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516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docx

第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江源区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集备学校:

白山市十七中学

主备教师

刘彦男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集备教师

冯先刚

课题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为代表的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

难点:

原始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标志。

教法

引导法、提问法、讨论法、归纳分析法

学法指导

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

学具准备

自主预习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猎物为生,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么该如何生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那么原始居民是什么时候开始农耕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

通过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板书课题: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

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居民有哪些?

各代表哪个地区的成就?

(学生快速通览全文后回答: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各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北方黄河流域)(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的知识框架。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生产工具怎样?

他们种植什么作物?

主要饲养何种家禽?

住什么样的房子?

手工业制造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展示课件:

1.时间:

约6000年

2.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4.农耕作物:

5.原始饲养业:

猪、狗等

6.定居生活: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7.原始手工业:

彩陶、陶埙、纺织、制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展示课件: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展示课件:

关于半坡遗址考古史料的图片:

磨光的石器、大量的粟粒、骨制的箭头、渔叉、渔钩、尖底瓶、彩陶盆、纺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课件:

合作探究: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从中你得到什么感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感悟: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明白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兼顾。

师:

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的革命性转变,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成为了食物的“生产者”。

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生产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工具、生产等方面归纳出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特征。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河渡

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生产工具怎样?

他们种植什么作物?

主要饲养何种家禽?

住什么样的房子?

手工业制造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

结归纳知识要点。

展示课件:

1.地点: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2.时间:

约7000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水井

6.原始饲养业:

猪、狗、水牛

7.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漆器(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展示课件: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

图。

展示课件:

关于河姆渡遗址考古史料的图

片:

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稻谷、干栏式建筑、猪纹陶钵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课件:

合作探究: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可以防潮、通风;可以防蛇虫鼠蚁;可以防洪水猛兽。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明白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兼顾。

展示课件:

合作探究: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相似点:

1、都生活在大河流域;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过着定居生活;4、从事原始农业和饲养业;5、都会烧制陶器,手工业得到发展;6、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不同点:

1、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2、两者的建筑样式不同:

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3、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4、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普遍使用弓箭)(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便于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师:

通过学习“半坡居民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使我们对原始农耕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原始农业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

展示课件:

思考: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原始农业发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随堂练习: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A小麦和玉米

B小麦和水稻

C水稻和粟

D水稻和玉米

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知道挖井取水

4.懂得挖掘水井、饮用井水的原始居民()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地理与气候

C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历史传统

小结:

学习本课后,请同学们谈一谈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梳理本课知识点。

总结:

随着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粟的被考古发现,证明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历史发展悠久。

原始农业逐步发展,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过渡到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奠定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学生在小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

进而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作业:

1、半坡居民的房子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子为什么不一样?

2、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著名的古人类遗址?

分别处在什么时代?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距今年代

原半坡居民的生活

始生产生活

农距今年代

耕河姆渡人的生活

居生产生活

民概况

原始农业的发展

意义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