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528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docx

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

【最新】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卉(huǐ)模样(mó)神龛(kān)

B.清馨(xīn)瑰丽(guī)滑稽(jǐ)

C.褪色(tuì)干涸(hé)镌刻(juān)

D.灰烬(jìn)池沼(zhǎo)嶙峋(xūn)

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致不知所措忍俊不禁面面相觑

B.错落有致墨守成规不无裨益指手画脚

C.安然无样杳无音讯锐不可当流连忘返

D.改斜归正尽心接力颠沛流离鞠躬尽瘁

3.下列短语结构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河水淙淙嶙峋乱石千姿百态兴致勃勃

B.层峦叠嶂奇形怪状云海茫茫万马奔腾

C.跳跃翻腾乌云四合豁然开朗影影绰绰

D.望穿秋水沧海一粟兴趣盎然重峦叠嶂

4.下面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老师对小明说:

“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会不明白?

B.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C.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清楚,你再给我讲一遍。

D.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6.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春天的绿是十分清新诱人的。

(绿是清新诱人的。

B.那一片片的秋叶里仿佛都隐藏着一个个活的灵魂。

(秋叶里仿佛隐藏着灵魂。

C.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来探索地球遥远的过去。

(我们研究过去。

D.当我们发现这块已经等待了我们400万年的石头时,兴奋之情再次涌起。

(兴奋之情涌起。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B.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C.当一名名人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保夕了。

D.黄山怪石、青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

A.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这三地堪称“中国院士的摇篮”。

B.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但都敌挡不了卸任的结局。

C.中日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双方合作交流,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D.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全国各地传递。

作为中国人,谁不欢欣鼓舞?

谁不为国家强盛而自豪?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早春天气,,;,水天一色,,卧龙一般,,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⑤③④②①B.⑤④①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②③①④⑤

10.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

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D.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回答下列题。

(1)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

(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

(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

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野外漫步。

(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飘曳,另有一番风味。

(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

(6)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

(7)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1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A.复廊B.沧浪亭C.河塘D.厅屋

12.(小题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A.飘曳B.奇妙C.高大D.高低曲折

13.(小题3)本文结构形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并列

14.(小题4)本段的说明的顺序是()

A.由整体到部分B.由原因到结果C.由特点到用途D.由概括到具体

15.(小题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飘曳”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叙述B.抒情C.议论D.描写

阅读

(二)回答下列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

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

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

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

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

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

“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

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

“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

”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

“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

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

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

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

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

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

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

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

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

回家看看吧!

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

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6.文中划线词“盛情邀请”中“盛”的意思是()

A.参加盛会B.盛意难却C.身着盛装D.盛气凌人

17.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本文的写法是“以虚写实”,与《苏州园林》写法相同。

18.对本文表达方式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叙B.描写C.议论D.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19.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20.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三、命题作文

21.题目:

我心目中的_______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如“父亲”“老师”“同学”……),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A项,“花卉”的“卉”读huì;“模样”的“模”读mú。

B项,“滑稽”的“稽”读jī。

C项,读音全都正确。

D项,“嶙峋”的“峋”读xún。

故选C。

2.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辨析和修改。

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

A项,人迹罕致(至);

C项,安然无样(恙);

D项,改斜归正(邪)。

故选B。

3.D

【解析】略

4.D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

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

A项,“是人就懂,你怎么会不明白”,言外之意就是骂学生笨,甚至侮辱学生不是人,不礼貌,更不符合老师的身份。

B项,诞辰是诞生的时辰,即出生的时间。

一般是指有名气的人的出生纪念日,也就是敬称。

用来说自己,不合适。

C项,“你再给我讲一遍”属于命令式语气,不符合学生的身份,也不符合对老师说话的语境,不得体。

故选D。

5.D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语序不当,“完善”与“建立”位置颠倒;

B项,搭配不当,“培养”和“水平”搭配不当,可以把“水平”改为“能力”;

C项,成分残缺,“在……”“使……”两个介词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成分的能力。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八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本题,考的是缩句,就是要压缩出句子的主干,且不改变原句基本意思。

C项,改变了句子原意。

分析句子成分:

“我们”作主语,“可以”“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来”作状语,“探索”是谓语,“地球遥远的”“过去”作宾语。

所以,正确的缩句是:

我们探索过去。

故选C。

7.D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适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

重点分析成语的关键词;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防止出现语意重复。

A急于求成:

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B司空见惯: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C朝不保夕:

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

借以形容情况危急,难以预料。

D巧夺天工:

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黄山怪石是天然形成的。

所以使用错误。

故选D。

8.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有错误的句子即可。

本题B项,“防御性公投”后面的“;”应改为“,”。

因为整个句子“从……到……再到”是并列关系,且中间没有其他标点,没有必要用“;”。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确定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衔接句等,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依据“卧龙一般”的特征,比较5个备选句子,只有②句的“长桥”才可能如“卧龙一般”,由此第四个空应选②;依据“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可知第5个空应与“生命”有关,故选③。

②③放在结尾,故选B。

【点睛】

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抓中心。

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是否是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

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4.抓语境。

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

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10.A

【解析】略

11.A

12.D

13.C

14.A

15.D

【分析】

11.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理解的能力。

把握说明的对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

由首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可知,说明的对象是“复廊”。

故选A。

12.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的特征。

由首句“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可知,说明对象的特征是“高低曲折”。

故选D。

13.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段落首句总说复廊,

(2)~(6)句分别介绍复廊,最后一句总结复廊。

所以本文结构形式划分为总分总。

故选C。

14.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理清说明顺序,看内容,辨顺序;找重点词句辨顺序。

首句先从整体上说明复廊,下面几句从复廊的各个部分分别讲复廊。

所以本段的说明的顺序是由整体到部分。

故选A。

15.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方式的能力。

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分别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根据句子具体分析是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

