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6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1 大小:15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1页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2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docx

中药学学习要点全

 

《中药学》学习要点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

网络课件制作

 

2011年2月中旬

 

《中药学》学习要点

(总论七章,各论二十一章)

 

总论

(一至七章)

第一章中药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什么叫中药?

 中药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

  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古代本草书籍所载中药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

二、什么叫本草?

  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少量的加工品。

其中植物药占80%多。

  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称为“中药学”。

三、什么叫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秦时期

  1.中药的起源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

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据医史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发现的也是植物药。

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人类才有可能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

直至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矿物药。

2.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后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

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

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3.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

文物考古表明,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

《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之草,从草,乐音”。

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

《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有记述,说明中药的复方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可以说它是最早涉及药物炮制、制剂等内容的医药专著。

二、秦汉时期

 代表作: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药学专著。

 1.作者:

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充实和完善过程。

 2.成书年代:

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

 3.载药数目:

365种。

 4.版本情况:

《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各种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

5.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

 ②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③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④《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代表作:

《本草经集注》

 1.作者:

梁·陶弘景所辑

 2.成书年代:

公元500年左右

 3.载药数目:

730种

 4.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①“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②针对当时药材伪劣品较多的状况,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

③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原书无标题,以上题目为后人所习用)等,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

 ④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

⑤为便于保存文献资料原貌,陶氏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作注的方式(朱墨分书);对于药性,又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

这在全凭手抄药书的时代,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它是最先对《本经》进行注释的本草书籍。

 ⑥本书较全面的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二)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炮炙论》:

南朝刘宋时期雷斆(斅)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药物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2.《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徐之才药对》。

四、隋唐时期

 

(一)代表作: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或称第一部药典)。

 1.作者:

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

 2.成书年代: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3.载药数目:

844种。

 4.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书中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二)其他本草著作

 1.《本草拾遗》

 

(1)作者:

陈藏器

 

(2)成书年代:

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年)。

 (3)主要成就:

 ①作者深入实践,不仅增补了大量民间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

 ②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十剂”分类法为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

2.《食疗本草》

 

(1)作者:

由孟诜原著,经张鼎改编增补而成

 

(2)主要成就:

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食疗专著。

3.《海药本草》

 

(1)作者:

李珣

 

(2)主要成就:

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及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也反映出唐代对外来药物引进的情况和认识水平。

 可见,唐至五代时期对某些食物及外来药都已有专门的研究,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

4.《药性论》(《药性本草》)

 

(1)作者:

甄权

 

(2)主要内容:

有关药性理论的专著。

(三)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

五、宋代

(一)宋代官修本草

 宋代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

 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①公元973~974年刊行的《开宝本草》;

 ②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本草》;

  ③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二)宋代本草代表作: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证类本草》)

 1.作者:

唐慎微

 2.成书年代:

1082-1083年

 3.载药数目:

1500余种

 4.学术价值:

 ①各药之后附列大量方剂(药方)以相印证,医药紧密结合。

 ②宋以前许多本草资料后来已经亡佚,亦赖此书的引用得以保存下来。

 ③它不但具有很高的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三)国家药局的设立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场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

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宝庆本草折衷》则有“猪胆合为牛黄”的记载。

此外,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樟脑,蒸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

六、金元时期

 

(一)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

 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

如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的《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汤液本草》,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等。

(二)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

 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

 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

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味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

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

(三)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专著,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元代中外医药交流

 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

七、明代

 

(一)代表作:

《本草纲目》

 1.作者:

李时珍

 2.成书年代:

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

 3.载药数目:

1892种(新增374种)

 4.主要内容和体例:

全书52卷,约200万言,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各论分16部、60类。

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

5.主要成就和贡献:

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二)刘文泰奉敕修定本草,编成《本草品汇精要》,收药1815种。

本书绘有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之珍品。

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三)专题本草

①朱橚撰《救荒本草》,选择可供灾荒时食用之物414种,编成食疗专著。

 ②兰茂的《滇南本草》,它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地方性本草代表作。

 ③李中立的《本草原始》,偏重于生药学研究。

 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

 此外,卢复所辑的《神农本草经》3卷,为该书现存最早的辑复本。

八、清代

 

