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767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docx

精选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

详细了解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侉子)的历史

宝马的克隆再克隆

  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军装备了数以万计的军用摩托车宝马R71。

在二战中,前苏联也仿制了德国的这种宝马R71型三轮摩托,被叫作M72型三轮摩托,并大量列装部队用于作战。

战后,M72的技术被转让给苏联的盟友,中国也获得了此项技术。

在1957年12月,中国以M-72为技术基础,成功研制出军用型长江750,为中国摩托车历史写下新的一页。

在军用的长江750身上,我们可以找到7.62毫米机关枪或PF98式120毫米大口径火箭炮,是一台作战效能相当不俗「火力突击流动平台」。

应该是红箭-8但我不知道这照片的真假之听说750安装过机枪但我没找到照片

如果你以为长江750是“启发”自宝马1940-1944的R75的话,并不准确。

当年应该是前苏联模仿德国的宝马摩托车,然后再到轮到中国“模仿”前苏联的三轮摩托车制品。

以宝马R75为蓝本的三轮摩托车,「启发」出前苏联的M72和中国的长江750三轮摩托车,继承的制造产品横跨超过半个世纪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长江750

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长江750军用摩托车,M72以及长江750等摩托车作为宝马R71的继承者持续生产了半个世纪以上.直至今日我军各部队,仍然列装有不少长江750三轮摩托车,这种摩托车车型小,耐用,机动性能也不错。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仍在生产这种摩托车的活化石。

粗犷的线条、对置双缸、水滴形油箱、横置弹簧坐垫、平直的车把、独特的发动机排气声浪,它的古典造型吸引着一批忠实的国内外爱好者。

长江750在欧美市场上叫“BlackStar”,是怀旧玩家的宠物。

长江750忠实地保留了宝马R71的几乎全部特征。

在中国,三轮摩托车的最大出路,除了是公安机关外,竟然是外国的怀旧玩家。

西方市场或日本市场,对长江750一直渴求。

在日本,长江750的售价是在一百万日元以上。

在欧洲市场,长江750重新注册品牌,并命名为BlackStar黑星。

很多因商务驻华的法国人,在回国时都会买一台长江750。

虽然长江750的构造设计和驾驶感觉,和现代摩托车并不相似,但这种粗糙生硬的驾驶感觉,正是人们欣赏的重要心理因素。

四个前进档的长江750原来还有一个到档,不像本田那样用电池而是直接用引擎推动,所以倒档的速度可以高达16km/h!

难怪深受各发达国家的玩家爱戴

  “没人知道黑星,但是大家一说挎子,或者说长江750,都明白是什么。

”靠倒腾钢材发财的祝易默有一辆跟托马斯•莫尔一模一样的老摩托,也标注着1964年的准生证,可祝易默只花费了7000元人民币,那是他2003年送给自己的40岁生日礼物。

他坐在军绿色车斗内说:

“我是看了冯小刚《大腕》里葛优开的那辆黑车,才注意到北京能开挎子。

以前只注意到使馆区有一群外国人开,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北京是全球唯一不禁止挎斗摩托的城市,补点钱办手续就能开。

要知道,搁30年前,只有正牌军队通信兵才能开长江750,况且长江750就是‘二战’时德军的宝马军用摩托,就是《虎口脱险》里扔南瓜那场戏挨砸的那种。

”祝易默几乎是国内最典型的长江750车主,对于自己胯下的长江750除了时尚性迷恋,更对其“二战”时期宝马的影子念念不忘。

而在欧洲市场卖出的3000多辆黑星摩托,也被赋予类似的经典主义色彩。

可在1986年之后的10余年内,长江750却又始终是濒临淘汰的产品,到最后连公安局、检察院都不买了,以废旧金属方式处理为库存零件是现实中很多长江750灰色的结局。

第一台长江750基本是手工打造的

  “那是一段融入青春豪迈与激情的记忆,以至于我现在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对于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的记忆仍是那样鲜活。

”。

第一辆摩托车有“德国血统”

  一切还要追溯到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民两用摩托车是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轻工业产品。

当时军委后勤部向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仿制从苏联购买的3000辆摩托,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航空工业局)把任务下达给了洪都机械厂、湘江机器厂等7家所属单位。

