<d600采用Φ1000毫米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

下游管径=d600采用Φ1250毫米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

下游管径=d800若有接入d≥500的支管,采用Φ1500毫米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他情况采用矩形直线砖砌雨水检查井;

下游管径﹥d800采用矩形砖砌雨水检查井,若接入支管仅一侧,采用矩形90°三通砖砌雨水检查井;如接入两侧支管,采用矩形90°四通砖砌雨水检查井;其他情况采用矩形直线砖砌雨水检查井。

3.3.2.雨水检查井井壁要求内外抹至顶面,内设球墨铸铁踏步。

机动车道上的检查井周围40cm范围内回填中粗砂,深度为1.5米,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

3.3.3.检查井位于车行道内,井盖、井座采用超强钢纤维混凝土井盖、井座。

井盖采用井(桥)式结构,并设置1:

7预应力锥度,且预加开启口,便于维护开启,其边框均进行特殊防腐工艺处理。

井盖与井座均需加点式防震消声工艺处理,防止发生行车弹跳、位移和翻转现象。

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带均采用B等级井盖、井座。

其图案与颜色应与路面装饰材料相协调。

设于绿化带内的检查井,其井盖表面应比绿化带的种植土地表高出8厘米,井盖支座周围应浇筑C25混凝土圈,其宽度不小于15厘米。

3.3.4.雨水口与连接管

雨水口采用砖砌偏沟式雨水口,采用超强钢纤维玉碎篦子。

雨水口埋深0.9米,雨水口位置与预留横穿管重叠时,向上游偏移1米;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除多个雨水口串联接入检查井段和双箅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15管外,其余采用连接管管径均采用D250,强度等级为环刚度≥80KN/m2。

连接管沿道路走向的其坡度同daou坡度,交叉口处采用0.5%坡度,其余采用1.0%坡度。

雨水口连接管管槽开挖边坡采用直槽,管底以下10公分至路基铺设中砂,其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

3.3.5.路段上预留横穿管施工至道路红线外2米,端头设置检查井;交叉口内预留管均施工至相应方向的施工范围外2米,端头设置管堵。

4.污水工程

4.1.污水出路:

3.1.规划四路、五路污水管道主要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其中:

规划四路污水管道布置于道路北侧车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线2米;规划五路桩号0+000-0+041段为已经施工污水管道,管径为d300,桩号0+041-0+247.212段污水管道布设在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6.8米,桩号0+247.212-0+600.992段污水管道布设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6.8米。

规划四路污水由西向东排放,排入规划五路污水管道。

规划五路雨水有南向北排放,排入横二路污水管道中。

4.2.污水管材及接口形式

污水管道管径为D315,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

接口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或电熔连接。

4.3.管基处理

污水管道基础采用砂基,原状基底换填砂100毫米,若管底位于新近回填土层,且已处于路基之上,换填砂厚200毫米。

接入支管及检查井基础处里同相应干管。

4.4.检查井

采用Φ1000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检查井周围40cm范围回填中粗砂,深度为1.5米,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0。

污水检查井井壁要求内外抹面至顶面。

内设球墨铸铁踏步,涂沥青二道防腐处理。

踏步位置应与接入管口错开布置,井口收口方向应与踏步位置对应。

机动车道上的检查井周围40cm范围回填中粗砂,深度为1.5米,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0。

检查井井盖、井座采用超强钢纤维混凝土井盖、井座。

井盖采用井(桥)式结构,并设置1:

7预应力锥度,且预加开启口,便于维护开启,其边框均进行特殊防腐工艺处理。

井盖与井座均需加点式防震消声工艺处理,防止发生行车弹跳、位移和翻转现象。

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带均采用B等级井盖、井座。

其图案与颜色应与路面装饰材料相协调。

设于绿化带内的检查井,其井盖表面应比绿化带的种植土地表高出8厘米,井盖支座周围应浇筑C25混凝土圈,其宽度不小于15厘米。

4.5.预留管:

路段上东西两侧预留横穿管均施工至道路红线外2米,端头设置检查井;交叉口内预留管均施工至相应方向的道路施工范围红线外2米,端头设置检查井或管堵。

5.道路照明工程:

