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3970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

曼式气柜油泵站操作说明书资料

f)泵室(Ⅳ):

本室装有油泵及电机、阀门及配管。

油从浮子室Ⅲ

流经此处送入油上升管。

4.6.1.2冷凝水的分离

从空气或煤气中冷凝出的水分按下列程序分离并排走。

a)由于密度不同,在油流入室下部的水通过溢流管排入自动排水

水封。

b)油室内油水二次分离会积存少量水,打开排水旋塞可向水室排

水。

c)流到水室的水通过排水阀门排入水坑,然后进入排水管网。

4.6油泵站

4.6.1概要

4个油泵站均匀布置在柜体周边地面上,其作用是将煤气柜底部油

沟流出的密封油进行油水分离,并用油泵将密封油送入煤气柜上部预

备油箱溢流口,然后沿侧板内部进入活塞油沟,以保证密封安全。

油水分离器设在油泵站内部,油泵站平面简图见图4-1,详细结构

参见订货图。

柜体旁的油泵站的电气装置均采用防爆型。

油泵站泵室采用蒸汽采暖,油温控制在~10℃。

c)水室(Ⅰc):

水从Ⅰb及油室Ⅱ处分别流入此处。

d)油室(Ⅱ):

油从Ⅰb流经此处,进行第二次油水分离。

e)浮子室(Ⅲ):

油从油室Ⅱ处流经此处,控制油泵启动的浮子设

在此处。

b)分离室(Ⅰb):

从Ⅰa来的混合物在油位调节器的控制下分离开

后分别流经此处,液面以上为煤气。

a)油流入室(Ⅰa):

油水混合物从煤气柜底部油沟流入此处,液

面以上为煤气。

图4-1油泵站平面简图

4.6.1.1构造

4.6.1.3油位调节

油流入室与分离室间设置的油位调节器是作为“油流入室的堰”

来起作用的。

该装置用于调节底部油沟的油位。

由于煤气柜所用密封油的总量可在较长时间内相对不变,故可以

通过调节底部油沟的油位来间接调节活塞油沟的密封油位。

活塞油沟

的油位调节到设计值±35mm,底部油沟油位约140mm。

4.6.1.4油泵流量调节

如果油泵流量过大,从预备油箱溢流口流出的密封油就很难沿壁

面缓慢流下,而容易飞溅到活塞上。

为减轻密封油飞溅,在油泵出口管与进口管间设有调节流量用的

针形阀,将各油泵的流量调节到26L/min左右。

4.6.1.5浮球液位控制器的动作

为控制常用泵和备用泵的运转/停车,要各设一个浮球液位控制器。

密封油连续流入浮子室,油位上升,浮子也上升。

达到高限液位

(~875mm)常用泵启动,油位下降,浮子也下降。

达到低限液位(~675mm)

常用泵关闭。

如果常用泵已运行,油位仍然上升,达到备用泵高限液位(~

975mm),备用泵启动。

液面下降到备用泵低限液位~675mm时,备用

泵关闭。

4.6.2一般设备的操作

在泵室内设有二台齿轮油泵,其中一台常用,另一台备用。

每一周左右应将常用泵和备用泵切换,以使二台泵的使用频度均

匀。

S1~S4:

闸阀(常开);

S5:

闸阀(常闭)。

N1和N2:

节流阀(调节用);

R1和R2:

逆止阀;

A1和A2:

法兰盖;

P1和P2:

油泵;

