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83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docx

经济学B参考答案汇编

(2)东西全1、现有资源不能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B)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2、稀缺性问题存在于(C)

A、市场经济中

B、计划经济中

C、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有些物品价格高

3、“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用完

4、资源是稀缺的说明人们必须(C)

A、接受高价格

B、买不到想买的东西

C、做出选择

D、生活节俭

5、人们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B)的过程

A、资源利用

B、资源配置

C、市场交易

D、讨价还价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关闭]

1.1.2选择与资源配置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BCD)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2、政府征税的最直接的影响是(D)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

D、为谁生产

3、花10元钱理发的成本(C)

A、10元钱其他最好的用途

B、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C、A与B的和

D、给理发师的10元钱

4、研究产量相同但效率不同的属于(B)问题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失业

5、研究产品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属于(A)问题

A、为谁生产

B、怎样生产

C、生产什么

D、如何生产

参考答案:

1、ABCD

2、D

3、C

4、B

5、A[关闭]

1.1.3资源的利用    

1、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表示(BD)

A、通货膨胀

B、存在失业

C、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2、生产可能性边界凸向原点反映了(B)

A、资源的利用有效率

B、成本递增规律

C、存在政府决策

D、存在失业

3、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C)

A、失业

B、消费品生产增加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通货膨胀

4、资源的利用问题主要涉及(BCD)方面

A、选择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

5、研究经济为什么不能总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运行属于(C)问题

A、生产技术

B、通货紧缩

C、经济波动

D、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

1、BD

2、B

3、C

4、BCD

5、C[关闭]

1.1.4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

A、稀缺性

B、选择与资源配置

C、资源利用

D、生产技术

2、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和黄油属于(D)问题

A、成本

B、资源选择

C、资源稀缺

D、资源利用

3、资源的利用包括哪些相关的问题(ABCD)

A、如何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B、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C、资源一定时,为什么产量时高时低

D、生产要素如何组合

4、研究货币购买力对经济的影响是为了解决(C)

A、稀缺

B、人口膨胀

C、通货膨胀

D、经济稳定增长

5、哪些现象属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ABC)

A、失业

B、资本闲置

C、土地闲置

D、供过于求

参考答案:

1、ABC

2、D

3、ABCD

4、C

5、ABC[关闭]

1.1.5经济制度的选择    

1、现在社会主要依靠哪两种经济体制来解决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AC)

A、计划经济

B、自发经济

C、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

2、哪一点不是计划经济的特点(D)

A、政府决定生产什么

B、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

C、缺乏市场

D、私人所有者能配置资源

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主要差别是(C)

A、失业率的不同

B、生活水平方面的差别

C、对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

D、经济增长速度不同

4、美国经济属于一种(C)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混合经济

D、自然经济

5、由市场竞争价格来决定生产什么,这属于(A)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自然经济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

1、AC

2、D

3、C

4、C

5、A[关闭]

1.1.6经济学的定义    

1、经济学可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的配置资源用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与“经济的”最接近的术语是(B)

A、充足的

B、稀缺的

C、无限的

D、不加限制的

3、经济学是为解决(C)而产生的

A、价格的波动

B、资源的浪费

C、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D、人们的欲望

4、经济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是从(A)开始的

A、资源

B、价格

C、失业

D、货币

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AB)

A、资源是稀缺的

B、选择是必要的

C、价格是均衡的

D、失业是暂时的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AB[关闭]

1.2.1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ABC)

A、完全理性

B、市场出清

C、完全信息

D、政府需要干预

2、市场失灵的原因是(ABC)

A、存在垄断

B、存在公共品

C、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是自发的,不一定符合社会的要求

D、政府的干预

3、哪一项不是微观经济学考察的问题(B)

A、一个厂商的生产水平

B、失业率的变动

C、税收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4、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有(ABD)

A、价格理论

B、生产理论

C、国民收入理论

D、消费者行为理论

5、微观经济学假设经济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C)部分运行

A、曲线内部

B、曲线外部

C、曲线上

D、都可以

参考答案:

1、ABC

2、ABC

3、B

4、ABD

5、C[关闭]

1.2.2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BD)

A、完全理性

B、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C、完全信息

D、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价格理论

D、生产理论

3、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考察的问题(A)