规划四路及规划五路南段照明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主车道平均照度Eav≥101x,照度均匀度Emin/Eav≥0.3。

5.1.路灯布置、选型

根据道路的横断面布置特点,采用单侧布置的照明方式,规划四路路灯布置在道路北侧的绿化带内,灯杆中心距路缘石0.5米,杆距为26米,选用高8米的单叉灯杆,选用BQ/DZ9950型灯具(半截光形),光源选用150W高压钠灯(光源光通量:

160001m),平均照度为18.461x,LPD值为0.54W/m2,照度均匀度为0.42;规划五路路灯布置在道路东侧的绿化带内,灯杆中心距路缘石0.75米,杆距为29米,选用高9米的单叉灯杆,选用BQ/DZ9950型灯具(半截光形),光源选用250W高压钠灯(光源光通量:

280001m),平均照度为22.531x,LPD值为0.54W/m2,照度均匀度为0.42;规划五路北段选用3米的SY8002型庭院灯,杆距18米,光源选用100W高压钠灯(光源光通量:

85001m)及30W荧光灯(光源光通量:

17201m)。

灯杆基础和灯具接线盒应采取防盗措施。

灯杆均为圆柱型金属灯杆,灯杆内外应热镀锌防腐处理。

5.2.电源控制及各回路设置

本工程共设置12盏250W高压钠灯、11盏150W高压钠灯、11盏100W高压钠灯及11盏30W荧光灯,总安装功率为6.81KW。

本工程规划四路及规划五路(规划四路以南)路灯电源从纵二路路灯引线,规划五路(规划四路以北)路灯电源从横二路路灯引线。

规划四路级规划五路的路灯均为全夜灯,每套灯具内设置高压钠灯调光控制器,每日的午夜12点之后,光源功率降低使用。

250W光源功率降至150W,150W光源功率降至100W。

5.3.缆线配置

选用VV-1KV-4×35+1×16、VV-1KV-5×16电缆,穿Φ90mm或Φ75mm的UPVC管直埋,埋深0.7m并铺砂0.4m厚保护敷设。

5.4.防雷与接地

为保证道路照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采用TN-C-S的接地系统。

6.5.功率因数补偿

路灯采用分散式电容补偿,在照明灯具内安装电容器就地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灯具功率因数提高至0.9以上。

6.6.灯线采用与熔断配置

150W、250W高压钠灯采用FVL-1.5的腊克线。

100W高压钠灯及150W高压钠灯采用RC1A-10/4A插入式熔断器,250W高压钠灯采用RC1A-6A插入式熔断器。

三、确保工程施工的必要组织措施

(一)劳动力安排情况描述

1.充分利用我司的优点,调选技术素质高、思想好、能吃苦耐劳有丰富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该工程的项目管理班子,专业工程采用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2.所有人员由项目部统一管理,协调指挥,按照施进度和劳动力需用计划,组织各个工种的人员及时进场,并做好入场教育,对作业班组进行进度计划、安全措施、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交底,使大家能协调,齐心协力地保证本工程能优质高效地运行。

主要途径:

⑴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

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

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⑵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

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

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

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

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

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⑶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

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

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3.对班组及人数的确定

各班组的人数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4.对班组的管理

⑴建立详细员工档案,任何操作工人进场必须登记。

档案内容包括简历、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职业技术培训情况、奖惩情况。

由专人负责。

要了解一个班组的总体素质技术力量必须一手掌握其下属员工的基本状况。

⑵建立员工进场考核制度,班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在进场时进行安全和质量培训和考核(通常是一天时间,进场的第二天,上午培训下午书面考核),目的一是培训和交底、二是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考试实在太差或对待考核态度不端正的人,借此机会勒令退场,以显示项目部的安全、质量、技术和管理纪律的严肃性。

⑶质量、技术交底必须要交到位,坚持要求每个班组每天上班前必须集中有班组管理人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当日工作面的一系列交底并要求操作工人履行签字手续(班组管理人员必须在前一天在项目部统一发给施工日记上做好交底纪要,相关人员签字后交项目部保管),项目部对口管理人员交底时必须到场监督并做好交底的补充纠正。

