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71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 2试题.docx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2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实践技能-2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总题数:

5,分数:

44.00)

患者,女性,25岁。

右下颌埋伏第三磨牙,近中倾斜,全景片示远中牙根向近中弯曲明显,根尖近下颌管。

无冠周炎病史,正畸治疗前要求拔除。

(分数:

10.00)

(1).对于该患者,除常规的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数:

2.00)

A.舌神经的损伤

B.颊神经的损伤

C.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D.下颌骨骨折的可能性

E.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可能性

解析:

(2).若拔牙过程中发生根尖折断,并进入下颌神经管,最佳的处理是(分数:

2.00)

A.因患者无根尖区炎症病史,无论断根长度如何,为避免进一步损伤神经,可将断根留在下颌管内不予拔除

B.为减小骨创伤和神经损伤,不扩大拔牙窝,采用小刮匙小心将断根挖出

C.采用根尖钳将断根挺出

D.扩大拔牙窝和下颌管穿通口,直视下将断根取出√

E.从侧方开窗进入下颌管,直视下将断根取出

解析:

(3).若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分数:

2.00)

A.同侧舌尖区域、右下颌第一至第三磨牙舌侧牙龈及牙槽黏膜麻木

B.右下颌第一磨牙至拔牙创之间的颊侧牙龈和牙槽黏膜麻木

C.右下颌前磨牙至中切牙舌侧的牙龈、牙槽黏膜和口腔黏膜麻木

D.右侧口角至下颌角连线以下的颊部及右下颌下区皮肤麻木

E.右下唇麻木√

解析:

(4).若已出现神经损伤,正确的处理是(分数:

2.00)

A.严密缝合创口,促进创口愈合

B.给予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C.给予持续冰敷,减少组织水肿

D.给予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B6、B12√

E.24小时后给予热敷,加速局部血运,促进神经愈合

解析:

(5).下牙槽神经损伤后,除部分患者不能恢复之外,一般多在(分数:

2.00)

A.1个月内恢复

B.2个月内恢复

C.3个月内恢复

D.半年内恢复√

E.1年内恢复

解析:

患者,男性,54岁。

因右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龈长期瘘管、反复面颊部肿胀而就诊,抗感染治疗后面颊部肿胀消退。

本次就诊临床检查见右上颌第一磨牙残冠,牙体破坏严重,患者自诉6年前曾充填(治疗方法不详),现充填物脱落,周围牙龈无明显红肿,颊侧龈近根尖区仍见瘘管,无明显叩痛和牙松动。

X线检查见根尖区圆形、低密度透光影,直径约0.5cm,边界不清。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口服降压药后血压为140/90mmHg。

(分数:

10.00)

)2.00对于该患者,建议是(分数:

(1).

A.症状已控制,暂元特殊处理

B.继续长期抗感染治疗

C.拔除患牙,刮尽根尖区肉芽组织或脓肿

D.建议牙体牙髓科会诊,是否可行根管治疗保留牙根,进而再行冠根联合治疗√

E.拔除患牙,即刻行种植钉植入

解析:

[解析]尽管发现根尖区暗影,若仅为根尖炎症引起,根管治疗不仅可能保留残余牙根牙冠,还能消除炎症达到治愈。

即使是根尖周囊肿,也可在完成根管治疗后再行囊肿摘除手术。

(2).如果牙体牙髓科会诊发现患者根管钙化,无法完成根管治疗,建议拔除,需要麻醉的神经是(分数:

2.00)

A.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B.上牙槽后神经、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C.腭前神经、鼻腭神经

D.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E.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解析:

(3).若该牙稳固,在拔牙方案设计中,较合适的方法是(分数:

2.00)

A.用牙钳持稳残冠,颊腭向摇松患牙后拔除

B.使用牙挺,挺松后采用牙钳整体拔除

C.分根后分别拔除√

D.使用牛角钳置于根分叉处直接拔除

E.切开牙龈,去除部分牙槽骨后采用牙挺和牙钳拔除

解析:

(4).采用分根法拔除该牙,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数:

2.00)

A.患者的血压变化

B.局部麻醉效果

C.动作轻柔

D.保护邻牙不受损伤

E.防止牙根进入上颌窦√

解析:

(5).若术中牙根意外进入上颌窦,错误的操作是(分数:

2.00)