 1957年3月,中央有关单位将生产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任务正式下达给了江西的洪都机械厂。

当年亲历造摩托的李学谦,后来当上了洪都机械厂党委副书记和洪都机械厂技术学校校长,他曾回忆道:

“我们那时候只知道仿制的是苏联乌拉尔M72,没有图纸,就是从部里面送来了实物样车,当时算是政治任务。

大家非常重视,专门设立了一个摩托车研制车间,代号50。

此前我们厂只造飞机,并没有摩托制造经验,所以厂里从不同岗位上临时抽调来技术骨干,主要都是钳工、车工和焊工,生产设备就是5台普通机床。

”“包括我本人在内,绝大多数人对摩托车的了解都是一片空白,搞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生产,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边学边干。

”李老告诉记者,1957年5月初,只有苏式M-72型三轮摩托车样车到达洪都机械厂,没有任何的图纸和相关资料。

最初仿制乌拉尔M72的时候,连图纸都没有,只好采取土办法——拆,把样车零件统统拆下来,然后实物测绘。

光测绘画图纸就用了近3个月,整车完成共651份图纸,车体部分图纸编号1308A4,发动机部分图纸编号1800A4。

到7月中旬,根据实物测图纸制定了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

李老说:

“由于摩托车上有许多形状奇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加工制作需要特殊的工具,而当时我们只有几台常规机床,因而,很多零部件的制作只有靠手工锤打。

除了发动机外,几百个关键零部件几乎都是大家日夜奋战用手工制作出来的,困难程度现在难以想象啊!

”测绘很顺利,可并不是所有测绘出来的零件都能造,当时还有一个生产原则,就是尽量采用工厂已有的工具,减少工艺装备制造。

按照李学谦的说法:

“乌拉尔M72上有很多形状奇怪的零件,凭我们手头的机床根本不可能加工出来,只有找老技术工人拿手工锤打出来。

”第一辆仿制苏式M72是1957年12月24日正式出厂的,出厂前只进行了3000公里的路面测试,按照1993年编写的《中国汽车工业史》第八章送审稿里的说法,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很显然,最初的仿制有很多技术局限,尤其是一些易损件和手工打造的零件,无法达到设计寿命。

据李老回忆,当年12月中旬,新中国第一辆仿苏式M-72型的三轮摩托车在洪都机械厂组装完毕,经过各项性能实验,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并定名为长江750,这也是新中国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

“长江750三轮摩托车生产出来后,不久便送展首届民品展览会,获得重大民品试制奖!

”李老激动地说。

李学谦和他当年的同伴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拼命测绘仿制的乌拉尔M72,也曾在18年前经历过同样的仿制过程——1939年10月,5辆宝马R71摩托车经罗马尼亚,被送到苏联,当时斯大林也想拥有德国陆军那样的摩托化机动优势,可希特勒忙于入侵波兰,并没有理会苏联人对宝马摩托的热情,于是苏联人凭借对这5辆宝马R71的拆解复制,仿制出了自己的乌拉尔M72。

很显然,M72的产品编号并没有规避对宝马R71的抄袭。

尽管中国最早购买的3000辆乌拉尔M72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完整的车体,但是对比宝马R71的图纸,还是不难发现苏联人当年的仿制思路。

宝马摩托的动力性和行驶可靠性都被完美保留了下来,苏联仿制者只不过对宝马R71进行了零件的少量简化。

德国人为了保护摩托驾驶者和乘坐者在严寒驾驶中不被冻伤,在驾驶车把和挎斗内设计了一套加热系统,利用摩托车排出的尾气加热,而苏联人则彻底抹去了这套零件。

在洪都机械厂仿制的时候,由于参照实物是已经去掉加热系统的乌拉尔M72,所以根本无人知道原始的加热设计。

还有一项仿制中消逝的设计是风门和动力分配挡,R71可以把30%的动力通过共轴直接输出到挎斗上,并以手动拉杆的方式调节,可M72则把风门和动力分配挡挪到了脚的位置,并且不能将30%动力输出到挎斗上。

从宝马R71到乌拉尔M72,再到洪都仿制版,也并不只是简化,苏联人仿制M72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大量装备部队,而中国的仿制版除了军用,还承载着观礼等多种设计任务。

