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4242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 含答案 2.docx

新高考二轮历史查漏补缺论述题型专练二含答案2

2020届高考历史查漏补缺之论述题型专练

(二)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1921年7月(一大)

53

1934年

30万

1922年6月(二大)

195

1937年初

4万

1923年6月(三大)

432

1940年

80万

1925年1月(四大)

994

1945年4月(七大)

121万

1927年4月(五大)

5.7万

1947年12月

270万

1927年4月后

1万

1949年10月

448万

1928年6月(六大)

4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

(要求:

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比如说非州的矿山、上海的洋行等,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贷币而畅通无阻……

——《世界史》教材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描述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

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

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

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

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外国

1640年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

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840年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1844年

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8年

洪秀全写成《原道党世训》

欧洲革命《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1859年

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1年

设立总理衙门俄国公使入驻北京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6年

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

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1898年

戊成变法

美西战争

1905年

同盟会成立废除科举制度

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从表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中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5、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全集》中,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众多的历史现象,现摘录部分,整合如下:

张謇,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

1896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经过数年的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荻净利约370余万两。

1914年,张謇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80余间,占地30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

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迭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

总计从1914年后的几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

但是1919年以后,张謇的企业日益艰难,“实业救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

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记录,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经济史上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记录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美国传教士黎曼顾于1920年开办的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的课程日志。

上午

下午

8:

30—9:

00入园

9:

00—9:

10朝会(清洁检查)

9:

10—9:

40作业活动(包括恩物、美术、工艺)

9:

40—9:

50批评已成工作

9:

50—10:

00解手

10:

00—10:

30户外游戏

10:

30—10:

45静息

10:

45—11:

10音乐(律动、节奏在内)

11:

10—11:

20故事(儿歌、故事表演在内)

11:

20—11:

30游戏

1:

15—1:

30入园

1:

30—1:

45睡觉

1:

45—2:

10识字游戏

2:

10—2:

30户外游戏

2:

30—2:

40点心

2:

40—2:

50日记

2:

50—3:

00游戏

3:

00—3:

30散学

注:

“恩物"是一套学前教育材料,认为每种恩物都是上帝设计恩赐给儿童进行自主活动的材料。

“律动”是音乐词汇,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

——摘编自包锋《教会幼稚园的兴办与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评析教会幼稚园的作用。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政府

收回主权史实

1917年

北京北洋政府

取消德国在华驻兵权,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

废除德国、奥匈帝国领事裁判权

1926年

北京北洋政府

取消芬兰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

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

除日本外,各主要国家均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

1929年

南京国民政府

收回天津比租界,正式收回镇江英租界

1930年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全面实现关税自主权,正式收回厦门英租界,

收回威海卫英国租借地

1943年

南京国民政府

收回上海、厦门公共租界,收回天津、广州英租界,

废除英美在华领事裁判权

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收回苏联租借旅顺海军基地

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收回英占香港地区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收回葡占澳门地区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等

解读材料,提炼一个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具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近代化的程度与对外贸易也是分不开的。

尽管整个近代中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在近代中国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和以后的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一杠杆。

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还是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对外贸易和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论题合理、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9、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它以民间创办为主,是相对独立于官学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代

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得到朝廷鼓励。

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较著名的有衡阳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两宋

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

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宋代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书院有: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

元朝

官学化是元代书院的一大特点,将书院山长列为名地管学提举司下属官员的编制,由行省任免,书院财权也由官方掌管。

学生通过考核也可以进入仕途。

这样,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

明朝

明初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至成化后,书院逐渐恢复,到嘉靖年间兴盛。

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

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讲学,百家争鸣;明中叶后政治日趋腐敗,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政治性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清朝

清代初年,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

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

——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等

上表为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主题方向:

①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年和1934年—1937年)。

②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少增多,选取任意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论证(1925年—1927年;1927—1934和1937—1940年等)。

③选取增减各一个时期,进行分析论证。

④从变化总的趋势,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奋斗中不断壮大。

⑤其它合理的论题

示例1:

论题: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

论证:

①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

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5.7万急剧减少为1万。

②1934年,由于王明“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

加上长征路上,红军物资匮乏、道路险峻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巨大。

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30万急剧减少为4万。

总而言之:

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和敌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

解析:

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人数减少的原因探究等,结合史实论证即可,注意史论结合。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示例一:

情节:

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东西运到自家门口。

现象: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强化对外殖民商品输出。

概述: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使更多地区沦为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

评价:

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增加资本积累;使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世界市场更为拓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长期落后。

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给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冲击了原有的文化观念,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共4点)

示例二:

情节:

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比如说非州的矿山、上海的洋行等,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也贷币而畅通无阻-----。

现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强化对外殖民,资本输出。

概述: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本输出,使更多地区沦为殖民地。

评价:

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增加资本积累;使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长期落后。

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给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解析:

根据材料“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所给时间段可知这个阶段发生的大事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找出相关片段,根据材料“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比如说非州的矿山、上海的洋行等,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可得出第一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和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现象,结合史实及相关知识评价即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示例一:

赞成“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

(1)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2)明朝李贽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倡导经世致用。

(4)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5)“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运动。

