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680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物理治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治疗.docx

《物理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治疗.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治疗.docx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

•康复医疗的工作内容: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假肢矫形器配制与训练

–心理咨询

–传统疗法

–其他:

文娱疗法、康复护理,等等

何谓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PT)

•定义:

–使用物理因子(physicalagents)与物理方法(physicalmodalities)如热、冷、水、电流、光线、治疗性运动、牵引、按摩、手法以及器械等进行治疗的方法。

anintegralpartofacomprehensiverehabprogram。

•分类:

–Physicalagents/Physicalmodalities

–主动物理治疗/被动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的分类

•人工物理因子:

电、光、声、磁、冷、热、力

•天然物理因子:

日光、空气、水、泥

“力”的应用:

牵引、主被动运动、按摩及手法等

物理治疗的分类

•按所使用物理因子分

–电疗

–光疗

–声疗

–磁疗

–力学治疗

•运动训练

•牵引

•按摩

•压力(如充气压力治疗)

–水疗

力的应用

运动治疗:

增强肌力、耐力和力量的训练;增强灵活性的训练;增强平衡能力与协调性的训练;增强心肺功能的训练;神经系统的训练与再训练;等速训练以及各种新疗法等。

•按摩治疗:

中国传统按摩、西方按摩、自我按摩等;

•牵引治疗:

躯干牵引、肢体牵引、持续牵

引、间歇牵引等;

压力治疗:

整个肢体使用正压或负压或交替,肢体分段向心加压等;

水中运动:

利用水的浮力使肢体易于活动,兼有水疗的温度作用等。

电的应用

•直流电疗:

单纯直流电治疗、药物直流电疗

•低频电疗:

感应电、间动电疗等

•中频电疗:

调制/等幅中频电、干扰电疗

•高频电疗:

中波电疗、短波电疗、超短波电疗、微波电疗(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

光的应用

•红外线治疗:

近、远红外线治疗

•可见光治疗:

红光治疗、蓝光治疗、紫光治疗、热光灯(浴)治疗等

•紫外线治疗:

全身紫外线治疗、局部紫外线治疗、体腔紫外线治疗、冷光紫外线治疗

•激光治疗:

红外激光治疗、红激光治疗、紫激光治疗、紫外激光治疗、多频段激光治疗、低能量血管内照射等

超声波的应用

●高频超声波治疗:

>=1.0MHz

●低频超声波治疗:

<1.0MHz

●超声透药

●超声雾化

●超声与低/中频电流联合治疗

磁场的应用

•恒定磁治疗

•交变磁治疗

•脉动磁治疗

•脉冲磁治疗

•磁电联合治疗

冷/热的应用

•冷疗法:

局部冷喷法、冷敷法、冷包裹治疗等

•热治疗:

热包裹、热敷治疗(电热敷治疗)、石蜡疗法、矿泥疗、火山泥疗、砂疗、热蒸气治疗等

•冷/热交替治疗

水疗

•水浴

•水中运动

物理治疗的特点

•物理治疗无创、无痛,一般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

•对许多病、伤、残的病理过程和功能障碍,确有良好疗效

•许多设备价格不高,操作简便,便于设置,易为患者接受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应用,新的设备不断开发,疗效不断提高

物理治疗的适应证

•各种运动功能障碍:

各种原因、各种性质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各种急慢性疼痛:

肌肉、关节、神经、内脏等部位的疼痛

•各种急慢性炎症:

各种部位、各种层次组织的感染性、非特异性的炎症

•各种外伤与疾病产生的问题:

肿胀、伤口感染与愈合不良、骨质愈合迟缓、神经生长不良、疤痕、褥疮、粘连、肌萎缩

•血液循环障碍

•其他适用病症

物理治疗的禁忌证

●全身衰竭状态

●心肺功能竭衰

●出血疾病与出血倾向者

●活动性肺结核

●植有心脏起博器局部禁用电疗

●孕妇腹部

●对某些物理因子过敏者

运动疗法

(therapeuticexercise/movementtherapy)

•定义

–利用人体肌肉、关节的各种运动来防治病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一类治疗方法,它是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属物理治疗范畴

–运动疗法主要以医学科学与运动科学为基础,是医学与运动科学的结合

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基本作用

•运动疗法主要通过神经反射、神经体液因素和生物力学作用等途径,对人体全身和局部产生影响和作用。

•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基本作用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最有效的中枢神经刺激形式:

兴奋性/反应性/灵活性

•提高大脑可塑性

–改善心、肺功能

–维持与改善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骨骼/肌肉/关节

–增强内分泌系统代谢能力

–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的基本类型

•运动疗法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照是否使用器械:

