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804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健康教育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学.docx

《健康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教育学.docx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材料(11.06)

一、名词解释

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环境;而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

健康相关行为:

指的是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

促进健康行为:

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具有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和适宜性的特征。

危害健康行为:

是个人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的一组行为。

其主要特点是危害性、稳定性和习得性。

行为矫正:

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改变过程。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行为,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家给求询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帮助其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解脱心理苦恼和压力,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其主动调节与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心身健康。

传播:

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反馈:

反馈特指传播者获知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应。

及时的信息反馈是使传播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下去的重要条件。

反馈有两种情况:

一是传播者在面对面直接传播中获得受传者的主动反映情况;另一种是在间接传播中,传播者需要运用反馈机制去收集受传者的反应或听取受众的意见,才能形成反馈。

计划设计:

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倾向因素:

又称前置因素,先于行为,是促使或阻碍行为动机形成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等。

促成因素:

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实现行为改变所必须的技术和资源,如卫生保健设施、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等,也发生在行为之前。

强化因素:

是激励行为维持与发展或减弱行为的因素,发生在行为之后。

主要包括社会是否支持、同伴的影响、周围人的评价、个人采纳行为后的感受等。

一级目标人群:

是计划希望改变其健康相关行为,改善并促进其健康的人群,通常是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的人群。

如果健康问题影响的人群自身缺乏行为能力,则其监护人、照料者为一级目标人群。

二级目标人群:

指对一级目标人群采纳健康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人群,通常是与一级目标人群关系密切的人,如亲属、同伴、医务人员、行政领导等。

形成评价:

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为制定干预计划所做的需要评估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所需的基础材料。

其目的在于使健康教育计期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通过对目标人群自身在项目实施后的情况与干预前的情况进行比较,来评价计划产生的效应与健康结局。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指在评估项目的产出,确定项目的价值时,以货币值表示项目成本,而以项目效果(如技能水平.发病率等)替代以货币表示的效益的比较分析方法。

学校健康促进:

学校健康促进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

医院健康教育(狭义):

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疾病控制,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医院健康教育(广义):

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成员和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医院健康促进:

是健康教育和能促进病人或群体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政策、法规、经济及组织等环境支持的综合。

健康教育处方:

是以医嘱形式提供的健康教育文字材料,针对某种疾病的特点,对病人进行防治知识、用药及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导。

社区:

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愿、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

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健康促进:

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填空题

1.三维健康观中,健康包括:

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幸福。

2.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是:

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3.健康的四大基石是: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健康

4.健康教育的两类主要干预方法是:

信息传播、行为干预

5.社会动员的层次分为领导层动员、社区动员、家庭与个人动员和动员非政府组织专业人员

6.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7.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行为发展可以分为被动发展阶段主动发展阶段自主发展阶段和巩固发展阶段

8.影响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

9.A型行为模式是与冠心病有关的行为模式,其核心表现有不耐烦和敌意。

10.人格的特征包括:

1.整体性、稳定性、个体性动机性、与适应性自然性与社会性。

11.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有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和相容原则赞扬原则

13.心理咨询的原则是:

自主性、学习性、信赖性、整体性、保密性

14.健康传播的本质是:

健康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15.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可分为四个层次:

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6.健康教育计划制定的原则有1.目标原则整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参与性原则。

17.在行为诊断中,确定优先干预行为的主要依据是行为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18.在PRECEDE—PROCEED模式中,将影响行为与环境的因素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1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在表达上应能够回答对谁、实现什么变化、时间范围在哪里和变化程度。

20.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具体目标可以分为教育目标、行为目标和健康目标。

21.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社会策略和环境策略三类。

22.健康教育场所包括教育机构、卫生机构、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

23.时间表通常包括的内容有: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负责人员、经费预算和特殊需求。

24.计划实施人员需要掌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可分为:

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类。

25.培训效果评价中通常评价的三方面内容是:

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和能力提高。

26.根据评价内容、指标和研究方法的特点,可将评价分为:

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和总结评价。

2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比较。

28.过程评价的作用是:

评估项目运作情况和修正项目计划。

29.影响评价的因素包括:

历史因素或时间因素、测试或观察因素、回归因素、选择因素和失访。

30.学校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包括:

学校健康政策、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社区关系和个人健康技能学校卫生服务。

31.学校健康社会环境指学校的:

人际环境事物环境和物质环境。

32.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

33.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包括:

对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对全体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医护人员健康促进活动。

34.依实施场所不同,患者教育主要分为门诊教育和住院教育。

35.患者教育的内容包括:

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36.按照经济结构、人口状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标准,我国现阶段社区可划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乡镇社区三种类型。

37.根据我国各地经验,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以行政村为基本干预单位,城市社区以街道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干预单位,这样有利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38.社区健康促进的两大构成要素是:

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为和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社会支持系统。

39.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直接相关的社区资源主要有:

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三、选择题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D)

A.开展健康传播B.增加卫生保健知识

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D.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E.提供物质环境支持

2.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B)