A、橘子价格下降的问题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政府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D、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4、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信奉(B)

A、浴缸理论

B、萨伊定律

C、均衡理论

D、边际理论

5、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C)部分运行

A、曲线上

B、曲线外

C、曲线内

D、都可以

参考答案:

1、BD

2、A

3、A

4、B

5、C[关闭]

1.2.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是(ABC)

A、两者是互补的

B、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C、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D、宏观是微观的基础

2、研究个别居民和厂商决策的经济学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3、下列描述哪几项正确(ABCD)

A、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

B、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法

C、微观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D、宏观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4、下列哪些问题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ABCD)

A、利润最大化

B、弹性

C、替代性

D、市场类型

5、下列那些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BCD)

A、国民收入的决定

B、失业

C、通货膨胀

D、经济周期

参考答案:

1、ABC

2、A

3、ABCD

4、ABCD

5、ABCD[关闭]

1.3.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差异表现在哪几方面(ABC)

A、价值判断的含义

B、解决的问题

C、是否具有客观性

D、所依据的理论不同

2、属于实证的表述的是(C)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D、治理通货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3、“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B)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

4、回答“应该是什么”的属于(A)

A、规范方法

B、实证方法

C、微观方法

D、宏观方法

5、回答“是什么”的属于(B)

A、规范方法

B、实证方法

C、微观方法

D、宏观方法

参考答案:

1、ABC

2、C

3、B

4、A

5、B[关闭]

1.4.1概念    

1、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C)

A、规范主义方法

B、自由主义方法

C、实证主义方法

D、唯物主义方法

2、实证分析法解决经济问题时,以(A)为根据作出预测。

A、解释事实的理论

B、生活中的经验

C、价值标准

D、个人偏好

3、理论内或模型内需要解释的变量是(B)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随机变量

D、非随机变量

4、用来表示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数值的是(B)

A、自变量

B、存量

C、流量

D、因变量

5、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数值,其大小与(B)有关

A、程度

B、时间

C、地点

D、偏好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B[关闭]

1.4.2理论的组成部分    

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ABCD)

A、定义

B、假设

C、假说

D、预测

2、假设是指一个理论的(C)

A、真实程度

B、预测的准确度

C、适用的条件

D、变量的含义

3、“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关系的阐述”是理论中的(B)部分。

A、定义

B、假说

C、假设

D、预测

4、“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含义”被称为(A)

A、定义

B、假说

C、预期

D、假设

5、预测是根据(B)对未来进行预期。

A、假设

B、假说

C、理论

D、统计资料

参考答案:

1、ABCD

2、C

3、B

4、A

5、B[关闭]

1.4.3理论的形成    

1、如果经验事实的结果验证了假说的解释和预测,则假说成为(B)

A、假设

B、理论

C、公理

D、定理

2、如果假说被事实验证是错误的,而在逻辑上又没有错误,那一定是(B)

A、没有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

B、假设条件与事实不附

C、没有采用正确的表述方式

D、以上都不是

3、假说和理论的根本区别是(A)

A、能否被事实验证

B、能否解释事实

C、能否作出预测

D、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4、假说只能作为假说,而不能成为理论的条件是(ABC)

A、不能被事实验真

B、不能被事实验伪

C、逻辑上没有错误

D、逻辑上有错误

5、修正假说时,主要修正的是(D)

A、理论

B、资料

C、数据

D、假设条件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BC

5、D[关闭]

1.4.4理论的表述方式    

1、理论的表述方式有(ABCD)

A、叙述法

B、算术表示法

C、几何等价法

D、代数表达法

2、叙述法用(A)表述经济理论。

A、文字

B、表格

C、几何图

D、函数关系

3、用表格表述经济理论属于(B)

A、叙述法

B、算术表示法

C、几何等价法

D、代数表达法

4、代数表达法又称为(A)

A、模型法

B、图形法

C、列表法

D、叙述法

5、代数表达法用(D)来表述经济理论

A、表格

B、文字

C、几何图形

D、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

1、ABCD

2、A

3、B

4、A

5、D[关闭]

1.4.5分析工具    

1、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极其内在规律性的是(B)分析

A、定量

B、定性

C、均衡

D、非均衡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是:

是否考虑(A)因素

A、时间

B、偏好

C、数量

D、质量

3、下列哪几项属于实证的分析工具(ABCD)

A、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B、静态分析与非静态分析

C、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

D、定性与定量分析

4、考察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和变动的是(A)分析

A、局部均衡

B、一般均衡

C、动态均衡

D、静态均衡

5、研究一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过程的属于(C)

A、静态分析

B、动态分析

C、比较静态分析

D、一般均衡分析

参考答案:

1、B

2、A

3、ABCD

4、A

5、C[关闭]

1.5.1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的基本政治主张是(D)

A、自由放任

B、平等分配

C、贸易自由

D、国家干预

2、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A、托马斯

B、斯密

C、马歇尔

D、李嘉图

3、重商主义认为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就是(A)

A、扩大出口,限制进口

B、发展生产力

C、发展自由贸易

D、提高人民的购买力

4、重商主义的代表作有(C)

A、《国富论》

B、《通论》

C、《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D、《经济学》

5、重商主义产生于(A)时代

A、地理大发现

B、工业革命

C、原始社会

D、二战以后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A[关闭]

1.5.2古典经济学    

1、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B)

A、国家干预

B、自由放任

C、扩大出口

D、储存金银

2、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D)

A、斯密

B、李嘉图

C、西尼尔

D、萨伊

3、斯密的代表作是(B)

A、《经济学原理》

B、《国富论》

C、《价格理论》

D、《成本理论》

4、古典经济学代表(B)的利益

A、高利贷资本

B、资产阶级

C、贵族

D、工人

5、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源于(B)的理论

A、马歇尔

B、李嘉图

C、斯密

D、凯恩斯

参考答案:

1、B

2、ABCD

3、B

4、B

5、B[关闭]

1.5.3新古典经济学    

1、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C)开始

A、地理大发现

B、资本主义革命

C、边际革命

D、科技革命

2、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由(ACD)提出的

A、门格尔

B、马歇尔

C、杰文斯

D、瓦尔拉斯

3、罗宾逊和张伯伦分别提出了(C)

A、价格理论

B、蛛网理论

C、垄断竞争理论

D、完全竞争理论

4、马歇尔把供给和需求曲线综合在一起用的是(B)分析

A、一般均衡

B、剪刀均衡

C、供求规律

D、消费者均衡

5、与古典经济学强调供给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强调(ABC)

A、需求

B、效用

C、偏好

D、成本

参考答案:

1、C

2、ACD

3、C

4、B

5、ABC[关闭]

1.5.4当代经济学    

1、当代经济学以(C)的出现为标志

A、货币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重农主义

2、60年代末出现在西方国家的(B)引起了凯恩斯主义的危机

A、通货膨胀

B、滞胀

C、高失业

D、经济发展缓慢

3、被称为“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的是(C)

A、边际革命

B、理性预期革命

C、货币主义革命

D、斯拉法革命

4、与新古典综合派斗争的理论武器是(BD)

A、边际效用

B、货币主义

C、自由放任

D、理性预期

5、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在一起的是(C)

A、加尔布雷斯

B、卢卡斯

C、萨缪尔森

D、西蒙斯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D

5、C[关闭]

第2章

需求的定义    

1、在理解需求的概念时,应注意它是(B)和(C)的统一

A、价格

B、购买欲望

C、支付能力

D、资源

2、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是(C)

A、供给量

B、交易量

C、需求

D、购买量

3、需求是指某种物品需求量与其(C)之间的整个关系

A、成本

B、利润

C、价格

D、支付能力

4、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B)

A、个人价格

B、市场需求

C、市场价格

D、均衡需求

5、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A)

A、数量加总

B、数量加权平均

C、价格加总

D、平均价格

参考答案:

1、BC

2、C

3、C

4、B

5、A[关闭]

2.1.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A)

A、两者是互补品

B、两者是替代品

C、是低档品

D、A是正常品

2、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时应保持的其他条件不变(B).