宝马R71的挎斗没有任何减震系统,颠簸的路面乘坐起来很累,洪都仿制版抛弃了乌拉尔M72的挎斗结构,创造了一套中国化的挎斗避震支架。

在洪都机械厂仿制成功后的1年时间,这种国产摩托并没有自己的名字,大家只是根据746cc的排气量,习惯性叫它为“750摩托”。

还是1958年12月首届军工企业民用产品展览会上,为了有个商品名字,才有人提出起名的问题。

当时起名的事情很随意被安排给了主管生产的第二机械部副部长刘鼎。

这种仿制摩托有两个工厂生产,发动机厂在株洲,整车厂在南昌,刘鼎琢磨湖南株洲有洞庭湖,江西南昌有鄱阳湖,都流入长江,用长江可以很好地平衡两个厂的关系。

“那时候也没知识产权,也没注册意识,我们给长江750设计了一个拼音式样的商标图案,然后就大批量生产了。

”李学谦如此解释长江品牌的雏形。

 

 

“新中国第一辆越野性摩托车就是从长江750的改进上开始的。

”李老告诉记者,当长江750三轮摩托车越野性能改进获得成功后不久,他们就接到了一项来自航空工业部的紧急任务——定于1959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运动会将开设摩托车越野比赛项目,必须在此之前赶造50辆长江750越野赛跑车交送北京。

  接到长江750摩托车要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比赛的消息后,全厂上下人心振奋,备受鼓舞。

经过反复地测试和试验,为比赛项目赶制的50辆长江750摩托车的各项性能都达到最佳状态。

而且,为了更好地保证比赛过程中骑手的安全系数,这50辆长江750摩托车在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

“许许多多极其细微的地方我们的技术人员都反复进行思考和测试。

可以说,当时把这批长江750比赛用摩托车交上去的时候,我们心里是有把握的!

”李老说。

  1959年11月23日,由贺龙元帅主持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当时,一条来自北京的消息迅速在厂里传开:

长江750摩托车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博得现场观众欢呼喝彩。

这也是长江750摩托车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英姿飒爽的摩托车骑手和长江750摩托车旋即出现在各种图册和宣传画中,一起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群像记忆。

由此,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的雄姿和名字——长江750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1957年底,在第一批长江750摩托车送交北京后不久,时任国家航空部副部长的刘鼎到厂里来视察摩托车生产工作。

“刘副部长一见我的面就表情严肃地告诉我,长江750在北京闯祸了,把彭真都惊动了!

”李老说,当时他着实紧张得好像心一下子快要跳到嗓门口了,能不紧张吗?

把彭真都惊动了,祸肯定是闯大了!

  “接下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李老娓娓道来:

刘鼎副部长原来是给他卖了关子。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一辆长江750摩托车把一辆公交电车给撞坏后,摩托车的骑手情急之下,一加油门就拐街绕巷开溜了!

事情后来不知怎么传到彭真那里。

在一次接见航空部领导时,彭真高度赞扬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的性能,并打趣地对航空部副部长刘鼎说,洪都机械厂生产的长江750可了不得,撞坏了电车,一溜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彭真的一席话逗得所有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从1964年起,长江750就被列为新中国部队常规装备,仅1964年到1966年的三年时间里,洪都机械厂就生产并交付部队3789辆长江750三轮军用摩托车,为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1991年,洪都集团赞助的30辆洪都125摩托车被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亚运交通先导车”。

此外,长江750摩托车广泛应用于公安、工商、税务、森林防火、交通监理等系统的工作用车,驰骋于祖国大江南北。

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妆爱武装

 “750”之乱

  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诞生在洪都机械厂,这已是国人熟知的事实。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长江750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商标官司。

李学谦老人向记者详述了此事。

“当时我们给长江750设计了商标图案,而且第一批交送给总后勤部的所有长江750就已贴上了商标图案,但那时大家对商标所有权的意识还很淡薄,没有想到注册长江750的商标。

当苏式M-72型摩托车在洪都机械厂第五车间初步试制不久后,第五车间便接到参与强5飞机研制的任务,于是M-72型摩托车的进一步研制转到了厂里的技校进行整个上世纪60年代长江750始终保持每年1500辆的产量。