A.捏住鼻子鼓气,判断上颌窦是否已与口腔相通

B.拍摄X线片,了解上颌窦内是否有牙根进入

C.小心扩大拔牙窝,直视下观测牙根是进入上颌窦或仅位于上颌窦黏膜下

D.无论牙根的位置如何,直接扩大拔牙窝或从颊侧开窗,穿破上颌窦黏膜,进入上颌窦冲洗或吸出或直接取出√

E.上颌窦和口腔相通的穿通孔较大,则需要采用邻近黏膜瓣转移加以修复

解析:

患者右侧腮腺区恶性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术区未与口腔相通。

(分数:

8.00)

(1).此创口的类型属于(分数:

2.00)

A.污染创口√

B.延期愈合创口

C.感染创口

D.无菌创口

E.一期愈合创口

解析:

(2).创口缝合后关于其引流物的放置(分数:

2.00)

A.不必放置引流物,加压包扎即可

B.应放置引流物24~48小时引流,必要时延至72小时以上√

暂不放置引流物,以后根据创口愈合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物C.

D.引流物放置于皮下即可,不必置于较深层部位

E.引流物可从任意角度放入,不考虑重力和体位因素

解析:

(3).创口的术后处理,应该是(分数:

2.00)

A.每日至少打开一次敷料观察创口情况

B.拔除引流物后,拆线前至少还要换药两次

C.一般不宜打开敷料观察,但其创口可早期暴露√

D.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E.无明显的感染现象,不必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解析:

(4).创口未发生感染,其拆线应该在术后(分数:

2.00)

A.4天

B.5天全部拆完

C.5天间断拆线,至7天拆完√

D.8~10天拆除

E.由于行组织瓣修复组织,拆线延长至14天

解析:

[解析]因腮腺有导管与口腔相连通,故属于污染创口。

因创口范围大,有可能造成血肿及污染,故应该放置引流1~2天,必要时延时至72小时,经缝合后的污染伤口,除为拔除引流或怀疑创口有感染时,一般不宜打开敷料观察,但颌面部创口可早期暴露,面部创口拆线一般早期,可从术后5天开始间断拆线,至7天完成。

患儿,男性,9岁。

以“要求修复牙床裂开”入院。

曾行“左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左侧完全性腭裂修复术”。

(分数:

8.00)

(1).患者牙槽突裂发生的部位最可能位于(分数:

2.00)

A.右侧23之间

B.右侧12之间

C.上颌11、21之间

D.左侧23之间√

E.左侧12之间

解析:

(2).若行牙槽突裂植骨,可考虑的骨源的骨松质中不包括(分数:

2.00)

A.髂骨

B.颅骨

C.股骨√

D.胫骨

E.肋骨

解析:

(3).患者在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拆线时间为术后(分数:

2.00)

A.3~5天

B.5~7天

C.7~10天

D.10~14天√

E.14~21天

解析:

(4).唇腭裂序列治疗手术中不包括(分数:

2.00)

A.牙槽突裂植骨术

B.唇系带修整术√

C.鼻畸形矫正术

D.唇粘连术

正颌外科手术E.

解析:

患者,女性,55岁。

以“右眶下肿痛2周就诊”。

查:

右上颌尖牙残根,叩痛(+),唇颊沟饱满,触诊较软。

右眶下区弥漫性肿胀,皮肤红,发亮,鼻唇沟消失。

(分数:

8.00)

(1).该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分数:

2.00)

A.眶下间隙感染√

B.上颌囊肿

C.唇部疖痈

D.上颌根尖周炎

E.第三磨牙冠周炎

解析:

(2).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分数:

2.00)

A.口内切开引流√

B.局部热敷

C.局部冰敷

D.口服罗红霉素

E.鼻唇沟切开引流

解析:

(3).血常规检查可见(分数:

2.00)

A.白细胞升高√

B.红细胞升高

C.白细胞降低

D.红细胞降低

E.血红蛋白升高

解析:

(4).如果患者继而出现高热,喷射状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分数:

2.00)

A.颅内感染√

B.高血压

C.菌血症

D.休克

E.恶性高热

解析:

二、(总题数:

3,分数:

30.00)

?

A.红褐色血样液体,经久不凝

?

B.微浑浊的黄色黏稠性液体

?

C.淡黄色清亮液体,含淋巴细胞

?

D.黄色或棕色的清亮液体,含胆固醇结晶

?

