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305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docx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

“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

  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史料分析”是台湾指考命题的一个特色。

我们则更习惯以主观题形式来考查。

近几年各地高考试卷中虽也出现了些类似题目,但在《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没有专门解读,可见并非有意为之。

与“基础知识”目标相比,“史料分析”更具历史学科特点,是让考生“做一点历史家所做的事,学习历史家的论证过程”,因此题目的绝对难度有所加大(测验目标为2-1能理解史料的性质与含义;2-2能分析史料的主要概念;2-3能评估史料是否足为佐证)。

台湾命题团队认为:

史料分析能力的测试,一方面测试学生读取史料讯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测试学生对史料的含义及时代背景的整体认知,考生需要逻辑推论的能力与普遍的历史知识。

  有经验的命题者可能已经看出,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史料分析”是很困难的。

原因在于:

(一)单项选择题题干及选项的容量有限,不易容纳丰富的史料;

(二)由于对考生认知过程维度要求较高,故需要对考生进行细致的区分,换句话说,题目不易有良好的区分度。

  指考命题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呢?

本文将选取几道典型试题(其中包括成功与不成功的例子)从考试统计数据人手进行分析,总结其命题方法。

  一、命题准备

  考生能够知己知彼,充分掌握测验目标是考试具有良好信度、效度的基本保证,故考试需要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

《认识指定科目考试(历史科部分)》即为指考历史科的“考试说明”。

在“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方面,该“考试说明”明确传达了两个信息。

  一是提供充分的作答资讯。

这里包含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告诉考生单项选择题容量虽小,但也会有足够的信息进行史料的理解、分析、评价;其二是表明史料分析过程中所需调动的历史知识也是考生应知应会的。

  二是考生要根据题干资料作答,心无成见。

“考试说明”特别提醒考生:

“有时资料所呈现的结果或现象,会与考生所记忆的内容不尽相符,或者,因题干资料所提供角度有其限制,无法完整呈现各种可能的说法,在这种情形下,考生应该回归到试题资料所提供的范围,依据资料来选出最适当的选项,毋需囿于成见。

”这点说明极其重要,是“史料分析”单项选择题存在的逻辑起点。

在史料可靠的前提下,一道单项选择题不可能将某一史实各方面、各角度的史料进行穷尽或综合。

只能选取局部史料,在所给史料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或加以判断。

该结论或判断在宏观角度或缺少其他史料佐证的情况下有可能是偏颇的,这也符合人们认识历史的客观规律。

人类正是在不断搜集、考辨、整理史料的过程中清晰和丰富对历史的认识。

命题者所需注意的是选取某项研究的核心史料或关键史料,并保证史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而不必过分顾及史料的全面性,使“史料分析”单选题出现成为可能。

此外,它也在提示考生应运用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历史思维方法进行独立判断,不要用教材上的某些结论生搬硬套选项。

这无疑从方法论角度回归了历史学习的自身规律。

  二、命题实例

  【例1】2003年第4题(P=0.40,D=0.63)测量目标2-1

  一本史书记载某人公开表示:

“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欲冒此不韪名哉?

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

”这位说话者最可能是谁?

  A 华盛顿 B 李自成

  C 俾斯麦 D 唐景崧

  答案:

A

  该则史料选自清代梁廷楠《海国四说》中“合省国说”卷二部分。

梁氏的《海国四说》与同时代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著作,被誉为中国近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域外史地著作,是研究中国清末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政治、风土人情了解状况及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史料。

  统计数据显示,本题鉴别度高达0.63。

“答对率曲线图”显示该题对五个层级考生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高、低分数组选项分析图”显示,高分组考生答对A项正确率高达72%,而低分组考生答对A项正确率只有9%,B、C、D三个选项均产生了诱答效果。

  首先,这段史料的使用将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了自然结合。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变迁和美国独立革命均为重要的历史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都作为重点内容讲授。

这段文字恰是反映当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认识美国独立革命原因的史料。

  其次,命题者根据考生阅读水平对题干引文材料进行了适度加工。

加入“何”“税”“毒”三字,帮助考生理解材料,特别是“税”字加的非常必要,无疑提示了考生思考方向,避免考生因为文字障碍失分。

  再有,该题设问巧妙。

知识点建立在对美国独立战争起因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说话者最可能是谁?