而“文革”则让最初参与长江750研发的技术员们陆续被下放到南昌航校和南昌周边地区,正是这些下放者,成了此后延续长江750生命的核心力量。

他们下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拿走技术资料和图纸,可凭着对长江750测绘仿制时候的熟悉,一群下放到南昌航技工学校和校办工厂(后改名为赣江机厂)的人,悄悄在洪都机械厂外也造起了750摩托,并且也使用长江750的商标。

  李老说,正是由于长江750的商标没有注册,才有了后来的商标权之争。

其实,赣江750摩托车完全是长江750的技术,可以说就是长江750的原样翻版。

于是我们就不愿意了,把‘官司’打到了航空部。

”李老告诉记者,后来,由航空工业部出面协调,750型摩托车的商标权仍然归属于长江750三轮摩托车。

这群下放到南昌航技工学校的技术骨干不仅凭借脑中的印象再造出了长江750摩托,并且使用宝马R71时代所不具备的锻造工艺,以改良方式优化着长江750的设计和制造。

而同时期,苏联的乌拉尔也在发生变化,M72早已经停产了,取而代之的是苏联自己设计的新车型。

整个上世纪70年代,不仅是洪都机械厂在生产长江750摩托,南昌航技工学校和赣江机械厂也在开足马力生产,除了零星的工艺改进,长江750摩托的原始设计依旧延续乌拉尔M72。

但此时品牌已经悄悄分化,由于洪都的干预,并不是谁都能再用长江750的牌子,于是各个品牌的750挎斗摩托纷纷涌现,赣江750、湘江750、红光750、长洪CH750、贵州战友750、贵州凌云LY750、云摩750、春燕CY750、井冈山JGS750B、兰州750、扬子江YZJ750,最鼎盛时候有17家工厂在生产750摩托,产品型号多达84个,而各个厂的技术核心都来自南昌的老工厂。

“谁也无法想象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还会出现那么多品牌的750摩托,要知道这些摩托距离他们原始版本宝马R71的出厂时间,已经快有半个世纪了。

”收藏有3辆长江750摩托的李牧汇很认真地说,“如果再算上上世纪70年代上海摩托厂试制的重型东海750摩托,宝马R71绝对是在中国遍地开花了。

如果说乌拉尔M72是宝马R71的减肥版,那长江750就是减肥后的整容,再后面那些型号,都可以算是整容后的拉皮了。

最难得的还是没有走样,保留住了宝马R71最核心的设计味道。

在复活与垂死之间

实际上,宝马R71不仅仅只有乌拉尔M72这一个直接模仿者,也不是只有长江750这一个间接模仿者,美国人在“二战”后就曾将宝马R71和R75都拉回了美国,并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少量仿制过。

还有瑞典,他们也在“二战”后制造了自己版本的R71。

但没有一个型号坚持生产了半个世纪,乌拉尔M72的老模具据说在1982年就销货了,只有长江750生存了下来,并且在1996年以后悄悄找到了复活的新市场。

依靠这些海外订单,长江750还勉强维持着最少量的流水线生产。

尽管很多欧洲人对长江750钟爱有加,国内也出现了一群开长江750摩托扮酷的青年,可这些订单从数量上并不能挽救长江750日渐衰败的局面。

记者为此专门来到江西南昌。

现在,位于洪都集团大院内的长江750生产线已经停工几个月了,按照业务员潘跃伟的说法,“工人都下岗回家啦,没人了,要摩托可以单独下订单,不过得等着”。

实际上,潘跃伟所在的厂子前身就是最老牌的洪都机械厂,算是正牌的长江750诞生地,目前这个厂被一位叫余志军的福建人控制,长江750的品牌使用权也在他的手上。

理论上说,只有余志军现在的工厂出来的长江750才有可能拿到全套合法手续,才有上牌照的可能,可实际上除了余志军,还有另外两拨儿人也在造自己的长江750——就在洪都集团大院外的家属七区,洪都摩托配件厂也在紧锣密鼓地装配着长江750,这个小作坊式的工厂归沈焰辉管理,同时又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与洪都集团有间接的联系。

具体负责业务的周南青很随意地说:

