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545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docx

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

2019-2020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仿真卷地理(B)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

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各色分区组合正确的是()

A.④—“金色中国”

B.①—“银色中国”

C.③—“绿色中国”

D.②—“黄色中国”

【答案】

1.A

2.C

【解析】

1.考查区域的特征。

一个区域区别其它区域最基本的因素是气候和地貌,故A项正确;区域之间的界线,有些事明确的有些事模糊的,故B、C项错误;区域之间是保持着某种联系的,故D项错误。

2.据图可知,①位于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为“金色中国”主要原因是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所致,故A项错误;②是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为“银色中国”原因是高寒多冰雪所致,故B项错误;③地处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为“绿色中国”,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作用,故C项正确;④在我国北方,有广阔得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黄色中国”,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故D项错误。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

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

3.D

4.A

【解析】

3.结合左图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根据右图,丁地四周高,中间低,且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D项正确。

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水土流水容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A项错误;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B、C项错误。

4.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故A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适合进行完整保护,B项错误;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没有修复价值,C项错误;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D项错误。

福建省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五大岛。

因早期村落民居以石头房为主体,外地人称海坛岛为“石头城”。

屋顶的每一片瓦都用石头压住,形成石头房顶奇观。

该岛在地质历史时期多火山活动。

下图示意海坛岛相对位置及石头城景观。

据此完成问题。

5.该岛早期居民多用石头建房,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原材料丰富B.地质结构复杂

C.建筑水平低下D.距离大陆远

6.房顶压石头是因为该地()

A.降水多B.风力大

C.日照强D.气温高

7.海坛岛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缓,原因是该地()

A.蒸发强B.降水相对较少

C.水资源缺乏D.沿海风浪大

【答案】

5.A

6.B

7.B

【解析】

5.早期村落民居以石头房为主体,说明该地石头等原材料丰富,就地取材用石头建房;与地质结构、建筑水平、距离大陆远近无关,故A项正确。

6.该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风力大,所以屋顶的每一片瓦都用石头压住,防止被风吹跑;降水多、日照强、气温高均不需要房顶压石头,故B项正确。

7.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多与降水有关,降水多的地区,屋顶坡度较陡,便于及时排水;降水较少的地区,屋顶坡度较缓。

海坛岛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缓,说明该地降水相对较少,故B项正确。

2017年共享汽车成为共享经济领域获投金额最高的行业,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

完成下列各题。

8.在陌生地点,共享汽车驾驶员快速、准确找到停车位,利用了地理3S技术中的()

A.GIS、GPSB.GPS

C.RS、GISD.RS、GPS

9.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

A.最终可取代私家车B.是一种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C.是共享汽车的唯一模式D.主要为用户提供城市间的长途服务

【答案】

8.A

9.B

【解析】

8.GPS主要起定位和导航作用,而GIS主要对地理信息起分析、查询和管理等作用,RS是利用航空航天器对地理事物进行观测(相当于人的眼睛)。

共享汽车驾驶员快速、准确找到停车位主要依靠的是GIS的数据分析和GPS的定位导航,B错,故答案选A。

该过程没有利用到RS,故C错误。

9.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不可能最终取代私家车,A错;共享电动汽车低碳节能、环保,是一种绿色低碳出行方式,B正确;共享汽车有多种形式,故C错误;因为是按时收费,把车开出去了还得把车还回来还车,因为租车公司不可在全国都设有停车点。

故共享汽车主要为用户提供城市间的短途服务,D错。

剑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湖泊面积不断萎缩,“3S”技术已运用于湖泊面积变化的研究。

下图为不同时期剑湖流域分布图。

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年和1965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年和1962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年当地政府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983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

A.大面积围湖造田B.疏浚出湖河道

C.泥沙大量淤积D.地壳缓慢抬升

11.推测永丰河、金龙河湖口三角洲增速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A.永丰河落差大、流速快B.金龙河流域植被茂密

C.金龙河入湖口处地势较平坦D.永丰河河流含沙量大

12.推测剑湖萎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A.RSB.GISC.GPSD.GIS+RS

【答案】

10.B

11.C

12.A

【解析】

10.读材料可知“1956年和1965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年和1962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即通过疏浚出湖河道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选B。

11.对比两图可知,永丰河湖口三角洲增速慢、金龙河湖口三角洲增速快。

若永丰河落差大、流速快,则永丰河会携带大量泥沙入湖,湖口三角洲增速快,A错。

若金龙河流域植被茂密,则金龙河含沙量小,湖口三角洲增速慢,B错。

若金龙河入湖口处地势较平坦,则更容易发生河流沉积作用,湖口三角洲增速快,C对。

若永丰河河流含沙量大,则湖口三角洲增速快,D错。

12.获取剑湖流城分布图运用的主要是遥感技术,选A。

下图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各题。

13.下列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14.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采矿

C.过度利用水源

D.过度垦伐

【答案】

13.D

14.C

【解析】

13.根据图示各因素所占比重,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A正确。

江南丘陵地区属于湿润区,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B正确。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C正确。

云贵高原荒漠化的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黄土高原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D不正确。

14.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利用水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C对。

绿洲地区主要是种植业,A、B错。

过度垦伐是草原区荒漠化的原因,D错。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

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B.提高地下水位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提高农田单产

16.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A.1—2月B.5—6月C.7—8月D.10—11月

【答案】

15.C

16.D

【解析】

15.由材料可知,发展“井渠结合”灌溉方式,是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弥补黄河水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提高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C对;“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对于地下水的矿化度没有影响,A错误;地下水位提高会导致盐碱化加剧,B错误;提高农田单产应该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入手,D错误。