E.乳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

(分数:

10.00)

(1).鳃裂囊肿穿刺液多为(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2).囊性水瘤穿刺液多为(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3).神经鞘瘤穿刺液多为(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4).甲状舌管囊肿穿刺液可为(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5).皮样囊肿穿刺物为(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

A.上颌中切牙

?

B.上颌第一前磨牙

?

C.上颌第二磨牙

?

D.下颌中切牙

?

E.下颌第二前磨牙

(分数:

6.00)

(1).拔牙过程中,可以使用旋转力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2).牙根与颏孔最近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2.00出现断根时,牙根拔除过程中最有可能进入上颌窦的是(分数:

(3).

A.

B.

C.√

D.

E.

解析:

?

A.胸大肌皮瓣

?

B.胸三角皮瓣

?

C.前臂皮瓣

?

D.上臂内侧皮瓣

?

E.管状皮瓣

(分数:

14.00)

(1).以上属于直接皮肤血管皮瓣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2).以上属于动脉干网状皮瓣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3).以上属于肌皮血管皮瓣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4).以上属于肌间隔血管皮瓣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5).口腔颌面部中、小型组织缺损的修复最常用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6).以上属于复合组织瓣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7).以上常用做桥梁皮瓣或串联皮瓣的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三、(总题数:

3,分数:

26.00)

患者,男性,46岁。

耳鼻喉科确诊为鼻咽癌伴右颈淋巴结转移。

欲行鼻咽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放射治疗,转诊口腔颌面外科建议拔除双侧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及左上颌第一前磨牙残根。

患者自诉有高血压病史,无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分数:

6.00)

(1).拔牙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数:

1.50)

A.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B.询问是否有拔牙史及药物过敏史√

C.测量患者的血压√

D.拍摄胸部平片或进行胸透

E.进行肝功能检查

解析:

(2).若测得患者血压是195/110mmHg,正确的处理是(分数:

1.50)

A.舌下含硝酸甘油0.3~0.6mg,半小时后再行拔牙手术

B.选择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先行拔除右侧阻生第三磨牙,1周后再拔除对侧第三磨牙及左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

C.暂缓拔牙,待血压得到控制,术前检测血压低于180/100mmHg后再考虑拔牙√

D.即使血压得到控制,拔牙前1小时也最好给予适量镇静剂√

E.为减少术中出血,最好在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

解析:

[解析]尽管高血压患者适合采用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物,但也应是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

高血压患者术前使用镇静剂,可以避免因紧张致使血压升高。

肾上腺素虽然可以强化局部麻醉效果,同时也有升血压的作用,因此应避免使用。

(3).若确定了放疗时间,拔牙完成较为合适的时间为(分数:

1.50)

A.放疗前3~5天

B.放疗前7~10天√

C.放疗后1周

D.放疗后2~3周

E.放疗后1个月

解析:

[解析]由于辐射可以影响创口的愈合,对于需要放疗的患者,一般应在放疗前7~10天完成,使拔牙创有足够的愈合时间。

(4).若拔除下颌第三磨牙6小时后创口仍有出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

1.50)

A.拔牙后血压控制不佳√

B.拔牙过程中去除颊侧骨板较多

C.远中牙龈切口过长,创口缝合不严密√

D.拔牙创内炎性肉芽组织清除不干净√

√软组织撕裂或牙槽窝内小血管破裂E.

解析:

10.00)患者,男性,24岁。

因头面部外伤而就诊。

(分数:

2.00)(或)家属的问题是(分数:

(1).接诊时应询问患者和√A.受伤时间√B.致伤原因√C.受伤部位√D.致伤力大小,作用部位√E.有无昏迷史√F.受伤后表现

患者对致伤外力的反应G.√H.受伤后有无进行治疗

解析:

(2).对患者应进行的体检及辅助检查是(分数:

2.00√A.生命体征

√B.眶缘、上颌骨、下颌骨触诊

√张口度C.√咬合关系D.MRI头面部E.√头面部CTF.头面部超声G.华氏位片,颌骨曲面断层片√H.解析:

2.00)(3).患者外伤后颌骨骨折伴有脑挫裂伤,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分数:

√A.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B.密切观察生命体征C.立即清创缝合,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

√D.防脑水肿,降低颅压√E.预防感染

√F.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G.简单清创,待脑挫裂伤愈合后二期行颌骨骨折复位固定