A.环境保护B.社会动员

C.健康教育D.疾病控制E.学校卫生

3.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E)

A.一、二级预防B.二、三级预防

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E.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4.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D)

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环境

C.发展个人技能D.开展疾病控制E.调整服务方向

5.下列哪一项不在影响健康的四大类因素之列(C)

A.生物学因素B.环境因素

C.生态学因素D.行为、生活方式E.卫生服务

6.健康相关行为是指(C)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D.促进健康的行为E.危害健康的行为

7.人察觉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去医院看病属于(B)

A.预警行为B.求医行为

C.遵医行为D.病人角色行为E.预防保护性行为

8.“认为戒烟会影响到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属于健康信念模式中的(D)

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

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9.“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了人际关系功能中的(B)

A.合力功能B.互补功能

C.激励作用D.沟通感情E.满足心理

10.针对公众关心的心理问题,利用大众媒体进行讨论和答疑的形式,属于(C)

A.门诊咨询B.电话咨询

C.专题咨询D.信函咨询E.间接咨询

11.心理咨询的原则不包括(D)

A.自主性B.学习性

C.信赖性D.主导性E.保密性

12.五因素传播模式正确的表述为(C)

A.受传者-信息-媒介-传播者-效果B.传播者-媒介-信息-受传者-效果

c.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D.受传者-媒介-信息-传播者-效果

E.传播者-信息-受传者-媒介-效果

13.下列有关“反馈在传播中的作用”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E)

A.有利于传播双方的信息沟通B.有利于修正传播内容和方法

C.有助于评价整体传播效果D.有助于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E.有助于提高传播技巧

14.开展社区预防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B)

A.经常参加有氧健身运动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于防病

C.常吃新鲜蔬菜、水果D.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E.愿意接受健康指导

15.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D)

A.社会经济B.社会文化

C.生态环境D.人群生活质量E.卫生服务状况

16.流行病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评估人群的(C)

A.社会经济B.社会文化

c.健康状况D.人群生活质量E.卫生服务状况

17.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B)

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B.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C.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D.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

E.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18.在高血压预防控制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社区居民提供定期测量血压的服务,属于健康促进策略中的(B)

A.政策倡导策略B.环境支持策略

C.健康教育策略D.监测评价策略E.行为干预策略

19.“到2005年使农村居民关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达到90%”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C)

A.总目标B.具体目标

C.教育目标D.行为目标

E.健康目标

20.质量控制方法中不包括(D)

A.记录与报告B.现场考察和参与方法

c.审计方法D.文献回顾方法E.调查方法

21.培训中案例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是(C)

A.学习知识B.转变态度

C.学习决策技能D.学习操作技能E.学习沟通技能

22.要提高目标人群的操作技能,适宜的培训方法是(E)

A.讲座B.头脑风暴

C.角色扮演D.案例分析E.演示与模拟

23.角色扮演适用于培训中(A)

A.学习沟通技能B.学习新知识

C.学习分析问题技能D.学习操作技能E.学习新技术

24.进行评价的前提是(B)

A.比较B.确定价值标准

C.测量D.准确的信息E.设计评价方案

25.效果与效益的关系(B)

A.只有效果是以货币值表示B.只有效益是以货币值表示

C.效果和效益均以货币值表示D.效果与效益均以实际结果表示

E.效果与效益是同一概念

26.项目周期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评价设计方案是(A)

A.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B.简单时间系列设计

C.非等同比较组设计E.实验研究

27.关于评价哪一种说法正确(D)

A.评价应该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B.评价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

C.评价只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

E.项目的执行可以没有评价

28.形成评价的目的在于(A)

A.使计划更完善、更科学B.监测计划执行情况

C.评价计划的近、中期效果D.评价计划的远期效果

E.汇总全部资料,全面反映计划的成败

29.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中,对观察对象在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的变化的评估是(C)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D.结局评价E.总结评价

30.一项对控制吸烟的干预研究中,对观看录像的参与人数的评估是属于(B)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

C.近期效果评价D.远期效果评价E.结局评价

31.过程评价用于评估(E)

A.人群生活质量B.人群健康状况

C.行为与环境D.行为的影响因素E.计划活动数量及质量

32.非等同比较组的评价方案不能克服下列哪种影响评价的因素(D)

A.历史因素B.测试/观察因素

C.回归因素D.选择因素E.失访因素

33.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克服健康促进项目工作者在评价中对目标人群的诱导与暗示(B)

A.设立随机对照组B.培训项目工作人员

C.增加调查对象人数D.校准凋查工具E.事先通知调查对象

34.关于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哪项是错误的(E)

A.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科学知识水平

B.增强儿童青少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C.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

D.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E.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35.关于学校健康促进的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D)

A.通过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共同参与、合作,可创造支持性环境

B.通过改善物质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状况

C.强凋学生主动参与正规健康课程,以发展健康知识和技巧

D.开展以教师为主导的健康教育

E.应用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完整一体的健康模式

36.某中学欲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其实施内容中属于“学校健康政策”的是(C)

