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301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

[模拟]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8

案例题

第1题:

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第2题:

写出沿河水流动方向的描述溶解氧变化的曲线名称,并解释水中溶解氧变化的过程及水质恶化的原因。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沿河水流动方向的溶解氧分布为一悬索型曲线,通常称为氧垂曲线。

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临界氧亏点,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值。

在临界亏氧点左侧,耗氧大于复氧,水中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污染物浓度因生物净化作用而逐渐减少。

达到临界亏氧点时,耗氧和复氧平衡;临界亏氧点右侧,耗氧量因污染物浓度减少而减少,复氧量相对增加,水中溶解氧增多,水质逐渐恢复。

如排入的耗氧污染物过多将溶解氧耗尽,则有机物受到厌氧菌的还原作用生成甲烷气体,同时水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将由于硫酸还原菌的作用而成为硫化氢,引起河水发臭,水质严重恶化。

详细解答:

第3题:

写出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时期及监测方案。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第4题: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二、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方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置的危险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而被破坏。

焚烧法不但可以处置固态废物,还可以处置液态或气态废物,并且通过残渣熔融使金属元素稳定化。

某地建设一危险废物焚烧厂,该焚烧厂选址时按照相应规定没有建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工类和环境空气质量Ⅰ类功能区,焚烧厂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焚烧的废物为医院临床废物,焚烧量为250kg/h。

该废物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污染物质。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第5题:

该焚烧厂的选址是否正确?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规定,焚烧厂选址原则:

(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工类、Ⅱ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工类功能区;

(2)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3)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与题目相对照,该焚烧厂的选址不正确。

详细解答:

第6题: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规定,可以焚烧的危险废物的内容有哪些?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规定,可以焚烧的危险废物包括以下内容:

(1)除易爆以外的危险废物;

(2)除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

详细解答:

第7题:

该废物焚烧炉的焚烧量为250kg/h,则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应设置多少?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焚烧炉焚烧的是医院临床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规定,焚烧炉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20m。

详细解答:

第8题:

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缺点是产生废气污染,因此该焚烧炉还应配备什么系统以保证焚烧的正常进行?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规定,焚烧炉必须有尾气净化系统、报警系统、应急处理装置。

详细解答:

第9题:

该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环境保护验收是符合要求的,验收监测采样期间,焚烧设施的运行工况应处于什么状态才符合要求?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验收监测采样期间焚烧设施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的75%(含)以上的情况下监测数据有效。

监测期间被监测方应监控生产负荷,若生产负荷小于75%,通知监测人员停止监测。

 验收监测采样期间焚烧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工况状态。

连续运行式焚烧设施采样应稳定运行至少4h,间歇式焚烧设施采样前应稳定运行1h以上。

详细解答:

三、

某城市地铁项目,总投资200亿元。

该工程严格执行了国家和地方城市地铁建设的基本程序,先后向国家计委、交通部申报了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等,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在相应阶段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该项目2004年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保总局对此予以批复。

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等都给予了详细评价,并对各环评要素都给出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

该地铁项目目前已完工,正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第10题:

简述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应核查的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应核查的内容如下:

(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设计(环保篇)及批复文件核查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确定验收监测范围;

(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初步设计(环保篇)核查项目实际影响因素,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3)噪声、振动、电磁污染防治及固体废物处置等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废气、废水等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4)核查敏感点分布、人口分布情况,试车线位置和长度。

详细解答:

第11题:

简述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产生的噪声应勘察的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项目运行产生的噪声应勘察的内容包括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变电站、沿线风亭、冷却塔声源的具体位置,所属功能区类别及边界外噪声敏感点的距离,轨道交通线路两侧噪声敏感点的规划建设时间、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层数、结构等),所属功能区类别,与项目工程外侧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与顶面或轨道梁顶面的高差等。

详细解答:

第12题:

简述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保护设施应勘察的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地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保护设施应勘察的内容如下。

(1)轨道交通线路各类消声、隔声设施,轨道的减振系统。

(2)废水处理站各项设施如:

预处理设施、沉淀池、处置装置等。

(3)废气处理设施如:

排气筒、烟道、除尘器、烟气净化装置等。

详细解答:

第13题:

确定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1)产业政策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2)工程分析;(3)矿井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5)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6)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和综合利用。

详细解答:

第14题:

如何对地表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矿井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率方面分析项目相应指标与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提出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方案应具体,有可操作性;

(2)从水质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污水外排对地表水体的环境影响;(3)从水量角度评价采煤对地表水体水量的影响,论证防水煤岩柱留设的合理性。

详细解答:

第15题:

如何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评价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应从区域水文地质(岩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缝带发育程度进行考虑,对煤层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的含水层,可采取划定禁采区的办法减缓其影响,对井田采区或开采巷道毗邻导水断层和河流,要按设计规范留设足够宽度的防水煤岩柱,确保采煤不对这些敏感地段产生明显的影响。

详细解答:

第16题:

简述该项目的环境风险?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煤矸石堆场遇洪水溃坝问题,云贵高原土石山区采煤后引发的岩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2)露天矿大型排土场的滑坡风险;(3)岩溶区的煤层底板突水对附近地表或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引发的社会问题;(4)瓦斯综合利用设施的爆炸风险预防等。

详细解答:

五、

某水泥项目技改工程,工程总投资4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0%。

日产熟料5000t/d,技改工程为大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并有自备开采的石灰石矿山。