徒手运动/器械运动

–按照运动目的:

放松运动/力量性运动/耐力运动

–运动范围:

局部运动/整体运动

–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

•等张收缩:

等张练习(isotoniccontraction/exercise)

•等长收缩:

等长练习(isometriccontraction/exercise)

–按照运动动力来源分类:

主动/助力/被动运动

–按照组织形式分:

个别/集体运动

等张练习

•等张收缩:

–定义:

•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采用等张收缩进行的操练为等张练习。

–分类:

•等张缩短/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contraction):

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之间距离缩短

•等张延伸/离心性收缩(eccentriccontraction):

进行动作时,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延长

等长练习

•等长收缩(静力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的距离无变化

•肌纤维长度虽稍有缩短,但肌腱部反稍被拉长,因而肌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采用等长收缩进行的操练为等长练习

运动的基本类型

•按主动用力程度分类

–主动运动(activemovement)

•随意运动(voluntarymovement))

•助力运动(assistivemovement)

•抗阻运动(resistivemovement)

–被动运动(passivemovement)

主动随意运动

•完全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

•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

•在运动疗法中应用最广泛

–四肢关节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医疗体操

主动运动的目的与应用

•目的:

–改善与恢复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肌力、耐力、速度、灵活性等)

•应用:

–肌力有相当恢复(3级)时,应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的基本要求

•范围与幅度:

–根据情况可进行单关节或双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不同的幅度或速度的运动

•运动类型与强度:

–根据病情选择体位、肌肉收缩的形式与运动强度

助力运动

•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助力:

–可由医务人员或患者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帮助完成动作

–根据患者运动能力提供,逐渐减小

助力运动的目的与应用

•目的:

–逐步增强肌力,建立起协调动作模式

•应用:

–肌力较弱(<3级),尚不能独立主动完成运动

–身体虚弱或疼痛,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等情况

助力运动的基本要求

•主动用力:

使患者明确要以主动用力为主,要作出最大努力来参与运动,任何时间都只应给予完成动作所必需的最小助力,尽量避免以助力代替主动用力

•辅助时机:

助力常加于活动的始末部分,并应随病情的好转逐步减少助力成分

抗阻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须克服外加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

•阻力:

–可由人力施加,亦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

–与患者力量相适应,逐渐增加

•等速运动(isokineticmovement)

目的与作用

•目的:

–同主动运动,能更有效地增强肌力与耐力,消除局部脂肪积聚

•作用:

–适用于肌力达4级以上的病人,主要用于创伤、瘫痪后恢复肌肉力量

基本要求

•阻力大小:

–应从小到大

–关节活动范围的起始与终末部分施加小的阻力,中间部分施加的阻力最大

•阻力施加部位:

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

•阻力施加方式:

–人力施加:

可便于动态调节阻力的大小,并在动作进行过程中做到使阻力合理地逐渐增加或减少

–重物或器械提供:

多在肌力达4级以上时应用,常用沙袋、哑铃、弹簧装置等提供阻力

被动运动

•是指病人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外力可来自人力或器械,前者通常由医务人员施行,亦可由患者健肢进行

被动运动的目的

•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

•放松痉挛肌肉

•促发主动运动

•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

•防止或消除肢体肿胀

•恢复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刺激屈伸反射

•为进行主动运动作准备

被动运动的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

–瘫痪

–关节功能障碍

–需要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但又不能(如关节附加运动)或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的情况(如骨折等)

被动运动的基本要求

•体位摆放:

•患者处于舒适或自然体位,肢体充分放松

•确定被动运动顺序:

•从近端→远端:

利于瘫痪肌的恢复,常用于瘫痪病人

•从远端→近端:

利于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改善血液/淋巴循环

被动运动的基本要求

•关节固定:

–对要活动的关节,应固定其近侧端,远端由操作者支持,使活动充分自由。

活动过程中对关节稍加牵拉,活动最后应对关节稍加挤压

•动作幅度:

–动作应缓慢、柔和、平稳、有节律地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加大,避免冲击性运动,切忌暴力

被动运动的基本要求

•运动范围:

–操作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范围从小到大,以避免造成损伤

–用于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进行时可能出现酸痛或轻微的疼痛,但以能从容耐受、不引起肌肉反射性痉挛或事后持续疼痛为度

运动治疗处方

定义:

对准备接受或参加运动疗法的患者,通常由专科医生通过必要的临床检查和功能评定后,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和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平时对运动的爱好及对运动治疗的耐受能力,为患者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规定适宜的运动量并注明在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治疗项目

