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446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docx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doc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

篇一:

微生物实验报告细菌

  微生物实验报告

  题目

  年级专业

  实验者

  学号

  小组

  成员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XX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1.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类型,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了解并比较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4.学习并掌握空气及人体细菌检测学方法。

  5.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以及革兰染色法,熟悉不同类型细菌的基本形态。

  6.掌握糖发酵实验、抗菌素敏感性实验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7.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出病原体。

  二、实验器材

  1.培养基的制备:

干粉培养基、天平、蒸馏水、称量皿、药勺、锥形瓶、量筒、电炉、试管、洗耳球、试管筐、移液管、棉塞、牛皮纸、橡皮筋、手套、石棉网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琼脂培养基、酒精、碘酒

  3.细菌的分离培养:

脓汁标本、粪便标本、伊红美蓝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

  4.细菌的纯培养:

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斜面培养基

  5.细菌的形态学检测:

斜面培养物、营养肉汤、生理盐水、镜油瓶、拭镜纸、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革兰染色试剂、液体培养基

  6.细菌的生化试验:

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接种针、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菌液、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药物纸片(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玻片、兔血浆、生理盐水

  7.细菌的血清学试验:

玻片、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称量琼脂粉→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实验楼女厕所→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2.2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甲丙常规洗手,乙丁标准洗手。

甲和乙、丙和丁分别共用1个平板按下图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

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3.细菌的分离培养

  3.1实验方法

  平板划线法:

借助于划线,将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平板表面分散成单个细菌,并固定在某一点上。

培养以后细菌各自分裂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单菌落)。

  3.2实验步骤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点在普通平板和依红美蓝平板上,各做两份,→烧掉接种环上多余的标本→冷却后,应用分区划线分离法,将脓汁标本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2份),粪便标本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2份)→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平板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4.细菌的纯培养

  甲→普通平板→金黄色菌落(auratus,goldenyellow)→1支斜面

  乙→普通平板→白色菌落(albus,white)→1支斜面

  丙→EMB平板→紫黑色菌落(atropurpureus)→1支斜面

  丁→EMB平板→粉红色菌落(pink)→1支斜面

  斜面正面上2/3作标记:

组号+金黄、白色、紫黑、粉红。

  5.细菌的形态学检测

  5.1革兰试剂染色

  5.2显微镜油镜使用步骤

  10×物镜→看清标本→滴加香柏油→100×油镜→浸泡油中→模糊物象→细调节调焦,观察物像→记录结果→关闭电源→擦镜纸拭去香柏油→擦镜纸沾少许乙醇和乙醚(7:

3)

  混合液擦拭→擦镜纸擦拭油镜。

  5.3肉汤接种法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在斜面培养物中挑取菌苔少许→立即移入肉汤培养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量肉汤调和→混匀→试管口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35℃培养4~6小时

  6.细菌的生化试验

  6.1细菌的糖发酵实验

  接种针烧灼灭菌→用灭菌接种针分别刮取实验所得到的紫黑色和粉红色菌苔→分别接种在葡萄糖发酵微量管中和乳糖发酵微量管内→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微量管平放在平板内→37℃培养过夜后→观察结果。

  6.2药敏实验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之前实验中得到的四种菌液在普通平板密集涂布(如图6)→接种环烧灼灭菌→标记:

青、头、庆→镊子火焰消毒→贴青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纸片→按压→镊子消毒→倒置37℃培养

  6.3凝固酶实验

  取干净玻片一张→在左右两边分别滴加兔血浆1-2滴,生理盐水1滴→接种环烧灼灭菌→冷却→分别用接种环取之前实验所得到的白色和黄色菌苔(2~3个菌落的菌量)与血浆研磨混合→边混匀边观察结果→接种环烧灼灭菌→稍等片刻,观察结果

  6.4动力实验

  接种针烧灼灭菌→分别用接种针在紫黑色和粉红色的斜面取菌→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刺入,可刺达近底管处,但不要到达管底→循原来的路线退出接种针→试管口迅速通过

篇二:

微生物实验报告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

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技巧。

从而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

  器材

  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普通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CX21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锥形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镊子、玻片、吸水纸、拭镜纸

  试剂药品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

  三、方法与步骤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

  

(1)平板培养基:

倾注平板10ml→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冰箱保存备用。

  

(2)斜面培养基:

培养基趁热斜放→琼脂凝固以后,4℃冰箱保存备用。

  →贴上标签后灭菌使用。

  ①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采样地点(实验室、卫生间或任选地点)→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min→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h→观察结果。

  ②人体体表的细菌学检查

  甲乙常规洗手,丙丁标准洗手。

甲和乙、丙和丁共用1个平板

  按规定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

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点在普通平板和依红美蓝平板上,各做两份,→烧掉接种环上多余的标本→冷却后,应用分区划线分离法,将脓汁标本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2份),粪便标本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2份)→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平板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接种环烧灼灭菌→挑选平板上典型的四种单菌落(白色、黄色、紫黑色、粉红色)进行斜面接种纯培养→做好标记→接种环烧灼灭菌→斜面培养基置于37℃培养过夜→保存备用

  ①革兰氏染色:

  取洁净载玻片→用灭菌操作后的接种环取生理盐水1-2环于玻片上→挑取细菌培养物少许与盐水轻轻抹匀→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外侧快速来回2-3回合→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卢戈碘液媒染1min→水洗→95%乙醇脱色约20s→水洗→稀释品红→复染1min→水洗→吸干,镜检。

  ②肉汤接种法: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在斜面培养物中挑取菌苔少许→立即移入肉汤培养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量肉汤调和→混匀→试管口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35℃培养4~6h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之前实验中得到的四种菌液在普通平板密集涂布→接种环烧灼灭菌→标记:

青、链、庆→镊子火焰消毒→贴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纸片→按压→镊子消毒→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取干净玻片一张→在左右两边分别滴加兔血浆1-2滴,生理盐水1滴→接种环烧灼灭菌→冷却→分别用接种环取之前实验所得到的白色和黄色菌苔(2~3个菌落的菌量)与血浆研磨混合→边混匀边观察结果→接种环烧灼灭菌→稍等片刻,观察结果

  接种针烧灼灭菌→用灭菌接种针分别刮取实验所得到的紫黑色和粉红色菌苔→分别接种在葡萄糖发酵微量管中和乳糖发酵微量管内→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微量管平放在平板内→37℃培养过夜后→观察结果。

  接种针烧灼灭菌→分别用接种针在紫黑色和粉红色的斜面取菌→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刺入,可刺达近底管处,但不要到达管底→循原来的路线退出接种针→试管口迅速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烧灼灭菌接种针→37℃培养24h→观察结果

  取洁净的载玻片一张→将磨面近端设为对照区→滴加生理盐水15ul→远端设为试验区→滴加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15ul→接种环烧灼灭菌→用接种环分别取粉红色菌苔→研磨于盐水或血清内,混合均匀→接种环烧灼灭菌→载玻片来回倾侧→观察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

  对脓汁中细菌的分析讨论

  1、用普通平板,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和白色两种菌落。

  2、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这两种细菌均为G+球菌,排列不规则,呈葡萄串状,是典型的葡萄球菌。

  3、结合菌落的颜色,可以初步断定,这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4、通过血浆凝固酶试验,观察到黄色菌落的细菌能使血浆产生颗粒性物质,说明为凝固酶阳性;白色菌落则没有凝集反应,说明其为凝固酶阴性。

  5、最后进行的是药敏试验,从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抗生素所形成的抑菌圈不同。

其中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

  对粪便中细菌的分析讨论

  1、用伊红美蓝平板分离菌落时,可以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和粉红色半透明菌落。

  2、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这两种菌均为G-杆菌,排列不规则,从形态上不能鉴别是什么细菌。

  3、经糖发酵试验,可以观察到,紫黑色的细菌能使葡萄糖和乳糖的试管变色和产生气体;粉红色的细菌只能使葡萄糖的试管变色。

  4、经半固体动力试验,观察到紫黑色的细菌使半固体培养基成浑浊状态,粉红色的细菌只在接种针插入的方向聚集。

  5、综上所述,紫黑色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粉红色的细菌为志贺菌。

  6、最后进行药敏试验时,发现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都敏感。

  综上所述,脓汁标本中分离得黄色菌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菌落为白色葡萄球菌,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便标本中分离得紫黑色菌落为大肠埃希菌,粉红菌落为福氏志贺菌,致病菌为福氏志贺菌。

篇三:

南医微生物实验报告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摘要]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有不同的病原菌。

为了探究两种标本中病原菌的种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本实验将对脓汁和粪便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操作。

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操作方法。

从而达到掌握各种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反思微生物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总结探讨如何解决优化的目的。

  [引言]