示例二:

赞成“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1)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4)北宋时,儒家学者复兴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5)两宋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6)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

提倡心学,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7)19世纪末,康有为借助孔子的名义,进行戊戌变法。

(8)儒家思想外传,成为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9)当前的“国学热”和全球孔子学院的创办,说明儒学正在复兴。

例三:

对儒学的批判或者复兴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立场。

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理性扬弃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综合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首先要提取论点,然后寻找论据对论点展开论述。

在材料中可以作为论点的句子有“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等,根据论点,寻找史实进行论证。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示例:

论题:

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落后于西方国家。

阐述:

政治制度方面:

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仍在强化;革命水平方面: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中国的革命仍然是农民革命;欧洲工人运动兴起,而且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做指导,中国的革命仍然是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农民革命;社会变革方面:

美国、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功地变革了旧制度,中国的维新变法却以失败告终;民族危机方面:

美国、俄国不断摆脱危机,壮大国力,向外扩张,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日益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

总之,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政治近代化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国家。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采取中西方在同一层面相对比,如:

在政治制度方面:

中国在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时候,英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革命水平方面:

中国仍然是农民革命的时候,西方已经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在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在社会变革方面:

中国还在不断在探索中前进的同时,西方国家已经成功地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在民族危机方面:

中国还在闭关锁国,并且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不断向外扩张,壮大自身的国力。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历史记录:

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

历史现象:

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概述与评价: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在这期间,轻工业发展显著。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解析:

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信息“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盈利,兴旺一时”提取历史信息,依据所学从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来说明历史现象;第三小问依据所学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等角度概述与评价。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示例一教会幼稚园的开办推动了中国幼儿教育的近代化。

教会幼稚园开设了识字游戏、户外游戏、美术、工艺、音乐、故事等课程,把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比较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生活,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学前教育内容,为中国幼儿教育注入了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因子,是幼儿教育领域西学东渐的主要载体。

它为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创办提供了参照,加快了中国幼教近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教会幼稚园的开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幼教思想,融合了西方先进的幼教模式,推动了中国幼儿教育的近代化。

示例二教会幼稚园是列强侵华的文化形式。

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教育的初衷,本身就隐含着殖民侵略的心理。

教会幼稚园开设了恩物课程,宣扬上帝的恩赐,带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

这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其目的是培养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并使其宗教信仰西化。

教会幼稚园重视对幼儿心灵的熏陶,使其“快乐”地接受基督教精神,是一种文化侵略的手段。

综上所述,教会幼稚园的开设,是西方列强侵略的产物,它在特权保护之下,披着传播科学知识的外衣进行宗教信仰的渗透,是一种殖民侵略的文化形式。

解析:

由“传教士”“恩物”“上帝设计恩赐”等信息并结合课程日志可知,这是在进行宗教传播,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其接受基督教精神,以此服务于列强的文化侵略等。

由“识字游戏”“户外游戏”“美术、工艺”“律动”“音乐”“儿歌、故事”以及文献名称等可知,这是对传统蒙学教育的突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是一种全新的近代化教育模式;也可以融合上述两种观点,全面系统地分析教会幼稚园的作用。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观点:

近现代中国收回主权的过程历时漫长,主要以渐进和平的外交方式实现,是历届政府前后相继,共同努力的结果。

阐释:

近代中国历史既是屈辱的殖民史,也是奋进的抗争史,主权丧失伴随着收回主权的斗争。

自民国以来,1949年结束半殖民地状态,随后又陆续收回一些主权,在近百年时间里,历届政府付出了艰辛的外交努力。

历届政府善于抓住历史契机,并且善于主动创造机会,如北洋政府借助一战、武汉国民政府借助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借助二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借助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逐步挽回国家主权。

主权的丧失与挽回过程折射出国家命运的起伏,民国以来,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展开与融入国际进程的加快,中国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升,这是收回国家主权的坚实基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此类问题是一道非常新颖的试题,既考查了信息提职能力又考查了信息阐释能力,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抓住《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这个主题,主要突出历届政府前后相继,共同努力才导致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被废除。

考点:

史学研究•核心观点提取•核心观点阐释等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示例一:

近代中外贸易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经济:

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外贸易急剧增长,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政治:

中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政治舞台,出现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些都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思想:

伴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民主、科学等思想也不断传人,中国新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维新思潮,到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促进思想的近代化、理性化、科学化,推动了思想启蒙。

总之,中外贸易虽然是列强侵华的体现,但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

示例二:

近代中外贸易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消极影响。

 经济:

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特权,对中国进行掠夺性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

为了扩大中外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导致中国主权不断丧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

 思想:

伴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列强利用传教士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思想侵蚀,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以配合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侵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

 总之,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实质上是中国不断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过程,大大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示例三:

近代英国的对外贸易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

 经济:

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参与贸易竞争,并利用殖民扩张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由此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率先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政治:

贸易发展带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断壮大,推动了1640年反对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并不断发展完善。

 思想:

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并广泛传播,大大推动了思想解放,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

 总之,近代英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英国的社会转型。

 示例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推动了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示例五: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带来社会转型。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解答这种题型要注意三个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