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507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docx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1初始条件

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KN/m3,计算摩擦角ф=35o,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

,变形模量

2隧道洞身设计

隧道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的确定

该隧道横断面是根据两车道高速公路IV级围岩来设计的,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

W—行车道宽度;取×2m

C—余宽;因设置检修道,故余宽取为0m

J—检修道宽度;双侧设置,取为×2m

H—建筑限界高度;取为

—左侧向宽度;取为

—右侧向宽度;取为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取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取

h—检修道高度;取为

隧道净宽为++++=12m

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建筑限界左右顶角高度均取1m;隧道轮廓线如下图:

图1隧道内轮廓限界图

根据规范要求,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为50cm(一次衬砌为15cm和二次衬砌35cm)通过作图得到隧道的尺寸如下:

图2隧道内轮廓图

得到如下尺寸:

3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高速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支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结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IV级围岩:

初期支护:

拱部边墙的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15cm,拱墙的锚杆长度为,锚杆间距为;

二次衬砌厚度:

拱墙混凝土厚度为35cm

因此确定衬砌尺寸及规格如下:

深埋隧道外层初期支护,根据规范规定,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规格HRB

20×,采用梅花型局部布设,采用C25喷射混凝土。

初次衬砌:

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厚度为。

防水板:

采用塑料防水板及无纱布,且无纺布密度为300g/m2,防水板应采用铺满的EVA板防水层,厚度为,搭接长度为150mm。

二次衬砌: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采用C25号模筑防水混凝土,厚度为35cm。

整个衬砌厚度为++35=50cm。

隧道深浅埋的确定及围岩压力的计算

隧道的内轮廓尺寸为B=,H=

因为IV级围岩需要预留变形量,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IV级围岩需预留变形量为50-80mm,衬砌厚度为50cm,又每侧超挖量为10cm,故隧道的近似开挖尺寸为:

由于是IV级围岩

—深浅埋隧道的分界深度

—等效荷载高度

—跨度影响系数;

i—围岩压力增减率,当

取i=

埋深

故为深埋隧道。

可用公式

计算均布垂直压力:

因为该隧道围岩级别为IV围岩水平均不压力为:

4衬砌结构内力计算

基本资料

公里等级高速公路

围岩级别IV级

围岩容重r=23KN/m3

弹性抗力系数K=×106KN/m

变形模量

材料容重

材料变形模量

衬砌厚度d=

图3衬砌结构断面图

荷载的确定

隧道的内轮廓尺寸为B=,H=

因为IV级围岩需要预留变形量,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IV级围岩需预留变形量为50-80mm,衬砌厚度为50cm,又每侧超挖量为10cm,故隧道的近似开挖尺寸为:

由于是IV级围岩

—深浅埋隧道的分界深度

—等效荷载高度

—跨度影响系数;

i—围岩压力增减率,当

取i=

埋深

故为深埋隧道。

可用公式

计算均布垂直压力:

考虑一衬后的围岩释放变形折减系数

(1)全部垂直荷载

q=+11=m2

(2)围岩水平均布压力

e=×=m2

衬砌几何要素

内轮廓线半径:

内径

所画圆曲线端点截面与竖直轴线的夹角:

拱顶截面厚度

,拱底截面厚度

将半拱轴长度等分为8段,则

计算位移

用辛普生法近似计算,按计算列表进行,单位位移的计算列表见表4-1

表4-1单位位移计算表

α

sinα

cosα

x

y

d

1/I

y/I

y2/I

(1+y)2/I

数1/3

0

1

1

4

2

2

3

4

4

2

5

4

6

2

7

4

8

1

注:

1I—-截面的惯性矩,I=bd3/12,b取单位长度

2不考虑轴力影响

单位位移值计算如下:

计算精度校核:

闭合差△=0

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1)每一块上的作用力(竖向力Q、水平力E、自重力G),分别由下面各式求得,

Qi=q×bi

Ei=e×hi

Gi=(di-1+di)/2×△S×rh

其中:

bi——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间的水平投影长度

hi——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间的竖直投影长度

di——接缝i的衬砌截面厚度

均由图3直接量得,其值见表4-2。

各集中力均通过相应图形的形心

表4-2载位移Mop计算表

截面

投影长度

集中力

S

-Qaq

-Gag

-Gag

b

h

Q

G

E

aq

ag

ae

0

1

2

3

4

5

6

7

8

续表4-2

∑i-1(Q+G)

∑i-1E

x

y

Δx

Δy

-Δx∑i-1(Q+G)