故选C。

16.土壤盐碱化具有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盐分稳定,定期从黄河水集中灌溉,起到淋盐作用,且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所以浇灌耕地的时间应为秋季,故选D。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地。

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

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

C.河流水D.地下水

18.图中湖泊附近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A.黑河洪积扇B.北大山

C.石羊河洪积扇D.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19.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生态移民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 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

17.D

18.A

19.A

【解析】

17.根据材料,湖泊群的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D对。

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流水的季节变化大,不稳定,A、B、C错。

18.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黑河洪积扇,A对。

北大山是沙尘堆积成的沙山,B错。

石羊河洪积扇位于东南方向,沙山形成主要受偏北风影响,C错。

湖泊群水量稳定,没有明显枯水期,D错。

19.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生态移民,减轻环境压力,①对。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保护生态环境,②对。

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减少植被破坏,③对。

森林耗水量大,干旱区不适宜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④错。

黑河水量小且不稳定,不适宜从黑河跨流域调水,⑤错。

A对,B、C、D错。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

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

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规避风沙危害B.降低道路坡度

C.增加通行能力D.促进矿产开发

21.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22.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答案】

20.C

21.B

22.A

【解析】

20.读图可知,恰恰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桥梁的建设主要为了跨越策勒河,随着经济发展及运输需求增强,老桥的通行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所以修建新桥,故选C。

21.由材料可知,旧桥采用的护栏为透风护栏,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由于新桥采用了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更加加剧了沙粒堆积,故选B。

22.由于沙障的作用,降低了风速,由于风力降低,沙粒容易下降堆积,拆除沙障,导致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增强,携带风沙能力增强,不会沉积在桥面上,故选A。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

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24.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商品率较高B.机械化水平高

C.农场经营规模小D.水利工程量大

25.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

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答案】

23.C

24.A

25.D

【解析】

23.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是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C对。

位于我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A错。

朝鲜经济水平低,不是主要市场,B错。

林下产业近年来才开始发展,属于第一产业,科研水平较低,D错。

24.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商品率较高,A对。

在林下发展生产,机械化水平低,B错。

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农场经营规模大,C错。

位于山地林区,水利工程量小,D错。

25.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环境的影响是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D对。

没有治理污染环节,不能使环境污染程度下降,C错。

林下产业发展,种植、养殖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B错。

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可能减少,A错。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2分)

(2)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2分)

(3)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

请说明理由。

A区选种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B区选种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C区选种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1)A B

(2)

(3)A区选种青稞,理由是A区高寒,适合耐寒作物青稞生长。

B区选种棉花,理由是B区夏季高温,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C区选种水稻,理由是C区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解析】

(1)图片①是拉萨的布达拉宫,应位于A区;图片②是放牧景观,应位于牧区B。

(2)C区为江南区,其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区域是北方地区,降水少,其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旱田为主的耕地。

(3)A区位于青藏高原,其特征是高寒,所以适宜种植耐寒作物青稞;B区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夏季高温,光照充足,适合种植喜光的棉花;C区域位于南方地区,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适合种植喜水热的水稻。

27.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图示区域的地形区名称是    ,(1分)自然带主要是    ,(1分)区域中绿洲体现了    的分异规律。

(1分)

(2)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是    ,(1分)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1分)影响该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1分)

(3)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是    ,(1分)本区域环境承载力    (高或低),(1分)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1分)

(4)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分)

【答案】

(1)塔里木盆地温带荒漠带非地带性

(2)冰川积雪融水自南向北气温

(3)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低水源

(4)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阻挡

【解析】

(1)根据图示区域的轮廓及地理事物名称可知,图示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这里居于内陆,降水少,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荒漠带,区域中绿洲点缀在沙漠中或分布在盆地边缘,体现了非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2)本区域居于内陆,降水少,但该区域高山多,冰川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补给方式。

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最终消失在荒漠中,故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由于该河的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气温是影响该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由于缺少水源,环境承载力低。

(4)该区域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边有高大山地等地形阻挡,地形较为封闭,使得该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沙漠广布。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

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材料三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

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6分)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

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4分)

【答案】

(1)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2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2分)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2分)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

(2分)(任答3点)

(2)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1分)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1分)水土流失加剧,(1分)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1分)洪涝灾害增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环境效益。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2)亚马孙河流域有世界上范围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近年来森林被大量砍伐,所以土壤保水能力下降,所以虽然流域水量减少,,但是由于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下降更为严重,所以造成流入江河的水量和洪水量增加。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4分)

(3)阿克苏的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品质十分优良。

请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

(4分)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

建国以来部分绿洲变成了荒漠,请从人为因素分析其成因。

(4分)

【答案】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分)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2分)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秋季)。

(2分)

(3)夏季光照充足,利于合成营养物;(2分)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2分)

(4)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2分)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1分)过度放牧;(1分)过度开垦;(1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分)(任答2点)

【解析】

(1)图中所示地区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属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四周有高山阻挡,常年受大陆气团影响,水汽很难进入,因此才呈现沙漠广布的自然特征。

(2)本地区主要河流为塔里木河,以及发源于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的部分河流。

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夏季气温高,山上永久性冰川融化后河流流量增大。

(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部分。

新疆地区水果品质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4)据图得知,该地区绿洲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因为这里是冰川融水的主要汇集区。

建国以来,人类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加大开发强度,过度樵采、放牧、开垦以及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该地区稀少的水资源被消耗殆尽,荒漠化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