”来考查考生是否能对该段史料的性质与含义有正确的理解。

如果考生对这段史料含义没有正确的理解,没有有效提取“自创邦国”“奈(何)王加征(税)”等关键信息,就会从语句文字叙述角度选择B、D选项而不能将题目答对。

  如果把考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看作是一个时间、空间、人物三维构成的历史图景,那么越是高层级的考生对这个历史图景的认识就越清晰、完整、细密。

低层级的考生只会有一个较粗略的历史背景,如某时期的重要特色及重大历史事件等。

在某种程度上,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过程,就是试题对考生已形成历史图景的考查过程。

以此题为例,如果高层次考生已有的历史图景中,有对美国独立战争及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清晰认识,并能建立起简单联系,通过题目关键信息的提示,其余三个项就基本不会对其产生干扰影响。

与此相对,一般考生缺乏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清晰认识,只能从题目语言叙述人手,挑自己最为熟悉的选项。

这也是为何低层次考生多选B项“李自成”的原因。

  【例2】2005年第11题(P=0.38,D=0.14)测量目标2-1

  学者指出:

“许多新资料仅能补充现有的历史研究,但偶尔会有大批资料出现,足以让我们对某一时期有新的认识。

”以下哪些新数据最可能让我们对某个时期的历史有“新的认识”?

  A 河南出土的青铜器,足以改变我们对战国后期历史的认识

  B 湖北出土的简牍,足以改变我们对秦汉时期楚文化的认识

  C 美国最近解密并公布的档案,足以改变我们对越战的看法

  D 蒋介石日记的公布,足以改变我们对“抗

  单就数据而言,本题不算好题,鉴别度只有0.14,难度为0.38,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有15%的考生弃答该题,其中高等级考生弃答率也达到了13%。

这表明学生拿到题目后不知如何人手,反映出认知的盲点。

这样的题目,往往对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难度大、鉴别度低,有的是命题原因,有的是教学原因。

“弃答率”数据及“选项分析图”提示我们,此题反映了教学中的问题,即对于选项所提供的史料性质及其价值缺乏认识。

  考查点并非针对史料本身解读,而是面向考生“能否理解史料的性质与含义”这一测验目标,侧重于对史学方法的认识。

管美蓉研究员在分析中认为教科书里只有“是什么”,没有“为什么”。

教科书充斥了太多结论,缺乏推理过程。

教师也很少带领学生质疑教科书上的叙述,学生很少按照史学方法进行推理的训练。

其实这样的分析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如果将此题测试我们的考生,大致也会得到类似的结果。

  针对本题,(A)选项所述“青铜器”并非是战国时期的文字性材料,对此时的文字记载已经比较充足,况且战国时期使用“青铜器”在现有历史文献中已有记载,属于基本的历史常识。

“青铜器”出土对于考古及专项的器物研究有促进作用,但显然不会对战国后期历史认识产生重大影响。

(c)(D)选项所涉及的“越战史”“抗日战史”已有大量的资料及研究性文字,“美国解密档案”和“蒋介石日记”的出现的确可能丰富、修正和完善已有的研究,但不足以改变对该段历史的基本认识。

但(B)则不然,楚地远离中原,历史上中原文化对楚文化知之甚少,在这方面史料不足,史书也惯从中原观点出发,有所偏颇。

湖北即古楚地,当地出土的简牍为楚历史的一手史料,故可以改变我们对秦汉时期楚文化的认识。

  作答此题,需要对“战国史”“楚文化”“越战史”“抗日战史”研究状况有一定的认识,并非通过教科书就可以得到的。

这对教师自身的学养、教学功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选拔性考试,在考学生的同时也是在考教师。

毕竟,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生的学习水平。

  【例3】2006年第36题(P=0.51,D=0.44)测量目标2-2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

“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

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

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

大家高唱‘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

‘永别了,不列颠!

”’这段文字应如何理解最为恰当?

  A 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

  B 大英的自由民主对抗纳粹的扩张主义

  C 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

  D 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统合主义

  答案:

D 该段史料引自JeremyPaxman所著的《TheEnglish:

APortrait0fPeople》第五章,题目中的“杂志”为英国著名的"ThisEndand"杂志。

  2-2子目标在于考查对史料的分析。

能够从史料中找出关键线索,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框架做出理性地判断和简要地解释。

如此题需要考生通过解读“英国人看待欧洲一体化”的一段史料,分析出作者的态度与立场。

  数据显示该题属中等难度,对五个等级考生均有良好的区分程度,高分组考生有73%选择了正确选项,其他三个备选项均对低层级考生起到了干扰作用,是一道性能优良的试题。

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区分效果,原因在于题干史料提供的信息充足,且对低分段考生具有迷惑性。

“黄星蓝底”为欧盟旗,“快乐颂曲调”为欧盟歌,“一种货币”为欧元,“一个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为欧盟议会和欧盟统一军事协调机构,众多信息足以提示中等及以上考生史料所叙述的背景。

“阴谋”“傀儡”“抹布”“大英米字旗”等词提示考生英国是以孤傲的心态和抗拒的态度看待这一事件。

如果考生对欧盟概念和史实基本掌握,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但如果对此概念没有掌握,则题干中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使(A)具有诱答力;题干中英国杂志的叙述态度会使低分段考生从二战英、德交战角度和英、美历史文化渊源角度选择(B)或(c)选项。

