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76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普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推普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普知识.docx

《推普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普知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普知识.docx

推普知识

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知识

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3.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4.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

国家推广(),推行()。

普通话规范汉字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的自由。

使用和发展

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7.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

9.普通话里的轻声()独立的声调。

不是

10.《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11.《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根据()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1985年12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4.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1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等级划为()。

三级六等

16.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对()下了明确的定义。

普通话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由()颁布。

国家

1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姓氏

19.《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二类城市在()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三类城市在()年完成达标验收。

2015、2020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文物古迹、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等中()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可以

21.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10号令发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除少数方言复杂地区、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以外,教师应当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是()以上。

二级乙等

22.1954年10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为国务院的直属机关之一。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3.()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5年12月22日

24.1956年2月12日()刊载《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和《关于拟定〈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点说明》。

《人民日报》

25.1956年3月12日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在()正式成立。

北京

26.1956年9月26日教育部和()联合公布《通用汉字表》。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7.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第一届

28.1961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部分临时性工作机构的通知》,决定:

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和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并到()。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9.1961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成()。

《简化汉字总表》

30.197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由地图出版社出版,附有汉字——汉语拼音——英文地名对照索引。

英文版

31.1976年6月()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修订出版《少数民族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教育部

32.1977年7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联合发布《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

国家标准计量局

33.()中国语言学会在武汉举行成立大会。

1980年10月21日

34.1984年9月25日()成立。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35.()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共收2235字。

1986年10月10日

36.()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出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1992年8月1日

37.推广普通话的重点领域是()。

推普工作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

学校、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

38.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

广播电影电视部

39.2001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会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自()起试行。

2002年3月31日

40.()“中国语言文字网”正式开通。

2002年6月26日

41.2004年2月15日作为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的“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42.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曾于1951年9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包括()种符号。

14

43.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关于修订发布(标点符号用法)的联合通知》,符号增至()种。

16

4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权利

4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在()范围内通用。

全国

46.语言文字事业具有()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

4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规范汉字

4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普通话

49.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0.《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体制。

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

51.《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到()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

2020年

52.《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学习宣传纳入()内容。

普法规划和普法教育

53.《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语言文字重点工作是()。

推广普及基础建设督查服务

能力提升科学保护文化传承

54.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的位置,居左偏下。

一个字

55.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位置。

行首

56.《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拼写以()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一种方案。

北京语音

57.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它们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和51。

这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发明的五度记音制。

赵元任

58.()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单位。

音节

59.()从20世纪80年代起组织专家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课题研究。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60.《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在()年正式颁布试行。

1997

6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62.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见于()时的碑刻,到隋唐时逐渐增多,被称为“俗体字”。

南北朝

63.报纸使用数字时,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6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是(),它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6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和()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地区间、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普通话规范汉字

66.1982年修订的()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7.规范汉字适用于(),它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由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

现代汉语

68.学校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具有一定()的,这就为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汉字的推行打下了广泛的基础。

强制性

6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70.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

需要加注汉语拼音的,应当书写在规范汉字的()。

下方

71.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决议,采用()作为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词语的国际标准。

汉语拼音

72.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行的“书同文”对于当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朝

73.语言中最活跃、最丰富、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词汇

7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繁体字、异体字

75.()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76.对待普通话与方言的正确态度是()。

普通话要推广,方言在合理的范围内正常发展

77.()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规范和标准

80.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

规范汉字

81.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82.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3.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84.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由繁趋简

85.汉字是()文字。

意音

86.国家于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87.“汉语”的名称,始于()。

汉代

88.春秋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做()。

雅言

89.早在1897年,广东东莞人()草拟了“,”“。

”等90种符号,这是我国标点符号之始,距今已有百余年。

王炳耀

90.“带有辅音字母的音节”在拼读时,其声母应读()。

本音

91.引号是否属于标点符号中的点号()。

不属于

92.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名称()使用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

可以

93.《汉语拼音方案》中共有26个字母,其中25个字母拼写普通话语音里所有的音节,剩余的一个是()。

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94.字音不是辅音开头,而是用元音开头的,这样的音节是()音节。

零声母

95.普通话的定义形成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首次正式见于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96.《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2004年5月27日经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97.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14年是第17届推普周。

2014年的推普周时间是9月15日至21日。

今年的推普周活动主题是:

“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98.按照国家测试大纲的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

其中: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99.各类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以下等级标准:

国家级、省级电台、电视台播音员应达到一级甲等;

县级播音员、专业主持人、话剧演员、影视剧演员、配音人员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普通话教师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

语文教师、中文专业毕业生、广播员、解说员、导游员及该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非语文教师、非中文专业毕业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出镜记者、话务员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国家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铁路、卫生、邮政、电信、信息产业、文化、旅游、银行、商业、饮食等窗口行业人员根据工作岗位不同,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100.规范社会用字的基本要求:

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等出版物、广告宣传品用字,影视屏幕中台标、厂名、电影及电视片名、字幕、栏目、广告用字,各类中文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用字以及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用字、单位名称牌、标志牌及标语、广告、大型活动等各类用字应使用规范汉字。

凡使用繁体字的,应当立即予以纠正,在纠正前须加挂规范汉字标牌。

其中,属手书字的企业、商业名称已注册的,应当在醒目位置配放规范汉字名称,属印刷体的应立即予以纠正。

101.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有:

《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102.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

韵母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103.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规定: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规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条规定: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第十三条规定: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规定:

“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第十八条规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规定: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规定: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四十九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

“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

“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04.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措施

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105.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和传承媒介。

人们要想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语言。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大国,56个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语言隔阂严重,妨碍交流。

推广普及普通话,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互相沟通了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加速经济的发展;推广普及普通话,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和应用,是加速科技发展,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作,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06.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考察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

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促进普通话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107.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要做到“三纳入一渗透”。

即要求学校“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

108.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109.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但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可以使用方言。

110.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111.推行规范汉字,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特定范围内。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113.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者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评定,它是一种资格考试,而不是选拔或淘汰考试。

它不同于文化水平的考试,而是给应试者评定普通话水平的等级。

114.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是

(1)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和教辅人员;

(2)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师范、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3)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4)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6)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测试的人员。

115.使用汉字应遵循的标准: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异体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地名以1987年国家语委、中国地名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为准。

更改的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以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出的《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为准。

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部首以1983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汉字统一部首表》为准。

笔顺以1997年4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为准。

书写行款:

横行的从左至右,竖行的应由右向左。

116.使用标点符号应遵循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

117.出版物上使用数字应遵循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18.不规范字包括:

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和旧字形、已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错别字、自造字。

119.常用字就是经常使用的、阅读报刊书籍必须掌握的字。

国家语委发表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包括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通用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机械处理、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

国家语委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

120.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21.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对其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六种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文物古迹;

(2)姓氏中的异体字;

(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123.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124.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

(1)国家机关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