-Δy∑i-1E

Moip

2)外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块上各集中力对下一接缝的力臂由图直接量得,分别记以aq、ae、ag。

内力按下式计算之:

弯矩:

轴力:

式中Δxi、Δyi——相邻两接缝中心点的坐标增值。

Δxi=xi-xi-1

Δyi=yi-yi-1

Moip和Noip的计算见表4-3及表4-4。

表4-3载位移Noip计算表

α

sinα

cosα

∑i(Q+G)

∑iE

sinα*∑i(Q+G)

cosα*∑iE

Nop

0

1

2

3

4

5

6

7

8

3)主动荷载位移

计算过程见表4-4

表4-4主动荷载位移计算表

截面

Mp0

1/I

y/I

1+y

Mp0/I

yMp0/I

Mp0(1+y)/I

积分系数1/3

0

1

1

4

2

2

3

4

4

2

5

4

6

2

7

4

8

1

△1p=△S/Eh×∑Mp0/I=×10-5×()=-×10-5

△2p=△S/Eh×∑Mp0y/I=×10-8×=×10-5

计算精度校核

△Sp=△1p+△2p

△Sp=△S/Eh×∑Mp0(1+y)/I

因此,△Sp=×10-5×()=×10-5

△1p+△2p=-(+)×10-6=×10-5

闭合差△=。

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1)各接缝处的抗力强度

按假定拱部弹性抗力的上零点位于与垂直轴接近450的第3截面,

α3=°=αb;

最大抗力位于第5截面,

α5=°=αh;

拱部各截面抗力强度,按镰刀形分布,最大抗力值以上各截面抗力强度按下式计算:

σi=σh(cos2αb-cos2αi)/(cos2αb-cos2αh)

计算得,

σ3=0,σ4=σh,σ5=σh。

边墙截面弹性抗力计算公式为:

σ=σh[1-(yiˊ/yhˊ)2]

式中yiˊ——所求抗力截面与外轮廓线交点到最大截面抗力截面的垂直距离;

yhˊ——墙底外边缘cˊ到最大抗力截面的垂直距离。

(yiˊ和yhˊ在图3中可量得)

y6ˊ=;y7ˊ=;y8ˊ=;

则有:

σ6=σh[1-()2]=σh

σ7=σh[1-()2]=σh

σ8=0;

按比例将所求得的抗力绘在图4上。

图4结构抗力图

2)各楔块上抗力集中力

按下式近似计算:

式中,

——楔块i外缘长度,由图3量得。

的方向垂直于衬砌外缘,并通过楔块上抗力图形的形心。

3)抗力集中力与摩擦力之合力

按近似计算:

式中μ——围岩与衬砌间的摩擦系数。

取μ=,

=

其作用方向与抗力集中力的夹角为β=arctanμ=°。

由于摩擦阻力的方向与衬砌位移方向相反,其方向朝上。

的作用点即为

与衬砌外缘的交点。

的方向线延长,使之交于竖直轴。

量取夹角ψk(自竖直轴反时针方向量度)。

分解为水平与竖向两个分力:

RH=RisinψkRV=Ricosψk

以上计算例入表4-5中,并参见图3。

表4-5弹性抗力及摩擦力计算表

截面

σ(σh)

(σi-1+σi)/2

△S外(σh)

R(σh)

ψk

sinψk

cosψk

3

4

5

6

7

8

续表4-5

RH(σh)

RV(σh)

v

h

Ri(σh)

4)计算单位抗力图及其相应的摩擦力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弯矩

轴力

式中rKi----力Ri至接缝中心点K的力臂,由图3量得,计算见表4-6和表4-7

表4-6Mσ0计算表

截面号

R4=σh

R5=σh

R6=σh

R7=σh

R8=σh

Moσ(σh)

r4i

-R4r4i

r5i

-R5r5i

r6i

-R6r6i

r7i

-R7r7i

r8i

-R8r8i

4

5

6

7

8

表4-7Nσ0计算表

α

sinα

cosα

ΣRV(σh)

ΣRH(σh)

sinαΣRV(σh)

cosαΣRH(σh)

Noσ(σh)

4

5

6

7

8

5)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产生的载位移

计算过程见表4-8。

表4-8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产生的载位移计算表

截面号

Mσ0

(σh)

1/I

y/I

(1+y)

Mσ01/I

(σh)

Mσ0y/I

(σh)

Mσ0(1+y)/I

(σh)

