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4282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docx

余热发电热控施工方案

水泥余热发电项目

热控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审核:

批准:

编制:

1、工程概述错误!

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施工准备错误!

未定义书签。

3.1施工员要对图纸进行详尽的研究4

3.2施工工具及附属设备4

3.3设备材料质量验收4

3.4施工环境4

4、主要施工内容:

5

5、主要施工方法5

5.1盘柜基础槽钢制作安装5

5.2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安装5

5.3接地系统安装6

5.4电气线路安装6

5.5仪表供电系统安装6

5.6取源部件安装7

5.7流量取源部件7

5.8物位取源部件8

5.9分析取源部件8

6、仪表设备安装8

7、仪表管路安装8

8、质量保证措施9

8.1文件控制9

8.2材料设备的管理9

8.3计量设备管理9

8.4过程控制9

8.5熟悉、理解图纸9

8.6认真做好自检9

8.7质量证体系9

9、安全措施10

10、现场文明施工10

11、竣工验收10

工程概述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000t/d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5.0MW,利用水泥生产线产生的高温烟气,使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本工程由水泥有限公司筹建,由监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期间的监理工作,由电

力安装公司负责安装全厂热控设备安装。

编制依据

2.1设计图纸和相关设备厂家技术资料

2.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3《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I31-90

2.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施工准备

3.1施工员要对图纸进行详尽的研究

施工员要对图纸进行详尽的研究,在现场施工前发现图纸设计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在图纸会审时把问题提出并尽快解决。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3.2施工工具及附属设备

施工中需用的主要施工机具、试验设备、标准表准备齐全。

3.3设备材料质量验收

设备材料到货后,检查其包装及密封状况是否良好,开箱进行外观检查,清点数量与清单是否相符,规格型号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附件及备件是否齐全,有无说明书及技术文件。

3.4施工环境

室内土建工程包括地面、屋内、墙面、门窗及装饰工程等施工完毕。

工艺设备基本安装就位,管架安装完毕。

对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拆除、杂物清除干净。

4、主要施工内容:

(1)中央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基础槽钢制作及安装

(2)中央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安装

(3)接地系统安装

(4)电气线路安装

(5)供电系统安装

(6)取源部件安装

(7)仪表单体调试

(8)仪表设备安装

(9)仪表管路安装

(10)伴热保温系统安装

(11)DCS系统调试

(12)仪表系统回路静态调校

5、主要施工方法

5.1盘柜基础槽钢制作安装

5.1.1仪表盘柜底座的制作尺寸与盘柜相符,其直线度偏差为1mm/m当

总长度大于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5.1.2底座安装应在防静电地板安装之前完成,其上平面与地板上平面一致,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mm/m当总长度大于5m时,其允许偏差为5mm。

5.1.3中央控室内盘柜底座采用10#槽钢制作。

底座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防锈、防腐处理。

5.2控制室内盘柜、操作台安装

5.2.1由于盘柜内部卡件及各种元件是成套供货的,故不宜在阴雨天进盘柜,且控制室内盘柜安装应在控制室上建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

5.2.2盘柜安装时应防止剧烈振动:

盘柜到位后立即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以防止翻倒。

5.2.3盘与基础槽钢及盘与盘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

5.3接地系统安装

5.3.1控制室的接地为独立接地系统,此接地系统由仪表专业施工至室内接地。

5.3.2接地系统地连接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采用镀锌螺栓紧固,接地干线与接地体之间采用焊接。

5.3.3仪表系统的保护接地连接至低压电气设备接地网上,连接应牢固可靠。

接地电阻一般小于4欧姆。

5.4电气线路安装

5.4.1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应合理布置,不宜交叉,敷设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

(2)电缆两端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供接线用,并在两端作好标记。

(3)电缆在敷设前后应对电缆进行导通检查,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其测量值不应小于5兆欧。

(4)敷设电缆时,电源电缆、信号电缆应分别穿各自的穿线管、走不同的桥架隔层,以免电磁干扰。

(5)电缆在接线时应注意芯线的保护,多股芯线应采用接线端子压接。

端子或表头接线应牢固美观,且应有适当的余度。

5.4.2槽架沿钢结构或用型钢制作成的支架敷设,槽架间、槽架与支架间均采用螺栓固定,螺母应在槽架的外侧,并固定牢固。

5.4.3仪表电缆保护管采用镀锌钢管敷设,保护管采用角钢做支架。

A、所有穿线管不应有变形和裂缝,其内部应干净、无毛刺。

B、穿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C、所有穿线管弯管时,应使用专用弯管器进行冷弯。

D所有穿线管安装应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成排穿线管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