“园内树影婆娑,傲立,绿竹红花,随风飘曳”句子是对“树影、古亭、竹、花”的描写,所以运用了描写的方式。

故选D。

【点睛】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6.B

17.D

18.D

19.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20.只要联系文章中心“思乡情”或“爱国”作答,就算对,可给全分。

【分析】

16.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考生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语境分析该词的语境含义,先解释例句,再逐项认真分析,最后选出答案。

“盛”的基本字义有1.兴旺;2.炽烈;3极致;4.丰富,华美;5.热烈,规模大;6.广泛,程度深;7.高尚;8.深厚。

“盛情邀请”中“盛”的意思是“深厚”,

A项,“参加盛会”中“盛”的意思是“热烈,规模大”;

B项,“盛意难却”中“盛”的意思是“深厚”;

C项,“身着盛装”中“盛”的意思是“丰富,华美”;

D项,“盛气凌人”中“盛”的意思是“炽烈”。

故选B。

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既考查内容考查手法的运用,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选出,然后认真阅读原文,再分析选项答案。

本题

A项,“台北冬季确实多雨”,根据第一段“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可判断表述正确。

B项,“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正确,根据文章结尾两段,“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

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可见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同之处;

C项,“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表述正确,这是一篇散文,文章结尾融情入境,雨水化作相思泪,升华了情感。

D项,“以虚写实”表述错误,作者用雨水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这是以实写虚的手法,选项分析错误。

故选D。

18.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考生应认真阅读文本,仔细体会,本文主体记叙了冬季到台北演出的事件;第三段对贾文斌老人和麻老先生进行了神态语言等描写;“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

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为议论;结尾段“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借雨抒情,表面写雨,实写剪不断的乡情。

因此本文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兼而有之。

故选D。

19.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考生解答本题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的表达效果,原文为“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

‘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了细节,写出阔别家乡已久的老人,在台北见到家乡人时倍感亲切与激动的场景,表达了老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四个词语有极强的感染力,“紧紧”、“抓”、“久久”写出了老人盼望已久,思念至深;“颤巍巍”展现了老人见到亲人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20.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思考能力。

这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认真阅读全文,把握作者的主旨情感,仔细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语认真分析。

“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

‘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

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

‘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

’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

‘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考生可从思乡的角度分析,故乡的“梆子、板胡”、故乡的榆钱和柿子、故乡水都是这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情感的寄托,简单的语句中传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远在台北,阔别家乡,“根”的意识已植在心中。

此时人在台北,一国两制,也可联系文章的写作意图,从爱国的角度分析,盼祖国统一,在外的游子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点睛】

五种表达方式介绍: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21.我心目中的老师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远远望去,看见了许多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

——题记

谁说老师一定是人呢?

瞧!

这些勤劳的昆虫和茂盛的植物,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勤劳的蜜蜂

曾经有一次,我被母亲训斥说太懒。

我心里感觉很难受,想出去透透气。

我不由自主地来到一片田园,远远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野草和野花,还有一颗古老的槐树,直直地挺立在杂草中央,并且开满了一树的黄花。

仔细看时,我发现有一群蜜蜂正围着这一树的黄花嗡嗡地叫,我赶紧走近一点,想看看这群小家伙们究竟在干什么。

哦!

原来,它们是在采花蜜,是在给人类酿造香甜的蜂蜜呀!

我惊叹道:

“啊!

蜜蜂,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你教会了我:

只有勤劳,才有收获的道理!

坚强的小草

今天,刚发下数学试卷,我看着试卷上一个个醒目的红叉叉,心里很不是滋味。

放学了,外面下着小雨,我打着雨伞,缓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时候,我不禁注视起身边的小草,瞧!

它们无论刮多大风,下多大雨,依然坚强地挺着它们威武的身躯,毫不退缩!

我又一次惊叹道:

“啊!

小草,你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你教会了我:

面对风风雨雨,要学会坚强的道理!

团结的蚂蚁

“天太热了!

”我坐在大树下乘凉。

嘴里咬着一块面包,时不时散落了一些面包渣。

不久,来了一群蚂蚁,看见这些细小的面包渣,便成群结队地来到面包渣面前,搬起这些细小的食物。

瞧!

它们搬得多吃力呀!

食物掉了,它们马上把它抬起;又掉了,它们又重新抬起来……我再次惊叹道:

“啊!

蚂蚁,你更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你教会了我:

面对困难,要学会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道理!

生活中,那些微不起眼的昆虫和植物,都有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的地方,它们——都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是它们教会了我人生的许多道理!

【详解】

审题

命题方式:

半命题作文

审题要点:

题目给出了前半部分,要求填充后半部分。

属于后补式半命题。

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

先分析题目给定的部分关键词:

“我”确定了主体,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是真实的自己,是虚拟的自己;“心目中”确定了视角,必须是来自“我”的判断与认识,感受与体会。

同时,心目中,有两种理解:

一是,现实存在的人事物就是自己心目中渴望的样子;二是,现实之中的人事物与自己的内心期盼形成落差,才产生心目中的美好的形象,品质。

要填的是对象,可以是①人,本人:

自己;亲朋:

父母、老师、朋友;名人:

伟人、明星等;历史人物:

雍正、李贺、刘彻、陶渊明、项羽、曹操等;名著人物:

福尔摩斯、哈利波特等。

②可以是物:

真实的景,书籍、唐诗宋词,沙漠、香格里拉、世界杯等;③可以是事:

丛飞之死、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等。

题目的新颖、有趣是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必须选取自己熟悉的,但又是别人想不到的才最好。

其次,补充题目后,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

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