图4-2油泵站泵室内的油管道系统图

图4-3油泵站阀门操作示意图

4.6.2.1泵室内阀的操作

由于油泵出口设有止回阀,故油泵站泵室内配管在通常状态下充

填满密封油。

为方便抽走密封油和向煤气柜加油,在泵室内配管上设

有旁通管和切断阀。

如图4-2及4-3所示,泵室内配管和阀门具有六种

输油功能。

操作阀门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a)进行阀门操作时必须切断电源。

b)密封油从油上升管或预备油箱向油泵站或油罐车卸油时要慢慢

地进行阀的开关操作。

c)作业结束后应将阀门置于通常运转状态,然后再闭合电源开关。

4.6.2.2流量调节用节流阀的操作

节流阀全关时油泵站的输油量就是通过油泵的流量,此阀打开,

密封油回流,油泵站的输油量比通过油泵的流量小。

油泵站内每台油泵的输油量最好设定在26L/min左右,如果底部

油沟无油流过来,此量同浮子室内油位每分钟下降40mm的量是一致

的。

因此,设定输油量时应关闭油泵站与底部油沟的所有连接阀门。

4.6.2.3油位调节器的操作

如果油位调节器提高,则底部油沟的油位就会上升而活塞油沟的

油位就会下降;反之,油位调节器降低,则底部油沟的油位就会下降

而活塞油沟的油位就会上升。

底部油沟油位的变化为±10mm时活塞油

沟的油位变化约为±20mm。

当活塞油沟平均油位偏离设计值±35mm时,靠调节油位调节器就

可调整活塞油沟的油位,但单个活塞油沟油位波动不宜超过±50mm。

阴天时煤气柜四周温度大致均匀,油泵站的启动次数也大致相等,调

节油位调节器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的。

但是四个油泵站的运转时间

要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油位调节器调整好后,一般情况下不许乱动,以免影响活塞油沟

油位。

4.6.2.4浮球液位控制器的调节

浮球液位控制器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扇形板上的定位螺钉达到要

求,详细方法参见设备说明书。

4.6.3开始运转前的注水和注油作业

在活塞落底后柜体内外的附属设施和检测仪表安装结束后,彻底

清扫活塞油沟、底部油沟及柜底板,油泵站和预备油箱等将和密封油

及水相接触的部位,检查密封与侧板的间隙,为底部油沟和油泵站的

注水和注油、活塞油沟注油以及预备油箱注油做好准备。

向底部油沟和油泵站的注水步骤如下:

a)油水分离器排水溢流管内先注水至水位不上涨为止;

b)打开油泵站订货图纸中的序号10检查孔;

c)下旋油泵站图水流入管中的调整螺母20mm;

d)向底部油沟注水,使底部油沟的水位达到设计高度,此时,水

会自动溢流入油泵站的油水流入室;

e)上旋件号7水流入管调整螺母,使其复位,并使四个油泵站水

流入面在同一标高上;

f)需要在油室注水时,在底部油沟和油泵站注油完毕后,用软管

直接向油室缓慢注水,直至打开向水室的排水阀门排出水为止。

g)在柜内供空气后,还需缓慢向柜底板排水管注入密封用水。

新油到货后,先按密封油的品质要求进行检测,待密度、粘度、

闪点、破乳化时间和含水量等关键指标检测合格后,准备向煤气柜内

注油。

向底部油沟、活塞油沟、预备油箱和油泵站的注油步骤如下:

a)提高油位调节器高度约70mm;

b)关闭油泵站检查孔;

c)向油泵站的油室油封倒油,此时油连续注入,油自动通过分离

室反流至底部油沟,直至底部油沟油位达到设计要求的140mm为止;

d)向柜内供气,压力接近设计压力时向油水分离器排水溢流管给

水。

e)缓慢降低油位调节器高度至正常位置。

f)在向底部油沟注油的同时,开启油泵向预备油箱供油,预备油

箱供油时应先将预备油箱储油室灌满后,关闭其进口阀,然后再向活

塞油沟供油,活塞油沟达到设计油位即可。

油泵运转时要注意浮子室

油位,防止油泵空转。

g)在向柜内供气后,还应打开一点点排水阀门,向柜底板排水水

封注水,保证水封高度。

底部油沟直接注油后应静置约0.5h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从新油进场开始,柜区应严禁烟火。