5.5仪表供电系统安装

5.5.1安装前应检查供电设备的外观和技术性能并符合下列规定:

A、继电器、接触器及开关的触点接触应紧密可靠,动作灵活,无锈蚀、损坏;

B、固定和接线用的紧固件、接线端子,应完好无损,且无污物和锈蚀;

C设备的电气绝缘、输出电压值、熔断器的容量等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的规定;且附件齐全,不应缺损。

5.5.2设备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设备位号、端子编号、用途标牌、操作标志及其他标记,应完整无缺,书写正确清楚。

5.5.3在检查、安装的过程中不应损坏设备的绝缘、内部接线和触点部分。

5.5.4供电系统送电前,系统内所有的开关均应置于“断”的位置,并应检查熔断器容量。

5.6取源部件安装

5.6.1一般规定

(1)仪表不应安装在有震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电磁场干扰、高温、温度变化剧烈和有腐蚀性气体的位置。

(2)检测元件应安装在能反映输入变量的位置。

(3)取源部件的结构尺寸、材质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得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5)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

5.6.2温度取源部件

(1)取源部件与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的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2)取源部件在拐弯处或与管道成斜角安装时,应逆着物流方向安装。

5.6.3压力取源部件

(1)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

(2)对于就地压力表的取源部件,当其介质为液体、蒸汽或可凝性气体,且温度高于60C时,根部应加环型或U型冷凝弯。

5.7流量取源部件

(1)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并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

(2)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

5.8物位取源部件

(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到冲击的地方。

(2)安装浮式液位的法兰短管必须保证浮球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3)静压液位计取源部件的安装应远离液体进出口。

5.9分析取源部件

(1)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映真实成份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分析样品的地方。

(2)分析取源部件在管道上的安装位置与压力取源部件的规定一样。

6、仪表设备安装

(1)仪表设备上接线盒的引入口不应朝上,以避免油、水及灰尘进入盒内。

(2)仪表安装时不允许敲击和震动,安装后必须牢固、平正。

(3)在带有毛细管的仪表安装时,毛细管的设应用角钢作为支撑保护,且要远离温度变化剧烈的物体,毛细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4)直接安装在工艺设备和管道上的仪表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压力试验。

7、仪表管路安装

(1)仪表路由不锈钢管组成,管与管、管件、阀门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或卡套式连接;

(2)管子煨弯时一律使用专用弯管器冷弯,高压管宜一次弯成。

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外径的3.5〜5倍。

(3)管子弯制后应无裂痕和凹陷;

4)仪表管敷设时应避开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腐蚀、震动及影响测量之处;

5)在仪表管路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按最短路径敷设。

8、质量保证措施

8.1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施工所采用的全部文件、资料,包括图纸、联络、规程、规范、标准等,必须是有效版本。

严格按照设计技术文件及规程规范、产品技术说明书施工注意原始资料的保存。

8.2材料设备的管理

材料设备的管理:

工程需用的材料,应具有合格证或材质证明资料或必要的复检报告。

8.3计量设备管理

计量设备管理:

仪表校验使用的标准仪器,应具有有效的验证证书。

8.4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

强化技术管理,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深度,明确施工作业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具体要求及做法。

施工技术员和质检员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加强检查,记好施工日记。

8.5熟悉、理解图纸

熟悉、理解图纸,提高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质量,在施工前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8.6认真做好自检

认真做好自检,及时报送共检通知单,作好共检工作,按规定填写质检记录。

对自己安装的实体应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8.7质量证体系

质量证体系如下

9、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一个操作者对工程内容及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充分了解并严格执行。

2、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必须按顺序摆放。

3、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应安装牢固,便于操作和维修。

落地安装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地点应平坦并高出地面,其附近不得堆放杂物。

4、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要测量绝缘是否良好,通电前要进行接地或接零,并加装单独的开关或保护。

当采用插座连接时,其插头、插座头、插座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5、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应做好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在高空作业(2米以上,含2米),必须戴安全带,安全带要挂低用。

在高处作业施工,工具要放好,防止高空坠落或零件工具落下伤人。

10、现场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是现代化施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

合反映,是现代化施工本身的客观要求。

是企业管理的对外窗口,是企业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作好现场文明施工。

2、现场施工剩下的废料应在每天结束前及时清理;现场施工用的氧气、炔气带、电线、把线应摆放整齐,下班前必须进行整理。

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1、竣工验收

1、将设计文件范围内仪表工程的取源部件,仪表设备的安装,仪表管路、

仪表线路、仪表供电、供气、供液系统安装完毕,单台仪表校验、回路试

既可开通

验和系统试验进行完毕,并均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投入运行。

2、仪表工程连续48h开通投入运行正常后,即具备验收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