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515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yw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太平天国和捻军

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

“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C)。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B)。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率兵收复新疆

4.“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

A.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

A.兴中会B.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B.领导方法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性质不同

7.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租借地

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8.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9.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A)。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1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B)。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B)。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德国元帅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D)。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3.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14.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B)

A.中山舰事件B.“四—二”反革命政变

C.“整理党务案”D.“七—五”反革命政变

15.前三次的反围剿斗争中,红一方面军在(D)的指挥下,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A.贺龙叶挺B.周恩来朱德

C.朱德刘伯承D.毛泽东朱德

16.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A)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

17.1928年6月继续北伐的国民党政府的军队进驻北京、天津一带,奉系首领(A)在退回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A.张作霖B.吴佩孚C.孙传芳D.冯玉祥

18.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D)

A.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B.民族资本受益最大

C.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削弱D.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19.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B)

A.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美蒋勾结,发动内战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B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

2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仿效的西方国家是(A)

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

22.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D)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23.清末的"预备立宪"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的主要区别是B

A、维护君主制度B、维护君主专制C、仿效欧美政体D、缓和国内矛盾

24.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

对其办刊宗旨“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理解全面的是C

A.反对北洋政府B.追求民主自由C.反帝反封建D.抨击专制皇权

25.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B

A.戊戌变法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D.一二九运动时期

26.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D

①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7.

28.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答案C

29.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答案C

30.下列关于民主党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始终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B.自成立起就接受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C.抗战胜利后主张政治民主化,反对军队国家化

D.1948年后开始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答案D

31.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C)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徐州会战

3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3.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C)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123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决定将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A)

A人民共和国B民主共和国

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34.规定新中国名称始于以下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党的七大会议

答案A

3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B)。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6.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A)。

A.临近港澳

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就

37.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A)。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38.200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A)。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39.中共十五大提出了(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0.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

A.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开展阶级斗争

41.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出现在(C)。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2.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贯彻按老分配原则,废除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的文件是(C)。

A.《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

B.《十年总结》

C.《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

D.《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

43.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是(C)

A.《浙江潮》

B.《革命军》

C.《民报》

D.《国闻报》

44.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表现在(D)

A.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45.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D)

A.福州船政局

B.天津机器局

C.湖北枪炮厂

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46.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D)

A.《劝学篇》

B.《醒世恒言》

C.《盛世危言》

D.《天演论》

47.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

48.下列有关正面战场形势恶化本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日本集中主要兵力向正面的战场发动进攻

B.国民党的军事装备落后于日军

C.大批国民军队为保存实力避免与日本作战

D.国民政府推行错误的内外政策造成的恶果

49.中国共产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

【答案】C

50.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是(D)

A.马尾船政局B.金陵机器局

C.天津机器局D.江南制造总局

51.2012年(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11月7日至15日

B.11月8日至15日

C.11月8日至14日

D.11月7日至14日

5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53.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C)

A.进行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54.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

A.兴办近代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55.大量的鸦片走私中国,其结果是(ABCD)。

A.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B.造成中国财政危机

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D.导致官员受贿腐败

56.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BD)

A.发动规模空前巨大

B.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C.《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D.〈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57.近代中国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ABCD)。

A.政治上,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严论。

D.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58.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ABCD)。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B.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C.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D.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59.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法令有(ABD)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土地法令

C.妇女法D.劳动法

60.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有ABC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反对华北自治”

61.参加中共一大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有BC

A.李达

B.毛泽东

C.何叔衡

D.董必武

62.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内容有【AB】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3.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包括下列哪些?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强学会

64.下列属于对中共一大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有(AC)

A.陈独秀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B.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C.大会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D.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作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依据是(ABCD)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B顽固派在抗日方面有既抗日又动摇但不愿投降的两面性

C顽固派在联共方面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面性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基本条件

66.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地土地政策共同点是(ACD)

A.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7.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是(BD)

A将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加以区别

B将民族资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加以区别

C将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

D将开明绅士及一般地主与大地主阶级加以区别

68.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是()

A.东北解放军B.中原解放军C.华东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

答案BC

69.建国前夕,鉴于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毛泽东特别强调全党务必继续保持

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B、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答案DE

70.1930年到1931年,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的中共军队及其反“围剿”方针(AB)

A红一方面军

B积极防御

C红四方面军

D诱敌深入

71.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军连续粉碎敌人三次“围剿”的原因是(ABC)

A.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开展

B.贯彻了积极防御的方针

C.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战术

D.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

72.1936年5月,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包括(ABCDE)

A.宋庆龄

B.沈钧儒

C.邹韬奋

D.陶行知

E.章乃器

7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深远的意义,表现在(ABC)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C.开辟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持和发展力量的正确道路

D.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74.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BCDE)。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E.坚持马克思主义

75.1978年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BC)。

A.包产到组

B.包产到户

C.包干到户

D.统分结合

76.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是(BCD)。

A.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发展是硬道理

D.两手都要硬

7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有(.ABC)。

A.中国

B.印度

C.缅甸

D.美国

78.下列哪些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ABC)。

A.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经济增张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E.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79.科学发展观(ABCD)。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0.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D.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E.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答案BDE

81.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的、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

D.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农步过渡形式

答案ABE

82.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阶段,引导亿万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

A.农业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

答案ABC

8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A.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B.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答案】ABCD

84.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

A.社会制度的腐朽

B.外国势力的强大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人民抵抗不力

【答案】AC

85.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D.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ABCD

86.下列文件属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有()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答案】A、B、D

87.下列科技成果诞生在文革期间的有()

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中国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D.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B、C、D

三、判断题

88.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是中国人学西方的实践。

(√)

89.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

90.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第一块租界。

91.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主要指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

(ⅹ)

92.在1919年五四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

×

94.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加入,五四运动不可能取得胜利。

95.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

96.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

97.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98.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99.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100.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