  常见的化脓性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淋病奈瑟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临床上,脓汁标本在做细菌分离培养的同时,须直接涂片检查,观察是否有典型形态的菌体,芽孢有无,为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粪便和经离心的尿沉淀物等则直接接种与指定的培养基中。

  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弧菌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等。

粪便标本中常含有很多杂菌,应根据检验目的菌的不同而选择培养基(如SS琼脂、伊红-美蓝平板等),选择培养基时应根据需要尽可能地抑制杂菌,以利于病原菌的检出。

  本实验通过常规的病原菌检测方法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黄白两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黄色是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是白色葡萄球菌;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紫黑色和粉红色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紫黑色的是大肠埃希菌,粉红色的是痢疾志贺菌。

  1.实验材料

  1.1器材

  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打火机、试管、棉塞、油性笔、污物盘、普通冰

  柜、奥林巴斯CX21型生物显微镜(本文来自:

wwW.xIaocAofanwEn.coM小草范文网: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报告)、拭镜纸、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电炉、橡皮筋、锥形瓶、刻度尺、镊子、玻片、吸水纸、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等。

  1.2试剂药品

  脓汁标本、粪便标本、营养琼脂、营养肉汤、半固体琼脂、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斜面琼脂、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品红、香柏油、拭镜油、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先锋霉素Ⅴ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蒸馏水、生理盐水、兔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等。

  2.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的总流程:

  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的纯培养→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细菌的生化试验等→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2.1培养基制备

  

(1)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琼脂干粉与蒸馏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加热溶化→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分装→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冰箱保存备用

  

(2)斜面培养基

  营养琼脂干粉与蒸馏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加热溶化→高压蒸汽灭菌→倒试管分装→培养基趁热斜放→琼脂凝固以后,4℃冰箱保存备用

  2.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2.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2.2.1.1实验方法

  自然沉降法:

根据空气中细菌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方式沉降到培养基表面,培养以后,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

  CFU),可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2.2.1.2实验步骤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采样地点(实验室、卫生间、走廊等)→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2.2.2人体体表的细菌学检查

  2.2.2.1实验步骤

  甲常规洗手,乙标准洗手,甲和乙共用1个平板。

按下图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

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2.3细菌的分离培养

  2.3.1实验方法

  平板划线法:

借助于划线,将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平板表面分散成单个细菌,并固定在某一点上。

培养以后细菌各自分裂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单菌落)。

  2.3.2实验步骤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点在普通平板和伊红美蓝平板上,各做两份→烧掉接种环上多余的脓汁或粪便标本→冷却后,使用分区划线分离法,将脓汁标本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2份),粪便标本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2

  份)

  →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平板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2.4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观察和纯化培养

  2.4.1实验方法

  斜面接种法:

是一种从已经生长好的菌种中挑取少量菌种移植到另一个斜面培养基的饭方法。

该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用灭菌的接种环取单个菌落或少许细菌,从培养基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向上作连续曲线划线,一直划到斜面顶端。

  2.4.2实验步骤

  接种环烧灼灭菌→挑选平板上典型的四种单菌落(白色、金黄色、紫黑色、粉红色)进行斜面接种纯培养→做好标记→接种环烧灼灭菌→斜面培养基置于37℃培养过夜→保存备用

  2.5细菌的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2.5.1实验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和肉汤接种法

  2.5.2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

G+菌的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的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稀释品红复染后呈红色。

  2.5.3实验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具体步骤如下:

  取洁净玻片→用灭菌操作后的接种环取生理盐水1-2环于玻片上→挑取细菌培养物少许与盐水轻轻抹匀→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外侧快速来回2-3回合→结晶紫→初染1分钟→水洗

  ↓

  卢戈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

  ↓

  95%乙醇→脱色约20秒钟→水洗

  ↓

  稀释品红→复染1分钟→水洗

  ↓

  吸干,镜检。

  2.5.4肉汤接种法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在斜面培养物中挑取菌苔少许→立即移入肉汤培养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量肉汤调和→混匀→试管口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35℃培养4-6小时

  2.6药敏试验

  2.6.1实验方法

  纸片扩散法:

将含有定量抗菌素的纸片,平贴在已经接种了试验细菌的平板上。

纸片中的抗菌素吸收培养基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

敏感细菌在纸片周围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没有细菌生长的抑菌圈。

  2.6.2实验步骤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之前实验中得到的四种菌液在普通平板密集涂布→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