(一)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

 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

 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潞《本经逢原》、邹澍《本经疏证》等。

四是清代的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

仅《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就有《百草镜》、《草药书》、《采药志》、《草宝》、《山海草函》、《李氏草秘》等十余种。

此外,还有《生草药性备要》、《草药图经》《草本便方》及《天宝本草》等。

  五是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

如张睿《修事指南》,为炮制类专著;郑肖岩《伪药条辨》,为优秀的辨药专书;唐容川《本草问答》、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的10余篇药理论文,都属药理专著;章穆的《调疾饮食辨》、丁其誉的《类物》、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则属较好的食疗专著。

(二)代表作:

《本草纲目拾遗》

1.作者:

赵学敏

 2.成书年代:

1765年

 3.载药数目:

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4.主要成就:

 ①补充了马尾连等大量疗效确切的民间药,太子参等临床常用药,同时收载了金鸡纳(奎宁)、西洋参等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②它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之处加以订正。

③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三)《本草求真》(1769年),作者黄宫绣,载药520种。

本书采用的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方法,不仅较《本经》三品分类、陈藏器“十剂”分类更为先进,而且对当代临床中药学的功效分类亦有重要影响。

九、民国时期

 

(一)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

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二)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

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三)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

植物学、生物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中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

十、当代的本草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等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神农本草经》指出:

“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阴干、暴干”指产地加工方法,“采造时月”指采收季节时间,“生熟”指炮制与否及炮制方法,“土地所出”指药材的产地,“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指品种的真伪,及存放时间和方法。

第一节产地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专用名词。

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二、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为什么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

 1.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2.在我国纵横万里的大地、江河湖泽、山陵丘壑、平原沃野以及辽阔海域,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

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

3.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如四川的黄莲、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

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集与药效的关系:

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集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植物类药材的采收

植物类药材,其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

根据前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大致可按用药部位归纳以下几种情况。

(一)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刚开花时采收。

(二)叶类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三)花类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时间很重要。

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

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四)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

 (五)根和根茎类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准,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这种认识是很正确的。

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

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六)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易于剥离。

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

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三、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概念: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

第一节炮制的目的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又往往具有几方面的目的。

总的说来,炮制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用量准确

六、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

  一、修治

1.纯净处理

2.粉碎处理

3.切制处理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流体辅料自理药物的方法。

 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

  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

 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

水飞的目的:

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

水飞法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

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

  三、火制

  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

 本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其主要内容如下:

  1.炒 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

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

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

除清炒法,还可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

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

 2.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

 炒法与炙法的区别在于:

炒法是直接将药物放锅内炒黄、炒焦、炒炭或加固体辅料拌炒,而炙法则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3.煅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煅法有明煅(直接煅)与密闭煅或焖煅(间接煅)的不同。

 4.煨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层分放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

其中以面糊包裹者,称为面裹煨;以温草纸包裹者,称纸裹煨;以草纸分层隔开者,称隔纸煨;将药材直接埋入火灰中,使其高热发泡者,称为直接煨。

5.烘焙 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

四、水火共制

  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潬、淬等。

  1.煮 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2.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

不加辅料者,称为清蒸;加辅料者,称为辅料蒸。

加热的时间,视炮制的目的而定。

  3.潬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

 4.淬 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五、其他制法

 除上述四类以外的一些特殊制法,均概括于此类。

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1.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

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

 2.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法。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一、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

  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

不外是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性,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

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除了用上述“以偏纠偏”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外,古人还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究。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前人不可能对这些物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认识,所以长期以来,仍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二、中药的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三、中药为什么会产生副作用

1.副作用的产生固然与药物的偏性有关。

  2.更重要的是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有多种作用。

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作用,其它作用便成为副作用。

例如,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作用,对于热结便秘之证,上述两项作用皆为治疗作用;对于冷积便秘之证,泻下攻积为治疗作用而清热泻火便成为副作用,可造成寒凉遏伏阳气及苦寒伐胃等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常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