“余志军那边已经几周没开工了,现在也就我们这里还在造,每个月组装二十来辆吧,基本上都是出口贸易公司的订单。

我们厂子前身是三产,200多号人得养活,现在就剩下十来个人,这些人都是长江750老工厂的精英,他们闭着眼也能造出来新车。

”除了沈焰辉的三产小作坊,还有一位叫金旭红的人也在零星造长江750摩托。

她与沈焰辉的状况很类似,都是聘请下岗的老工人纯手工攒车,不过金旭红显然要精明得多。

作为长江摩托厂的老员工,她并没有固守在长江750一个型号上,早早就靠造轻便踏板摩托小赚了一笔。

就在记者赶赴南昌探询长江750摩托现状的前几天,余志军找了沈焰辉和金旭红。

余志军希望3家能形成价格默契,把长江750新车的价格控制住。

按照余志军的想法,零售价至少要控制在1.65万元以上。

这3家厂子目前都还勉强维持,每个月3家厂加起来也就能拿到三十来辆的订单,不光可以制造军绿色的长江750,还可以根据订单需要,造电镀件配黑油漆的都市款,以及专门满足外贸订单出口的德军“二战”原野灰涂装。

“师傅还是当年的师傅,手艺还是当年的手艺,配件不是当年的配件了,长江750已经变味了。

”一位长江750车主如此抱怨新车质量的大幅度下滑。

实际上,在2003年洪都摩托改制之前,曾经清理过一次库存,当时有600余吨的摩托配件,统统以废旧钢铁的形式出售了,有几个工厂骨干集资买下了这些库存。

而目前拼凑的长江750,几乎都是依靠这些老配件。

按照现在南昌摩托检测所就职的钱伟的说法:

“长江750是装一辆少一辆了,配件质量下降得厉害,尤其是发动机,随时有可能停产。

”钱伟在回摩托检测所上班以前,一直负责余志军部分的长江750生产,正是因为他的离职,让余志军失去了继续制造长江750摩托的念头。

对于余志军来说,现在长江750就是一块可以卖“准生证”的牌子了。

包括在家属院拼凑摩托的沈焰辉和回到公职机关的钱伟,都向余志军表露过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从他手中买下长江750这个牌子。

钱伟说:

“余志军不知道长江750的价值,不懂什么是有生命力的摩托设计,如果谁能筹措500万元,我就敢把长江750接过来,重整零件质量,要造就造质量最好的长江750,而不是凑合拼装起来蒙外国人。

毕竟长江750也是宝马R71的直系亲属,必须改进技术,把化油器发动机给淘汰了,上电喷发动机。

与钱伟对长江750未来延续生产的理想化不同,45岁的周南青有些悲观,当询问他靠接订单生产长江750能否赚钱时,他苦笑道:

“还能造几辆都说不准了,配件太少,没产量,配件厂都不愿意生产了,要不是欧洲人的订单源源不断,长江750早死了。

”而对于长江750摩托为何能在半个多世纪后还能够博取众多人的青睐,迷恋长江750的钱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

“长江750就是摩托历史的活化石,依存于中国军工企业奇特的生存制度,以及南昌周边形成的摩托车制造传统,才能勉强活下来。

之所以欧洲人非常痴迷于长江750,不仅是因为宝马R71的老款式,更因为欧洲人在他们的工业产品中找不到这种老元素了,圆润夯实的感觉没有了,满街都是本田摩托的灵巧和哈雷摩托的强硬。

长江750提供了一种经典的摩托美学样本,一种嫁接自中国老摩托的经典之美。

750在国外

 “一辆黑色中国产750挎斗摩托轰鸣般开过来,我那几位开哈雷摩托的兄弟都傻了。

在德国,开哈雷不如开长江750气派。

”托马斯•莫尔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此评价长江750摩托。

这种延续“二战”德军宝马R71摩托的仿制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磨砺,在南昌至今还有少量生产。

  “我这辆‘二战’复古挎斗摩托是1964年生产的,是中国造的‘文化大革命版本’。

”58岁的托马斯•莫尔目前住在荷兰的阿纳姆,每月他都要开着自己的老摩托去一趟120公里外的德国亚琛,参加摩托俱乐部的活动。

他的老摩托是小俱乐部内的时尚玩物,并且所有人都把他2002年花费5000欧元买来的这辆二手摩托当古董,因为当时车架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确实是1964年。