⑷坚持挂牌(胸牌、上岗证)上岗制度,项目部管理人员有权对违章、违规作业的人员摘除胸牌。

视情处罚。

提高工人的作业责任心。

⑸分工序工作段或按周月时间按挂牌(成品/半成品上必须由班组管理人员自检时写上时间、人、评定结果等)施工评选先进个人,给与经济或荣誉奖励。

(6)有较复杂的工序或易发生质量问题的情况,哪怕工期再紧,必须做好针对性的交底培训工作(视情针对班组管理人员或扩大的全部操作工人。

⑺强调人性化管理,在严格纪律、奖惩分明的前提下,也必须照顾好员工的生活。

在饮食、住宿、生活环境、工资发放等服务工作上,无论是口头还是行动,都要一直表现出“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二)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计划表(单位:

人)

工种

土石方阶段

道路阶段

管线综合阶段

雨水工程

污水工程

石工

30

10

砌体工

15

砼工

45

钢筋工

10

木模工

10

普工

25

25

25

25

25

三机工

15

15

15

15

15

管道工

10

10

电焊工

5

5

测量工

5

5

5

5

5

种植工

各种技术员

20

20

20

20

20

合计

95

170

80

75

75

 

(三)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了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的目标,必须严格控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实行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保护全过程控制,不论从大的分项还是每个分项的细小环节,一点一节层层把关,逐一落实,把搞好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的身上。

1.质量管理

1.1.质量管理体系:

(流程图)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设计交底、熟悉图纸及说明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措施计划

材料进场

报批

机电、设备

退货

不合格

检验

合格

执行施工作业

指导书方案

按质量计划开展质量活动

班组自检

技术人员检查

专职质检员质量检查

监理工程师验收、检查

形成质量记录文件

完善施工网络计划,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整理归档质量记录,质量文件

 

 

编制竣工资料、竣工报告

移交工程文件

 

1.2公司以技术副经理、质安科→项目经理→工程部→施工班组的组织执行系统。

及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控制机构等两套质量保证体系来保证,全面负责工程质量达到合同预定等级。

 1.3.进行经常性的“质量第一”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水平,贯彻“谁管生产、谁管质量安全、谁施工、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并辅以经济手段,奖罚制度来管理质量。

执行“质量否决权”制度,树立质量监督人员的权威,对于现场不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的,质监人员有权暂停施工,对于上一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不准结算,优良的给予奖励。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2.1.加强技术管理,作好图纸会审及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根据施工内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经理部技术组必须在施工前编制详细,具体,能控制施工质量,指导生产的施工方案。

 2.2.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对有特殊要求或少有施工的项目,进行上岗前的操作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3.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书面三级技术交底,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在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学习,使之熟悉技术要求、操作要点、材料性质、质量标准。

 2.4.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验控,所有进场的钢材、水泥必须有材质证明,并按规定进行复检,砂、石、砌块地方材料供应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特别是高级的装饰材料、半成品,经技术部门鉴定后方能定货,在进场时并经材料验收员把关验收。

  

 2.5.作好砂、砂浆、配合比试配工作,根据设计强度、技术指标和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由试验部门提前进行试配,提出配合比,保证“两强”达到要求。

2.6.技术部门要根据施工的重点、难点和厦门地区的气象变化,预先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着重防止质量通病。

3.质量保证技术资料核查

为确保工程技术资料能够准备及时,科学地再现施工过程及工程质量情况,公司依据《福建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规定,要求各项目施工处每月要将内业资料送技术科检查,根据工程外业情况,考核内业情况;同时又根据内业反映出的外业情况,及时制定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尤其是内业资料中的材料实验情况,根据国标、省标制定出控制标准(详附表P60),促进了内业的完整性,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4.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4.1在施工过程中,成立各专业工种队,各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进行以防止质量通病为目标,严格按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把关的检查工,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因果分析,采取质量控制对策,预先控制质量事故苗头的发生,消灭质量通病,从而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4.2.贯彻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和班组的检查验收工作,没有建设单位、质量监督站认可、同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3.加强现场计量管理,配备专人负责测量、试验及计量管理工作。

现场使用的所有仪器、磅称等计量工具,应按规定的时间复检较核。

 4.4.现场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