技改工程南7km处有一运河,北7km处有一天然湖泊。

评价区内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二处,市、县级各一处。

评价区大气环境属二类功能区,地表水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噪声评价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二类标准。

技改工程依托现有生产线部分生产设施的基础上,主要建设石灰石输送、生料制备、熟料煅烧、熟料储运部分。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均不外排。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第17题:

写出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工程项目为日产熟料5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的“日产4000t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t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配套材料开发”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详细解答:

第18题:

对依托现有工程的改扩建工程,工程分析中应突出什么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现有生产线存在的环境问题;

(2)项目组成及与现有生产线的依托关系;(3)技改工程原料、燃料分析;(4)技改工程的生产工艺分析;(5)技改工程的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投产后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详细解答:

第19题:

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哪个标准?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的相关规定。

详细解答:

第20题:

该项目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第21题:

该项目是否需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如需要,如何进行评价?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解答如下。

(1)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水泥熟料生产区是以工业污染影响为主,原料矿区的开采则以非污染生态影响为主,该项目自备开采的石灰石矿山,因此需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对矿区开采的生态影响评价,应按施工期、开采期、采完封场期不同时段进行,评价内容应包括植被破坏、生物损失量、物种影响、水土流失量等方面。

(3)生态恢复措施、补偿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要说明实施计划、资金分配、预期效果,得出矿山采完后的地貌形态、生态环境建设和利用前景。

(4)还应关注配套的公路、铁路、水运码头、长距离物料输送廊道的选线、选址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景观、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控制措施。

详细解答:

第22题:

简述运营期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运营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如下:

(1)项目区处于北季风带,有风力大、大风日数多的特点,露天堆放的生活垃圾将随大风扩散影响周围地区卫生状况;

(2)随地堆放生活垃圾,将对植被产生影响,并形成劣质景观;(3)生活垃圾长期堆放产生废气、渗出液,废气影响空气质量,渗出液随降雨扩散及渗入地下,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

 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而,生活垃圾要合理填埋处理,或作为肥料施入土壤。

详细解答:

第23题: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通过大力宣传使项目区人民真正认识到项目的实质和重要意义,并使他们认识到实施后将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激发大家从事该项目的积极性。

(2)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尽量少占土地,对于必须占用的土地应给予一定的补偿。

(3)在施工中遇到文物,应及时与文物部门联系,待文物部门鉴定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4)施乒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表植被。

(5)对征地问题要与当地政府充分协商。

详细解答:

第24题:

简述外来物种引入的预防措施。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方面要考虑所引入的新种携带或易患病虫害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所引入的新种生长蔓延情况及对当地土著种的影响。

对于外来物种的影响应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对引入物种的检疫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外来物种输入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外来物种信息库与预警系统。

详细解答:

第25题:

简述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2)运营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3)景观生态影响评价;(4)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分析;(5)运营期对动物的影响分析;(6)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分析。

详细解答:

七、

某水利工程验收调查项目,该项目集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2001年2月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2001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予以批复。

2004年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

该工程项目由拦河坝、引水系统、电站产房三部分组成。

工程库区淹没及工程建设占地涉及4个乡、20个居民组。

库区移民从2001年5月开始,采取本县后靠、外县安置的方式。

环境影响报告书以水环境、生态环境为评价重点,对该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都给予了详细的批复意见。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第26题:

简述水土流失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土石方调查;

(2)取土场、弃渣场调查及措施有效性分析;(3)临时占地及恢复措施有效性分析;(4)边坡防护工程调查及措施有效性分析;(5)防洪工程措施调查及分析;(6)移民安置影响调查;(7)绿化工程调查及景观影响分析。

详细解答:

第27题:

简述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工程施工、淹没,工程间接影响范围内及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是核心保护对象,报告中应对其保护区或敏感区的名称、保护目标、保护级别等进行说明。

(2)“最小泄流量-生态下泄流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关注的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关注下游脱水和生态下泄流量的保障措施。

(3)对鱼类尤其是洄游鱼类的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往往留有过鱼设施,均应进行调查和分析。

详细解答:

第28题:

简述水环境影响调查、水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的调查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水环境影响调查包括水库或河流的水域的功能、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布、饮用水源取水口分布与本工程的位置关系等。

 水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的调查包括污染源数量、源强、污染物种类、排放去向的调查,水污染源治理设施的数量、类型、工艺、处理能力等。

详细解答:

第29题:

简述移民调查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移民调查作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移出和移入地尤其是集中安置地产生的新的环境问题。

应分别调查移民的数量和安置方式、安置位置,集中安置的应调查集中安置开发建设过程中及安置后产生的生态、水环境、大气、固废等的影响,并调查移入区的环境承载力。

详细解答:

第30题:

生产工艺废水中含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简述该项目生产工艺产生废水的治理措施。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项目为颜料生产项目,生产工艺废水中含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如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出水浓度达标比较困难,因此,在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之前,对其进行絮凝、沉淀、脱色物化处理,使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如果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运转,使所排污水不能满足三级排放标准,此时应采取应急措施,比如配备事故池,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检修期间,超标废水不外排。

详细解答:

第31题: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包含有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内容。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要求,在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中应做到以下要求。

(1)一般要求:

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盛装。

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所示的标签。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施工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

(2)危险废物贮存容器:

建议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和软碳钢材料作为盛装贮存危险废物的容器。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

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应设计堵截泄露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

(4)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与管理:

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危险废物可以堆叠存放。

每个堆间应留有搬运通道。

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

(5)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安全防护与监测。

详细解答:

第32题: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