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146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docx

高二化学下学期知识点限时训练31

一、选择题

1.(2013·黑龙江哈三中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蜡、汽油、豆油是烃类物质

B.维生素、聚乙烯、涤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C.用乙烷和乙烯分别与氯化氢反应都可得到氯乙烷

D.苯和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A项中,豆油属于酯类物质,不属于烃类物质,A项错误;纤维素、聚乙烯、涤纶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项中,乙烷和氯化氢不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烷可以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C项错误;D项中,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也可以与液溴在三溴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但是不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2.(2013·北京理综,12,6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KMnO4酸性溶液

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Br2的CCl4溶液

C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KMnO4酸性溶液

D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Br2的CCl4溶液

解析:

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由于乙醇具有挥发性,且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不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故A项中需除杂,B项中不需除杂;CH3CH2OH

CH2===CH2↑+H2O,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产物中会含有CO2、SO2杂质,SO2具有还原性,会与酸性KMnO4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反应,所以,C、D选项中必须除杂。

答案:

B

3.(2013·海南单科,1,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乙烷     B.乙烯

C.乙醇D.乙酸

解析:

常温下,乙烷与乙烯为气体,乙醇与乙酸为液体,而乙醇沸点为78.5℃,乙酸沸点为117.9℃,故乙酸沸点最高。

答案:

D

4.(2014·北京西城一模,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

B.蔗糖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C.由

只能形成一种二肽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盐析

解析:

B中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C中可形成两种二肽。

D中Cu2+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A

解析:

答案:

B

6.(2014·湖南长沙四县一市一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Al2O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Al(OH)3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解析:

天然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某油酯,属于酯类,A项正确。

煤的气化主要是碳与水作用产生水煤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

Al2O3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C项错误。

分离提纯蛋白质一般用盐析,变性不能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D项错误。

答案:

A

7.(2014·中山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消毒,是由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

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

D.乙酸溶液不与镁反应

解析:

乙醇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错;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低于等质量的汽油,C错;乙酸溶液能与镁反应,并产生氢气,D错。

答案:

A

8.(2013·上海单科,10,3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均采用水浴加热

B.制备乙酸丁酯时正丁醇过量

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

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

解析: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均不采用水浴加热,A项错误;正丁醇的价格比乙酸高,故乙酸应过量,B项错误;由于乙酸、乙醇及乙酸丁酯的沸点相差不大,不采用蒸馏的方法,C项错误;乙醇的价格比乙酸低,乙醇过量可以提高乙酸的利用率,D项正确。

答案:

D

9.(2014·湖南湘潭一中二模,10)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

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C.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共热;蔗糖与稀硫酸共热

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解析:

乙醇和乙醇制乙酸乙酯和苯的硝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A项符合题意;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属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属加成反应;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属氧化反应,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属水解反应;乙醇和氧气制乙醛属氧化反应,苯和氢气制环己烷属加成反应。

答案:

A

10.(2014·北京东城区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均是两性化合物

B.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C.植物油的不饱和程度比动物油高,植物油更易氧化变质

D.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故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化合物,A项正确;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时,蓝色沉淀溶解且生成蓝色溶液的是乙酸,不反应的是乙醇,故B项正确;植物油的不饱和程度比动物油高,且植物油更易被氧化,C项正确;虽然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2O5)n表示,但用于二者的n的值不同,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答案:

D

11.(2014·浙江台州二模,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3,3,6三甲基4乙基庚烷

B.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该物质可能是一种氨基酸

C.能用新制氢氧化铜和NaOH溶液鉴别甘油、葡萄糖溶液、乙酸钠溶液

解析:

A中化合物名称应为2,5,5三甲基4乙基庚烷,A错。

B中物质是一种羟基酸,B错。

木糖醇不属于糖类,D错。

答案:

C

12.(2014·浙江温州中学高三月考,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解析:

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基础知识。

植物油中含不饱和烃基,分子中有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发生变性,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鸡西模拟)如下图,在试管a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边摇边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3mL无水醋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

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3)试管b中有乙酸乙酯生成,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看到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乙酸乙酯有香味,所以可以闻到香味。

(4)球形干燥管有一个容积比较大的球肚,如果发生倒吸会使b试管中液面下降,使球形干燥管的尖端脱离液面,从而防止倒吸。

(6)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应用分液法。

答案:

(1)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作催化剂、吸水剂,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3)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4)防止b试管中的液体倒吸到a试管中

(5)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排除乙酸对乙酸乙酯气味的干扰,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6)分液 (7)防止液体暴沸

14.(2014·日照期末)X、Y、Z、R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乙醇,并能与Z发生酯化反应,则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汽油用量不断增加。

往汽油中添加10%~15%的酒精,既可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用量,又可以减少污染。

已知4.6g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136.7kJ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Z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有害气体,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重要原因。

X可与Z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Z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又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所以X为氮氧化物,又因为Z与X可以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该无害物质应为N2,则X中氮元素显负价,即X为NH3,NH3经连续氧化生成Z,所以Z只能是NO2。

答案:

(1)CH3COOH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2H5OH(l)+3O2(g)

2CO2(g)+3H2O(l) ΔH=-1367kJ·mol-1

(2)6NO2+8NH3

7N2+12H2O

15.(2014·新疆农七师高中二模)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交警用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4)做菜时既加醋又加酒可以增加菜的香味,其原因是生成了酯类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时,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

(3)醋的主要成分为CH3COOH,酒的主要成分为CH3CH2OH,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3。

(5)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水为H

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答案:

(1)CH2===CH2+H2O―→CH3CH2OH 100%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B、C

(4)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5)20

16.(2014·苏州质检)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

已知H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填空:

(1)A的名称为________;H的名称为__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纤维素 乙酸乙酯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