•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运动治疗项目

•耐力性项目:

low-loadandhigh-repetition

•力量性项目:

high-load,low-repetition

•放松性项目

•矫正性项目

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强度

•治疗频率

•治疗持续时间

注意事项

掌握好适应证

应用原则

•应用运动疗法时,必须考虑到疾病特点,同时要遵守科学的锻炼原则,要求做到:

–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

–满负荷原则

–个别对待

–密切观察

临床应用

•适应证

–运动系统伤病:

骨折、关节置换手术、脊柱畸形、关节炎、烧伤后疤痕形成、腰背痛等

–神经系统伤病:

CVD、TBI、CP、SCI、PNI等

–内脏器官疾病:

心脏病、慢阻肺等

–代谢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

–其他:

肿瘤、艾滋病等

常用设备

•为进行运动疗法工作,须在治疗室内配置一些必需的和实用的设备,通常包括:

–普通装备:

检查床、治疗床、治疗桌、壁镜等

站立平衡训练

从轮椅到拐杖的转移动作

几种常用的运动疗法

•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ROM练习)

•抗阻练习

•牵拉练习

•平衡练习

•关节松动术

•牵引治疗

•易化技术

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ROM练习)

•关节活动范围:

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范围:

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外加一定助力使关节运动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完全由外力使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治疗作用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减轻挛缩

–维持肌肉弹性

–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滑膜关节面软骨的营养

–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

–缓解疼痛

–增加病人对活动的意识

–预防制动的合并症

–用其来解释和示范所设计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主动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相同的作用

–保持肌肉的收缩性

–给予收缩肌肉感觉反馈

–刺激骨组织形成

–加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发展协调性和功能性的运动技巧

临床应用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常用以防止挛缩和粘连形成,恢复与改善关节功能,广泛用于能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的病损,如骨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肢体瘫痪等

具体方法

•当病人主动活动有困难时,应采取被动活动

•若病人能自动活动应以主动锻炼为主

•方法

–各种徒手体操和下垂摆动练习、悬挂练习、多种器械练习、重力摆动机练习、持续关节功能牵引等

–锻炼中应包括该关节所有轴位的全范围活动;多用中等力量,较长时间,一日多次反复进行;活动时要对障碍关节的上端适当固定并放松障碍关节周围的肌群

•禁用暴力

抗阻练习

•抗阻练习是一主动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抵抗外加阻力进行静力性或动力性收缩

•是发展肌力与耐力、改善身体功能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可分为手法抗阻练习与器械抗阻练习

手法抗阻练习的原则

•评测需训练肌肉的肌力,当肌力尚弱(4级以下)时,可采用此种练习方法

•向病人解释练习计划与程序,病人取舒适体位及在练习中要最大用力

•确定施加阻力的部位与阻力方向,确定动作的重复次数

•在运动的关节近端提供固定,随时纠正不当的阻力部位、阻力方向及阻力量

器械抗阻练习的基本方法

•渐进抗阻练习

•短促等长练习

•短促最大负荷练习

•等速练习

牵拉练习

牵拉练习是一种使病理性缩短的软组织延长的治疗方法。

基本类型

•被动牵拉

–手法被动牵拉

–机械被动牵拉

•主动抑制:

主动抑制技术只能放松肌肉组织中具有收缩性的结构,而对结缔组织则无影响

•自我牵拉:

用其自身重量作为牵拉力量

目的

•改善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

•预防可不逆的组织挛缩

•增加力量练习前的柔韧性,防止或减少肌肉肌腱损伤

临床应用

•适应证

–挛缩、粘连、疤痕组织形成等

–使肌肉、结缔组织及皮肤缩短

–挛缩影响日常功能活动

–肌肉无力而其拮抗侧组织紧张

–关节活动受限可导致结构畸形

平衡练习

系指操练时着重要求维持人体平衡的各种练习。

通过这种训练,能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

主要适用于因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

平衡练习的基本原则

主要是从最稳定体位通过训练逐步进展至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至动力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

关节松动术(jointmobilization)

•治疗者用手法使组成关节的骨端能在关节囊和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所限范围内发生移动的操作技术

•属被动运动范畴

治疗作用

•生理效应:

关节松动术的生理效应主要通过力学与神经作用而达到

–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改善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

–缓解疼痛,防止关节退变

–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手法分级

•Ⅰ级:

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即起始部分小幅度活动

•Ⅱ级:

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与终末端,即中间部分大幅度活动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关节疼痛

–肌肉紧张及痉挛

–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功能性关节制动

•禁忌证:

关节活动已过度、关节肿胀、关节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

牵引治疗

•种类:

–颈椎牵引:

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

–腰椎牵引:

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

颈椎牵引疗法

牵引的生理效应

•脊柱机械性拉长

•关节突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

•脊柱肌肉的放松

•缓解疼痛

适应证

•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

•颈椎退行性疾病

•颈椎椎间盘突(膨)出

•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

•椎间关节囊炎

•颈椎失稳症

•环枢椎半脱位

禁忌证

•颈椎及邻近组织的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

•骨髓炎或椎间盘炎

•颈段风湿性关节炎

•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

•脊髓压迫症

仪器设备

•电动牵引装置

•机械牵引装置

操作程序

处方

牵引体位: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处方

颈椎的角度:

–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

–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

–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处方

应用模式:

–持续牵引

–间歇牵引

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处方

牵引力量:

•首次牵引力量:

–患者体重的7%

•适应后逐渐增加

•常用范围:

6~15kg

处方

•治疗时间:

10~30min

•频度:

1次/d或3~5次/周

•疗程:

3~6周

•其它的理疗:

若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应用辐射热等物理因子,则应在牵引处方中予以注明

治疗操作

治疗前

–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

–根据处方确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牵引带加衬,使患者舒适,且使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部而非下颌部

–将牵引带挂于牵引弓上

治疗操作

治疗中

–设定控制参数:

•牵引力量、牵引时间、牵引方式

–治疗调整:

•牵引体位、角度、力量和时间

治疗操作

治疗后

–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

–卸下牵引带

–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

–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

注意事项

患者须知

•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

•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操作者须知

•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

•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如有假牙的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后牙之间

•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

•合并腰椎病变者,牵引力量宜小,以避免产生腰椎疼痛

•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腰椎牵引疗法

适应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造成脊神经损害者

•腰椎退行性疾患

•腰椎小关节功能障碍

•腰椎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或紧张

禁忌证

•下胸、腰段脊髓受压

•马尾神经综合征

•腰椎感染

•恶性肿瘤

•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拉伤、扭伤

禁忌证

•腹疝、裂孔疝

•动脉瘤

•严重痔疮

•严重骨质疏松

•急性消化性溃疡

或胃食道返流

•心血管疾病

(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心肺功能障碍

•孕妇

仪器设备

•电动牵引装置

•机械牵引装置

处方

•牵引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处方

•腰椎的角度:

通常以髋/膝的位置改变腰椎的角度,髋/膝的位置可在全伸展位到90°屈曲范围内调节

处方

应用模式:

–持续牵引

–间歇牵引

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处方

牵引力量

•首次牵引力量:

一般>25%体重

•适应后逐渐增加

•常用范围:

20~60kg

处方

•治疗时间

10~30min

•频度

1次/d或3~5次/周

•疗程

3~6周

•辅助的理疗

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可同时配用超短波、红外线等放松局部肌肉

治疗操作

治疗前

–确定选择患者牵引体位,并使患者体位处于正确的牵拉力学列线上

–固定牵引带,骨盆牵引带的上缘应恰好处于髂前上嵴,反向牵引带固定于胸廓(或双侧腋下),分别将牵引带系于牵引弓和牵引床头

治疗过程中

设定参数:

–牵引力量

–牵引时间

–间歇牵引时

•牵引间歇时间

•断续比例

治疗调整:

•每次牵引后,相应调整牵引力量、时间

•一般用渐增力量,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相应调整时间

治疗后

–牵引绳完全放松、控制参数回零后关机

–患者状况再估价

–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患者须知

–尽量使自己放松

–症状加重或有不良反应时及时告诉治疗师

操作者须知

–为减少摩擦力可选择滑动的分离式牵引床,骨盆置于滑动部分

–治疗前后,锁定分离床,治疗时再开启

–可采用脚凳、枕头等调整患者腰椎角度

易化技术

易化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又称为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疗法。

在康复治疗中应用较普遍的方法有:

Rood方法、Bobath方法、Brunnstrom方法、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法(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等。

电疗法(Electrotherapy)

低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

•脉冲电流以小于1,000Hz的频率来回振荡,使机体内离子和带电胶粒沿电场方向冲击式移动

•对运动、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神经肌肉辅助的腰背部稳定性

NMESassistedlumbarstab

•教会腰背痛患者收缩躯干肌肉(Teachyourpatientwithbackpaintoactivatetheirtrunkmuscles)

中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低、中、高频电对人体作用的区别

光疗法

•以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能量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

•光疗法所采用的人工光源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激光

超声波疗法

•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所采用超声波频率多为800-1000KHz

生理效应

•热效应(thermal)

–提高分子动能

–1°C–提高代谢率

–2-3°C–降低肌痉挛,增加血流量

–4°C–增强组织延展性

生理效应

•非热效应(non-thermal)

–微液流

–空化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