从而有效的区分相应层次的考生。

  【例4】2005年第10题(P=0.30,D=0.47)测量目标2-3

  网站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

对于这块石碑,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Pe

  Pd

  Pc

  Pb

  Pa

  8%

  14%

  24%

  38%

  66%

  A 明末郑成功部队开设军屯时树立的界碑

  B 清朝初年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时的遗迹

  C 这是台湾民主国成立后划定界址的界碑

  D 这是古董商为赚取暴利所制成的假古物

  答案:

D

  从数据统计(答对率曲线图)观察,该题颇具鉴别度,特别是区分了前20%与20%~40%考生。

这道题很有趣味,需要学生运用史学知识对实物史料(石碑)进行基本的真伪考证。

考核点为2-3子目标。

  汉、满文字并存可认定为清代,“崇祯”是明思宗的年号,“奉敕立石”是奉朝廷、官方的旨意立碑。

此三点历史知识是判断此题的必备。

A项明末郑成功的部队开设军屯立碑是不可能出现满文的,故A项错误;B项本身就有逻辑错误,清代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为康熙朝之事,清初不可能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更不会有所谓的立碑;“台湾民主国”更在清末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与“崇祯三年”风马牛不相及。

 在《布卢姆教育分类学(修订版)》中,2-3子目标题目是认知过程维度中“评价”与知识维度中“概念性知识”的交集。

对于考生而言试题绝对难度较大,一般用来区分高分等级考生。

 可见,理解、分析、评估史料是建立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题目命制的成功之处即在于此。

即准确估计考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

当然,指考也有同类“不成功”的题目,我们也来分析“不成功”的原因。

  【例5】2003年第28题(P=0.42,D=-0.20)测量目标2-2

  有一项条约规定:

“中日两国应当互相尊重,确保东亚地区和平,日本愿意放弃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双方在经济事务上紧密合作。

中国政府应补偿日本臣民自‘事变’发生以来在中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此处所说的‘事变’是指什么?

  A 清末的庚子义和团事变

  B 五四运动中的反日行动

  C 民国26年的卢沟桥事变

  D 民国31年的珍珠港事变

  答案:

C

  数据显示,该题出现了负鉴别度,即反淘汰现象――高分组的答对率反而不及低分组。

从选项分析图可知高分组选择正确选项c的有40%,不及低分组的42%;高分组选择错误选项B的有42%,高于低分组的28%。

而且该题弃答率并不高,只有7%,表明考生主观认为,此题不难。

唯一的解释是:

命题出了问题。

  这段史料来自1938年11月12日汪伪政权代表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签订的《日华协议记录》。

在抗日战争史上,1937年12月及1938年3月,日本在沦陷区北平和南京两地,分别组织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1940年3月底,在日本指使下,汪精卫将北平、南京的傀儡政权合于一体,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院长。

1940年11月30日,日本与汪伪政府在南京签订《日华基本关系条约》及条约的附属议书。

同日,日本政府发表关于“日华基本关系条约”和“日、满、华(汪伪)共同宣言”的公报,宣布正式承认汪伪政府。

1945年g月15日,日本投降。

两天之后,伪国民政府宣布解散。

即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党政权并立的汪伪政权存在5年左右时间。

对于这一史实,高中历史教学不作为重点,大多数学生对此并无深刻印象。

对于汪伪政权签订的《日华协议记录》更不知晓。

  题干出现“中国政府”时,考生自然不会想到汪伪政权。

加之高分组考生看到“补偿日本臣民自事变发生以来在中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随即选择了B。

B选项本身没有“事变”二字,低分组考生反而较少选择。

  由此可见,题目背景如果超出了考生的知识范畴甚至超出了中学教学的范畴,再精致的题目也不能有效地区分考生水平。

难题是让一部分学生“够得到”,容易题是让大部分考生“够得到”,但不能让所有的考生都“够不到”,而随机选择。

命题者深入了解考生的实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方面,我们也是有深刻教训的。

  总之,台湾指考自2002年以来的命题经验可以说明:

以单项选择题形式考查“史料分析”是切实可行的,但命题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命题技术。

指考给命题者的经验在于:

1.要有理论准备,编写好考试说明,要让中学教学有所准备,让中学教师有所了解;2.选择那些涉及历史主干知识和概念的史料,避免考查细琐枝节的史实;3.充分了解考生的实际水平,避免专家化、学术化,距考生认知“千里之外”的试题。

此外,“史料分析”与“单项选择题”的结合有效地扩大了历史学科的考查范围。

指考给教师的提示是:

尊重历史学科自身的教学规律,讲清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形成以时序观念为主轴的历史图景,少些结论,多些思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