4.6.4检查和维护

4.6.4.1一般检查

水室和浮子室各备一个手摇泵,用于油泵站的浮子室排水和水室

中密封油的回收和底部污物检查。

a)每天把泵的运转时间和次数记录下来,以了解煤气柜及其附属

装置的运转情况。

通常油泵站的运转次数小于35次/台.天,每次运转

时间约8分钟。

b)液位的监控

在控制室设有活塞油沟油位显示,操作人员随时监控活塞油沟密

封安全情况;在柜体侧板上还设有底部油沟液位显示镜,以便于现场

观察和调整。

c)每天从油室Ⅱ排水

在油室Ⅱ内有水的情况下,应坚持每天向水室排水,排水完毕应

关闭阀门,以防跑油。

d)从水室定期排水

排水的频度是根据冷凝水的流入量来定的。

应在水位超过1400mm

之前打开排水阀门排水,排水完毕关闭排水阀。

检查水室必需带便携

式CO检测仪。

e)每月2~3次检查浮子室底部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应用手摇泵

抽走。

f)水室上部积存的油太多则可取出油倒入油室。

少许油可由隔油

池处理并回收。

g)每月检查油泵吸入口的过滤网。

h)每隔3~6个月检查各室底部是否有污物。

i)冬季应每天检查采暖设施是否运行正常,可通过阀门调节油泵

站内温度。

4.6.4.2泵室管理

为了使泵室经常保持清洁和不潮湿,必须把泵室关闭并锁上,泵

室下部设有排污管。

需要给油润滑的轴承等部位充分给油。

泵室在进行维修作业的时候,二台泵的电源开关都要断开。

作业

结束后要立即合上电源开关。

每次只能进行一个油泵站的维修作业,必须避免使二个或二个以

上油泵站进入停止状态。

通常情况下,一台油泵站内二台泵不应同时

运转,以免密封油大量飞溅到活塞上。

a)油泵的拆卸

在油泵需要修理而拆卸时,断开二台泵的电源,泵拆卸时进油管

和出油管管端的法兰装设盲板。

如果需要另一台泵运转,则在上述作

业结束后合上该泵的电源开关。

另外,在油泵安装时,二台泵的电源

均应断开,安装完毕打开阀门,并只闭合被修理泵的电源,以试验是

否能够运转正常。

由浮球液位控制器自动停止该泵运行后再合上另一

台泵的电源。

b)止回阀的拆卸

在把二台泵的电源断开后并使油上升管中的密封油卸入泵站后可

拆卸止回阀。

如果需要另一台泵运转,则在管端装设盲板即可使用另

一台油泵(同a中情况一样),只合上这台泵的电源。

把二台泵的电源

开关断开并使油上升管卸油后安装止回阀,安装完毕合上该泵开关,

由浮球液位控制器自动停止该泵运行后,合上另一台油泵的电源。

于二台泵出口管路是互通的,因此要避免二台泵同时运转。

c)其他阀门的拆卸

其他阀门的拆卸参考止回阀的拆卸操作进行,原则为密封油损耗

少、不出现运转管路故障且避免二台泵同时运转。

4.6.4.3故障及处理

4.6.4.3.1油泵运转时间太长

a)由于油泵的损伤或磨损而引起实际供油量减少的情况

关闭底部油沟往油泵站的进口阀门,测定油泵的供油量。

如果是

属于调节流量用针形阀的问题,将供油量调至26L/min即可;如果调

节流量用针形阀全关,流量仍然不够,就需修理或更换油泵。

b)由于从密封装置泄漏的油量增大的情况

要修理密封装置出故障的地方。

4.6.4.3.2油室Ⅱ不排水的情况

a)打开从油室通往水室的阀门没有任何液体流出的情况

可能油室下面污物堵塞管子,需要清理。

b)打开从油室通往水室的阀门流出油的情况

直接关闭该阀门。

4.6.4.3.3停电注意事项

a)如果油泵长期不运转,由于煤气压力的作用,底部油沟中增多

的密封油将溢流进入油泵站各室并使它们充满。

因此,长时间停电时,

从底部油沟通往油泵站的切断阀要关闭适当的时间。

恢复供电后,进

油阀打开少许,向预备油箱及活塞油沟给油,直至煤气柜各部分的油

量或油位恢复后,底部油沟通往油泵站的切断阀全开。

b)为避免二台泵同时运转加剧密封油飞溅,在停电后恢复供油时,

如果浮子室油位已超过备用泵浮球高限,则应关闭备用泵电源开关。

4.6.4.4运转情况显示

各个油泵站二台油泵的运转时间、运转次数及累积运转时间可在

控制室计算机上显示。

油泵站油温,油泵出口压力也在计算机上显示。

油泵站在使用过程中,运转次数以在10~35次/台.天之内为

宜。

超过50次/台.天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应对措施,否则须停气

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