积分系数

1/3

4

2

5

4

6

2

7

4

8

1

Σ

△1σ=△S/Eh×∑Mσ01/I=×10-8×=×10-5

△2σ=△S/Eh×∑Mσ0y/I=×10-5×=-×10-5

校核为:

△1σ+△2σ=-+×10-11=×10-6

△Sσ=△S/Eh×∑Mσ0(1+y)/I=×10-11×=×10-6

闭合差△=0。

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1)单位弯矩作用下的转角:

β1=1/(KI8)=/×106=×10-6

2)主动荷载作用下的转角:

βp=β1M8p0=××10-6=×10-6

3)单位抗力及相应摩擦力作用下的转角:

βσ=β1M8σ0=×10-6×=-×10-6

解力法方程

衬砌矢高f=y8=

计算力法方程的系数:

a11=δ11+β1=(+)×10-6=×10-6

a12=δ12+fβ1=(+×)×10-6=×10-6

a22=δ22+f2β1=(+××)×10-6=×10-6

a10=△1p+βp+(△1σ+βσ)×σh

=-++σh+σh)×10-6

=-+σh)×10-6

a20=△2p+fβp+(△2σ+fβσ)×σh

=-+×+σh+×σh)

=-(+σh)×10-6

以上将单位抗力图及相应摩擦力产生的位移乘以σh倍,即被动荷载的载位移。

求解方程:

X1=(a12a20-a22a10)/(a11a22-a122)

=()

其中:

X1p=,X1σ=

X2=(a12a10-a11a20)/(a11a22-a122)

=(+σh)

其中:

X2p=,X2σ=

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σh=1)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计算公式为:

计算过程列入表4-9和表4-10中。

表4-9主、被动荷载作用下衬砌弯矩计算表

截面

Mop

X1p

y

X2p*y

[Mp]

Moσ(σh)

X1σ(σh)

X2σ*y(σh)

[Moσ](σh)

0

1

2

3

4

5

6

7

8

表4-10主、被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轴力计算表

截面

Nop

cosa

X2pcosφ

[Np]

Noσ(σh)

X2σcosφ(σh)

[Nσ](σh)

0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最大抗力值

首先求出最大抗力方向内的位移。

由式:

并考虑接缝5的径向位移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偏离,因此将其修正如下

计算过程列入表3-11。

表4-11最大抗力位移修正计算表

截面号

Mp/I

Mσ/I

yi

y5-yi

Mp/I

(Y5-Yi)

Mσ/I

(Y5-Yi)

积分系数

1/3

0

4

1

2

2

4

3

2

4

4

5

1

Σ

位移值为:

δhp=×10-8××=×10-5

δhσ=×10-8××=×10-5

则可得最大抗力

σh=δhp/(1/K-δhσ)=×10-5/[1/×106)+×10-5]

=

计算衬砌总内力

按下式进行计算:

M=Mp+σhMσ

N=Np+σhNσ

计算过程列入表4-12

表4-12衬砌总内力计算表

计算精度校核:

Mp

[M]

M/I

My/I

Np

[N]

e

积分系数

1/3

0

1

1

4

2

2

3

4

4

2

5

4

6

2

7

4

8

1

Σ

根据拱顶切开点之相对转角和相对水平位移应为零的条件来检查。

式中:

=×10-8×=×10-5

βa=M8β1=××10-6=×10-5

闭合差:

△=/=%

式中:

=×10-8×=×10-6

fβa=×()×10-5=×10-5

闭合差:

△=()/=%

检验截面强度

检算几个控制截面:

e=<=×=

满足

e=<=×=

满足

e=<=×=

满足

e=

其它各截面偏心均小于。

综上,验算满足强度要求。

内力图

将内力计算结果按比例尺绘制弯矩图M及轴力图N,如图5所示。

图5衬砌结构内力图

5隧道开挖施工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采用如图所示分布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即先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的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土质易于坍塌的软弱围岩隧道隧道坑道开挖后,在岩体散破坏之前,及时修筑一层柔性薄壁衬砌(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量测监视,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第二次衬砌,此即为复合衬砌施工方法(新奥法)。

该法并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该法是对围岩动态性质通过施工中的量测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周密的量测工作,系统的控制坑道变形与应力,从而确定所建立的支护体系受力情况,并不断加以修改、完善

施工顺序

开挖弧形导坑——第一次柔性衬砌(拱)——开挖核心及侧壁——第一次柔性衬砌(边墙)——开挖仰拱部分并修筑仰拱——施工测量(位移、应力等量测)——防水层——第二次衬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