A、收入

B、物品本身的价格

C、其他物品的价格

D、嗜好

3、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D)

A、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B、即使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是最小限度

C、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也不是最小限度

D、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

4、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C

A、线性的

B、非线性的

C、线性或非线性都可以

D、都不对

5、当价格和需求量是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是一条(A)

A、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C、向左下方倾斜的直线

D、向左上方倾斜的直线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A[关闭]

2.1.3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B)

A、随着汽车价格的上升,汽车的需求量将增加

B、随着汽车价格的上升,汽车的需求量将减少

C、随着收入的增加,汽车的需求量将增加

D、随着对汽车需求的增加,价格将上升

2、需求定理的比较重要的例外是(ABD)

A、炫耀性商品

B、吉芬商品

C、土地

D、投机性商品

3、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从而对该商品的需求也减少了,这描述的是(C)

A、替代效应

B、吉芬之谜

C、收入效应

D、供给定理

4、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BC)共同作用的结果

A、偏好

B、收入效应

C、替代效应

D、乘数效应

5、替代效应是指商品价格的变化是消费者在替代品中的(C)发生了变化

A、实际收入

B、弹性

C、选择方向

D、替代性

参考答案:

1、B

2、ABD

3、C

4、BC

5、C[关闭]

2.1.4需求与需求量    

1、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对汉堡包的需求增加(A)

A、一场新的汉堡包热

B、人口减少

C、作为互补品的薯条价格上升了

D、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

2、表示需求量减少的是(C)

A、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B、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C、沿着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D、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B)

A、没有什么区别

B、是不是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

C、价格是否变动

D、交易量是否变动

4、研究需求的变动时,自变量中排除了(C)因素

A、偏好

B、人口

C、价格

D、国家政策

5、从需求曲线上看,价格的变动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C)

A、曲线上下移动

B、曲线左右移动

C、曲线上点的移动

D、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C[关闭]

2.2.1供给的定义    

1、供给是(A)和(B)的统一

A、供给欲望

B、供给能力

C、价格水平

D、市场

2、供给能力中包括(AB)

A、新生产的产品

B、过去的存货

C、自然资源

D、市场的交易量

3、供给是商品的供给,它取决于(CD)

A、需求

B、价格

C、生产

D、厂商计划提供的商品量

4、供给分为个人供给和(C)

A、个人价格

B、市场价格

C、市场供给

D、都不是

5、供给曲线表明,价格上升时,供给量(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1、AB

2、AB

3、CD

4、C

5、A[关闭]

2.2.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1、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D)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房子价格下降

D、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2、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X物品的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AB)

A、用于生产X物品生产的技术进步了

B、影响X物品生产的技术进步了

C、X物品的价格上升了

D、X物品的互补品Y物品价格上升

3、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X物品的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B)

A、生产X物品的工人的工资减少

B、生产X物品的机器成本增加

C、生产X物品的技术进步

D、以上论断全对

4、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是(C)

A、线性的

B、非线性的

C、线性或非线性都可以

D、都不是

5、下面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供给(ABCD)

A、本身价格

B、相关品价格

C、生产要素价格

D、技术

参考答案:

1、D

2、AB

3、B

4、C

5、ABCD[关闭]

2.2.3供给定理    

1、供给定理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AC)

A、供给量和价格同方向变动

B、供给量和价格反方向变动

C、只有在价格上升时,供给才会增加

D、以上说法都对

2、供给定理是一般的商品规律,但有一个重要的例外(A)  

A、劳动力的供给

B、正常品

C、奢侈品

D、低档品

3、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生产者减少他们计划的该物品生产量,这一事实说明了(A)

A、供给定理

B、需求定理

C、供给的变化

D、低档品的性质

4、供给定理存在的原因是(BC)

A、技术进步

B、企业对最大利润的追求

C、价格须同成本相适应

D、消费者的偏好

5、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出现成本递增现象,这是因为(B)

A、规模经济

B、边际收益递减

C、技术退步

D、人口增加

参考答案:

1、AC

2、A

3、A

4、BC

5、B[关闭]

2.2.4供给量与供给    

1、表示供给量减少的是(C)

A、沿着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B、供给曲线左移

C、沿着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D、供给曲线右移

2、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BC)

A、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B、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C、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

D、以上都对

3、供给的变动表现为(BC)

A、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B、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C、商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

D、以上都对

4、供给的变动是指(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