他的这辆老摩托还被荷兰哈雷摩托协会频繁邀请,每次都跟另外3辆来自中国的老摩托组成头车队。

可实际上,这辆老摩托并不是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更不是“文化大革命版本”,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外贸出口货,在欧洲的注册商标是黑星。

只不过是出口经销商为了应付欧盟对环保排放指标的要求,将新车生产日期改写到了1964年,以便在欧洲以古董车的名义上牌照。

 

“如果不是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使馆混的那几个法国人组织了牛蛙俱乐部,估计长江750肯定彻底被历史淘汰了。

”李牧汇在谈到长江750在1996年后濒临停产的时候说,“军队都买越野吉普了,公安局和法院最次的也换桑塔纳了,谁还要老旧的长江摩托呢?

好在欧洲人嗅出了长江摩托的宝马痕迹,很快这股浪潮又影响到了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

我们这拨儿上世纪70年代的人不像欧洲人那样迷恋长江750的‘二战’味道,哥儿们买不起哈雷,也不愿意骑那种女人专用的踏板摩托,所以才会喜欢上长江750。

如果你开久了,就明白那是什么感觉了,简洁设计加老男人口味。

 《华尔街日报》的大卫•伊文斯也注意到了这种来自中国南昌的“宝马二战摩托”,他写了一篇标题为《解放军旧坐骑成西方人新宠》的随笔,很多美国哈雷车迷留意到了这篇文章,很快在北美街头也出现了中国版的R71。

一位叫丹尼•伍迪的63岁钢琴师很巧合地成了长江750摩托的顶级推广人。

这位丹尼•伍迪的正式职业是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的爵士钢琴师,他以前在美国加州就开摩托,后来在上海发现了长江750,出于爱好,他自己改装,把橡胶塑料座椅换成鸵鸟皮的,把车条电镀成铝合金的,并且常年把车停在酒店大堂外。

中国旅客并没人注意这辆老摩托,可所有上点岁数的外国旅客,都驻足于他的长江750前,其中甚至包括小布什和阿诺德•施瓦辛格。

丹尼•伍德自己开了个私人改装厂,把收购来的报废长江750翻新,坐垫换成鸵鸟皮,前灯用正经宝马货,侧斗可以配置上法拉利的风挡玻璃,每辆要价1.5万美元,每年至少能卖出去6辆。

为什么在中国都被列入淘汰的老摩托,会在欧洲赢得极高的关注?

很多人将自己的保时捷跑车与长江750并列停在车库里。

大卫•伊文斯也在随笔中提出了这个疑问,他写道:

“眼下中国人对消费有一种十足的狂热,有经济实力的人一出手就是保时捷、哈雷摩托车、劳力士手表和莱卡相机等顶级品牌,觉得这能充分显示他们的地位。

而上海牌手表、飞鸽自行车、海鸥相机还有长江摩托车等曾经的上海本地名牌,再无人问津。

但喜爱玩乐、追求独特生活方式的西方人,对这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中国品牌却非常着迷。

尤其着迷于长江750摩托保留下来的老摩托元素。

”“在美国,这是用来玩的东西,但中国人还没有这种意识。

”丹尼•伍迪在接受采访时说:

“担任企业高管的西方人已有了自己的哈雷和兰博基尼,他们更喜欢长江摩托这样的东西,因为很少人有这个,更因为长江摩托保留住了当年顶级的时髦。

dan现在有两台6v长江750摩托车,“我有一个老婆、三只猫、许多老爷汽车和两台长江750摩托车。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长江750摩托车,他们是那样易于保养和驾驶。

我们这里的每个人看到都要问这问哪,因为在美国长江750还不为人所知…”  一次dan在家乡驾驶长江750时出了交通事故。

一个小姑娘驾着她的大轿车把他撞了。

dan头盔和皮衣保护了他幸免于难,但还是付出了两条胳膊和两个手指骨折、车子报废的代价。

不过现在他和他的车子都痊愈了,又回到了家乡的道路上!

750年表

六十年代,工厂改名为国营长江机械厂,直到七十年代末,一直从事航空制造。

国营洪都机械厂,九十年代叫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直到七十年代末,所有的长江750系列主要以六伏发动机为动力。

这种发动机有两种型号:

长江7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