解析:

检查发现:

患者神志清,自动体位,面中部及左颧部凹陷,复视,左眶下缘可触及台阶感,双耳前区(4).无压痛,张口轻度受限,双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上牙弓形态正常,上颌骨可活动,下颌无异)常动度。

可能的诊断为(分数:

2.00颅底骨折A.√B.左颧骨骨折C.右上颌骨骨折

√D.双侧上颌骨骨折双侧髁突骨折E.双侧下颌骨骨折F.牙槽骨骨折G.解析:

2.00)根据以上诊断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分数:

(5).A.观察,二期行骨折复位固定

√B.颅颌固定

√左颧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C.√D.颌间结扎、牵引、固定

√双侧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E.

F.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

解析:

患者,女性,25岁。

面突畸形,开唇露齿。

∠SNA86°,∠SNB84.2°。

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

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关系基本正常。

诊断为双颌前突。

(分数:

10.00)

(1).在以下有关诊断的描述中错误的有(分数:

2.00)

A.三维CT成像对骨形态的显示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正颌外科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

B.下颌发育过度,即下颌前突患者的SNB角、下颌深度角一般均超过80°与88°

C.正常个体的唇齿关系是当上唇处在自然松弛状态下,上中切牙切嵴应在上唇下缘上2mm√

D.上颌深度角是指由NA连线与眼耳平面构成的交角

E.施行单颌手术仅需一块板,而施行双颌手术则需制作两块板

F.对一位正颌外科医师而言,对于颌面畸形导致心理异常的患者,正颌手术是首选的最根本的治疗措施√

解析:

[解析]三维CT对于辅助诊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目前的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分析仍然最重要。

而心理异常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正颌手术。

(2).该患者已经诊断为双颌前突,可采用的术式为(分数:

2.00)

A.上、下颌前部截骨术√

B.LeFortⅠ型分段截骨术√

C.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

D.颏成形术

E.牵引成骨术

F.髁突摘除术

解析:

(3).在进行正颌手术过程中,必须保护正常的组织,下面描述正确的有(分数:

2.00)

A.骨段之间间隙可植入碎骨块,但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B.术中万一损伤了牙根,为防止牙髓感染及坏死,应予以拔除

C.为减少二次损伤,对于阻生第三磨牙,一般在正颌手术时同时拔除

D.口内进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中最易损伤下牙槽血管导致出血,此时为了防止大出血,必须结扎神经血管束

E.SSRO术中有可能需要暴露颏神经,大部分颏孔的开口方向是前上

F.颏神经损伤后同侧下唇,下前牙唇侧牙龈,下前牙区牙髓感觉消失

解析:

[解析]过宽的骨间隙可填塞碎骨块,以促进骨愈合,有效的抗生素可防止继发感染;损伤的牙根应尽可能保留,以确保良好的牙列和咬合关系;阻生齿一般在术前拔除,并在骨创愈合后再行正颌治疗,以防止正颌时在拔牙的骨缺损处出现骨折等意外。

颏孔多朝后上开口,颏神经分布于下唇,但牙髓感觉则由下牙槽神经向前牙区的终末分支所司。

(4).该患者上颌进行了LeFortⅠ型截骨,关于LeFortⅠ型截骨的血供,以下正确的是(分数:

2.00)

A.主要血供来源于唇侧,因此应尽量减少唇侧切口的长度

B.腭降动静脉位于上颌骨后外侧,手术中要防止损伤

C.上后牙区,通常在黏骨膜下潜行分离至翼上颌缝,以保证更良好的软组织血供√

D.为了保护腭降血管束,应在直视下用骨锯或凿截骨至血管束

E.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血供,在唇颊侧软组织切口下方的骨面上剥离时,在保证固位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剥离面√

F.LeFortⅠ型截骨术中血供的重要解剖基础是上颌骨内丰富的侧支循环和血管吻合√

解析:

(5).正颌术后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术效果将不理想,或出现畸形的复发,正颌术后畸形复发的原因包括(分数:

2.00)

A.骨段离断不完全,骨段未能前移到位

B.骨段接触面过小或无接触,导致骨不连接√

C.骨间间隙过大或植骨块固定不当√

√骨间固定不可靠D.

E.软组织的牵拉作用√

F.术后未及时行颌间牵引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