A.请家长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组织团体参与学校的健康计划

B.改造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

C.制定进行健康筛查的规定与时间表

D.监测学生生长发育,并培训师生预防疾病的技能

E.安排健康教学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服务活动

37.某校控制学生吸烟活动中要求教师不吸烟,这属于健康促进策略中的(A)

A.环境支持策略B.政策倡导策略

C.健康教育策略D.监测评价策略E.行为干预策略

38.某中学欲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其实施内容中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有(E)

A.请家长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组织团体,参与学校的健康计划

B.培训师生预防疾病的技能C.对学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D.安排健康教学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服务活动

E.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改造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

39.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形成于(C)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E.20世纪70年代

40.在病房教育中,与病人共同拟定行为目标的应该是(C)

A.护理员B.护士

C.医生D.护理师E.护士长

41.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D)

A.随诊教育B.咨询

C.专题讲座D.随访教育E.候诊教育

42.医院健康促进较医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D)

A.患者的行为B.医院员工的健康教育技能

C.家属的行为D.环境支持E.社区人群的行为

43.下列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B)

A.健康教育对象是社区人群B.要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干预

C.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D.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活动

E.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集中体现

44.预防慢性退行性病变的健康教育应始于(D)

A.幼儿期B.儿童期

C.青春期D.中年期E.老年期

四、多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促进健康行为(ABE)

A.避开有害环境行为B.预警行为

C.疑病行为D.A型行为E.求医行为

2.下列哪些策略和方法可以用于对团体行为的干预(ABCDE)

A.开发领导B.团体内的社会动员

C.树立典型D.建立激励机制E.营造关注健康的氛围

3.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哪些因素属于对疾病威胁的认知(AB)

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严重性

C.知觉到益处D.知觉到障碍E.自我效能

4.促进健康行为具有哪些特征(ABDE)

A.有利性B.规律性

C.习得性D.一致性E.适宜性

5.医院健康教育的对象有(ABCDE)

A.患者B.家属

C.医生D.社区人群E.护士

6.健康教育处方可用于(ABCE)

A.随诊教育B.出院教育

C.病房教育D.继续教育E.随访教育

7.对患者进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包括的内容有(ABCDE)

A.纠正不良行为习惯B.遵医行为指导

C.纠正A型行为模式D.纠正C型行为模式E.采纳促进健康行为

8.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包括的内容是(ABCDE)

A.糖尿病的病因B.膳食指导

C.运动指导D.自测尿糖E.并发症

五、简答题

1.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

答:

①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支持性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行动;④发展个人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2.简述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答:

①健康促进不仅对全人群进行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而且从组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提供了支持环境,对行为的改变作用比较持久,有时带有一定的约束性;②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局限于某部分人群或某个健康问题;③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即避免暴露于各种健康危险因素之中,全面增进健康素质;④社区和群众参与是巩固和发展健康的基础,人们健康知识和观念的形成则是主动参与的关键,因此,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先导和基础;⑤与健康教育相比,健康促进融客观的支持与主观参与于一体。

3、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答:

①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

②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

③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

④积极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医疗部门的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

⑤在全民中,尤其是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心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4.影响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学习因素有哪些层次?

答:

影响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学习因素,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模仿和教育。

模仿是较低层次的学习,包括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

无意模仿多见于儿童,在无意识中模仿他人的行为;有意模仿具有主动性,被模仿的对象大多是自己认可、崇拜和羡慕的行为;强迫模仿是按照规定的行为模式学习。

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在行为发展进人自主阶段后,需要通过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来学习。

这种学习主要是在教育者的启发下,使学习者从理性上全面理解和认识目标行为,再实现和学习该行为,并在不断的强化中得以巩固。

5.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

答:

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主要有以下策略和方法:

(1)开发领导,帮助领导转变观念,理解建立促进健康行为的必要性、可信性和有效性,从而在政策上给予倡导,在物质、精神、组织上给予支持。

(2)动员成员广泛参与到团体目标行为的设定、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评价中来。

(3)树立典型、培养骨干。

以此作示范,以点带面,来带动更多人。

(4)利用舆论和规范的力量,营造对团体自身的无形压力,使小团体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对于危害他人、团体及社会健康的行为及时纠正或予以惩罚。

(5)应用竞争机制,激发团体成员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团体的内部驱动力。

(6)评价和激励。

定期对团体行为进行评价,奖励和推广成功经验,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6.美国行为学家布莱斯勒提出的促进健康的基本行为包括哪些行为?

答:

7种促进健康的基本行为:

①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②每天吃早餐;③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④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⑤不吸烟;⑥保持适当的体重;⑦不饮酒或少饮酒。

7.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以下四方面特征:

(1)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充分的发展。

(2)能有效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体心身发展。

(3)对心身健康、潜能发挥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4)体现人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

8.通过流行病学诊断要明确的问题是什么?

答:

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健康问题,要明确的问题是:

①威胁社区人群的主要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②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③哪些人群受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